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泾河龙王为什么敢违反玉帝旨意?原来都是计划好的

泾河龙王为什么敢违反玉帝旨意?原来都是计划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4/1/19 22:10:25

泾河龙王因为违反了玉帝降雨的旨意而被魏征杀掉了,但是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龙王本身地位就不高,泾河龙王就更不高了,为什么他一个小小的泾河龙王,就只是为了跟袁守诚打赌这件事情,而选择了违背玉帝的旨意,给自己找来杀身之祸,他难道不是傻吗?他究竟为什么敢违抗玉帝的旨意?其实这一切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相信在不少朋友看来,龙族都是非常神秘的一个种族,他们拥有着强大的灵力和法术,并且在三界之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龙是非常神圣的,在古代帝王当中都是称为龙子,使用过的东西也叫龙椅、龙袍。

但在西游记中的龙族就并非如此了。先是东海龙王,当年孙悟空习得一身本事之后,就下到东海去找他,东海龙王一见到孙悟空,简直可以用“毕恭毕敬”来形容了。而孙悟空见到龙王也是毫不客气,上来就索要法宝,龙王不敢不从,只得拿出龙宫的宝贝任他挑选。

接着就是西海龙王之子小白龙,小白龙的未婚妻跟别人私奔后,小白龙一气之下居然做了傻事,那就是将玉帝赏赐的夜明珠给毁坏了。这下可好,没了未婚妻不说,自己还受到了玉帝的处罚。最后只能自降身份,作为唐僧的脚力跟着去西天取经了。

龙族的这一系列遭遇,可以说是非常“惨”了。不过其中最惨的要数泾河龙王了。泾河龙王为了和袁守诚的赌约,居然胆大到私自篡改玉帝的圣旨,这下好了,玉帝一怒之下就将他给处死了。但是泾河龙王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实际上他正是在跟袁守诚“唱双簧”,目的就是让李世民到地府游一遭。因为佛教想要传入大唐并非易事,首先得的到李世民的认可。可是只派僧人前去游说还不够,要做的是真正让李世民信服佛教。

于是就有了泾河龙王之死,然后他再托梦给李世民,进而导致李世民受到惊吓魂魄下到地府,这样一来,只有李世民经历了这样的“阴间一游”,并且受到了西天的帮助,这才能让他真正接受佛教。

由此可见,泾河龙王的命运其实是早已经安排好的,而他跟袁守诚唱双簧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在小说《西游记》之中,有几个著名的赌局,其中最出名的是孙悟空与如来打赌能不能逃出掌心。结果,孙悟空输掉了赌局,也输掉了最为光彩的时刻。其实,如果论到重要性,还不如书中闲篇般的一场赌局,那是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

长安城本来有两个朋友,一个是樵夫,一个是渔夫。两人关系本来很好,但各自赌气,说来说去就互相攻击。樵夫诅咒渔夫遇浪翻江,渔夫却告诉他城中有个卖卦的先生,能算到当日哪里抛钓,可以百发百中。这个先生就是袁守诚,而这番话被巡水的夜叉听到告诉了泾河龙王。

这种事情自然关系到水族的生存,泾河龙王出面要赶走袁守诚。他变成一个白衣秀士,找到袁守诚占卜。泾河龙王不问前程婚姻,单单就问天气如何,何时有雨。袁守诚则告诉他,下雨的时间和雨量。

泾河龙王就管司雨之事,自然不信。然而玉帝传下圣旨,与袁守诚所说不差分毫。为了砸了他的招牌,赶跑袁守诚,泾河龙王还是违背了玉帝下雨的时辰,克扣了点数,然后再去找袁守诚算账。

尽管泾河龙王盛气凌人,但袁守诚却不慌不忙,他说他只不过算错了一卦,无伤大雅,只是泾河龙王竟敢违背玉帝旨意,恐怕性命难保。泾河龙王一见事情败露,这才磕头请袁守诚想办法。

袁守诚倒也不计旧愁,他告诉泾河龙王会被人曹官魏征斩首。要救自己的命,龙王只能去求魏征的老板唐太宗李世民。龙王照做了,李世民也答应了,然而因为一时疏忽,李世民没防备魏征在梦中也能斩龙。

这基本就是赌局,其中在此处就有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泾河龙王虽然地位不算高,但好歹是位列仙班的,作为人曹官的魏征,凭什么可以斩杀他?书中解释是玉帝的旨意,但观看全书,这么多妖怪作乱,神仙被贬,哪一次又轮得到一个凡人指手画脚。

所以,借凡夫俗子之手,哪怕是大唐的人曹官,去斩杀已经有了神仙编制的龙,这种事在《西游记》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泾河龙王犯的这点事,与后来神仙的仆从童子、坐骑爱宠所犯的滔天罪行相比,根本不算什么。然而,这样一条善待水族下属的老龙,却冤屈被杀。

这事情背后的主使到底是谁?其实并不难猜到。吴承恩特意将这段情节,不偏不倚放在观音奉如来旨意,来到长安寻找取经人之后,用心十分明显。整件事情,就是观音一手策划。极有可能,袁守诚这个默默无闻之辈,就是观音变化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得龙王犯错被杀。

