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刘邦不杀他?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为什么刘邦不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20 4:46:16

项伯项羽最小的叔父,按理说他应该站在项羽这边才对,但是从项羽的角度来说,他却是一个吃里扒外的人,明明在项羽阵营,却屡次帮助刘邦,甚至鸿门宴上面也是项伯给刘邦透露的消息,说项羽要杀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帮助一个外人呢?但也是因此,刘邦最后并没有杀了他,毕竟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跟自己的关系也很好。

楚汉相争,项羽有多次机会制刘邦于死地,如鸿门宴、荥阳之围,除了项羽妇人之仁(韩信语)、张良陈平出谋划策外,另一个人物也很关键,他就是项伯。

其在史上身份比较特殊,是项羽叔父,《史记·项羽本纪》有“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但因为在鸿门宴之前讲了一次义气,结果成了刘邦的“亲家”。双重身份使得其在刘项之间摇摆不定,帮助项羽攻击刘邦,却又把军情出卖给刘邦,还在项羽准备烹煮吕后和刘太公时,成功劝谏住项羽。

那么有一个问题产生了,项伯如此吃里扒外,为什么项羽和刘邦都没有除掉他?

先看项羽,项伯作为叔叔,可是真能坑侄儿啊!其在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立马将军情泄露给了张良,理由是私恩。如此这点还能原谅,那鸿门宴故意阻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有点过分了。

但即便这样项羽也没有杀他,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亲情因素,项羽是叔叔项梁培养长大的,对叔叔辈比较尊敬。其次,项羽估计本来就不想在关内干掉刘邦,失却其贵族气质。

问题在于,刘邦可是个政治老手,当得知曹无伤出卖自己后,鸿门宴回来,就立诛之,但在有天下后,其却没打算清算项氏宗族,包括吃里扒外的项伯,这是什么原因呢?

木旦鸠兹认为,在于两点:首先,项伯的行为一开始有义气的成分。其并不是直接向刘邦出卖军情的,而是从“义气”出发,其本意是让张良与自己一起离开,先逃离险境再说。但张良感念刘邦知遇之恩,不愿弃刘邦而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刘邦。这是项伯未能预料到的,但他又不能弃好友而去,无奈之中,只得默许。可见在刘邦心里,项伯还是有点情义之人,而刘邦最欣赏义气之人了。

其次,项伯确实帮助保护且救助过刘邦。无论鸿门宴的项庄舞剑还是保护刘邦父亲妻子,其真真切切为刘邦谋了利,而刘邦为人也是恩怨分明的,所以才放过了项伯。

正是由于项伯的吃里扒外,项羽屡屡失去杀死刘邦的机会,最终落得乌江自刎。

项伯身为项羽的亲人,为何在鸿门宴的时候偏向刘邦?只能说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却不懂政治的人。

项羽进驻关中时,因为刘邦派人守函谷关,导致项羽大怒,派兵夺取了函谷关,又收到刘邦手下司马曹无伤的告密,说是刘邦准备在关中称王,并且让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为丞相,这让项羽大怒,并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发兵消灭刘邦。

当天晚上,项伯得到项羽第二天要发兵攻打刘邦的消息,连夜快马去见张良,告诉张良项羽第二天的行动,劝张良离开刘邦,为什么项伯要救张良?因为张良曾经救过项伯一命,项伯知恩图报,所以说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当天晚上,张良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吓得跳起来,马上让张良引见项伯,刘邦先是极力讨好项伯,向项伯解释项羽误会自已的原因,后来又当场发挥,准备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因为想拉拢项伯,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好话,让项羽放弃攻打刘邦的军事行动,当时刘邦的势力远远不能和项羽相抗衡。

项伯答应了刘邦,在项羽面前说好话,并让刘邦第二天一大早,去项羽军营赔罪。然后又连夜回到项羽军的营中,向项羽告知此事,从项伯口中说出来的话,项羽至少会相信,项伯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当时就决定,暂时不军事行动,第二天看刘邦的表现。

第二天就是鸿门宴,刘邦一大早,带了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及数百名随从来到项羽的军营,项羽就准备了酒菜来招待刘邦,刘邦在鸿门宴向项羽示弱,并极力向项羽解释,让项羽相信了刘邦没有自立为王的心思,只是间谍曹无伤的陷害。

于是项羽决定不杀刘邦,但是坐在一边范增却不服气,私下找下项庄舞剑,让项庄找机会杀了刘邦,于是项庄就进来宴席舞剑,这个时候,项伯发现不对劲,就挺身而出,以和项庄共同舞剑为由,挡住项庄可能刺杀刘邦的机会,要知道这个时候,刘邦和项伯可是儿女亲家。

