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4/1/7 3:32:20

清朝入关后,把满族的很多习俗搞了次普及,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着装。清朝官员的正式服饰包括花翎、礼帽、帽顶、袍褂、补服、皮裘、朝珠、靴子等等,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饰,法律上不允许自行更改。

清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提到“黄马褂”。在清代,黄马褂分为明黄色和金黄色。跟随皇帝巡行的扈从大臣都准许穿黄马褂,其颜色用明黄色,而正黄旗因为是皇帝的嫡系部队,其官员与兵丁也穿黄马褂,颜色用金黄色。

清朝皇帝对于有功的大臣和将士,常有“赏给黄马褂”和“赏穿黄马褂”的奖励。虽只一字之差,但二者区别很大。“赏给黄马褂”,所赐只有一件。所以某些大臣得到了皇帝赏给的黄马褂,平时绝对舍不得穿,穿坏了就没啦!

“赏穿黄马褂”则大不相同,你尽管堂而皇之地穿吧,穿坏了还可以自己做。但这权利是高级官员才能享有的,譬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一级的高官都“赏穿黄马褂”。但若犯了错误,“赏穿黄马褂”的权利,随时都可能被褫夺的。

冬天,清朝官员穿裘皮大衣分外讲究。亲王郡王之外的官员一律不准穿用黑狐皮,并且对于每一品级的官员所能穿用的裘皮大衣都作了不厌其烦的规定。可以说,在清代官场,如何穿衣服是官员的必修课,穿错了不仅让人笑话,甚至还是大罪过。

雍正二年(1724年)因为很多官员对于顶戴、补服、裘皮大衣等的混淆乱用,朝廷重申禁令,违者治罪。但有一点还挺人性化的:大冬天被派到关外地区出差的官员,可以“不拘品级”穿裘皮大衣,防止冻出人命。

清朝的某些高官手里有钱,难免在服饰上显摆。据《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顶戴上花翎所用的翎管子,一个就价值一万三千两白银。

而当时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立山有朝珠365挂,每天都换一挂戴。据说,这些朝珠最低等的也值到一千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朝珠的总价值起码值三十六万五千两白银。该尚书真堪称“朝珠叔”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庆亲王家里开宴会,参加的高官都穿着裘皮大衣,整个宴会就好似名贵裘皮展览会,有雀舌犴尖、鸡心犴尖、云南犴尖、凤眼犴尖、银针紫貂、贝勒紫貂、貂爪仁、金丝猴皮、白狐腿、花灰鼠、青种羊、白狼狈、玉带狈、金边嗉等近六十多种。

这些裘皮大衣,一般人听都没听过。以清代官员的俸禄标准,仅凭薪俸收入,要买那些名贵的裘皮大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清人欧阳兆熊所撰《水窗春呓》记述,管理河工巨款的官员所穿的裘皮,都是派人携带重金直接到关外购买当年猎获的整张狐皮做的,就是京师大皮货店也惊叹其完美无比。甚至这些官员便服所用的苏杭绸缎料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好花样颜色,再下单给苏杭的商户织造的。

《水窗春呓》还说,在清代也有“敝车羸马,布衣粗粝”的官员,吃喝穿用都非常节俭。其实,清代官员的官俸很少,日子过得相当不易。譬如翰林院的翰林们,维持一家人在京师的日常开支都使他们头疼,更不要说是为自己购置高档服饰了。

官员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严格规定,多数以黑缎为质料,至于款式,清朝前期流行方头靴子。有史料叙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翰林的清苦,因为靠官俸过日子,租车都租不起,更谈不上自己买车,只能步行上班,而且,常常亲自去购物。所以,即便没穿官服,在小酒店大市场一看到有穿方头靴子的,就知道必定是翰林无疑。因为,除了翰林之外,其他穿方头靴子的官员是不屑于同老百姓混在一起的。道光年后,官场流行起穿尖头靴子。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有大臣上奏请将官员军民的着装标准从严规定。雍正却不以为然地说:“朕视诸大臣,亦惟视其品行,并不观其服饰。”

