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昌鱼并非来自武昌?

武昌鱼并非来自武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19 更新时间:2024/3/9 8:51:58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作为国内餐桌上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相信大家都不会对武昌鱼感到陌生。不过武昌鱼虽然叫“武昌”但原产地并非来自武昌,而是现在的鄂州。据说在三国时期,孙权巡游鄂城时把鄂城改名为武昌,此后还发现这里的鳊鱼十分美味,此后这里的鱼也被称为武昌鱼。可以说武昌鱼还被刻上了我国悠久的鱼文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关于武昌鱼的历史,来一起看看吧。

若论及武汉的特色食品,对武汉有所了解的朋友都能说出几个:热干面,周黑鸭,武昌鱼等等。特别是武昌鱼之名声,因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而广为流传,几乎每一位来武汉三镇游玩的游客都想一饱口福。

然而你可能有所不知,这种个头不大、肉质细嫩的鱼类虽然冠有“武昌”的名头,可是它并不来自于如今的武昌,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鱼究竟好吃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和朋友们来聊一聊武昌鱼小史。

一.武昌鱼为何不来自“武昌”?

武昌鱼以“武昌”为名,仅仅说明了它与武昌这个地名的紧密联系。它的学名叫团头鲂,旧称鳊鱼,属于鲤科鲂属,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又易养易捕,几千年来都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特产优良淡水鱼类。

为什么我说它不来自武昌呢?这是源自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段往事:孙权筑城。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荆州大地上就率先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的第一大将关羽在镇守江陵并出击襄樊时,遭到了孙权的大将吕蒙的偷袭,连人带地盘全落入孙权之手。刘备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浩荡而来,意图重夺荆州。

孙权赶紧组织荆州防线,于公元221年下令在如今的武汉市武昌地界(当时属鄂州)修筑夏口城作为军事要塞,并建造后来闻名天下的黄鹤楼作为瞭望岗楼,同时在如今的湖北省鄂州市境内建造武昌城并设县,取“以武而昌”之意,并在此修建了吴王避暑宫作为自己避暑读书的地方。

由此可见,如今的武汉武昌是当年的鄂州地界,而当年的武昌县则是今天的鄂州市,相当于古今两地互换了位置。

让我们再看看武昌鱼的原产地——梁子湖。梁子湖别名樊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湖区主体位于鄂州市境内的梁子湖区,水系纵横交错,其水流经长港汇入长江樊口,是三国时期武昌县的管辖地带。虽然有部分湖区位于如今的武汉市江夏区,但也与设在今武昌地界的夏口城相距甚远。武昌鱼群每年都会顺着水流到樊口处交配,然后洄游到梁子湖产卵,因而武昌鱼又被叫做樊口鳊鱼。

因此,武昌鱼之“武昌”指的是孙权所设置的那个武昌县,而不是今天的武汉三镇之武昌。毛主席在1975年5月3日的一次讲话中就说到: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武昌,在现在的武昌和大冶县之间,那个地方出鳊鱼。”今天的鄂州已经不叫原来的武昌名了,所以说武昌鱼不来自“武昌”也没什么毛病,也不影响它成为武汉的重要特产之一。

孙权及他的后代东吴末帝孙皓也喜欢在武昌吃鱼,都曾把都城从建业迁到武昌。但是建业的大臣和百姓们却想回建业吃鱼,留下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童谣。换做今天的话说,孙吴皇室带的这一帮南京人宁可回南京喝白开水,也不想在鄂州吃武昌鱼。

这也难怪,普通老百姓搬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别提一个政权搬迁都城了,这不是一两种食物能左右的事情。

二.古人对武昌鱼有多喜爱?

这帮建业人既然不想吃武昌鱼,为何还要说古人有多么喜欢它呢?很简单,不论是一个物品还是一个人,即使你不喜欢“它”,总有别的人稀罕,更何况这个“它”还有那么多的闪光点。

先看《武昌县志》中的一个记载:“县西北五里有樊口,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这句话明明白白告诉了读者,在梁子湖(樊湖)汇入长江的樊口处出产的鳊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鳊鱼。鄂东地区的人民亦有民谚曰:“黄州豆腐鄂城酒,樊口鳊鱼巴河藕”,一句话点明了包括樊口鳊鱼在内的四种鄂东特产。

如果说地方县志和当地人民对自家产的鱼类可能有“打广告”的嫌疑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外乡人”对武昌鱼有着怎样的评价。

