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卢绾是怎么落得叛国身死的下场的?

卢绾是怎么落得叛国身死的下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61 更新时间:2024/1/16 4:25:04

说到卢绾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他和刘邦的关系可不一般的,他们是同乡的好友,而且可以说帮助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了,但是大家也知道了卢绾最后的下场了,话他竟然落得了一个叛国的下场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哦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对一个人而言,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上了皇帝,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为政治动物的帝王和臣子,是否也有寻常人所惜取的一生之谊?

都言“苟富贵,勿相忘”,可最终为何你无情,我无义,泪目相怨?

01

天作之谊:我的发小是皇帝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王。

此时,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嬴政刚刚三岁,作为质子之后,和母亲避居于赵国邯郸。

一日,楚国丰县中阳里的两户人家,先后传来婴儿降生的响亮哭声。

同迎弄璋之喜,对于小山村而言是一件大事,村民抬羊提酒,纷纷来贺。

而本就是好友的刘太公与卢太公自然也喜不自禁。

这两个孩子,一个起名刘季,一个起名卢绾。

光阴荏苒,很快,刘季与卢绾已到总角之年,这对自幼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又一同被送到当地学者马惟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

刘季聪颖顽劣,读几页书就心下长草,先生一不留神,他就溜出去上山疯跑或者下河捉鱼。

而卢绾则为人憨厚,如同小跟班般跟在刘季的屁股后面。

近弱冠之年,刘季(后称刘邦)游手好闲、不务农事、任侠豪爽,俨然已成乡里的“问题青年”,甚至常常惹下祸事,被官府通缉捉拿。

而卢绾,依然如兄弟般追随刘季东奔西走,不离不弃。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在距离他们故乡不远的蕲县大泽乡,冷雨夜里的一声怒吼,点燃了秦末天下大乱的烈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小混混”刘邦在纷乱之世展露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并渐成大势。

当然,刘邦的成功之路绝非坦途,期间也曾屡陷困厄乃至险境,而卢绾,一如既往,始终伴其左右,既无异心,更无怨言。

若论才华功劳,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光芒自然更为璀璨,但若论亲近信任,则无人能与卢绾相比。

卢绾同时担任着刘邦的“贴身内卫”、“大内总管”、“知心兄弟”三重角色,不但要将刘邦的饮食起居安排妥帖,还要负责近身保护刘邦的安全,更要在刘邦遭受挫折,意志消沉之际为其打气鼓劲。

而刘邦对于卢绾,亦自然不薄。

先封将军,又封太尉,再封长安侯。

看到卢绾无甚军事才能,更无甚军功,刘邦做起了“导演”——在击败项羽后,让卢绾率军收拾残局获取军功,还让另一名将辅之,唯恐有失。

此间用心良苦,令人感怀。

天下平定,大封群臣时,刘邦更是强烈暗示文武群臣举荐卢绾,结果卢绾被封燕王,成为汉初七大异姓王之一。

在七王之中,卢绾可能才华最弱,功劳最小,然恩宠一时无双。

须知,刘邦其人心胸偏狭。

只因当年去大哥家蹭饭,曾遭大嫂白眼,刘邦竟一直记恨在心,成为皇帝后竟封大哥之子刘信为“羹颉侯”,作“敲饭盆(没饭了)”之讽,成为笑谈。

两相比较,刘邦对卢绾之情,更显难能可贵。

02

友尽悲歌:怨隙一生误终身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陈豨在代地起兵反叛。

刘邦出兵平叛,命燕王卢绾于东北部侧击叛军。

陈豨派人向北方的匈奴求救,卢绾知道后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欲诈称陈豨已败,阻止匈奴干预。

张胜抵匈奴后,偶遇逃亡于此的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当年卢绾就是代替了臧荼当上的燕王)。

