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什么不能像刘邦那样成功,刘邦比刘备强在哪里

刘备为什么不能像刘邦那样成功,刘邦比刘备强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4/2/14 7:26:54

如果按照刘备自己的说法,他应当是刘邦的后人,而刘邦可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一个布衣一直做到皇帝,这样逆袭的传奇人生,整个历史上也没几个人做得到。刘备身为刘邦的后人,尽管也从一个普通人做到了蜀汉的开国皇帝,但是这个皇帝的含金量还是没有刘邦的高,而且最终蜀汉也灭亡。这是为何,为什么刘备没有办法像刘邦那样最终成功呢?

刘备的战略和刘邦其实并不相同,也不可能相同,毕竟两人面对的局势完全不同。而且就算刘备和刘邦的战略相同,也根本无法复制刘邦的成功,原因同样在于局势的不同。曹魏不等于西楚,而曹操也并非项羽,而刘备最大的缺憾就在于“弱”,刘备崛起最晚本身便“弱”,虽然在占据荆、益两州后一度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但很快就丢失了荆州,又变成了最“弱”的那一个。

1.刘备和刘邦战略不可能相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两人面对的局势完全不同。

刘邦VS项羽,两强相争: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封天下,共分封十八个诸侯国,当时局势极为复杂。虽然西楚霸王项羽、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英布岳父)、临江王共敖都是原楚国阵营,但由于项羽诛杀义帝熊心的举动,原楚国阵营已经是离心离德。而由原六国贵族和灭秦功臣武将组成的其他诸侯,又很快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了内斗,例如燕王臧荼诛杀胶东王韩广田荣一统三齐、陈馀借兵赶走赵王张耳,而齐地和赵地更是公开站在了项羽的对立面。而就在项羽出兵平定齐地叛乱之际,刘邦趁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一统三秦之地,又或击败或逼降了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可以说楚汉争霸之前,刘邦在实力上已经完全不输于西楚霸王项羽,即使在彭城战败之后,刘邦短暂处于劣势,但他却能够通过剑走偏锋重新夺回优势,甚至最终将项羽逼入“四面楚歌”的地步(除西楚地区和临江王共敖之外,其余全部归附于刘邦)。

刘备VS曹操,弱强相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虽然同样有十八路诸侯,但这些人中却没有刘备的一席之地。天下虽大,早期的刘备却并无立锥之地,就在刘备辗转各地,寻求落脚之地的同时,曹操已经在逐步统一北方,而东吴也在巩固江东之地。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据了荆州四郡(共七郡),这才有了根基。三国之中,相较于曹魏和孙吴,蜀汉无疑是起家最晚,且是实力最弱的一个。虽然在占据荆州、益州之后一度拥有了对抗曹魏和东吴的资本,但很快便因为荆州的丢失重新变为了最弱的一个。

刘邦和项羽相争,是刘邦通过不断蚕食从而取得最终胜利的过程;而刘备建立蜀汉,则是在曹魏和东吴夹缝之中,不断抗争获取斗争资本的过程。从局势上讲,刘备和刘邦根本无法相比,当然这其中也有刘备自己决策失误的原因。

2.虽说由于局势不同,刘备和刘邦的战略不可能相同,不过有一点倒是比较接近,那就是两人的战略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刘邦的战略,以彭城之战为界限。彭城之战前,刘邦的战略就是趁着项羽陷于齐地之际,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获得夺取天下的优势。事实上刘邦也的确趁机建立了巨大优势,在项羽初步平定齐地,还未完全从齐地抽身的时候,刘邦就已经裹挟了五位诸侯王,率领五十六万大军一举攻入楚地,甚至攻破了楚都彭城。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双方实力发生反转,刘邦短期内处在了劣势。彭城之战后,在正面战场不敌项羽的情况下,刘邦选择了剑走偏锋,在荥阳对峙并以彭越袭扰梁地,牵制项羽主力,同时以韩信为主,先后攻占西魏、赵、代、齐等地,又劝降燕王臧荼、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从而在战略全局上对项羽形成了全面优势。

刘备的战略,以丢失荆州为界限。丢失荆州之前,刘备前期的战略几乎完全是按“隆中对”来执行的,战略目的就是占据荆州、益州之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等待北伐的时机。在巩固了荆州、益州之地后,刘备又趁机夺取了汉中,关羽在荆襄地区获得优势,刘备在短期内的确获取了夺取天下的资本。然而就在刘备攻占汉中不久后,吕蒙“白衣过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地区就此丢失,而刘备为了重新夺取荆州,不顾孙刘联盟,大举兴兵东进,却又在夷陵遭遇惨败,这一连串的失利,使得蜀汉重新陷入了绝对劣势。可以说丢失荆州之后,蜀汉政权已经是岌岌可危,困守益州地区,长久发展下去与其他两国差距必然越来越大,此后蜀汉的战略就是通过北伐意图占据陇西,进而笼络西凉,从而重新获取争夺天下的资本,奈何屡次北伐均已失败告终,只能苦苦挣扎,最终被曹魏所灭。

