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是如何处理一起而来的法国军队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是如何处理一起而来的法国军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6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6:2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敦刻尔克大撤退无疑是盟军做出的正确选择,他为日后反攻德国的时候保留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大撤退中,撤退人员主要是英国军队,其中还包含着法国军队。在撤退的时候,英国无疑是要先拯救本国的军人,那么法国军队英国是如处理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940年5月27日,比利时投降,英军从前一天黄昏开始动代号“发电机”的撤退计划。法军高层这才决定英军一起撤退。虽然法国也是海军大国,但按照战前协议,法国海军主要布防在中东,短期内难以快速援救被围部队。而英国人显然要先救自己。

在英国人看来,法国作为陆军大国,可以承担立即损失二十万人的代价,英军却无法承担。英国需要时间来逐步扩大他的陆战力量,目前这支远征军,不仅是精锐,是前驱,而且是骨干,是火种。同时,由于法军前一阶段的犹豫,导致法军落在后面,很难迅速甩开德军。包括里尔那支法军之所以被包围,关键就在于法国高层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所以,在5月27、28日两天,少量抵达海岸的法军中,没有一个人得到上船机会。而更多的法军还在更远处苦战,客观上起到了帮助英军撤离的作用。5月29日,终于有法军得以登船,但只是少到可怜的655人,在当天撤离的47300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丘吉尔意识到撤退法军过少,会严重影响盟军关系。他先是给陆军大臣、总参谋长等人发出备忘录,要求“要让法国人分享从敦刻尔克的可能的撤退,这是必要的”。接着又在当晚11时45分给法方提出初步承诺:

“……我们希望法国军队尽量和我们共同撤退。已命令海军部在法国海军提出要求时以援助。……”

但是,无论是英国海军部还是远征军司令部,依然坚持英军优先撤离。至于这是他们阳奉阴违,还是与丘吉尔唱双簧,糊弄法国人,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5月30日,法军撤退人数增加到8616人,但与45207名英军相比,依然少得可怜。

5月31日,撤离法军10842人,英军撤离人数则是42981人。这个比例让法军高层越来越失去耐心,对英国的抱怨也越来越猛烈。

鉴于英军主力已经基本撤离完毕,精明的丘吉尔不早不晚,就在这天赶到巴黎,做出了著名的“手挽手”承诺,表示英国海军不抛弃、不放弃,将尽全力帮助法国盟友撤退。6月1日,因为英军已经只剩下最后的后卫部队,所以法军撤退人数(35013人)终于第一次超过了英军(29416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撤退的几乎全部是法军(6月2日撤退的26256人,3日撤退26746人)。因为敦刻尔克已经没有需要撤退的英国人了。至此,已有10万8128名法军士兵获救。而德军也已经逼近滩头。

当6月3日海峡上的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后,几乎所有参与撤退工作的英国人都相信工作结束,大功告成。一些士兵和船员甚至已经开始预订娱乐场所,准备大肆狂欢、庆贺一番。

但是,他们却接到了新的命令,当晚再次返回敦刻尔克,救出法军后卫。对此,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而且非合理:这些滞留敦刻尔克的法军,是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勇士中的勇士。一定要设法将之救出。

结果,那天晚上,很多英军水兵是打着领结,穿着参加舞会的紧身衣,又返回了一片硝烟瓦砾的敦刻尔克。

众所周知,后卫的撤离是最困难的。出乎意料的是,德军此时依然满足于从容不迫地缓慢推进,入夜后就停止战斗。这就为法军后卫提供了意外的机会,得以迅速和德军脱离接触,秩序井然地撤港区。法军还事先设置了宪兵警戒线,进行了严密的撤退规划,并且与英国海军进行了沟通。在确认大概有三万名法军等待撤退后,英军准备了三万七千人的舱位。

一切都进展的极其顺利,英吉利海峡依然波平如镜。似乎法军后卫的安全撤离将不再有任何悬念。

然而,就在英国船只抵达的那一刻,整个港区突然骚动起来。在瓦砾堆里,炮弹坑里,废弃的建筑物里,突然涌出难以置信的大股人流。他们像灰色的鼠群,混乱而猛烈的冲向海滩、港口。他们冲开了宪兵布置的警戒线,也隔断了计划中的撤退部队,搞乱了整个撤离计划。这些人全是计划外的法国士兵。在勇士们激烈战斗的日子里,这些法军士兵躲藏在安乐窝里,吃吃喝喝,睡大觉,坐看别人战斗。但是,当救援的船只抵达时,却突然从藏身处冲出,要抢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整个撤退计划,让英国救援人员不知所措,也让那些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法军不知所措。