千百年来,到长江中下游武昌地区来游览的文人墨客和美食家们不计其数,并不约而同地品尝了樊口鳊鱼的味道。

北周诗人庾信夹了一块鱼肉后,直接将孙吴百姓的那句童谣给改成“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盛唐那位很忙的诗圣杜甫喝了一口鱼汤后,聊以《解闷十二首》慰心:“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南宋文人周端朝在看渔民打了一网樊口鳊鱼后,在湖畔赋诗《三江口》:“晓梦惊辞赤壁鹤,夜栖看打武昌鱼”。

元代诗人马祖常吐了一根鱼刺后,写下《送宋显夫南归》一诗劝慰朋友:“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恋武昌鱼”。武昌鱼虽好吃,可不能贪筷哦!

最近的网络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位一天只吃了一顿的边塞诗人程参(岑参),在《送费子归武昌》中写到“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或许他这么喜欢武昌鱼就是这次饿肚子的经历搞的。

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被贬黄州后,自然不会放过武昌鱼这一美食。他时常在樊口与潘大临等友人垂钓鳊鱼,再带回去研究各种花式吃法,并为此留下一首《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这里说的解缩项和杜甫诗句中的缩项鳊都指的是有着“缩脖子”特征的樊口鳊鱼。

东坡在另一首诗中继续夸道:“长江绕廓知鱼美,好山连竹觉笋香。”真是对这种鱼喜爱到了一种程度。

这么多重量级的文人雅士都对武昌鱼赞美有加,可见武昌鱼作为一种食用鱼类确有其过人之处。

三.新中国成立后武昌鱼的科研和养殖

尽管有这么多的古人在传扬武昌鱼的美名,但是受限于养殖和信息传播技术水平,武昌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作为湖北东部地区的特产鱼类而存在,并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研究的细分,亦未为天下人所熟知。

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长江里游泳并吃过武昌鱼后,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他一直爱吃各种鱼类,但是专门写诗词来夸赞一种鱼还是第一次。

然而武昌鱼产业之发达凭借的绝不只是这一句“广告词”,它背后依靠的是新中国那一群深入江河湖泊数年如一日的水生生物学家和研究者们。早在《水调歌头.游泳》写出的前一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工作队,到梁子湖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综合科学考察。

原来历史上的武昌鱼具体包括三个品种:三角鲂、长春鳊和团头鲂,都属于鳊鱼系。参与了这次梁子湖考察活动的鱼类学家易伯鲁教授发现,通常称作“平胸鳊”的鲂鱼中,存在着“三角鳊”和“团头蝙”之分。在将这两种鳊鱼的头部和口部之形状、背鳍之高度、尾柄之长度和高度之比例,以及骨骼、鳔、鳃耙的数目等性状,内部结构多方面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后 ,易伯鲁教授在1955年将“团头鳊”命名为“团头鲂”,并在1965年最终将其定为武昌鱼的正式品种。

经过易伯鲁教授的努力,武昌鱼的“名分”最终确定。后来经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武昌鱼的生长、采食、洄游繁殖等习性特征了解地更加清楚,这就为成规模的武昌鱼养殖产业活动开辟了绿色通道。

改革开放后,鄂州市委市政府利用鄂州湖泊多水域广的特点,一方面实行渔业承包责任制,促使鄂州三山村通过养殖武昌鱼等鱼类发家致富,90年代就有近百个万元户。另一方面对渔业资源进行集体规划和分户开挖,在三山湖等几个面积比较大的湖泊进行鱼虾蟹蚌综合养殖以及芦苇等水上作物的立体种植,并推广科学养殖。武汉市也在自己管理的湖泊内发展武昌鱼的养殖业。

经过鄂州市与武汉市的一番努力,梁子湖地区已经建成了集养殖、捕捞、加工、贸易于一体的武昌鱼商品基地,精养武昌鱼面积达到18万亩,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武昌鱼研究所”,不但解决了鱼苗繁殖的问题,还将武昌鱼养殖业拓展到了其他省份。比如长江下游的江苏省的苏州、常州和无锡等地区,武昌鱼产量竟然占到了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论渔业发展总数据,2010年武昌鱼的养殖产量为652215吨,在我国水产鱼类中排名第七位。

武昌鱼不仅是中国人的盘中美食,亦是中外交流的特别宝物。先后有几十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品尝了武昌鱼的味道,刚果共和国的渔业专家到鄂州来考察武昌鱼产业,并努力促成武昌鱼在非洲大地安家。美国的玛瑞塔市市长南希访问鄂州时,也表示要把武昌鱼种带到美国去,笔者也不清楚她最后带回去没有。不管怎么样,武昌鱼的规模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定局,在湖北之外的地方吃到它已不是什么难事。