身怀国恨家仇,臧衍心生恶意。

他对张胜分析道:您之所以受到燕国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物。而燕国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各方诸侯不断叛乱,刘邦需要有帮手。如果燕国帮着刘邦把陈豨消灭了,鸟尽弓藏,下一个恐怕就轮到燕国了,而如果战争持续不断,燕国始终有其价值,方可长久存续啊…

张胜对此离间之辞竟深以为是,遂暗中挑拨匈奴攻燕,大大缓解了陈豨的压力。

卢绾对张胜之行径本来非常恼怒,并奏请皇帝欲灭其满门。

但是待张胜从匈奴归来,将实情道白之后,卢绾却动摇了。

于是命张胜继续与匈奴保持联系,并派范奇去勾连陈豨,欲借战火延绵而自保。

他与刘邦历经几十年风雨洗练,原本看起来坚不可破的情谊,也正是在此时,裂痕乍现。

第二年,汉军再平淮南王英布之叛,樊哙顺道攻杀陈豨。

陈豨副将投降,将卢绾私通陈豨之事告发。此时的刘邦,断然不信卢绾会背叛自己,便召其进京,而卢绾托病不往。

刘邦再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等人去请,卢绾仍闭门不出,再度拒绝。

其实,卢绾的惊惧与决绝,并非无缘无故。

刘邦对功臣的态度,确实令人齿冷。

卢绾曾哀叹:韩信惨死,彭越被杀,当年被封的七个异姓王里,唯余我和长沙王吴芮。如今皇帝病重,吕后专权,总欲尽除我等功臣而后快,不知道哪天,就会轮到我啊……

这些怨言不胫而走传入刘邦之耳,恰此时又有匈奴降将告发卢绾一直派张胜与匈奴暗相往来。

刘邦痛惜不已,确信卢绾已反。

于是,派樊哙周勃等攻打燕国,刘卢之谊,至此彻底决裂。

而卢绾之叛,如同一把刀子,在汉初迭起的反叛风潮中最令刘邦神伤心碎。

因此,杀白马而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是为白马之盟。

其实此时的卢绾,也依然心念旧情,他面对汉之大军,几乎未做反抗,而是带着家属部属逡巡于长城之下,想等刘邦病愈,亲自进京谢罪。

他始终相信,二人发小情深,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

然而,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最后的机会。

当年四月,刘邦遽逝,这对好兄弟最后的和解之门,就此永远关闭了。

卢绾听闻刘邦死讯,痛哭流涕,悲痛不已。

只好带着部下逃亡匈奴,获封东胡卢王。

在匈奴寄人篱下的卢绾并不快乐,故国之思,故人之情,始终萦怀从未将息。

一年多后,他亦忧愤而死。

魂归酒泉,去追那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刘三儿兄弟……

而卢绾的家人,归汉之心从未改变,其妻儿曾逃出匈奴回归大汉,到了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卢绾之孙卢他之以东胡王身份降汉,被封亚谷侯。

至此,卢氏一族,经历一波三折,再度重归故园。

03

番外:友谊小船的翻覆,最大的受益者竟是他

刘邦与卢绾的相爱相杀,令人不胜唏嘘。

但却成就另一个小人物的裂土封王之路。

在卢绾逃亡匈奴之时,他的部将卫满没有随其北奔,而是带着一千多人向东越过辽东与朝鲜之界浿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君主哀王箕准对卫满非常信任,封其高官,并将西部"上下鄣"的方圆数百里土地为其封地,寄望卫满守护西部边境。

而卫满却包藏祸心,不断扩张实力。

公元前194年,卫满诈称汉朝大军来袭,请求勤王。

箕准不知阴谋,引狼入室。

卫满趁机率军向箕子朝鲜的都城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猛攻,血战之后,始告攻克。

箕准带领身边数千人从海路逃往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地区。

卫满鸠占鹊巢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建立卫氏朝鲜,传承三代,享国祚凡80余年,后为汉武帝所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藩镇弱唐亡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时期的藩镇其实真的是很严重了,严重到直接会影响到了当时的国家的命运了,话说当时有这样一句话叫“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当笔者看到这十个字的时候,笔者一下子理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头绪该怎么解释。如果说&l