结果,那晚的秩序一塌糊涂,本来保守估计可以救出三万七千人的船队,只载回了26175名法军。尤其尴尬的是,获救者中只有极少数是战斗到最后的勇士。

那些真正战斗不息的人们,被困在海滩上,成为了德军的阶下囚。但这却不是英国人见死不救的结果。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敦刻尔克的最后一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硫磺岛战役日本败得有多惨?至今岛上还有上千尸骸未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至今都无法让人忘记的经典战役。1941年12月7日,由于日本人的自大与无知,他们的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夏威夷岛的珍珠港,彻底的将一直将自己置身事外地美国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进入战争状态的美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硫磺岛将日本人痛揍了一番,可谓是实力打压了日本人

  • 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东西?炊饼是烧饼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武大郎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很实在的老实人,每天出门卖炊饼,安安分分的做着自己的生意,奈何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给自己招来了祸事,甚至最后还命丧黄泉。不过武大郎每天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烧饼吗?一些电视剧中出境的是馒头,那武大郎的炊饼究竟是馒头还是烧饼?

  • 泰坦尼克号打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没人去打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泰坦尼克号》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讲述爱情故事的经典,在危急关头,船上的很多人都是将生的希望给了那些弱势群体,有让人悲伤的故事,也有令人钦佩的勇气。而泰坦尼克号沉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为什么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就没有人去打捞沉船呢?泰坦尼克号无人打捞的原因是什么,以后会不会去进行打

  • 美国当年将庚子赔款用在帮清朝建立清华大学上面,其中有着什么政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庚子赔款估计有很多小伙伴们还是很熟悉呢。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和11个列强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有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而这笔钱就被称之为“庚子赔款”,在西方被称之为

  •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是如何维持军队士气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军队在打仗的时候,军队的士气是尤为重要的,如果一直军队的时期不高,即便是再多的人也难以挽救挽救失败的结局。在二战苏德战争爆发的初期,苏联军队由于训练的缺乏,很多官兵都缺乏实战经验,即便是拥有德军几倍人数之多的守军也是被德军打的节节败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是如何维持军队士气的呢?战争初

  • 最凄惨的国家是哪个国家?首都被叛军占领,总统跑到别国避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打蛇打七寸”,打了蛇的七寸,这条蛇基本上也就凉了。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首都就是一个国家的七寸了。从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知晓,如果国家的首都被占领了,那么这个国家基本上离灭亡已经不远了。在世界历史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神圣

  • 六耳猕猴为什么也有一根如意金箍棒?他的兵器究竟是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六耳猕猴的来历,我们已经看过很多种说法了。有说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样是四大灵猴之一,属妖王,是久炼千灵的缩地精。不过六耳猕猴最奇怪的一点是,他的能力竟然和悟空一模一样,所以有人觉得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内心恶的化身,两人本是一体,如此一来六耳猕猴在各方面的法术和能力才会和孙悟空一样。其实这个说法还算是比

  • 纳粹德国的刽子手奥托.斯科尔兹内为何战后会效忠摩萨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奥托.斯科尔兹内,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会觉得比较陌生,他就是二战时期德国臭名昭彰的党卫军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曾是希特勒最为恩宠的得力战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托.斯科尔兹内曾负责过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殊作战行动,当年营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可以说奥托.斯科尔兹内就是当年

  • 猪八戒的师父是谁?沙僧的师父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猪八戒和沙僧的师父,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唐僧了,但是唐僧虽然是他们平时口中喊的“师父”,却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师父”。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有师父乃是菩提老祖,教会他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筋斗云,但是孙悟空算是《西游记》最大的主角,可猪八戒和沙僧一出

  • 司马光砸缸被罚款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而且还一直都对司马光的行为表示敬佩,在这个故事当中,司马光显示出了超凡的智慧,当所有的小孩子都束手无策,大人也没有赶过来的时候,司马光直接把水缸砸碎救出了落水的小孩,获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最近却有一个宣传画,认为司马光砸缸应该被罚款,这又是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