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刘启扛住了而建文帝朱允炆没扛住?

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刘启扛住了而建文帝朱允炆没扛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2/1 18:54:31

说到汉景帝刘其实大家也知道,说到建文帝朱允炆想必大家也知道的,把这两个帝王放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个帝王都经历过削藩,但是前者汉景帝刘启给扛住了,但是后者建文帝朱允炆没扛住,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要比汉景帝刘启实力差一些?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一、帝王自身存在着差距

汉景帝和建文帝两人的差距是两人结局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几点:

1、继位方式。汉景帝继承的父亲汉文帝的皇帝,而建文帝继承的是爷爷明太祖的皇位,无疑在正统性汉景帝要比建文帝更有信服力。汉景帝面临的反叛是刘家旁系远亲的反叛,而建文帝面临的可是朱家嫡亲的反对。所以继位方式的不同,让他们面临的“清君侧”问题有事有差异的。

2、执政经验问题。无疑汉景帝年长,治国经验要比建文帝反复。而且七国之乱发生时汉景帝已经继位三年,已经是站稳了脚跟。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帝继位第一年,根基不稳。很明显的执政经验问题,导致建文帝操之过急。

3、个人能力上。

这一点很重要,帝王的个人能力往往是觉得成败的关键,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文帝自己给的“助攻”。

帝王的能力包括性格等都是影响国事的重要因素。建文帝不如汉景帝,如同样面对以“清君侧”名义的反叛是,汉景帝异常果断狠辣,毫不犹豫地将建议他削藩的亲信大臣晁错处死,断绝的叛军起兵造反的借口。而建文帝却不行,舍不得对几位亲信动手。

建文帝的懦弱摇摆不定还体现在前线大将军事上的干预,见事不利就更换主将,动摇军心。汉景帝则不同,七国之乱发生后,汉景帝全权任用父亲时代就看中的周亚夫平叛,直到平叛结束。

二、叛军的形势也不同

1、反心不同。

吴王刘濞老早就对汉景帝不满,刘濞的太子在汉文帝时期就是被当时也是太子的汉景帝砸死的,吴王由此对朝廷心生不满,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加上他的吴国实力强大,有反叛的资本。

燕王朱棣的反心应该说并不是老早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朝廷削藩削到他头上,有被逼反的味道。而且削藩是他早北平还处于建文帝派来的人的监视之中,不是早就厉兵秣马,一心反叛的。

2、军事才华不同。

吴王在汉高祖时期也是上过战场的,有军事能力,但此时反叛时隔二三十年,早已养尊处优惯了,不能亲自上战场。此外他早已年老,时日无多。估计他的手下斗志不强,

但是朱棣不同,他久经战场,更关键是年富力强,反叛后经常在前线冲杀,燕军的士气

很高,这样的有前途的老板值得他们拼搏。

3、吴王过早称帝,朱棣一直等到最后。

汉景帝诛杀晁错后,吴王就自称东帝,摆明不再是“清君侧”了。这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他本来纠结六国参与,这些人有的被裹挟有的是投机,并不是对吴王有多推崇。如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等到朝廷大军前来,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到汉营请罪,被斥责叛乱后羞愧自杀而死。济北王刘志则是被胁迫参与叛乱,后来他未发兵。

吴王称帝过早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很多人反对削藩只是以武力逼迫朝廷让步的,可不是真的要谋反,毕竟人们还是知道什么是正统的。

4、后方问题。

吴国的后方是越国,他们本来是中立,后一见吴国战败,在朝廷的鼓动下,就立刻对逃到这里来的吴王下手。

朱棣身居北平,没有后方之患,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敌国北元蒙古。这个地方是朝廷和朱棣自己都不敢轻易犯险将它卷进来的。

总之,除了吴王刘濞和燕王朱棣的差异外,汉景帝和建文帝存在的差异也是造成汉景帝成功而建文帝失败的关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似的最冤枉的5个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不过大家都知道,很多都是为了皇帝辛苦打下江山的将领,却是最终还是无法善终,被皇帝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残害致死。那么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咱们中国历史上似的最愿望的5位名人吧。1、商鞅,他是战国着名的改革家,他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成为当时

  • 韩信打仗有多厉害?看一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韩信,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他是汉初三杰之一,在楚汉争霸中,他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取,无数战役下来一场败绩都没有,可以说是是常胜将军。他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那么本期的历史故事,讲讲韩信打仗到底有多厉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起初,刘邦到巴蜀就国的时候,听

  •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当什么官的?官职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状元,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状元指的就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拿了第一名的那个人。现如今就是高考第一名的那个人。在现代反应古代的影视作品中,大家都会经常看到考中状元的桥段也有不少,古代的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那么它的官有多大呢?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状元也叫鼎元、殿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

  • 徐晃到底用斧还是用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徐晃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他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他在三国时期其实实力不弱,但是就是有点不算太出名了,最近有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徐晃这个人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呢?话说他以前是用斧头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后来就用刀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东郡当过当地的小官吏,因为跟着

  •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原因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其实小编以前还不知道,在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有弹幕给推荐看了这一部电影,小编就好奇的去看了看,结果还真的是让小编大惊啊,简直就是太可怕了,那么小编又在想这个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背景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这样惊人的事情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

  • 恶霸强占民家女,为何朱元璋一连处死十几个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出身草根,嫉恶如仇,对待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他绝对是不会手软的,恨之入骨,总会以万钧之势给予雷霆之击。只要百姓受到了欺负,朱元璋便一定会站出来为他们做主。据说在古代一恶霸强占民家女,结果被朱元璋知道了,结果牵扯出来了一连

  • 陆逊追杀刘备,为何看到赵云转身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刘备,那最牛的一项技能那肯定就是逃跑这项技能了,纵观整个三国上下,刘备逃跑的次数可以说是数都数清楚,可以说是将孙子兵法的走为上计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当初被吕布追的是漫山遍野的到处跑,后来躲进了曹营。后来又反叛了曹操,被曹操追的是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要就这么跑了。后来到东吴娶亲,看似光鲜亮丽

  • 武则天怕猫,那么为何慈禧忌讳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古至今有两位特别有名的女性统治者,一位就是唐朝的武媚娘武则天,另一位则是清朝的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了解过武则天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武则天特别的怕猫,认为是不吉祥之物。在看看慈禧,慈禧特别忌讳羊,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似乎羊子中国的传统中没有什么负面的印象,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兵马俑是空心还是实心?兵马俑内部结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千年以前就能制造出规模如此壮大的兵马俑,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实际上兵马俑身上还藏有不少的秘密,例如兵马俑究竟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呢?以当时的工艺来说,可能空心的制作起来还要更加麻烦一些,几天就借助几张兵马俑的图片为大家讲讲这个问题。其实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是非常麻烦的,需要好几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工,而且

  • 奥古公主为什么要带这面具下葬?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一部根据《鬼吹灯》改编而来的电影《寻龙诀》在网上大火,电影中的奥古公主面部佩戴黄金面具,这其实是古代契丹人的下葬的传统习俗。契丹人信仰的是萨满教,有着灵魂不死的信念,用金面具、银丝网络来罩住逝者,是因为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魂魄不离。这种契丹风俗,可能是受到佛教或萨满教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原汉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