他还举例说,作为一品大员的都统巴拜戴的凉帽子,尽管很旧了,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眼里他是个能干的大臣。

标签: 裘皮服饰清代清朝大衣马褂大臣官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被弟弟凌迟千刀处死的大清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计划,古尔,公主,弟弟,处死,非常,皇太,凌迟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知道凌迟处死,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那么大清的莽古济公主就是被他弟弟给凌迟处死的,而这

  • 丁宝桢为何能除掉慈禧太后的红人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安德,太后,不许,军机,皇帝,太监,亲王

    安德海何许人也?他是慈禧太后最宠幸的心腹太监,此人自幼净身入宫,长相俊俏,又聪明伶俐。咸丰帝驾崩后,他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大功。咸丰死前任命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实际上是八位重臣联合摄政,而两位太后慈安和慈禧,以及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被冷落一旁。不甘心的慈禧和慈安太后商量后,拟一道密诏,盖了两

  •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他曾重用的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意见,建议,自己,皇帝,成为,李世民,没有,历史

    千百年来,李世民和魏征这二个明君与诤臣之典范的响亮名字,一直在中国大地上久应不息。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为今人所称道,成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可是历史上,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什么呢?小编根据史料中对李世民的生平事迹及为人处世的记载,以及

  • 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要求,加急,紧急,驿站,百里,文书,规定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

  • 为何清王朝最后的三位皇帝都无法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自己,儿子,光绪,同治,皇族,没有,一个

    泱泱大清朝统治了中国近代近300年的时间,到了最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让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为何无子

  • 宋氏三姐妹的命运为何迥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相互,姐妹,庆龄,立场,情感,性格,不同,政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花组合。而在时代大潮面前,宋氏姐妹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历史的角度,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宋氏三姐妹1.价值观/政治立场不同三姐妹均自小接受了美国民主教育,但三人中宋霭龄和宋美龄偏实用和功利主义,庆龄偏理想主义。如前

  • 张作霖为何认定于凤至做自己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部队,为什么,知道,有一,张学良,这个,一个,名字

    于凤至是张作霖的儿媳妇,也就是他的儿子张学良的媳妇。1916年,大帅府刚刚落成的第一年,就有一个女子来到大帅府,她就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那么为什么作为一个风度翩翩、追者如云的张学良,为什么要娶一个大他3岁的女子呢?这就要从他的父亲张作霖说起。张学良、于凤至及其女儿张作霖的部队与日本军的部队有冲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政府,少林寺,居民,房子,古代,拆迁,补偿,建筑

    有时候现在都不敢出门,买菜回来家可能就被拆迁公司给推成废墟了,数日后一拆迁公司上门称系“误拆”。“拆迁”自古有之,古代也发生过不少麻烦事。跟随小编看看中国古代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是谁吧。古代拆房拆一套赔一套古代和现代在拆迁补偿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在拆迁补偿方面古代与现代都不按市场价格走,在秉承拆迁后

  • 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所以,有意,自己,狂妄,喜欢,皇帝,更是

    年羹尧之死是咎由自取,还是雍正有意为之?雍正有意为之。雍正这个人特别奇怪,他不像一般的皇帝那样端着,他喜欢和自己信任的臣子像现在恋人一样粘着,并且强烈要求对方也要热烈回应。年羹尧早年就追随雍正,到雍正成为皇帝后,年羹尧更是受到重用。年平定青海后,二者的革命友谊更是升华,“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

  • 中国历史唯一一个处女皇后 怎么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儿,公主,一个,为了,皇后,没有,皇帝,自己

    听到题目一定会大吃一惊吧,其实是的,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处女皇后,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但是,却打破了所有人的观念!在历史上皇后一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很多皇后并不一定过的非常幸福,在历史上出现了唯一一位处女皇后,在死时36岁仍然是处女。36岁的张皇后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一个处女!消息不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