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刘邦打败的项羽为何成了后世纪念的英雄?

被刘邦打败的项羽为何成了后世纪念的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82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1:22

中国人对皇室的血统观念比较淡薄,而比较讲究“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无论你是王公贵胄还是贩夫走卒,只要你得到了“神器”,就能够做皇帝。所以天下英雄好汉无不信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每逢乱世,就出现群雄逐鹿的场面。而大家争着做皇帝,无非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君临天下,享尽荣华富贵,二是流芳百世,名号经久不衰。

然而,历史往往是成功者写就的,成王败寇,在群雄逐鹿过程中的失败者在历史中经常会成为反面角色,比如隋末的宇文化及王世充、元末的陈友谅、明末的李自成等。但是,有一个人却逃出了这一规律,那就是连李清照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西楚霸王——项羽。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详情——

项羽

后人对项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司马迁所着的《史记》。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分别用来记录君、臣、民的历史,而项羽的故事,就记载在《项羽本纪》里面,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是把项羽当作君王来看待的,且项羽本纪还排在刘邦的高祖本纪前面,凸显了在作者的心中,项羽的地位甚至比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还高。

而且,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记载了楚霸王项羽的生平,从年少发迹,到号令千军,称霸天下,再到最后背关怀楚,遭诸侯背叛,最后自刎于乌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项羽形象。加之司马迁写历史有点像写小说,读毕令人对项羽既敬佩又惋惜,也难怪项羽作为失败者也同样能流芳百世,甚至大才女李清照也在诗中抒发对项羽的景仰之情了。

那为什么身为汉臣的司马迁敢这样对刘邦的对手明贬暗褒呢?鲁迅曾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很多人以为这只是鲁迅对史记的赞扬,而没有看到更深层的含义。“绝唱”,指的是历史书自史记之后都不会再这么写,而“离骚”,我们知道指的是屈原的作品,而屈原的离骚其实通篇都是对自己怀才不遇,楚怀王听信谗言所发的牢骚。所以鲁迅的意思很明白,说的是司马迁是因为对当权者不满,写下的史记中夹杂了个人的感情在里面,有点发牢骚的意思。而后来的史书则多数中立,或是对当权者歌功颂德,因此史记是一个“绝唱”。

究其原因,当时汉朝与匈奴的作战中,汉朝大将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一怒之下要将李陵的亲人灭族,而司马迁作为李陵的好友上前劝谏,触怒了汉武帝,被施以腐刑(针对男性某部位的一种刑罚),成为了司马迁一生中的奇耻大辱。因此,司马迁对汉武帝产生了怨怼之心,但作为臣子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发发牢骚。而项羽的许多正面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世纪念的英雄人物。

标签: 司马迁史记成为刘邦历史项羽里面天下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是如何说服武则天把政权还给李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祭祀,武则天,他们,这个,问题,自己,儿子,天下

    一代女皇武则天以阴谋手段夺得了天下,十多年之后,武则天遇到的棘手问题便是由谁来当继承人。狄仁杰是如何说动武则天还政李唐的?读古代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早先,武则天并不想议论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教训够多了,弟弟逼兄长让位,儿子杀父皇自立,为了政权、利益,骨肉相残,全无一点人情

  • 谋士范增为何多次劝说项羽杀掉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自己,楚国,就是,还是,项羽,刘邦,所以,谋士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刘邦曾这样评价项羽,他认为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不用,所以才会败在自己手里。这个范增既然能够得到高祖刘邦的高度赞赏,想必是有些能耐的。在著名的鸿门宴中,也是范增多次示意项羽要有决心杀掉刘邦,在之前刘邦想和项羽签署和平盟约的时候,也是范增极力阻止,还劝说项羽要除掉刘邦,为什么范增会处处针

  • 中国最黑暗的朝代不是元朝, 而是这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朝代,元朝,不是,文字,但是,黑暗,清朝

    元朝是少数民族征服并统治中国全境的朝代,由于是征服因此在不少的方面上还是要进行“愚民”、“等级制度”甚至是“屠杀”,因此元朝的政令对于其他民族大多是残暴的,不平等的,所以元朝在大多数的学者分析中都是黑暗的。但是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认为并不是元朝这个朝代是最黑暗的,真正黑暗的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康熙与路易十四未见过面却互生好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欧洲,传教士,路易,皇帝,中国,十四,康熙,自己

    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

  • 乾隆时期为何禁止外国女人到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外国人,清朝,广州,商人,西方,中国,外国,海马

    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快要百年的时间里,不要说在内地的中小都会,就是在广州、上海等年夜都会,也难见到外国女性的身影。年夜街上没有外国女性,不是因为外国人不肯将女眷带去中国,而是由于那时的清当局不容许外国女性来清国栖身。在清朝中叶,荷兰有一个名叫洛连的商人,经常漂洋过海来中国做跨国生意。在那时,

  • 荆轲刺秦王失败或是因为草包帮手拖了后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头颅,太子,秦王,地图,之士,自己,剑术,将军

    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

  • 同是官二代,为啥曹操的儿子比刘备的儿子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山,两个,死后,天下,儿子,父亲,诸葛亮,刘备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

  • 溥仪的读书生活:不学数理化和现代科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读书,满文,皇帝,地方,师傅,第一,溥仪,后来

    大多数人认为,溥仪读书的启蒙老师是陈宝琛和朱益藩那几位帝师。其实恰恰错了。溥仪在他六岁那年,经钦天监择吉日,即宣统三年七月十八日那天辰时——早晨七点至九点钟,开始读书。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第一位启蒙的老师,并不是什么帝师,而是溥仪的贴身太监张谦和。这是由隆裕太后选定的。名如其人,他为

  • 乱世枭雄曹操为何不娶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笼络,历史,这个,婚姻,就是,美女,当时

    众所周知,曹操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运却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才女蔡文姬。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于此时的蔡文姬也不能置

  • 秦始皇最终为何会后悔杀了韩非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非子,就是,李斯,韩非,秦王,虽然,思想,选择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子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