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让隆科多获罪之一的玉牒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3/12/18 11:54:00

说到隆科多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坏吧,但是对于当时的清朝也算是有做很多贡献的,但是就是自己太过份了啊,前前后后的犯罪记录竟然多达41条,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小编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隆科多私藏玉牒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玉牒到底是什么哦,为什么会被一个人私藏,然后这个就获罪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其实雍正对隆科多的处理,是非常蹊跷古怪的。

他给隆科多定了四十多条罪状,仔细考证起来,都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也就是说,隆科多如果要叫冤,其实是有理的,但是私藏玉牒这个,基本上就是一个杀手锏,一旦用出来,任何天理王法人情都挡不住。

首先纠正一下,是玉牒,不是玉蝶。

牒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竹片等;泛指书籍。史书就叫史牒,第二个,是公文或凭证,比如牒文。

也就是说玉牒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个CD,磁盘,文件一样的东西,而不是满天飞的花蝴蝶。

君子用玉,传国玉玺,那么玉,象征君主,君王,所以玉牒也就是皇家宗族族谱。

唐代开始,就有了玉牒,宋代每十年一修,一直流传到明清。

清代玉牒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记载了自显宗皇帝塔克世以下子孙的名谱。记载顺序大体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男女各按宗支、房次等进行排列,包含婚嫁、生育、继嗣、封爵、授职、升迁、降革及死亡信息。

清玉牒每10年修造一次,共修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2次。最后一次修订的清玉牒达7000页,详细记录的宗室男性达10余万人。最厚的一册玉牒达85厘米,重约90公斤。所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相当庞大的皇室宗谱。

雍正给隆科多定了四十多条罪状,其中有很多是莫名其妙的,看起来就像是泄愤一样的。比如说,有一条指责隆科多交结阿灵阿、揆叙。阿灵阿死于1716年,揆叙死于1717年,雍正登基于1722年12月27日,也就是说,雍正登基前几年这两个大臣就死了,而隆科多是拥戴雍正继位的人,他在雍正继位以后,已经是位极人臣,难不成还要为了篡逆,去结交两个死人?就算是为了篡逆,结交两个死人有什么用?

又比如说,说隆科多结交年羹。明明是雍正自己把隆科多的儿子过继给年羹尧做儿子的,反过来又说是隆科多想和年羹尧搞在一起,说实话,一个功劳到位的皇亲国戚有什么必要去巴结一个汉人奴才。

但是唯独私藏玉牒这个,一旦定罪,隆科多怎么解释都没用。

你把皇帝的宗谱,身份证带回家研究,把皇家成员身份搞那么清楚,是要干什么?

只有两个目的——

第一,你要刺杀和谋害其中某些人。

第二,你要联络其中的某些人,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无论哪一条,都是谋反大罪,抓住就可以满门抄斩的。

而很尴尬的是,玉牒这种东西吧,很可能是隆科多还在外国谈判,都不知情,突然就给你抄家“抄”出来,栽在你头上,让你洗都洗不掉的。

更有可能是他这种级别的官员,真的需要带回家仔细研究。老板家那么多人,我总要知道哪个是谁,哪个喜欢啥,哪个和老板关系如何吧?你大清王朝就是个私有企业,万一哪天我在大街抓人,结果你皇帝的表哥的大姨妈的小舅子就是案犯,我总要晓得是网开一面还是从重处理吧?或者万一哪天我审案,一不小心就把皇太后的闺蜜给砍了,那我小命还要不要了?所以,隆科多这样的人,非但不能不看玉牒,说不定天天还要仔细研究,琢磨,背记。

我不研究这些关系,你们觉得我不懂社交,我研究吧,说我图谋不轨,说实话这皇帝还是挺难伺候的。

隆科多也不是非要把一堆文件都背回家,他只需要把某人的或者某一本放在家里研究,看完了再放回去。同样,如果要栽赃他也很简单,丢一本在他家就够他喝一壶。

历史上,拥戴雍正上位的恩人,分别是隆科多,张廷玉,年羹尧。你说还有李卫田文镜,这两个只不过是官员,雍正破格提拔起来做事的。

张廷玉是个职业秘书,没有实权,而隆科多,京畿卫戍,年羹尧,手握大军在外。最后张廷玉没有倒,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挂了。

