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臣子叩拜皇帝为何要先甩袖子?

清朝臣子叩拜皇帝为何要先甩袖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5 16:00:57

在清宫戏中,我们经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大臣“啪啪”甩两下胳膊,然后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那么,在跪拜之前为什么要甩两下袖子呢?这就要说到清朝的服装特点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首先我们看看龙袍的特点。清朝的龙袍是从满族的传统服装旗袍发展来的。满族入关以前,一直生活在天气寒的东北地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食肉寝皮的游牧生活。传统的旗袍无领,大襟、束腰、四面开衩,穿起来既暖和舒服,又利于骑射打猎。

清朝男子服饰

后来,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统一衣冠,明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民只有袍”。也就是说,日常穿的服装不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才加上像披肩一样的大领子,也叫做披云。也就是说,在龙袍的衣领处加一条宽大的披领,披领为石青色,上绣两条金色的行龙。

接下来就要说到重点,那就是清朝服饰的“袖”。袖是满族服饰特有的一种袖子,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的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形状像“马蹄”,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马蹄袖”,满族人则称它为“哇哈”。箭袖尤其适合冬季骑射。将它覆盖在手背上,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抖缰驰骋,都可以保护手不被冻坏。

清兵入关后,为了让满族子孙不忘骑射本领,清太宗皇太极特别强调文武官员的官服一律都要带有箭袖。清朝的各级官员们平时把箭袖挽起来,在朝见皇上或者公大臣时,敏捷地把袖子掸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一动作成为清朝礼节中规定的动作,叫作“放哇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甩两下胳膊了。

标签: 服饰两下袖子服装满族清朝也就是说我们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太监宫女去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这一,宫女,历史,养老,他们,继续,太监,留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1912年的2月12日(农历腊月廿五),隆裕太后带着小溥仪在养心殿宣布清帝退位,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结束,从这一刻起,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包括小人物,清帝退位了,太监宫女们何去何从?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清帝退位时享受优待条款,宫内原有的太监宫女可继续使

  • 乾隆黄陵地宫竟有朝鲜女人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子,满洲,乾隆,贵妃,朝鲜,有的是,清朝,皇帝

    淑嘉贵妃画像大清皇陵的地宫怎么会有朝鲜女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清朝执行满蒙联姻政策,早期清朝皇帝的后妃,多为蒙古女子。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到了中期,女子逐渐增多。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新疆上层人物的团结,巩固已平定的新疆安定的局面,娶了一位维族女子为妃,她就是着名的容妃即香妃。清朝皇

  • “马踏飞燕”踏的究竟是不是燕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命名,骏马,飞燕,文物,不能,燕子,确定,速度

    尽管文学作品中早就出现了燕子的意象,但在唐以前的艺术品中,无论是青铜器还是玉器、陶瓷器等,却极少见到燕子的形象。在古代一些鸟纹艺术品中,有一些形象类似于燕子,但特征不明显,因此不能确定为燕子。其中有一件文物就很值得怀疑,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马踏飞燕”。这件文物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一座汉墓,为东汉时期的

  • 乾隆皇帝最宠爱的“香妃”真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宫中,历史,后来,皇帝,不是,乾隆,时候,新疆

    民间关于香妃的传说在《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等书中所描绘的香妃出生于新疆喀什的一个维吾尔族家庭,后来被小和卓木纳为妃子,因为身上有一种奇香,所以被人们称为香妃。后来,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叛乱,乾隆皇帝派大将军兆惠前去平叛。在1759年的一次战役中,大小和卓木被清军打败。在后宫的香妃也被兆惠俘虏,后

  • 杀死杨贵妃的马嵬之变的前后经过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就是,太子,唐玄宗,皇帝,怎么,什么,知道,可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这消息唐玄宗是怎么知道的呀?他是根据平安火知道

  • 吴三桂在历史上称号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康熙,皇帝,崇祯,这个,英雄,李自成,称号

    吴三桂在历史上称号有什么汉奸抑或英雄,吴三桂这个名号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事实不可否认。那么,吴三桂的一生究竟如何一步步迁升的呢?我们可以从吴三桂的称号中寻求答案。许多影视剧中,“平西王吴三桂”这个组合最常出现,那是基于那段特定历史故事,而吴三桂早期中武举,跟随父亲舅父出征战场,出任督军指挥……一步步称

  • 宋高宗为何仇恨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打压,太后,农人,抵挡,江西,大众,福建,起义

    南宋小朝廷把农人抵挡斗争看作比金军侵略还更风险。在金兵暂时撤离、宋金形式发作急剧变化今后,高宗当即把南宋领兵抵挡金军的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从抗金前哨调离,分头去打压各地的农人起义。建炎四年(1130),江南东路信州区域农人不胜王琰溃军的劫掠打扰,在王宗石领导下,二十万农人奋起抵挡。高宗差

  • 靖康之耻:皇帝被马踏死 皇后沦为军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姓,少女,开封,皇后,四月,皇帝,父子,金人

    宋徽宗金太宗天会五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破宋朝的都城汴京,俘虏宋徽宗并宋钦宗二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俘,被金朝统治者废为庶人,和诸多宗室、大臣、后宫嫔妃并无数金银珠宝及诸多技艺人一同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面对皇后等女眷沦为军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对于古人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男人,女人,历史,头发,还是,因为,意味着,如果

    明清以后留发剪发的惨烈众人熟知,那是因为自古剪发就有违背天理人伦之意。《史记》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周太王想立幼子季历为王,太伯和仲雍就“文身截发”奔赴蛮荒,以示主动让位。《史记》把这当正面典型宣传,就是因为断发文身是野蛮人才干的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史上断发出名

  • 齐桓公称霸得益于谁的辅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诸侯,无知,齐国,历史,国君,小白,公子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