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清代读书人学不学数学知识?

我国清代读书人学不学数学知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1/1 8:48:55

“五四”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旧式中国读书人,就是范进、孔乙己一类漫画化了的冬烘先生,狭隘、猥琐、可怜,除了能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的文句和会写一笔尚属过得去的正楷外,一无所能。至于说到数学知识,他们更似乎是一无所知。然而我近来从一些明清野史小说中发现,在新式学堂出现以前,中国读书人的数学知识似乎颇为丰富。如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对十八世纪读书人家庭的数学知识有细致的描写。从书中可见,当时江浙一些士人家庭中(主人公文素臣是苏州人,刘璇姑未嫁时住在杭州),对数学的兴趣颇为浓厚,甚至连夫妻之间亦以讨论数学为乐。他们的数学知识颇为全面深入,不仅知道加、减、乘、除、平方、立方算法,而且也了解黄、白、赤道,地平、经纬各图,弧度交角之理,勾股、三角法、割圆之法。不仅在士人(文素臣)家中数学书籍(算书)及运算工具(规矩、仪器、算盘)颇为齐备,而且连“卖糕饼以营生”的市井小家碧玉(刘璇姑)闺房里,也有一部《法算》。

《野叟曝言》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特别是那些与西洋数学有关的知识),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些知识会传播到一般知识分子之中?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文人

明清时期中国数学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洋数学的引进和吸收。西洋数学自明后期传入中国后,很快即为中国学界所接受。在传入的数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学。《几何原本》是中国第一部数学翻译着作,绝大部分数学名词都是首创,其中许多至今仍在沿用。徐光认为对它“不必疑”“不必改”,“举世无一人不当学”。

入清之后,西洋数学更受到朝野的重视。清初学者薛凤祚、方中通等从传教士穆尼阁学习西洋科学,编成《历学会通》和《数度衍》等,其中数学内容有《比例对数表》《比例四线新表》和《三角算法》,介绍了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和布里格斯发明增修的对数以及球面三角、半角公式、半弧公式、德氏比例式、纳氏比例式等。

当然,在推动中国学界接受西洋数学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康熙帝。他除了亲自学习天文数学外,还命梅瑴成任蒙养斋汇编官,会同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杨道声等编纂天文算法书,完成《律历渊源》一百卷,以康熙“御定”的名义于1723年出版。其中《数理精蕴》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几何原本》《算法原本》,均译自法文着作;下编包括算术、代数、平面几何、平面三角、立体几何等初等数学,附有素数表、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由于它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并有康熙“御定”的名义,因此对当时学界和社会有一定影响。

到了乾嘉时期,中国传统学术达到顶峰。而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方法颇有相似之处,以致丁文江说:“许多中国人,不知道科学方法和近三百年经学大师治学方法是一样的。”胡适也推崇清代经学大师,称为合于西方科学方法。乾嘉学派的兴起,有的学者干脆就认为是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而在当时的西方科学中,数学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乾嘉学派中的许多学者,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受考据学的影响,乾嘉乃至道光时期中国学者在对先前引进的西洋数学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研究传统数学的高潮。焦循、汪莱、李锐、李善兰等人,都有重要贡献。其中李善兰在《垛积比类》(约1859年)中得到三角自乘垛求和公式,现在称之为“李善兰恒等式”。

清代数学家对西方数学做了大量的会通工作,并取得许多独创性的成果。嘉庆四年(1799年),阮元与李锐等编写了一部天文数学家传记《畴人传》,收入了从黄帝时到这一年的已故天文学家和数学家270余人(其中有数学着作传世的不足50人),和明末以来介绍西方天文数学的传教士41人。这种将中西数学家合在一起写的方法,表现了明清传入的西洋数学,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数学融为一体,成为乾嘉学术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此来看,我们对于《野叟曝言》所反映出来的18世纪中国读书人,虽然与传教士没有交往,但对许多源自西洋的数学知识知之颇多的情况,也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标签: 数学西方影响知识西洋三角中国科学

