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母戊鼎为什么改成了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成了后母戊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79 更新时间:2024/2/20 0:17:41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树上看到的“司母戊鼎”,也对这只鼎印象深刻,而且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很多年了。但是,这个司母戊鼎,后来却被认为名字叫错了,应该是“后母戊鼎”才对,这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司母戊鼎为何会变成了后母戊鼎,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差别吗?来看看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吧。

说到中国字演变到如今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悠久的过程,不知道大家对于商朝的文字有多少的了解,其实说到商朝,这是一个非常久远的朝代了,而说到商朝的文字,大家肯定想到的是甲骨文,而说到西周,人们一般想到的就会是金文,但是,说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其实主要的就是文字的载体不同,并不是文字本身的不同,甲骨文的载体一般是龟甲跟牛骨,但是金文的载体一般是金属,主要以青铜器为主。

对于商朝金文或许我们都有所了解,其实很多人最开始了解金文都是因为一口青铜大鼎,也就是举世瞩目的司母戊大方鼎,而这个鼎的名称就是来源于“司母戊”三个大字,据传,当1939年的3月,河南安阳西北乡武官村一村民在农田之中挖出了一个青铜大鼎,但是因为需要躲避日伪的搜索吗,所以就又埋在了地下,一直到了1946年,安阳县府才发掘这件大鼎,被发现的这个鼎的制作是非常精致的,而这个鼎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高度达到了133cm、长100cm、宽78、重875kg,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件古代青铜器礼器,如今收藏与中国国家博物馆。

对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司母戊鼎”已经改名为“后母戊鼎”了,没错,名字却是是改了,但是,这只能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少部分专家的观点,那么究竟更改前后的两个字哪个更加合理呢?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最没有争议的“戊”字说起。其实我们在《史记·殷本纪》中看到的商多数都是以十日为名,十日指的就是天干十日,而为什么这样称呼的原因,在前篇《周祭谱甲骨》之中有所提到,日名就是先王、先妣死后,后代为他们在一旬之内选择某一天作为祭日,而同一旬的祭日并不会重复,所以邻近的王是不会同名的。

而司母戊中的“戊”当然也是死后的日名,并不是生前的称号,“戊”为“母”,而在商代的文字之中,“母”比“女”多出来两点,所以就是说“母”字是来源于“女”字,所以“母”跟“女”是经常通用的,具体一点就是说“母”可以代表某人的母亲,或者是某个人配偶,在周代还能用于女性的美称,结合来看,“母”一定是女性,那么应该就是卜辞的先妣,而结合司母戊鼎为商代中晚期所造,所以母戊大致就是武丁祖甲武乙之一的配偶“妣戊”。

我们在前文也提到过,甲骨周祭谱上的先妣,均是儿子有继承王位的,大致等同于后代在位的或者被追封的王后。那么,“母戊”为何极有可能是王后呢?这就在于第一个字了。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改名字是在2011年的事,但是,有关于这两个字的争论其实已经有几十年了,早在1946年的时候,当获得这个青铜器的时候,就有学者邵慎之释为“后妻戊”或“妻戊”,而同样是学者张凤却译为“司母戊”。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司母戊鼎先后进入多个博物馆,并且也是一直称其为“司母戊鼎”。

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更名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说从建国时候就一直争议不断,总结起来说可以分为“司”和“后”两大类。但是由于“母”“女”相通,且一字两字不好断定。所以主“司”类的主要又有“司母”和“”两说,主“后”的又主要有“后母”和“姤”说。“司母戊鼎”的更名,只能代表在“后”说在国家博物馆内占上风,而殷墟博物馆以及众多学者仍然坚持“司”说。

有关于这个学术上的争议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是在没有明显错误的情况下,面向大众的科普博物馆是不是应该不要随便改名更好一些呢?因为对于一件历史悠久的文物,并且它的名字在人们脑海中存在多年,贸然将名字更换成“后母戊鼎”会不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定论的暗示,不知道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征服天下的府兵制最后土崩瓦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太宗的率领下,唐朝军队扫灭了群雄,包举宇内,先是消灭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辅公袥、梁师都,后是平定东突厥和西域诸国,创建出了史无前例的“天可汗”政治联盟。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唐朝军队之所以如此

  • 梁山好汉是怎么吃饭的?他们哪来那么多钱养活那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吃饭,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的头等大事,只有把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才能够继续去追求其他的东西,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不过在《水浒传》里面,梁山好汉们聚居在梁山泊,看起来是逍遥自在,人们想象中他们可能都是每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是不管吃什么总得要钱,那他们的钱都是哪里来的,怎么养活那么多人的呢?吃饭问题

  • 红楼梦里的人物贾琏,他究竟是谁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红楼梦》的人可能都会对其中贾琏的身世产生很深的疑问,他被人称为琏二爷,也就是说他在家里排行老二,那么上面应该还有一个哥哥,可是却也没人知道他的哥哥到底是谁。另外,贾琏的身世也让人摸不着头脑,邢夫人也不是贾琏的母亲,他们名义上虽然是母子,但贾琏并非邢夫人所生,那贾琏到底是谁的儿子?一贾琏,是荣国

  • 马镫与马鞍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骑兵部队凭借着自己的高机动能力以及强大的突围杀伤能力,在古代战场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在早期的时候,由于马控制起来十分的苦难,所以才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骑兵不被作为主力部队。然而自从马镫出现以后,骑兵变成为了战场上的当家花旦”了。提升骑兵战斗力的划时代发明。在古代军队中,步兵一直都是

  • 如今人口最少的姓氏是哪个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产和结晶。在这些文化结晶中,其中有一项是每个中国人最深层的情节,因为它现在的我们与祖先们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我们人人都拥有的姓氏。那么有人相关如今哪个姓氏的人最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姓氏这个问题上,我们和日本恰好相反。日本

  • 历史上桃花妆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化妆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化妆术高超的人,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一个看上去皮肤很差、年纪也不小的人,化妆成一个美人。在各种精致的妆容里,有一种名为桃花妆的妆容,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古韵,而且也的确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妆容,不过现代人化的其实还是很现代的&l

  • 古代的铜钱是什么味道?铜臭一词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的钱币有味道吗?肯定是有的,钱放久了就会有一种味道,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我们一般统称为“钱味”。很多商人发现了商机或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感叹一句:“我闻到了钱的味道”。在古代,钱基本上都是用金、银、铜所制成的,尤其是铜,使用率很高,放久了之后就会有

  • 武英殿大学士是个什么官,主要职责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英殿大学士,这是在明洪十五年设立的管制,秩正五品。到了清朝延续了这一官职,不过已经上升为正一品。从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开始,武英殿设立了宫中修书处,当时清朝的大批图书都是在这里编辑的。刻版、刊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明朝时期明初,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

  • 封神演义中云中子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女娲一直被认为是创世神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女娲,才有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人类,才有了这个世界,女娲在古代神话当中的地位自然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封神演义》中,却有一个人不把女娲放在眼里,那就是云中子。云中子究竟是什么人,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连女娲他都看不上?云中子和女娲究竟谁厉害?在封神演义中,终南山有

  • 齐景公是如何收回兵权的?就只利用了两个桃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面临同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同样居功至伟的开国功臣。可能多数皇帝为了稳妥起见就只能痛下杀手,以绝后患,但也有像赵匡胤这样的皇帝,选择杯酒释兵权,既能回收权利还能给功臣们一个台阶下。实际上在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用过一招更绝的,他只利用了两个桃子就成功拿回兵权,他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