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皇帝宁愿肚子挨饿为何也不愿意迁都洛阳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隋唐皇帝宁愿肚子挨饿为何也不愿意迁都洛阳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94 更新时间:2024/1/26 11:29:41

在我国历史唐朝709年的时候,关中爆发了一次饥荒,粮食的价格疯涨,上涨到了百钱才一斗。这样的价格让当时很多老百姓都无法承担,每天都是饿着肚子。这样的价格即便是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当中也会感觉到压力山大了。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群臣上奏,请求皇帝移驾到东都洛阳。然而唐中宗死活就是不答应,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是因为他老婆韦皇后是个恋家的宅女,不愿意跑那么远的路,于是让巫师造了个谣,说今年往东走不吉利。中宗信以为真。

但大臣仍一股脑建议他去洛阳,中宗很是恼怒,于是讲出了一句颇有名的话:“岂有逐粮天子邪?”

这话说起来很硬气,但由此也可知中宗本人的历史水平。在此之前,唐太宗、唐高宗就曾经多次因为关中闹饥荒而跑去洛阳就食,高宗本人更是死在了最后一次的洛阳行中。

但在病危之际,高宗犹念兹在兹的便是回到长安:“若天地神灵延吾一两月之寿,得还长安,死亦何恨!”

中宗之后,唐玄宗也多次上演逐粮戏码,之后的德宗时期,长安再次出现大饥荒,这次情形更加严重。许多禁军士兵因为缺粮甚至开始上街乞讨,眼瞅着兵变随时可能上演。当地方上的粮食终于抵达京师时,唐德宗长期紧绷的心弦才得以释放,一时情绪激动地小跑到东宫,对太子脱口而出道:“米已至陕,吾父子得剩矣。”满满地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其实不止唐代如此,早在隋朝之时,关中粮食已然成为一个老大难。隋文帝在开皇四年、十四年两次因为粮食问题而前往洛阳就食。隋炀帝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为的是一旦遇到关中饥荒,整个官僚机构便可以直接迁移到洛阳,以缓解关中的粮食压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隋唐的皇帝(武则天的情况暂且不论)不干脆“釜底抽薪”,直接将首都迁往洛阳呢?老是整这种“长安——洛阳”两地游不嫌太麻烦了吗?

答案或许在于隋唐的立国根基——府兵制。

府兵制缘起于西魏的宇文泰。六镇起义后,北魏政权旁落,先是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强势崛起,但不久便迅速覆灭,伴随着尔朱氏之亡,北魏分为东西两魏,其中,东魏由高欢掌权,西魏则是宇文泰称霸。

公元543年,西魏与东魏在洛阳北部的邙山爆发大战,结果宇文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原有的以六镇北族兵为主的军队损失惨重。于是,宇文泰不得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扎根本土的关陇豪右集团便是他主要的争取对象。

史书记载是,“广募关陇豪右,以赠军旅”。到公元550年左右,宇文泰便完成了二十四军的编制,府兵制度自此诞生。

靠着府兵制,本身人口、经济实力远落后于高氏政权的宇文氏,愣是在邙山惨败后短短的三十多年间,迅速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府兵制为何有这么神奇的威力?

这其实有些类似秦朝。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耕战立国之策,在战争中取得军功成为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不二法门,于是,秦国人人皆是虎狼,军队的作战能力非其他诸侯国可以比拟。

府兵制度是同样的道理,通过严格而清晰的奖赏制度,让士兵与政权成为利益共同体,军队战斗力自然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国家从农民中挑选家庭殷实、体格强健的人充当士兵,不给他们提供薪水,外出作战时所需的粮食、衣物、兵器等都需自备,国家只提供一些重型的军械。

如此,士兵虽多,但国家的负担并不太重。

与此同时,一般的农民则免去了服兵役的责任,于是也不会耽误老百姓的耕作,避免了全民征兵制的危害,即便打仗,国家的经济也可以得到正常的发展。

既然有这么多优点,很多人不免会生出疑问,为什么这种制度在唐代之后便绝迹了?

道理在于,府兵制诞生在乱世,其能够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自愿性,国家只是以利诱之而非强行摊派,它与后来明代的卫所制在制度起源上并不相同。而这种自愿性存在的前提,则是均田制与土地公有制。

因为只有国家实际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才可以将这些国有土地奖赏给那些有功的士兵,进而才会有人自愿去当兵以出人头地。同时只有士兵本身拥有一定量的土地,他们才有能力自带装备去打仗。

虽然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是一个大问题,而土地的兼并意味着国家丧失了实际的掌控。这种兼并一方面是因为特权阶级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即小农经济本身的脆弱性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而中国之所以一直存在治乱循环的怪圈,正如《三国演义》里著名台词所说的:“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因就在于随着国家和平日久,土地兼并越来越激烈,贫富差距进而扩大,直到某一个临界点后,农民起义爆发,旧有的政权以及依附于其上的特权阶级被摧毁,新生的政权得以掌握国家大部分资源,进而能够重新分配,以照顾到更多的老百姓,从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国家由此进入新一轮的稳定期。

