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高僧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高僧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4 更新时间:2023/12/26 6:15:45

从佛教引入到中国已经拥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了,佛教最初起源于印度,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十分的盛行,拜佛教的人也是日益增多,甚至影响了一些皇族也开始信仰着佛教。中国弘扬佛法的就有四大名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山西的五台山这四个。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得道高僧,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佛教的得道高僧吧。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东晋高僧,陈留人,善草隶,好畜马。魏晋时代,玄学流行,名士清谈,蔚然成风,支遁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年曾着《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之盾爱马图。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今长治市襄垣县)人,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六十多岁的高龄,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结伴,从长安出发西行。至张掖,又遇见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共进至敦煌。敦煌太守李浩,供给法显等五人渡流沙河,经鄯善,至乌耆国。与法显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宾,法显与其他三人则渡过葱岭,到达北天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3.译经大师,三论之祖——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世代为相,倜傥不群,驰名遐迩。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

鸠摩罗什是世界着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着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4.一世祖师,传奇人物——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着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5.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农历2月16日-公元597年农历8月3日),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俗姓陈,字德安。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

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6.饮誉华夏,西游美名——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着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着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7.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惠能,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据《新兴县志》记载,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14公里夏卢村,后与朗村女子李氏结婚。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诞生,开元元年(713年)阴历八月初三日,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六祖圆寂的国恩寺成了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之称,名扬海内外。六祖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则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们的塑像被陈列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广场,供世人瞻仰。他完成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平民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唐宋以来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惠能的禅宗思想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倡导的修心养性,与人为善,忠孝忍让伦理道德,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8丈量地球,密宗领袖——一行

一行(683年~727年),佛法名号。中国唐代着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一说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一说魏州昌乐人(今河南省南乐县)。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长安华严寺。

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其父张擅为武功县令。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张遂自幼关中,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剃度为僧,取名一行。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当阳山学习释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直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携其叔去荆州接,他才沿商於古道唐朝山南漕运丹水线经商州(商州铜佛龛),回到长安。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9.僧界狂人,草书之圣——怀素

怀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僧名怀素,长沙人(另一说零陵人)。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怀素代表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10.和尚军师,袈裟谋臣——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人。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谋划“靖难之役”帮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得大明江山。朱棣即位,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广孝一直不蓄发,不娶妻,为出家之人,八十五岁病故,葬于北京房山崇各庄,现有墓塔留存。有“政治和尚”,“黑衣宰相”之称。为“北郭十友”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悟空会长生不老之术为什么还要偷吃蟠桃?西游记里的长生之道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长生不老这个概念在西游记里是比较模糊的,按道理来说既然已经成仙,那自然就拥有了长生不老之躯。但天庭还是会举办蟠桃大会,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神仙们续命,难道神仙并不是永生的?当然孙悟空作为男主,他的经历肯定要和普通人区分开来,所以孙悟空凭借一副凡人躯体就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但这里就又有

  • 关羽,张飞,刘备他们有多高?汉代尺子出土,测量后不愧为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彪悍武将,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关于,张飞,刘备,吕布,赵云等诸多悍将。看过三国演义后,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关羽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的身高和体型等信息。身高九尺,中的这个&l

  • 文丑丑真实身份揭秘,文丑丑武功究竟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观众会以为,风云当中的文丑丑只是一位跑龙套的角色,实际上文丑丑在剧情当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他在电视剧还有小说当中的形象差距也是巨大的。对于文丑丑来说,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他在最没有必要背叛雄霸的情况下选择了背叛他,然后去帮助风云,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一直让人很难理解。文丑丑一出场的形象

  • 欧阳锋最怕的武功是一阳指么?为什么段智兴的一阳指敌不过欧阳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四绝的武功,并没有明显的相互克制关系。但王重阳为了赶走欧阳锋还专门跑到段智兴那里用先天功换取一阳指,最后重伤欧阳锋将他击退至西域,难道欧阳锋的蛤蟆功最怕的就是一阳指么?根据原著里的设定应该就是这样。但学会了先天功还有一阳指的段智兴为什么还是敌不过欧阳锋呢?这个设定就比较出人意外了。毕竟欧阳锋作为

  • 玄冥二老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投靠赵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玄冥二老,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对于这两位非主角的人物也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武功很高,可以说是仅次于张三丰的存在,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武功这么高,完全可以自立门户自己称霸,但是为什么玄冥二老没有这样做?他们反而投靠了赵敏,要在赵敏手底下听人使唤,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委屈自己呢?1.其实一般武林高

  • 古罗马最辉煌的时代是什么时候?五贤帝的黄金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罗马,相信大家都不会特别的陌生。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帝国,曾经有着几百年的时间里统治了整个欧洲,给整个欧洲带去了文明,法律,秩序与安宁。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庞大帝国,也会有着兴衰的时候。然而在这个罗马统治的时间里,最安宁,最辉煌,人民最为富裕的时代那就要属过罗马的五贤帝时代了,

  • 为什么游牧族喜欢弯刀,农耕族喜欢直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游牧名族和农耕民族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两个名族其实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非常的大,最近有网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游牧名族的人好像喜欢弯刀,但是农耕民族的人却喜欢用直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仔细的研究会发现还是有非得多原因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感兴趣的别错过!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 中国那些姓氏最高大上?怎么取名都好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姓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姓氏就是为了区别个人身份的载体。在古代,姓于氏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东西,姓指的是祖先,而氏则指的是子孙。所以在古代,姓很少而氏却非常的多。同姓不同氏的情况是非常普片的。然而在古代,贫民是没有姓的,只有贵族才会有姓。贵族的氏大多与封地或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所以,那时的氏

  • 西夏年间的铜牛古董是如何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追随历史可以追随到几千年前的夏朝。一直以来,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珍宝都没有停止过保护,考古研究和发掘一直没有停过。国家也是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找到更多的稀世珍宝,从而保护中国的利益。在公元1972年,宁夏博物馆用了一年的时间去勘测,终于确认了西夏王陵的具体位置

  • 少年战死后留下了什么遗言?使得日军为他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一个国家即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候的话,相信这个歌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会奋力的进行抵抗。而在当年二战的中国战场上,冲锋在前线阵地的不仅仅只有勇猛的士兵,还有着各行各页的人士,而在这其中就包含着很多青年学生。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青少年也是在还没有完成学业的时候,就勇敢的冲上了战场,然而他牺牲的时候仅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