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玄礼逼死杨贵妃,为什么唐玄宗没有怪他

陈玄礼逼死杨贵妃,为什么唐玄宗没有怪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19 10:37:36

杨贵妃杨玉环,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她的最终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马嵬坡兵变,不管是最终死在这里,还是出逃东渡,下落成谜,总之杨贵妃的命运还是很悲剧的。唐玄宗既然很爱杨贵妃,照理来说对于发动马嵬坡兵变的陈玄礼应该不怎么待见才是,甚至杀了他都能得到理解,但是为什么唐玄宗并没有治罪陈玄礼?

1.大唐的政变总是那么频繁且惊心动魄,而马嵬兵变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更是相当的憋屈,毕竟,从此他不仅被逼迫着做了太上皇,也失去了千方百计从儿子那里夺来的杨贵妃。

作为一个皇帝,他守不住大唐江山,也留不住自己的天子身份;作为一个男人,他保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唐玄宗李隆基,他哪里还有曾经发动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以及创造开元盛世的威武霸气?他不过成了一个昏庸猥琐的老人罢了。

天宝年间,李隆基设下十大节度使,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革,节度使逐渐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其中,安禄山一人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近二十万。最终在755年举兵造反,当然,安禄山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也就是清除李隆基身边的宠臣杨国忠,两人不睦已经很久了,而杨国忠权倾朝野胡作非为也已经很久了。所以在安禄山整合出十五万兵马攻向两京的时候,很是顺利。

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话,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决定,最终导致两京不保。72岁的李隆基害怕了,于是在756年的六月,他带着部分妃子、儿女、近臣以及禁卫军偷偷的“御驾亲征”了,第三天就到了马嵬驿。这一天对于李隆基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刻骨铭心的。

当时跟着的禁卫军又饿又累,心里充满愤怒,狼狈逃跑本就是很耻辱的一件事情。而太子李亨早已派心腹太监李辅国去找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毕竟,安禄山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这个杨国忠。此时此刻的狼狈都拜杨国忠所赐,如果杨国忠死了,或许这场叛乱自动就结束了,陈玄礼一听太子想诛杀杨国忠,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愉快的答应了。

2.而就在马嵬驿这个地方,在大家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有二十多个吐蕃时节拦住了杨国忠,目的是从杨国忠手里要点吃的。远处看见的禁卫军一哄而上,大喊着“杨国忠谋反”,然后箭就射了出去,杨国忠哪里是这些禁卫军的对手,跑了一会就被追上杀死了,士兵们又把杨国忠的尸体进行肢解,然后把头颅挂到了马嵬驿的西门上。

李隆基得知士兵们的所作所为,也是无可奈何,而陈玄礼觉得还不够,还有一个杨贵妃。自从有了杨贵妃,李隆基明显就不再是从前那个强悍霸气的君主了,所以索性一起解决了杨贵妃吧。当时李隆基不同意,在他看来杨贵妃是无辜的(杨贵妃是无辜,但是在那时那刻,士兵们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而且,杨国忠被杀,留着杨贵妃,难保秋后算账)。士兵们哪管无辜不无辜,总之她必须死。李隆基不得不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了佛堂,然后用绳子勒死了他。等陈玄礼确认过杨贵妃真的死了之后,立刻对李隆基表示了他的忠心。

在这个时候,李亨和陈玄礼的结盟已经不复存在,毕竟陈玄礼的目的就是真正的清除李隆基身边的祸害因子,而李亨的目的却并不这么简单。于是,在马嵬驿,太子李亨和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扬镳。陈玄礼护送着李隆基继续南下入蜀,而李亨带着李辅国等人北上去了灵武(朔方节度使驻地)。

3.七月,李亨在李辅国的建议下登基为帝,即唐肃宗,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然后开始平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唐终于夺回了两京。然后,李亨就迎回了远在成都的李隆基,并将其安置在兴庆宫。当然谁都知道,这不过是软禁。陈玄礼和高力士依旧服侍在李隆基身边。而且陈玄礼被封为蔡国公,食实封300户。

760年,李辅国在唐肃宗患病期间将李隆基迁到甘露殿,可怜一代雄主被一个太监欺负。几天后,陈玄礼被逼着辞官回家,很快,陈玄礼就病死了。而唐玄宗孤零零的在甘露殿又撑了两年才去世。

4.回过头来,我们看李隆基为什么在回宫后没有治陈玄礼的罪:

首先,陈玄礼被李亨封了蔡国公,而李隆基只是一个被囚禁了的太上皇,他是没有权力处置陈玄礼的。

其次,陈玄礼一直对他忠心耿耿,即便是马嵬兵变,陈玄礼也是为了李隆基好,最重要的是,马嵬兵变是李亨设计的,没必要责怪陈玄礼。

再次,陈玄礼是他的依靠。在李隆基做太上皇的时候,只有陈玄礼和高力士对他不离不弃,他们相依为命,只是后来,李辅国还是把高力士流放了,又逼着陈玄礼回家养老,李隆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史书当中没有记载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兵马俑,一直都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它是秦始皇的陪葬俑,规模宏大壮观,让很多人都惊叹不已。不过,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居然在史书当中找不到任何的文字记载。兵马俑必然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在后世的史书当中不见记载,这就让人很奇怪了,按理说这样一个大工程不可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见不到文

  • 张昭总在关键时刻投降妥协,孙权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张绍这个人其实他还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话说他这个人很奇怪,奇怪的是他其实就投降派的代表了,他每次在关键时刻都会选择投降妥协了,所以这个人要不得啊,但是孙权却还是一直重用他了,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那是因为你没有了解张昭的过去。张昭不是

  • 历史上狄仁杰是怎么劝武则天,放弃武三思立李显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能够成为女皇,她的政治手段必然不会输于其他的皇帝,她的心性也一定要比很多皇帝更厉害,否则凭借一个女子的身份,就不可能成为皇帝。而武则天在立太子一件事情上,总是想要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立为太子,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儿子李显,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狄仁杰的功劳,那么狄仁杰又是如何劝说武则天,让她改变主

  • 汉废帝刘贺到底干没事才被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朝事情的汉废帝刘贺小编觉得这个人也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话说他是一位很废的皇帝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位皇帝到底废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也还是挺有说法的,话说他真的是很废啊,那么他到底干了一些什么事情才被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昌邑王刘贺:武帝之孙。在汉昭帝死后他被立为皇位

  • 朱由校的木匠水平有多高?应该超越了他的文化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朱由校应该是古代所有皇帝中,木匠造诣最高的皇帝了。其实朱由校也就活了22岁,便英年早逝了,皇帝也就当了7年。在我们印象当中,木匠都是资历越老功夫越深,可能看到白发苍苍的木匠我们才觉得会是高人,朱由校仅仅只是一位青年为什么就能在木匠方面有着如此之高的成就呢?可能这就是朱由校的天赋吧。不过也正是因为朱由

  • 战国七雄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秦国位置偏远却成了当时的福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的局面整整持续了250多年,当时秦国在最西边,离其他大国都还比较偏远,不过这却恰恰让秦国有了足够久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最后完成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壮举。当时楚国的地理位置最好,占地面积也最大,但是楚国内乱不断,甚至在楚国内部还实行了分封制,这也让楚国很难全国统一起来。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战国七雄分

  • 荀彧支持曹操挟天子,为什么不支持他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挟天子的事,我们都知道,而曹操把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确是一件很高明也很有利的事情,这件事情最初也是荀彧很支持的,有了他的支持和帮助,曹操才能一步一步走到后面的位置。然而,就在曹操称魏王的时候,荀彧却不同意了,认为这与他的信念相违背,既然这样,为什么荀彧最初还要建议曹操迎天子呢?1.所谓&l

  • 太平天国为什么要屠满,太平天国杀了多少满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天国,我们知道那是清朝统治的末期,爆发的一场规模非常大的农民起义,对于清政府的统治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太平天国毕竟只是农民起义,虽然影响很大规模也很大,但也是有自己局限性的。太平天国有一个屠满的行动,意思就是屠杀满人。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太平天国最终又杀掉过多少满人呢?1.众所周知,太平

  • 秦始皇知道赵姬和嫪毐的事情,为什么不直接把他铲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赵姬,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的生母,按照一般的想法,有秦始皇这样优秀的儿子,赵姬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母亲,至少在教育方面或许不会很差。不过,真实历史上的赵姬却一直都是绯闻不断,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被写入了史书当中,不得不让人唏嘘。而对于自己的母亲与其他人有奸情,秦始皇也是知道的,换做是谁都不能容忍,但是为什

  • 秦琼和程咬金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为何史书中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政变,经过这一次的政变,唐朝的历史就没有按照唐高祖李渊的既定计划去走,而是向着另一条方向去发展,或许是完全出乎李渊意料的。而在这一次的政变当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两位名将的身影,秦琼以及程咬金。他们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但是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