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诺曼底登陆如果听从了隆美尔将坦克布防在探头阵地,那么其结果会怎样?

诺曼底登陆如果听从了隆美尔将坦克布防在探头阵地,那么其结果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2/19 11:29:42

说起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相信大家都非的熟悉了,这是一场有史以来最为血腥的登陆战,最终以盟军阵亡57000多人为代价取得了胜利。在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之前,隆美尔元帅曾建议经坦克部署在滩头阵地,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实施。那么如果当初采纳了隆美尔的这一意见的话,那么诺曼底登陆的结局将会是怎样的呢?

1944年元旦当天,希特勒总算明确了隆美尔在西线不伦不类的身份,任命他为“B集团军群”总司令,下辖第7和第15集团军,其中第7集团军驻防于诺曼底地区,而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奈特由此等于被架空了,虽然他名义上是隆美尔的上级,但只能指挥一些要塞或城市守备部队,因为两个野战集团军都在隆美尔的手里,这是希特勒的第一个错招,人为地制造了两位陆军元帅在兵力统筹上的矛盾。

恶果在4月初开始体现,在装甲部队的使用问题上,隆美尔与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奈特、西线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堡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后两者坚持主实施“机动防御”,即在远离海岸的位置保持一支强大的装甲预备队,等入侵开始判明盟军的主攻方后,再投入装甲师进行反击。

而在北非吃过盟军轰炸机苦头的隆美尔,认为在盟国空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装甲师根本无法正常向前机动,而如果不能在登陆的二到三天内将盟军赶下海去,这场战争就已经输掉了。

1944年4月28日,隆美尔与前来西线巡视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再次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古德里安嘲笑隆美尔把坦克部署在滩头的做法像“摆在商店橱窗里的展品”,会遭到盟军飞机和舰炮的强力杀伤,坚信机动性才是装甲部队的灵魂,而施韦彭堡补充说可以在夜间前调,隆美尔不得不告诉这两位将军:“盟军的照明弹会把夜空照的跟白昼一样”,双方争吵得一塌糊涂,再次不欢而散。

争议只能提交最高统帅部裁决,希特勒5月7日才下达命令,将七个装甲师中的三个拨归隆美尔指挥,其四个继续由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堡率领,这是一个妥协的方案,也是希特勒的第二个错招,这样平分兵力是兵家之大忌,其结果是双方都没有得到完成任务所必须的坦克数量。而此时,距离“霸行动”的开始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

但最严重的问题是,隆美尔对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是错误的,虽然他所提倡的战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正确的,在三个划归“B集团军群”指挥的装甲师中,隆美尔仅将老部队第21装甲师置于诺曼底地区的卡昂附近,而另外二个师仍然摆在了加莱方向,这是把有限的装甲力量进一步分散,说白了,隆美尔也是在两头赌,反而是希特勒在5月末认定入侵地点在诺曼底。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当天,隆美尔能够派上场的只有第21装甲师,并且在反击中一度打到了海边,但由于是以营为单位分散出动,所以显得势单力薄,同时后方又出现了大量盟军空降部队,因此不得不后撤。6月7日,党卫第12装甲师赶到;6月8日,装甲教导师冒着轰炸也抵达战场。这样的逐次增兵显然对登陆盟军不能构成致命威胁,盟军飞机猛烈攻击了一切向前线行动的车辆,德军装甲部队的油料和弹药都十分困难,反击难以奏效。

倒霉的6月11日,西线装甲集群司令部干脆挨了炸弹,施韦彭堡重伤,参谋全部被炸死。

直到此时,隆美尔仍然拒绝调用第15集团军的部队和其他装甲师,约德尔曾在电话里对他说:“我认为没有必要担心西线的第二次进攻”,言外之意隆美尔尽可以调用其他部队增援诺曼底,而隆美尔却说:“我可以指出,迄今为止,敌人只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群当中的一个,这正是我们不能从第15集团军抽调其他部队的原因所在”,约德尔气得挂了电话。