  • 汉武帝因为什么事情灭了刘氏家三族三万余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武帝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位皇帝是真的厉害的,他对汉朝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什么货币改革啊,什么丝绸之路啊,开疆扩土啊等等,但是我们今天也要来说说汉武帝这个人的一些其他的事情,话说他杀死了刘氏三族接近三万余人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汉武帝灭刘氏家三族三

  •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叛乱都不是事,为什么他一死叛乱就多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嬴政其实是真的很有厉害的一个人,千古一帝嘛,但是我们在看秦始皇的故事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事情,那就是秦始皇其实在位的时候好像叛乱这样的事情并不多啊,没不会造成什么后果,但是到了秦始皇死了之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这叛乱就多了起来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秦始皇更加有威严吗?下面

  • 宋朝为什么没有吞并大理?当时宋朝连大理都打不赢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大理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大理的面积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宋朝来说大理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吞并对象,毕竟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比起来,是这样字的。但为什么最后宋朝连大理都没有拿下呢?只能说宋朝似乎太不善于打仗了,而且一点这方面的野心都没有,这也造成了宋朝整体军事实力连年衰弱。其实大理国在当时应该算

  • 秦国灭亡的时候,南征的秦军为什么没有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短命而亡,在很多人看来,虽然是很可惜,却也是历史的必然,毕竟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秦朝如果还能存活下来,那种才真的是奇迹中的奇迹。而在秦朝即将灭亡的危急关头,曾经被秦始皇派出去南征的大军却一直待在南方不动,最后甚至建立起了南越国,这是为何?既然是秦国军队为什么他们不回来守卫秦国?1.并非是秦始皇的

  •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究竟知不知情?为什么刘备没做好支援关羽的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正处蜀汉的顶峰时期,也是刘备集团最为强大的时刻。但关羽被困麦城时,刘备援军迟迟不能赶到,导致最后关羽父子被杀,而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让刚刚登上巅峰的蜀汉元气大伤。这里面有个疑问,就是关羽准备争夺襄樊时刘备到底知不知情呢?还是说关羽准备先斩后奏,出兵的同时才派人通知刘备,而刘备

  • 和珅被赐死为什么他的儿子没事?是谁将丰绅殷德保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帝上位后没几天,就下令赐死和珅,也让和珅的好日子走到了尽头。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但乾隆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处置和珅,可能是暗地里将这件事交给了嘉庆帝去处理。不过和珅贪污案好像也只有和珅付出了代价,为什么他的家人们最后都幸免了呢?实际上这也要多感谢丰绅殷德的媳妇,多亏了她,丰绅殷德还有他

  • 李左车是谁,韩信与李左车到底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秦汉时期的名将,韩信一定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为有了韩信,刘邦建立汉朝才算是上了一层保障。韩信在历史上的表现的确是非常出色,被人称为“兵仙”,一个称呼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用兵如神。不过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人,曾经为韩信出谋划策,甚至刘邦还把他放在刘盈身边,用来对抗韩信。这个人并不出

  • 秦始皇都统一了六国为什么不灭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他是真的很厉害的,最后横扫了六国了,统一了当时的全国了也被誉为是千古一帝了,但是如果仔细的读了当时的历史的话,或者对当时历史做了研究的话,你会发现秦国对当时的另外一个小国也就是卫国是没有扑灭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说到这个问题,

  • 李渊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唐朝最著名的皇帝,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人选,但是在唐朝前期,李世民绝对是一个非常出名且厉害的角色,如果不是李世民,唐朝日后会走上一条怎样的路,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比起李世民,他的父亲李渊的功绩绝对不差,因为如果没有李渊,就连有没有唐朝都不知道。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他的存在感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