但是,犯了错当诛,也有天庭行刑官,为什么要魏征来主持呢?后来的剧情就是答案。因为魏征归唐太宗所管,唐太宗答应龙王说情,自己又没有做到,失信于龙王。所以这才有了泾河龙王找唐太宗算账,要他去幽冥界与阎王评理。

这样才有阎王叫李世民地府一日游,看到厉鬼缠身,业障丛生的景象。这也才有李世民听从崔判官的叮嘱,要开水陆大会超度亡灵。然而,这场超度必须要用灵山才有的大乘佛法,而不是当时唐朝流行的小乘佛法。

不管是顺推还是倒推,可以看出,整个就是观音安排的一个局。只有将泾河龙王之死往魏征身上推,这才能将李世民牵扯进来,这也才有足够的理由让吓唬李世民,让他下定决心前往西天取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真有举过鼎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怀疑项羽举鼎的真实性,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不过根据古书记载项羽的确力大无穷,那他到底有没有可能举起一个鼎呢?关键还是要看举多重的鼎。如果项羽像秦武王那样,非要举自己身体根本承受不了的鼎,可能事后轻则内伤,重则一命呜呼。不过根据项羽的身体描述,举一个百斤左右的东西应该不会太难。毕竟现代

  • 东京审判法庭上溥仪说了什么?逼得天皇当场大骂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不得不说,作为末代皇帝溥仪,所说他的前半生经历了太多坎坷,但是结局还是非常幸运的,不仅好好的活了下来,而且还享受了新时代。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本应是风光无限的清朝皇帝,却成了没有自由的傀儡皇帝,常年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最终得以释放安享晚年。溥仪见证了日军的种种罪行,所以在1946年,他作为直接证人来

  • 牛魔王和蚩尤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牛魔王和蚩尤,看起来是两个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人物,一个是《西游记》里面写到的一个妖怪,但是神通广大,身份看起来也不一般,而另一个则是古代神话中,上古时期的一位魔神,这怎么看都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为什么有人说,其实牛魔王就是蚩尤身体上的一部分?牛魔王和蚩尤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吗?在西游记中,牛魔王

  • 大明湖里的青蛙为什么不叫?真的和乾隆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大明湖,很多人一定会想起夏雨荷,当年被《还珠格格》吸引的大有人在,而在电视剧里,乾隆正是在大明湖畔遇到了夏雨荷。而关于大明湖,有一些传说,据说大明湖的青蛙都是不会叫的,而且还跟乾隆有关系。这究竟怎么回事,大明湖的青蛙不叫,为什么跟乾隆扯上关系了?青蛙又是为什么不会叫呢?大明湖有“四

  • 段延庆武功什么水平?或许是最被低估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段延庆虽然只是配角,但存在感却很强,可能跟他的形象也有一定关系。段延庆的身份有很多,他是大理国前太子、四大恶人之首,还是段誉的亲生父亲。其实段延庆一生的经历也挺惨的,他原本可以顺利继承大理国皇位,但却遭到了奸臣杨义贞的陷害,被迫流亡他国。此后还因为自己的身份遭到多方追杀,虽然命是保住了,但双腿被废,

  • 李靖又不是皇帝,为什么哪吒是三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哪吒的称呼,其实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因为他被叫做三太子。很多人认为,古代只有皇帝的儿子,被定为将来的接班人之后才能够叫做“太子”,所以太子一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叫的。但是为什么哪吒的父亲李靖又不是皇帝,不管在人间还是天庭,他都不是皇帝,那为什么哪吒还能够被叫做三太子呢?在

  • 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燕国总共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还是七雄之一。不过我们这次要说的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只是用了同一个国号。前燕是由鲜卑族创立,鼎盛时期统治的区域包含了冀州、兖州、青州、并州等,因为所处地是燕国的旧址,所以才用同样的国号“燕&rdq

  • 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古代在北方活动的游牧民族,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过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役。匈奴在秦末汉初统治了中原以北的地方,实力一度和汉朝不相上下。后来在汉武帝时期决定对匈奴发起全面进攻,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匈奴此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匈奴也并没有因此灭族,那匈奴后裔都去哪了呢?匈奴的血统肯定还存在,

  • 城隍爷和土地爷谁的级别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影视剧里面,都有“城隍庙”或者“土地庙”,人们经常会去祭拜,或者是因为有什么愿望想要祈求。在很多人印象中,好像城隍的位置要比土地高一些,因为《西游记》里面的土地经常被孙悟空当小弟一样使唤,而城隍好像要高高在上一些。那么在古代,城隍和土地之间,到底

  • 王昭君的墓为何无人敢盗?只因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说后宫佳丽三千,在古代时期的后宫,有很多都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宫女,整天都被关在皇宫之中,很想出宫放飞自我,但是却又不想出嫁到匈奴去。当时管事的大臣都非常的着急,就在这时一名叫做王嫱的宫女站出来说愿意去匈奴和亲。这个王嫱就是我们熟知的王昭君,长的十分的美丽,而且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