因此,在西线装甲部队的使用问题上,希特勒犯下三次错误,而隆美尔犯的错误也达到了两次,并非是他“装甲部队靠近滩头”的战法就一定奏效,在没有德国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如果在太过靠近海岸的地区部属大量坦克装甲车辆,简直就是盟军飞机和舰炮的靶子;如果数量不足,又会出现上述的添油战术,都不能有效的实施反登陆作战,再加上对登陆方向的判断错误,德国人失败已成定局。

归根到底,现代空军是装甲部队的克星,失去了空中优势哪怕是均势,隆美尔或其他什么德军将领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结果不以采用什么战术而改变,即便是三个装甲师全部摆在滩头,无非给盟军登陆增加一定的困难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M2重机枪究竟有着什么魅力?使得购买国超过100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美国的M2重机枪,喜欢军事知识的小伙伴们相信是非常熟悉的了。这挺重机枪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上就已经装备美国军队当中,一直到目前还在广泛的利用,甚至有超过100个国家向美国购买了超过300万挺重机枪用于装备在自己的军队当中。那么M2重机枪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这么多国家热衷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抗战期间日本拥有骑兵部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日本是从哪弄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亮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看过了,在这部电视剧中有着一个非常经典切感人的一幕,那就是李云龙的骑兵队最后被日本骑兵们全部都杀光了。那么看后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了,日本一个土地资源如此稀缺的国家,是哪里弄来的那么多东洋马来装备骑兵队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日本的骑兵编制和步兵相仿,也是由

  • 巴士底监狱真的是罪恶的监狱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欧洲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相信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这次大革命是近代法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国在经历过这次革命之后,整个国家的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之后法国走上了共和制度,可以说这场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这次革命的开端,就是我们熟悉的攻占巴士底狱。在历史书中,这件事是非常伟大的

  • 纳粹德国的NbFz坦克是一辆怎样的坦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了解二战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当年德国在陆军方面是有着无人能及的成就的,尤其是在针对坦克以装甲车的研究方面,更是兼具了工业美学以及实战性的效果。二战时期的德国,在陆军武器方面的投入极为疯狂,而当时的虎式坦克就是最好的表现之一。不过这些厉害的坦克前生都是有一台叫做NbFz的坦克演化而来的。那么现在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领,在17世纪中期的时候英国就成为了一个海上强国,对于各地的市场也是扩大了不少,财富也是随之而来的,同时在国内的工厂与手工业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英国经济的腾飞,大大加强了富裕阶层以及新贵族的势力。然而当时的英国的上层阶级皇族却又不愿意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逐渐的这便成为了英国资产阶

  • 为何说克伦威尔的一生是英国革命复杂性的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克伦威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这个人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曾我们在教科书上也学过关于他的历史。克伦威尔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宗教领袖。他在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克伦威尔的一生就是英国革命复杂性的体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会太陌生了。这是在1640年英皇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议为开始一直到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的宫廷政变而结束的。这次革命彻底的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英国革命的斗争两方是国

  • 古代边防部队那么重要,为什么老是被王朝遗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边防部队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些部队其实还是挺给力的,可以说是保家卫国的第一战线,也是国家的第一防线,但是大家也懂的,这样的军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但是我们仔细的想想会发现,那就是在古代一些边防部队其实很多时候说起来那是荣誉感十分的,但是却总是被王朝给遗忘了,那么有的网友们问了,这到底

  • 二战期间日本陆军与海军的伙食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只要是了解过日本军事历史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在历史上,日本的陆军与海军从来就是死对头,两军互怼那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海军与陆军由于一些历史的恩怨和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而相互对立,在“海军马鹿”和“陆军马粪”的互撕中,这种争斗一

  • 为什么外国古代的朝代都用君主的姓氏称呼,而中国古代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字来称呼,秦、唐、明等,但是在外国,却有很多都不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所用的不是某一个字,而是当时那个时代国君的姓氏,以此来称呼那一时期。为什么中国古代与外国古代会有这样的差别?外国人为什么要选用国王的姓氏作为朝代名称,他们的国号又有什么样的规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