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期鸦片泛滥到了什么程度?当年烟馆的日常是怎样的?

晚清时期鸦片泛滥到了什么程度?当年烟馆的日常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2/8 5:46:27

事实上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鸦片就已经传到了中国。到了三国时期,神医华佗就已经开始使用大麻与鸦片当做麻醉剂开始使用了。到了唐朝乾封二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鸦片进口的记录,在唐朝阿拉伯鸦片还被称之为“阿芙蓉”。到了公元973年北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被定名为罂粟粟,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片、亦无法限制鸦片使用,而西方国家大力倾销鸦片到中国,逆转西方世界对中贸易逆差,最终,这些鸦片让许多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即便如此,中国对鸦片危害的认知和和禁止不算很晚,至少在雍正七年的时候,雍正皇帝就颁布了《惩办兴贩鸦片烟及开设烟馆条例》和《申禁售卖鸦片及开设烟寮上谕》。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对鸦片的禁令,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

话说,晚清街区的烟馆,曾经占据着各个街区,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交功能。

烟民们穿梭其中,络绎不绝,如入无人之地。那时候的时代不同,鸦片来源单一,产地散布各地,鸦片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总体来说价格偏低,受众依旧十分广泛,普通消费者也能成为固定客源,定期进行消费。若是想要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情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他们从中获得的乐趣便不难被理解了。

烟馆并不是一直都有人的,烟民们通常有自己习以为常的习惯,可能是一天中的下午,更可能是一天中的傍晚。所以,其他时刻,烟馆甚至空无一人。烟民通常有自己常去的烟馆,在那里他们日久形成的消费习惯得到满足。但也有例外,倘若游到其他街区,街上墙角的小广告抑或是某个招牌或许会吸引他的注意。

这些烟馆一般会选用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称呼,像是那些个吉祥的字眼,如“兴”“隆”“福”“平”“安”等,这样的字受到大多数生意人的欢迎。尽管这样,有些烟馆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烟客揭开了面纱。吸食鸦片便是吞“云”吐“雾”,十分生动形象,这样暗喻的字眼层出不穷,19世纪末,就有叫“绵云阁”的上海烟馆。

广州烟馆别出心裁,拟雅称“莺歌”,一方面,烟枪吞云吐雾之际,有啸声入耳,些许尖锐,使人不禁想到群鸟啼鸣。这其中又有深意,暗指燕舞莺歌之词,此语用于描述春鸟啼叫欢腾之象,也蕴含着生机勃勃之意。竞争使得广告推销花样繁多,有的一如装饰今天的主题乐园,繁花似锦,植物茂密,亦或是如同饭馆的小二,站在门口招呼客人,吆喝馆内环境优美,鸦片质量上乘,服务体贴周到,以此,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然而,从照片和字记载中,帘子都是从未缺席。这个细节被着重强调,据称,更是成为了烟馆区别于其他社交场所的特点。帘子起到阻止窥视的作用,但是,大门同样有此功效。也许是它的可移动性,对通风透气有利,又能避免穿堂风——影响吸烟。烟客进入烟馆后,在柜台处拿取烟枪,柜台后面如同存放房间的号码牌一样,烟枪也存放在这里。无论招待的客人是谁,鸦片都经由一小罐交于烟客,有时候也要经过称量,烟客要保管好自己的烟枪直到交还。

此外,除非你是有特权的常客,可以赊账,否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官方规定的手续办理也十分重要,包括登记表的记录,吸烟许可证的检查等等。接着,侍者把此人引至床榻,点燃烟灯。不过,两个人要同享一盏烟灯也是常事,烟客如洪水倾泻而至不免难以应酬,因此而起争执的事情也是常有的。烟瘾发作,但是,由于二人共用烟灯不能让自己马上使用,因此恼怒。但是,如同打一桌麻将,鸦片使他们联系在一起,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就是此刻了。

同道中人交流吸烟场所、烟瘾深浅等等;而陷落者,则不免在悔思自身的同时,寻求共同的心理安慰,之后,继续在毒焰中寻找快乐;如是结伴而来,那便更加密不可分。

几人横在一起吞云吐雾,在床榻上形成一个U字型。

抽大烟需要的工具:烟灯、烟针和铁条都放在榻上,兼有一个枕头。若是不许人服侍则可体验自己烧烟泡的乐趣。买定的鸦片抽完可以续订,烟客也可以趁机在床上打个盹。只是有人等待床位空出时,就睡不成了,但的,高档烟馆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若客人不多,甚至,还可以中途离开一会儿,回来继续吸鸦片。只要有空闲时间,并且,吸足够量的鸦片,此人几乎可以一直呆在那,呆的时间的取决于自己空闲的时间和吸烟量。