什么玉牒这些,都不是什么主要罪名,皇帝就是忌惮你而已。

封建王朝,终归就是一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至于你藏什么玩意儿,是不重要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每个满族人都是八旗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八旗其实如果不了解的话会觉得十分的陌生,如果了解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还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些东西了,话说清朝的满族人好像都是旗人,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是不是对的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或许答案有不一样的见解呢!清代也有没入旗的满族人。实际上,多是披甲人

  • 明朝时期,锦衣卫中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一向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时代,有人认为它很辉煌,但也有人认为它太黑暗。之所以会觉得黑暗,特务机构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明朝的特务机构非常多,锦衣卫是其中之一,而以锦衣卫为题材的影视、动漫也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在锦衣卫中,有南镇抚司与北镇抚司之分,那么为什么要分成这样两个部门,他们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 郭嘉早逝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曹操本有机会提前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早年在赤壁本有机会提前完成统一,只可惜接连中了周瑜和黄盖的计谋,导致曹操最后大败,还促进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很多人都把这次曹操的失败归结于郭嘉走的太早,如果郭嘉没有早逝的话真的能帮曹操打赢赤壁之战么?这里也只能马后炮了,不过根据郭嘉的经验,应该没那么容易上黄盖的当,毕竟当时曹操实在太大意,黄盖是孙

  • 东吴政权建立的合法性在哪?孙权建国用的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和蜀汉的建立都有各自说得通的理由,但孙权建立东吴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孙权既不是汉室宗亲也不想继承汉室血脉,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叛国臣子了。所以孙权建国时间最晚,就是因为孙权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建国的合理理由,但是东吴政权是三国当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比曹魏都还要长。只能说江南这片土地真的人杰地灵,培养出了

  • 南汉皇帝刘龑发明了什么酷刑使得犯人宁愿自杀也不愿受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每一个朝代的繁荣都离不开那些开明的皇帝。然而到了后期,总会出现出一些昏庸的皇帝,使得祖先遗留下的辉煌江山葬送到了自己的手里。相比之下,各个国家的开国君主都十分的英明,在笼络人心和能力上都有着非常过人之处,能够掌控大局。但是作为南汉的开国皇帝刘龑却并非如此。按照我们传统的看法

  • 诸葛亮北伐的资金竟是靠制盐得来的?蜀汉经济命脉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的经济应该是三国当中最令人堪忧的,主要是刘备身边还真没有一位好的经济学家,所以国内经济一直提振不起来。当年诸葛亮北伐就花费了大量的钱财,那这笔钱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里就要提起蜀汉的经济命脉了,那就是制盐业。盐对于古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除了盐可能就没别的调味料了,所以蜀国大力发展制盐业,获

  • 爱新觉罗·毓嶦的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爱新觉罗·毓嶦其实大家对于比较感兴趣是因为他是清朝时期最后一位恭亲王了,但是他这个人为人谦虚,而且写得一手好书法,所以在年纪大了之后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那么他的故事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说到爱新觉罗·毓嶦的夫人是谁小编也是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但是还是没有找到,但是有一篇

  • 孙膑是怎么死的,战国军事家孙膑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孙膑这个名字,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和庞涓联系在一起,这对师兄弟也算是“相杀”的典型了,庞涓害了孙膑,孙膑也没有放过庞涓,马陵之战让庞涓命丧于此。不过被庞涓害的残疾却是终生伴随着孙膑,他是再也没有办法能够行走了,那这样的孙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孙膑究竟

  • 乐毅是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要自比乐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这个一直以来都被人看作是“神”一般的人,成为后世很多人的偶像,一定有不少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诸葛亮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对汉室忠心耿耿名流后世的人吧。但其实,诸葛亮自己也有偶像,也有崇拜羡慕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文章中有所体现。有两个人,管仲和乐毅。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

  • 清朝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什么百姓不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个道理很多人一定都明白,先有国才有家,如果连国都不存在,又怎么去有一个家?然而我们看清朝末期,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情况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明明看到有敌人进攻,百姓们却是一种袖手旁观的态度,就好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吃瓜群众一样,仿佛事不关己,只是看个热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百姓难道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