项伯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却完全不懂政治,他没有意识到项羽与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已经成为了政治上的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对手。而项羽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项羽在意的是刘邦是不是臣服自已,项羽自认为是个项天立地的英雄,是不会干在宴席上杀害刘邦的事,项羽很在意自已的名声,就算是要杀刘邦,也会在战场上,而不是在自已的大营偷偷摸摸的杀。

项羽不杀刘邦的决定,影响了项伯,项伯见项羽如此,而自已又和刘邦是儿女亲家,于是在鸿门宴上就偏向刘邦,也就不足为怪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坐冰凳是一种什么酷刑?冰火两重天的刑法让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每个王朝的皇帝们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往往就会一些针对不法之徒的刑罚,对于那些严重危害到自己统治个地位的人,对其往往就会使之酷刑加身。就比如说绞刑、凌迟、骑木马等等执法皆让人闻之色变。不过还有一种刑法比这更加可怕,那就是坐冰凳,此种刑罚不会对你身体外表直接造成创伤,但是

  • 郡王与亲王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听到一个词,什么郡王或是亲王。听起来感觉好像挺厉害的,都是属于清朝的最高爵位。但是事实上这两个的地位以及待遇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那么该如何去区分郡王与亲王呢?哪些人可以被封亲王?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首先亲王和郡王都是清朝时期高级爵位,其中亲王是第一等爵位,在宗室中只

  • 封神榜上没有龙须虎,为什么他能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照理来说,只有《封神榜》上有名的人,才能够在最终封神之战结束之后被封神,然而除了书中有一部分是肉身成圣直接跳过封神榜成神的人之外,还有一些是在封神榜上面没有名字却也被封神了的,龙须虎就是如此。难道是龙须虎有什么后台吗,为什么封神榜上明明没有他的名字,他最终也能够被封神呢?封神大战后首要的人物就是建立

  • 孙殿英挖了慈禧的墓,为什么溥仪没找他算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末期,皇室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了,一个就是慈禧太后,另一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生母又是慈禧的养女,他们本来就有着亲缘关系。然而孙殿英盗清东陵,挖了慈禧的墓,溥仪知道以后发誓要找孙殿英报仇,但是为什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溥仪为何不去惩罚孙殿英呢?孙殿英是民国时期著名人物

  • 龙椅的设计有哪些隐藏的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就是皇帝,皇帝的威严胜过一切。因此在古代,有些东西是只能皇帝拥有的,代表着皇帝的权威,普通人恐怕是连看都看不到一眼的,龙椅就是其中一个。在我国古代皇帝居住在皇宫里,在上朝的时候,也是在皇宫的前面,皇帝坐在龙椅上,而大臣们分别在两侧站

  • 古代鲜卑族如此强大,为何现在56少数民族中没有鲜卑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历史上,鲜卑族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民族,先后建立了有10个国家,强大的是后也曾统治过中国半壁江山。但是如今在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中却并没有鲜卑族,那么这是为何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鲜卑族在中国古代东北区域有三个民族,分别是东胡、濊貊、肃慎。东胡是

  • 为什么段延庆一直帮助虚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表面上看,虚竹和段延庆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段延庆自然和段誉有很大的关系,可虚竹与他没有任何来往,但是他却总是在虚竹出手的时候屡屡帮助他。段誉是段延庆的亲儿子,但虚竹只是段誉的结拜兄弟,虚竹本身的武功也不差,各种际遇实在堪称神遇,可段延庆为何还要帮助虚竹?他们之间难道也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关系吗?天龙

  • 为什么元始天尊门人对通天教主门人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封神演义》中到底哪一方才是正义的,或许真的没有答案,元始天尊代表的阐教,与通天教主代表的截教,每当阐教遇见截教的时候,都是想尽办法赶尽杀绝,完全偏袒自己这一方,然而截教遇到阐教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直接下狠手,往往都会留着他们的性命,如果说阐教是正义一方的话,正义之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不能接

  • 迈锡尼文明阿特柔斯宝库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叙述希腊爱琴世界其他中心点发掘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谢里曼。迈锡尼是荷马时期最强大的希腊城市,同时也是阿伽门农的首都,到这里来发掘古迹,谢里曼期待了很久的时间。在发现了大量特洛伊人的宝藏之后,他认为必须使用特洛伊考古发掘时的工作基础对大陆希腊境内进行研究。因为需要进行类比

  • 如何避开孟婆汤?什么样的人能记住自己的前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孟婆汤是一种会让人忘掉前尘往事的东西,而且每一个死去的人,在过奈何桥的时候,都要喝一碗孟婆汤。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是却还是引来了很多问题,孟婆汤真的是每一个人都要喝的吗?会不会有人避开了孟婆汤不喝,然后就没有忘记自己前世是什么人?那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这样?说起孟婆汤很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