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歼敌与毙敌有着什么区别?若是改不明白就会闹出笑话

歼敌与毙敌有着什么区别?若是改不明白就会闹出笑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2/8 5:47:16

我们经在讨论战争或是某某战役的时候,总会说到交战双方损失多少,也就是所谓的歼敌多少,自损又是多少,以这种方式来对比战损比。不过在很多人在列举数字的时候搞不懂战场统计的口径与原则,经常闹出笑话了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比如说歼敌10万与毙敌10万在很多人眼中是划等号的,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歼敌人10万人,统计的是在战役或战争期间,击毙敌人、击伤敌人、俘虏敌人的总,通常来说击毙和击伤数字的比例是1:3左右,而俘虏的话则要视战争模式而定,通常阵地战俘虏较少,歼灭战俘虏较多。

而毙敌10万人,严格来说是击毙10万敌军,而实际上的战果要大得多,如果按照通常的死伤比来看,敌军应当还有30万人的负伤者外加部分俘虏,其实际战果是远超歼敌10万人的。

当然了,如果是A方歼灭或者是毙杀B方如如何,这个数据通常来说,是并不完全准确的。

因为在战场上,尤其是高烈度战场上,远程或空中火力的杀伤是主要的,实际上无法准确判断到底击杀了多少人,很多时候是要靠估计的。即便是近战,A方步兵击倒B方步兵一人,那么这人到底是死亡还是负伤倒下,其实也很难判断。

战果统计严格的部队其上报数字可能会相对贴合实际,但战果统计掺水的话,那么就很难说了。

比如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交战,就有极大的战果掺水的情况存在。

1944年10月,美军哈尔西舰队空袭在台湾的日军基地。美军实际上只被击伤了2艘巡洋舰,但日军战报则是:击沉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或者驱逐舰1艘;击伤: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或者驱逐舰1艘;击沉舰种不详13艘,另被击中起火的不下12艘。

这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了。

所以在研究战役中双方损失的话,歼敌数字要比对着对方自己统计的损失数据来看(阵亡、负伤、失踪/被俘),即所谓的自情自报原则。

自己的统计数相对靠谱,但是情况也比较复杂,要具体分析。

比如抗战时期,国军中普遍存在各级主官吃空饷的情况,有的主官趁着作战的机会,便刻意报高自己的战损,以弥补缺额军人带来的漏洞,这是自报损失高于实际损失的一个例子。

再比如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各级单位均填充了不少韩军步兵,但是美军在统计自身损失时不会统计这些人的伤亡情况,但他们却实实在在是美军编制,这是自报损失低于实际损失的一个例子。

通常来说,关于自身损失可信度较高的是部队往来电报、战役总结以及卫勤部门的统计,因为这些关系到部队作战和之后的补充,必须要严格对待。

但是也有在这上面做章的,还是以二战时期的日军为甚。

日军是非常典型的善于压低自己实际损失数的军队,即便是在日常战报中,日军造假情况都极为普遍,这不仅给当时日军的作战造成极大麻烦(让上层高估本军实力,再加上虚报战果的情况存在,又会低估敌军的实力,如山本五十六之死即与日军此种习惯有关),也给后世研究者们造成了诸多困扰。

所以对近年来部分学者片面以日军原始资料作为唯一证据,从根子上就走偏了些,更何况日军相对真实的统计数据早在战争中损毁了。

以上重点谈的是战斗损失,实际上在战场上还有大量非战斗损失,比如生病、饥饿造成的损失等。

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因为很多人在对比两军损失时,采取的标准不一样。一方的损失是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的全部;另一方则是单独引用其战场阵亡的数字。如此两相对比,得出几十比一这种夸的战损比结果那就很简单的,但这种对比显然是不真实的。

我们以冲绳战役为例,日军正规军的损失合计为11万人,因为岛上日军一共就这个数字,而且被美军全歼,问题是不大的。

美军在冲绳战役中的阵亡数为1.3万人、负伤为3.6万人、非战斗减员2.6万人。

如果以美军阵亡数与日军总损失对比,那么战损比为1:8左右,但是全部损失对比的话,则只有1:1.46了。这显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因为日军是被全歼了,所以非战斗减员实际上也会演变成战斗损失,而如果是在正常作战中,非战斗减员中占大头的病员大多是可以恢复战斗力的。

为什么重点说这个非战斗损失呢?