如果,想要对这个社交场所进行更加详实的描述,不应忽略其声音和味道。

鸦片的烟味、吸烟人的体味,让烟馆的气氛既郁闷又昏暗,更使局外人感到震惊,并描述道:“那里昏暗得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烟民对此习以为常,视若无睹。最出人意料的是,烟馆里的喧哗吵闹、叽叽喳喳,活像谁家的婚礼现场,亦成为其典型特征:烟民横在榻上,摩肩擦踵,大声吸食......神志不清的烟民们坐在床边,言语不着边际,前言不搭后语... ...分不清楚谁问谁答,乱哄哄的... ...可以说,只有豪华烟馆的包间才能免受其扰。

不过,不应该以西方标准评判这件事,因为,在中国的社交场合,“安静”并不与“尊敬”划等号。访问中国的西方人,往往提及中国随处可见的嘈杂,但是,对噪音和气味的容忍尺度,则是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况且,中国古代文学登峰造极之作——唐诗,都对各种声音有着溢美之词:一些声音在主观角度听来,刺耳又粗俗,如马的嘶鸣、猿猴的啼啸,但是,连再严肃文学中都会有声音的出现。

前文所提“前言不搭后语”,然则日常琐事。而其他一些反鸦片斗士,在走访过上海和成都烟馆之后,也声称:烟民聊天话题多和鸦片给人的感受相关,谈天说地云里雾里。但是,别轻信这些人的证词,比方说,1884年时包天笑的父亲来到上海一家烟馆洽谈合作,尽管他不吸鸦片。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香港商人非常喜欢到高档烟馆里谈生意。大家可以想象,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常去的烟馆里,烟客们所谈的话题多与他们所关注的事情、或是和时事相关。

描述烟馆嘈杂的环境也好,讲述烟客们的聊天内容也好,若我们放下成见,仔细审视,这些描述恰则表明:烟民之间存在着亲和关系。而另一些见证文字则明确地将烟馆描述为“一个大家欢聚一堂开心聊天的场所”。晚清时期,描述上海烟馆内景的画,也展现出了另一种场景:有的烟客坐在床榻边上谈天,或有人立于一侧,或有人在抽水烟袋。

最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烟客们是怎样将烟馆的空间分割占据的。几乎在所有的城市里,大部分居民居住空间狭窄、潮湿、拥挤。宽敞的烟馆自然成为了一个逃避苦痛、躲避无趣职场的理想地点。所以,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人的精神面貌随着身体的释放焕然一新。烟客的实际感受,也使我们发觉一个人的心理则需要借助种种复杂的渠道才能得以恢复。

除了社交吸引力,烟馆里社会划分依然如故,社会的差异性同样体现在烟馆上,但是,烧上几泡大烟,差异也就被他们抛在脑后了,这些人很满意这种状况。

事实上,即使是不名一文的小工,在吸烟的时候也会有此感触:他抛开了社会阶层,遁入臆想的世外桃源,还品味着受人服务的舒适生活,享受着命令的尊严,而非对别人的唯唯诺诺。迪迪埃·努里松在描述19世纪法国乡村酒专卖店时这样说过:“他(指农业工人)在店里喝葡萄酒,喝烧酒或喝利口酒,在此感觉赢得一种尊严。”去烟馆吸鸦片的工人又尝不是呢?

此外,烟民在烟馆里的感受极为短暂,在吸食时飘飘欲仙,不多时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之中,于是,想抛下平凡人生的种种苦恼,忘却凡尘,但是,这个过程十分短暂,只有数个小时。因为,他需要花费时间备烟、烧烟泡,然后,慢条斯理地吸完当天购得的鸦片。作为鸦片量的支配者,他甚至享受着延伸此过程的乐趣,因为,他能够悠闲地打发时间。

即使烟馆的存在,因为消费鸦片而变得有意义,但是,烟馆并不只涉及这一项活动,因为,烟馆老板总要想出点子开阔市场、增加客源。1936年,沈镇烟馆通过客人向围棋冠军挑战的活动,收取客人酬金。若获胜,则赢得鸦片,价值为其酬金的十倍之后。最后,再说一点,烟馆不止支持当堂消费,有些人想要在家里抽,烟馆则采取零售方式。

19世纪40年代,福州有些有钱人的佣人去豪华烟馆买鸦片,装在小盒子里,给主人带回去,如果,购买量小,便用竹叶包。烟馆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熬烟膏,即使这并不普遍,但是,一家烟馆的名气不止取决于其优美的环境,恰到好处的服务,通常还受制于熬烟膏师傅的手艺。

反鸦片斗士,常在解释光顾烟馆的重要性时提到:烟馆、妓院以及赌场,是少有的几个百姓得以进出的娱乐场所。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偏激,但是,其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在鸦片彻底禁绝之前,烟馆的成果从未得到任何人的质疑,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

