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为什么选择平庸的李治做继承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糊涂

唐太宗为什么选择平庸的李治做继承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13 更新时间:2024/2/12 17:28:37

说到唐太宗其实大家也应该十分的清楚这个人是很不简单的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却让人觉得十分的有意思,那就是他的皇位他竟然选择了李治这个人去做了继承人,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唐太宗是不是太糊涂了,还是说这个唐太宗别有用心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知名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中国人往往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由此可见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这位杰出帝王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很耐人寻味,他选择了一位在诸子中颇为平庸的李治为储君。这背后有怎样的历史隐情呢?

史书记载,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当属长孙皇后亲生的三个嫡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其中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又生性聪敏,自然是最有资格的人选。李世民继位称帝后便立李承乾为皇太子。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后,皇帝李世民令太子李承乾处理政事。史书记载,李承乾颇识大体,自此以后,太宗每次出京巡幸,往往就由李承乾居长安监国,由此可见其并非无能之辈。

然而李承乾早年有过足疾,行动颇为艰难。与此同时,身为魏王的李泰当时颇有美誉,逐渐得到了太宗的喜爱和倚重,这对李承乾构成了极大威胁,而李泰本人也自负其才能,颇有夺嫡之心,于是两人各自联结朋党,彼此斗争。

李承乾曾招募壮士封师进和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对其颇为礼遇,大加赏赐,令他们刺杀魏王李泰,却没有成功。于是李承乾勾结叔父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和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密谋纵兵进入西宫,夺取政权。

贞观十七年,太宗五子齐王李祐于齐州造反,李承乾与纥干承基密谋发动政变。然而纥干承基勾结齐王败露,下狱当死,告发了李承乾。太宗立刻将李承乾另外囚禁起来,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审问调查。最终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汉王李元昌赐自尽,侯君集等人伏诛。李承乾的夺位心理和当年的李建成相似,政变却与颇类其父,党羽又有玄武门之变中的干将,不知李世民心中作何感想。

李承乾落得如此下场,李泰也没能改立为太子。李泰少年时就擅长写文章,李世民还专门让他在府邸设置了文学馆,任他吸引征召学士。然而李泰不断拉拢重臣,联结文武官员,已经形成朋党。李承乾事发之后,李泰也被幽禁在将作监,接下来降封为东莱郡王,又改封为顺阳王,徙居均州,形同流放。

李承乾和李泰相继被剪灭后,太宗的嫡子只剩下了晋王李治一个人。李治当时不过是十几岁的幼子,绝无结党营私的能力,在此局面下,才有了被立为储君的可能。立储之前,太宗曾和长孙无忌等几位重臣商量。据记载,太宗因为三子一弟谋反大为痛心,抽佩刀欲自刺,长孙无忌等人惊惧不已才拦下来。诸臣请问太宗的想法,太宗说要立晋王李治。长孙无忌立刻回答,我等都奉诏,如有异议,我定要斩杀。

太宗便对李治说,这是你舅舅的许诺,应立刻拜谢,李治随即下拜。太宗又问长孙无忌舆论如何,无忌回答说晋王仁孝,天下归心。我请求召问群臣,必定没有不同意见。从此可以看出,太宗善于做作,如此一番不过是为了给李治找有力的重臣来辅佐。此后太宗也曾想立吴王李恪。长孙无忌极力劝阻才罢,这也可以看出长孙无忌这样的外戚亲贵支持在立储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上官婉儿,唐朝时期的一代才女,很多人也都很羡慕她的才名和才气,羡慕她能够在那个时代留下属于她自己的事迹。上官婉儿最开始是在武则天时期,后来经历了神龙政变,武则天从皇帝之位上退了下来,天下也重新回到李家人手中。不过,上官婉儿最后还是被李隆基杀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上官婉儿是非死不可的,这是为什么?1.

  • 毛文龙是怎么利用皮岛牵制后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末年其实和后金还是打得有来有回的,当然了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毕竟明朝积弱太久,迟到也是要灭亡的,但是其实明朝末年明朝还是十分的坚强的,话说毛文龙一直在一个叫皮岛的地方牵制后金,让后金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做出更大的动作,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皮岛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毛文龙是怎么利用皮岛牵制

  • 刘备和诸葛亮究竟谁才是伯乐,谁又是千里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关系,虽然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但两人相处起来还是更像亲密无间、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可言。这是刘备的可贵之处,也是诸葛亮愿意死心塌地跟随刘备的原因,那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究竟谁是伯乐,谁又是千里马呢?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只为求得诸葛亮出

  • 三家分晋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这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水岭事件,强大的晋国最终被另外三个国家一起瓜分掉,开启了战国时代的诸侯争霸,不过三家分晋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那么其他国家必然也会对这件事情有所了解,但是晋国的分裂对于很多诸侯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为什么大家都还是没能阻止这件事呢?三家分晋的时候

  • 项羽为什么封章邯为雍王?在权力面前叔父的死又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项羽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他这个人不简单,虽然最后败给了刘邦,但是他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浓墨一笔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来分析分析项羽这个人失败的原因,话说他的叔父被一位叫章邯的人杀了,但是项羽并没有找这个章邯报仇,反而还封了章邯做了雍王,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项羽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在当时的社会啊

  •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时候,为什么大臣都没有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人人都怕死,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而古代经常会发生一些知道自己即将被处死或者有被斩杀风险的人物,不顾一切起兵造反,宁肯拼一拼成王败寇,也要获得一个生的机会。这是很正常的,大家也都理解,不过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同样杀功臣,可为什么这个时候却从来没有一个大臣起兵造反?朱元璋杀人那么多,为什么大家不聚在一起反抗

  • 袁绍为什么召董卓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袁绍和董卓的事情其实准确来说应该算是三国早期,也可以叫东汉末期,其实当时袁绍手握是有重兵的,但是被京城里面的几个太监搞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召唤董卓进京,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你袁绍实力不差啊,为什么连几个太监都搞不定需要董卓进京呢?其实这背后的故事可不简单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事情一

  • 揭秘夏侯渊和夏侯惇是什么关系,并不是兄弟但是确有血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夏侯渊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真的很厉害,他是曹操手下的八虎奇之一,所以这个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但是我们经常说夏侯渊夏侯渊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听说有一个叫夏侯淳的人,那么这个夏侯淳又是谁呢?这夏侯渊和夏侯淳名字这么像,他们是不是一家人呢?夏侯淳和夏侯渊到底是不是兄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

  • 五代十国是怎么开始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介于唐宋之间。不过,任何一个朝代有终结的时候,自然会有开始的时候,五代十国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在历史上也是有一个开始的时间的。这个混乱的时期是由朱温开启的,朱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朱温能够开启五代十国?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1.是朱温,但是,他虽然拉开了五代十国

  • 历史上每个朝代名将辈出,为什么清朝时期一个名将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是名将辈出的时代,而我们每个人也有很多能够叫得上名字的,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宋岳飞等,这些每一个都是耳熟能详。然而到了清朝时期,情况就很不一样了,纵观整个清朝,的确有很多将领,但是却没有一个能被称得上是“名将”的人,这是为什么?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