因为近年来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有时候为了刻意宣传战场的残酷,经常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某某战斗后某部仅剩几人。

比如铁原大战后,63军仅剩2000人的文章在网络上就广泛流传,好像此战后,总员额3万余人的63军大部已经牺牲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而已,并不是实际情况。

63军出身为华北部队,编制并没有原三野或四野那么大,因此全军总兵力36000余人。参加铁原之战前,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约1万余人,铁原战后,全军总兵力仍有14000余人。

在整个五次战役中,63军减员22000余人,其中包括战斗和非战斗减员,而战斗减员中除牺牲和重伤的战士外,轻伤者亦可伤愈归队,因此并非网上所宣传的几乎全军牺牲。

所以分清楚战斗和非战斗损失,分清楚战斗损失的构成是比较关键的,因为这这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一场战役乃至于一场战争的直观认识和判断,当然了,也可以使不明白的人少闹笑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真的复兴了汉室江山,刘备会退位还政给汉献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当初起兵出山的时候就是打着匡扶汉室江山的口号而起兵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口号引得很多人都来协助刘备。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若是刘备真的成功的统一了天下,他还会把皇帝的位置让给汉献帝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永远不可能!我敢肯定的说,永远不可能,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为何在位4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征战不朽,这就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主要体现。若是要说到哪个国家的君主是最无能的,大多数人估计就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了。不过大家知道吗?其实易中天所说的付不起的阿斗并不是刘禅,而是另有其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刘禅从一个十六岁的青年登基,始终稳坐皇位,一直到邓艾大军进攻蜀汉时,

  • 王维被判极刑,他掏出一首诗之后立马免刑,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的诗坛上,毋庸置疑李白就是诗仙,杜甫就是诗圣,这两人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的。事实上田园诗人王维也有着自己的称号,被称之为“诗佛”。对于这个成为还算是有积分恰当的。王维字摩诘,本身就是禅语,号摩诘居士,在晚年的诗歌更是禅意十足,渗透空灵。但是,作为他本人来说,在人生的大

  • 古代人到了夏天都喝些什么饮料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每每一道了炎热的夏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瘫软到空调房里哪也不去,而这也成为了很多现代人在夏天的日常,尤其是当外面温度接近40度高温的时候,更是让人无法忍受。若是这个时候来上一杯“肥宅快乐水”相信不会有人再愿意出门了。然而让很多朋友们不了解的是,在古代的夏季同样也是非常炎热的,在

  • 高句丽与高丽王朝有着什么关系?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高丽王朝,这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在朝鲜半岛上所建立的国家,同时也是现代朝鲜民族的前身。但巧的是历史上还同时存在一个高句丽,也是简称高丽。那么高句丽与高丽王朝是同一个民族的延续吗?事实上并不是的,那么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高句丽是汉代时居住在辽东的少数民族,也是汉朝

  • 我国古代官员什么时候能够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退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制度,技能保证工作人员的晚年生活,还能解决因年龄大而导致工作效率变低的问题。不过退休制度可是经过了千年的时间才演化出来的,和古代人相比的话,现代人退休后的待遇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退休这种说法的,除非是让皇帝给辞官了,不然终身劳动。那退休制度究竟

  • 古希腊重装步兵的装备到底有多强?战斗力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重装步兵最为重装步兵体制中是绝对的核心力量,在这个结构中包含着很多特别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围绕着提高重步兵的作战效率为目的,在这一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重装步兵的结构并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重甲长矛等物质装备,而是很多种,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笼统的归纳为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一、物质因素重

  • 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知近在咫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最后的成功是离不开手下的这群人的,他就像是当初的刘邦一样,知人善用。韩信点兵岁多多益善,而刘邦却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一点。若是说韩信点的是兵,那么刘邦点的就是将了,而朱元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朱元璋一直和刘邦惺惺相惜,不仅仅是因为刘邦和他一样都是草根出身的皇帝,更是因为对方的许多理念和他相同,

  • 刘亦菲花木兰装为何被吐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迪士尼出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网上首次亮相了,预告片一公布,刘亦菲的妆容就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因为在片中花木兰被安排去相亲,从穿着到妆容都经过了精心的打扮,但是花布兰的妆容却不热爱符合现在人的审美。红脸蛋,涂黄的额头,黑眉毛,眉间的红色花饰,有网友表示像这样的妆容即便是神仙姐姐也撑不住啊。那么,

  • 中国人为何喜欢喝热水?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喝热水,那些别个国家却很少有这种爱好的,这是一个经常被说到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就是文化的差异了,不过和我们一起接受了儒教文化的韩国与日本却也不怎么特别热衷喝热水,而且多半都是喜欢将生水中加冰块后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热水这个恭喜在我们国就是类似于神水一样的存在,不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