由此可见,由于局势的不同,刘备和刘邦的战略是截然不同的,刘邦是在已经具备争夺天下的资本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优势,从而最终击败项羽;而刘备则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直在为获取争夺天下的资本而奋斗。

3.刘备之所以失败,先天的劣势和战略的失误都占据了重要因素

先天的劣势,“弱”。从蜀汉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是三国之中最弱的那一个,而刘备在东汉末年以来,局势最优的时期,也不过是占据荆州、益州两地,又攻取了汉中,可即使是在这短暂的鼎盛时期,刘备也不过堪堪具备争夺天下的资本而已,与东吴和曹魏比起来,仍然处在劣势。更不用说丢失荆州,又遭遇夷陵惨败之后了,那时的蜀汉可以说已经是气数已尽,历次的北伐也不过是在做最后挣扎罢了。

战略的失误,夷陵惨败。刘备一生当中最错误的决定,恐怕就是不顾孙刘联盟,悍然进攻东吴了。虽说由于荆州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对蜀汉和东吴来说都极为重要,可以说是必争之地,可是刘备在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却是不可饶恕的,战略上的失误导致孙刘联盟变得岌岌可危,而战术上的失误则葬送了蜀汉争夺天下的一大资本,为诸侯蜀汉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在元朝十户才能有一把菜刀,为什么最后还是被百姓推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是真的很有故事的一个朝代,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的朝代了,所以这个朝代还是很有说法的,话说在元朝时期当时是十户人家才能有把一把菜刀,这就说明了当时人民是生活非常苦的,而且完全是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但是最后元朝还是被百姓给推翻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

  • 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一生有没有打过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白起,他是战国四名将之一,也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鲜有人能够匹敌的大将,白起就好像是专门为战场而生的,如果翻看他的作战记录和战果,会发现白起好像从头到尾一次败仗都没有打过。白起的一生难道真的一次败仗都没有打过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1.其实他本

  • 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是偶然还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秦国灭六国到底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很多解读,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只有秦国有条件完成统一大业。秦国在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后,国力在几十年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秦国最早制定了统一的计划。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防范其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秦国前期

  • 钩弋夫人真的是被汉武帝赐死的么?钩弋夫人死亡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立皇太子时,并没有选择皇后的儿子,而是选择了嫔妃钩弋夫人的孩子。不过钩弋夫人的死因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有记载说她是犹豫而死,也有说她是被汉武帝赐死,不过汉武帝既然选择他的儿子继承自己,为什么还要讲钩弋夫人赐死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解读也是有很多种,但也没办法得到证实。不过汉武帝的眼光的确还是非常

  • 罗艺为什么要在太平时期起兵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罗艺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他在唐朝也还算得上是非常出名的,但是这个人唯一的败笔就是他在唐朝的时候竟然起兵反唐了,而且是唐朝的太平年间,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罗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罗艺,是隋唐乱世时期的幽州王,历史上对此人的品性很有争议。他是隋朝的一名监门将军之子,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秦朝的灭亡,一部分原因当然是秦国自身,不过很多人也知道,在秦国灭亡之前,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事实上,最终把秦朝推翻的也正是项羽,项羽又是楚国人,这句话当然也就不算是空话了。不过,这句话中间的“三户”到底是什么意思?三户指的是

  • 韩信知不知道刘邦要杀他,为什么不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兵仙韩信,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用兵如神的代表人物,他能靠着自己的努力混到后来的地位,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人才。不过韩信之死,也实在是让人惋惜,如果抛开韩信的人品不看,这样一个军事奇才就这样陨落,实在是让人不由得觉得可惜。不过,韩信当时手握重兵,如果想要反了刘邦也不是没可能,但是为什么韩信没有这样做?韩信是

  • 秦的发源地是陕西还是甘肃?有什么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国其实大家应该知道真的是超级厉害的一个国家了,横扫六国之后完成了对天下的大一统了,所以嬴政秦始皇也被誉为是千古一帝,但是现在的人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秦国的发源地的问题,那就是并不知道秦国是什么地方发源起来的,话说是陕西,话说是甘肃,那么到底是哪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世人都知

  • 武则天第一个孩子是谁的?为什么武则天没为李世民生过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武则天当了李世民12年的才人,但是他并没有为李世民生过孩子,而武则天的所有孩子都是李治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难道李世民这12年间就没和武则天发生过什么么?这个在历史上好像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武则天刚入宫当才人只有十几岁,李世民怎么样也不会看上一个小孩吧。所以武则天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其

  • 张良为什么没有成为丞相,张良和萧何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初期,“汉初三杰”是非常有名的,不过其中关于张良和萧何两个人,很多人都有疑问。刘邦将萧何指定为丞相,张良深切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选择了远离朝局。但是在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明明是张良出谋划策要更多一些,为什么最终刘邦会选择萧何做丞相呢?张良和萧何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