所以,现今的我们有必要去分析其中所蕴藏的种种深意。

合法烟馆环境幽静,设施精良,服务周到,因而,长盛不衰,但是,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住房狭窄。而光顾非法烟馆更是具有一定风险,吸鸦片闹出的声响以及散发出的气味容易被人发现。

尽管如此,晚清时期的官方还是特别指出:非法烟馆不仅在全国遍地开花,而且,十分具备活力。针对此现象,唯一说得通的理由是:这样的集体消费场所有着巨大的需求,在这里的消费者,可以同时尝到两种乐趣:吸食鸦片;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与此同时,19世纪的清朝书籍《梦厂杂著》中,也这样记录鸦片吸食的痛苦:“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吉尔伽美什是谁?曾经拒绝女神的求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吉尔伽美什这个名字估计很多朋友会很陌生了,他是曾经古时期两个流域的城市乌鲁克王国的国王。据说他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是个半神。他有些膨胀,蛮横暴虐,搞得王国是民不聊生。于是神又创造了一位半神勇士恩奇都来抗衡吉尔伽美什。这俩人实力相当不分胜负,经过了一番激战之后两人却惺惺相惜,不打不相识,居然

  • 天庭总共有多少兵力?玉帝派十万天兵拿不下孙悟空为何不增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曾派出十万天兵也没能将他缉拿,说明这些天兵的作战能力其实并不高。不过孙悟空本领再高强,也经不起拖延战,为什么玉帝不继续增派支援呢?难道是因为天庭兵力不够?其实很多人都好奇天庭到底是有多少兵力,这些天兵天将又是从哪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作者想让天庭有多少兵力就能有

  • 巴普洛夫大楼里的苏联士兵仅仅23人,为何德军迟迟攻不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惨烈、最血腥、最残酷的战役,那就不得不说一说苏德之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了。斯大林格勒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不仅仅是伏尔加河边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苏联南方的交通枢纽,与当年苏联的重要产油区以及产粮区链接,是苏联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若是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那么德军肯定要切断苏联的战

  • 为何汉唐经营西域,而明代却经营东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唐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又叫盛唐是真的挺盛大的,话说这个时代一直是在经营西域,而到了了明代之后,明朝就一直在经营东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借米理财发财吧!原因有很多,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从实际

  • 南宋为何不退守海南,而在崖山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南宋时期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提起这个时代,真的是悲剧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最后都灭国了,话说当时其实南宋已经往南很多很多了,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不选择继续往南退守海南呢?毕竟都是向南吗?为何最后还是要选择在崖山决战?这个问题十分的有意思,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需要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 商君书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禁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商君书》是由商鞅和其他法家学者共同著作而成的一本书,也被认为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中详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主导思想,以及主要措施,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崛起正是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不过这本书在古代却成为禁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而且还有学者认为《商君书》是一本伪书,作者根本就不是商鞅,只

  • 鸩酒的毒性很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鸩酒其实就是毒酒的代名词,“鸩”这个字已经成为毒的另一种说法了。不过,毒还是有很多种的,鸩酒只是其中之一。那么,“鸩”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这种毒酒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毒性?古代又是如何制作出鸩酒,鸩的来历是什么?要了解这些东西,不

  • 方证大师是不是伪君子?不出一招便能掌控全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方证大师虽然在《笑傲江湖》中的戏份不算多,但他却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岳不群、任我行、左冷禅都是明面上的野心家,但方证大师却藏的很深,他不用出一招仅仅靠利用他人便能掌控武林全局的走势。实际上方证大师才是最不显山露水的高人,这也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点。身为少林方丈,他要确保少林依然是江湖上的领头门派,看

  • 妲己纣王杀了那么多忠臣,为什么不敢杀闻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里面的妲己和纣王,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妲己要毁掉商朝江山,所以唆使商王做尽坏事,失去所有人心,面对商朝的忠臣也是赶尽杀绝,不留下活口,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但是却有一个人,妲己和闻仲都没有动他,那就是太师闻仲。闻仲同样也是商朝忠臣,而且能力超凡,为什么他们不敢动他?比干遭到妲己的迫害,剜心

  • 关羽死后,赤兔马和偃月刀在谁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好刀配英雄,《三国演义》中这一点可以说是展现的很明显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可以说是名贵武器,还有他的坐骑赤兔马,原本是吕布专属,吕布死后就成了关羽的,而这两样加在一起,也就成了关羽的标配。不过最终关羽还是死在了孙权手上,那么关羽死了之后,他的赤兔马和偃月刀又去哪了?是又到了别人手里吗?三国的关羽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