更多文章

  • “负荆请罪”的廉颇应该是个年轻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已经,不是,年纪,这个,公元前,时候,应该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

  • 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政府,做出,中国,条约,一个,评价,签订,领土

    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1689年签订的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完全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放弃了第一、第二、第三方案,最终不得不接受了预想之外的方案,对沙俄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割让了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历史上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褒贬不一,下面就介绍一下。签

  • “诗圣”杜甫究竟是什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学者,后来,一生,提出,历史,到底,杜甫,记载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尽管宦海沉浮、颠沛一生,但却始终保持着年轻时的狂傲。他用诗歌去呐喊国运与民生,赢得了万世称颂。那么,杜甫究竟是怎么死的?笔者据史料得知杜甫有以下五种死因,且各执一词,发人深思。其中到底孰是孰非,真的挺难下定论,大家不妨一起来揣摩下,到底哪一种才是杜甫真正的死因?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

  • 备受宠爱的杨贵妃为何没被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后,妃子,宠爱,玉环,历史,杨贵妃,唐玄宗,已经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几个大美人之一,凭借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婀娜多姿的舞步,她迅速成为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按照常理来推断,获得皇帝如此宠爱的妃子,一旦皇后被废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主宰后宫的新皇后。但是在当时唐玄宗已废除皇后的背景下,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呢?读中国

  •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何改国号为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臣,武则天,宰相,支持,高宗,太子,皇后,上官

    武则天为何改国号为周?揭秘武则天国号的由来据调查,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曾被封为“周国公”,可是只凭这个就让她定国号为周,也太不可能了吧!其实,据史料调查,武士彟确对李唐建国有功而受封,但不是“周国公”而是“应国公”。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武才人依

  • 曹操到达权力巅峰为何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称帝,公元,一个,权力,天子,依然,自己,当时

    曹操的一生可谓是戎马倥偬、刀光剑影,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杀伐,最终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然而手握天下生杀予夺大权的曹操最终却没有称帝,这是为何?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其实,当时由于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使汉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此时的曹操可以说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完全可以轻

  • 朱元璋的马皇后为何病重时拒不吃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以后,之所,朱元璋,心结,成为,清代,皇后,太医

    现在无从知道,明太祖在他闯荡江湖,厮杀搏斗,走投无路,跌倒爬起的早期岁月中,是如何饱受生员官吏、豪门士族、衙隶差役、地主富户欺压的。当初游方乞讨,流浪为生之际,没有机会读书,没有可能成为读书人,是如何被同龄人笑话他不识字,笑话他大老粗,耍他蒙他,从而产生对知识分子的嫉妒和厌恶心理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 司马懿是怎么控制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家族,政权,西晋,司马,建立,没有,集团,篡位

    中国古代历史东汉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朋分,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汪洋大海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但是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在急弯险滩间,自由如常地行驶着,安全地抛锚登陆。这个家族,就是魏晋史上从幕后走

  • 秦朝时拿钱买村官需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等于,就是,现代,小米,可以,皇帝,人民币

    对于好多家长来说,最大心愿是望子成龙。在古代,皇帝才是龙,想让儿子当皇帝?这可是要命的想法。实际上,家长是希望子女成才,做个有头有脸的人。什么样才算有头有脸?在古人看来,就是当官,最好是当大官。于是,在当官并非全凭能力的时候,买官卖官便成了一景。这里,便来说说秦代买官卖官情况。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

  • 八旗子弟走向堕落为什么无法避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社会,没有,兵营,八旗,因为,子弟,他们,清朝

    “八旗子弟”本是名词,前清时代表“荣耀”,晚清时代表“败家子”。关于“八旗子弟”的堕落,后人以为,是王爷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女,或者国家没有让这帮子弟接受社会兵营锻炼所导致。而我在阅读他们的演变史后认为,关键因素并非如此,他们的堕落不可避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清兵入关,统治中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