在隋朝及唐的前期,山东、河北一带,经过魏、齐一两百年的发展,地主经济较为发达,实际上由国家掌控的土地并不多,而这些地区因为是新近依附之地,出于稳定的考虑,隋朝统治者不会进行强硬的土地改革,故而北周及隋在这些地区进行的所谓授田,大抵上只能是一种形式。

而长江以南的地区,在陈朝灭亡之后,隋朝似乎连均田制度也没有推行。

与之相对,关陇地区自东汉以来就长期处在战乱之中,地主经济与地方势力并不发达,根本无法与国家力量相抗衡,故而土地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国家手中,均田制度也能相对稳定地维持下来。

简而言之,虽然府兵制是国家层面的政策,但真正能够实行的区域也不过关陇以及河东地区。故而,我们看到隋唐的府兵制有着明显的地理之别。

隋朝府兵来源史料有缺,但唐承隋制,可以由唐朝的情况来一以贯之。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唐代全国折冲府共有566处,其中关中、陇右、河东三处加起来共有443处,占了四分之三还多。显然,关中及周边地区是府兵的主要来源。

国以兵立,既然隋唐以府兵制立国,而府兵制又严重依赖于关陇地区,那么也就不怪乎隋唐的皇帝宁愿做个逐粮天子,也不愿意放弃关中地区而冒然迁都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近代历史上西萨摩亚禁止华人居住,如今为何该国四分之一都是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咱们中华民族可以说是是世界上最为勤劳、勇敢的民族之一了。如今,咱们华人的足迹已经是遍布世界各地,而且通过这些华人、华裔的辛勤努力,他们不仅能够在当地落叶生根,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所在地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华人走出去的历史,注定不会一帆

  • 投石器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欧洲人是如何抵抗蒙古铁骑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蒙古族在古代可以说是欧亚大陆所有国家当中最忌惮的一个民族了。蒙古族原本属于游牧名,其族人都是擅长骑马的,打起仗来也多为骑兵。当年蒙古西征的时候,蒙古人的铁骑一直杀到了多瑙河沿岸,其途中烧杀抢掠。在整个近100年的征伐中,蒙古造成了总达2亿人的死亡。那么当时欧洲面对来时凶凶的蒙古铁骑的时候

  • 下辨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蜀汉损失了哪三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的时候,刘备与曹操爆发了汉中之战。其中下辨之战便是此次战役中的前哨战。在这场战斗中,魏国由曹洪以及还在学习阶段的曹休对阵一路所向披靡斩杀过来的三国蜀国大将张飞。那么这场战斗的经过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17年—2

  • 二战德军的军纪是怎样的?真的堪称典范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的作战实力是非常强大的,而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军队的实力强大绝对也是离不开一个严格的军纪的。如果和当时的日本军纪相比来,德国的军纪简直是要严明地多了。但也并不是都非常遵守军纪的,所谓的害群之马在哪里都有。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二战德军的军纪是怎样的吧。大家

  • 孙中山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真的是死于肝癌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孙中山,相信大家都在熟悉不过了,他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者。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京。长久以来,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死因,普遍说法是肝癌晚期不治。然而根据一些历史文献考证,从医学角度来说,孙中山死于肝癌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孙中山究竟死于什么病症呢?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92

  • 欧洲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城市是哪个?号称欧洲“建筑史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蔡依林在2003年发行的《看我72变》专辑中的一首叫做《布拉格广场》的歌曲相信很多80后90后的小伙伴们都听过了。在蔡依林的这首歌里描述的就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了。布拉格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有价值的一个城市了,因为只要你站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举手投足之间都

  • 戈林的军衔到底有多高?他的一句大话葬送了33万德国陆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来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了,这次战争造成了世界上9000多万人的死亡。我们都知道,在战争期间,美国的五星大将是人们心中最高的军衔代表了,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样的军衔并不是最高的。在这场大战之中,军衔最高的绝对是赫尔曼·威廉·戈林了,他是当年纳粹德国中极其重要的领袖,其

  • 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有什么用?第三只眼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二郎神每次在各种神话故事中出现,几乎都是当配角,《西游记》里更是只出场了一回便没了下文。很多小伙伴还感到奇怪,二郎神怎么说也是天庭第一战神,是能和孙悟空打成平手的人物,这待遇也太不符合他的身份了吧。感觉二郎神也是挺冤,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是道教的神祇人物。不过在古代民间,二郎神一般都被当做能够防

  • 黄眉怪下凡偷了弥勒佛什么宝贝?身为佛二代为何还要绑架唐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黄眉怪算是《西游记》中,背景最强大的妖怪之一了。黄眉怪原本是东来佛祖弥勒佛的童子,虽然也有很多妖怪和神仙、佛教有关,但一般都是坐骑之类的,根本就没办法和黄眉怪相比。黄眉怪明明就能安心当他的佛二代,为什么还要打唐僧的注意呢?当时黄眉怪也是听说那些私自下凡的妖精,各个都在人间成了山中霸王,内心好不羡慕。

  • 假如宋江不毒死李逵,李逵会选择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江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但是这些也都是人尽皆知的,但是就毒死李逵这件事情好像让人觉得是十分的绝望了,最近也有很多网友说了,假如当时宋江没有毒死李逵,李逵会选择造反吗?下面就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必反,李逵必反。就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