四.武昌鱼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说了这么久,笔者还只是在武昌鱼的历史中穿插讲述了其优点所在。现在来向朋友们归纳一下它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从营养价值而言,武昌鱼在鱼类中属于“短小精悍”,个头不大却浑身是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而且很有卖相。首先是肉多且口感鲜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鱼刺虽然多了点,但却适合各种烹调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品尝。其次,武昌鱼肉和鱼皮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胶原蛋白,脂溶性的维生素A、D、E与水溶性的维生素B、C,钾、钠、钙、磷、铁、锌、铜、硒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还有适度的脂肪含量与有益脂肪酸,多吃也不怕胖的那种。

武昌鱼营养价值高,其经济价值自然不会小。武昌鱼靠吃水草为生,鱼苗过两冬龄就性成熟,苗种量多,生长较快、抗逆性强、回捕率高。武昌鱼也不挑居住的地方,湖泊、水库、池塘、沟渠,都可养活。梁子湖就拥有适宜其生长发育的一切优良生态环境,其水生植被群落中的沉水群落之生物量达到70.08%的比例,对武昌鱼而言就是一个繁衍生息的天堂。其他地区的大湖,像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就有类似的养殖环境。养殖便利,产量又高,又受人喜欢,这经济价值能不杠杠的吗?

一条小小的武昌鱼,就这样游过了武昌地区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那么你喜欢吃武昌鱼吗?

文:铁骑如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庞春梅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庞春梅在《金瓶梅》当中,是西门庆的情人,我们知道,《金瓶梅》是由《水浒传》当中,西门庆与潘金莲之间的故事衍生而来,在他们之间加入了很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而庞春梅就是其中之一。庞春梅作为西门庆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她在书中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庞春梅最后怎么死的?庞春梅是《金瓶梅》中的女

  • 日本贵族嵯峨浩和溥杰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溥杰是溥仪的弟弟,也就是“末代皇弟”,虽然溥杰的人生相比溥仪,还是要平淡一些了,毕竟他没有溥仪曾经的“皇帝”的身份,所以不会像溥仪那样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抢夺的对象。而与溥杰有关系的人中,有一位是日本的贵族女子嵯峨浩,这个人具体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她和溥杰又

  • 傅满洲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小说的影响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而一部畅销小说的影响力就更是不可预料,如果有影视剧因此改编,那么影响力还会往上增加,人们对于其中的人物,就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会感受到作者想要让人感受到的那种感觉,比如在清朝灭亡之后,让西方害怕了百余年的虚构人物“傅满洲”。总是有一些人,明

  • 陶乐德国事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平行时空很多人一定也听说过很多次了,但是毕竟太过“玄幻”,也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很多事情其实在流传的过程中,都被人添油加醋的传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而据说在1954年的日本,发生了一起“陶乐德国事件”,有一位来自“陶乐德国”的人出现

  • 过午不食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午指的是几点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过午不食其实很多减肥人士是非常熟悉的,只不过多年的一日三餐的习惯,恐怕不是说说就能够改掉的,所以很多人虽然知道,但其实很难做到。但是,你知道过午不食这种说法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吗,对于减肥真的有用吗?过午不食最开始是什么样的人的饮食习惯,这个“午”指的究竟是中午的几点钟呢?过午不

  • 周天子后代都有哪些出路?最惨的被迫流亡他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了控制全国,巩固政权,决定论功行赏,采取分封制。此后周武王把功臣、王族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制各地当诸侯,早期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当然这样做短时间内没什么问题,时间长了周室的权利必然会减弱。而周天子的后代也面临很多问题,毕竟能继承王位的只有长子,那其他的后世成员要如何分配呢?想当

  • 苏联人对待日本战俘与中国人对待日本战俘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慢慢散去,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伤痛也开始慢慢愈合起来。不过这对中国人来说,这种伤痛却愈合的尤为缓慢。因为日本方面不承认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不过当然,在战后也有不少的日本老兵良心发现,站出来忏悔当年的罪行。斋藤邦雄,是一个曾在中国战场服役的关东军老

  • 跪在坦克面前哭泣的苏联老兵叫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约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具体时间不详,在俄罗斯境内的某个博物馆中,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老坦克兵看到了自己当年服役时的坦克,不禁百感交集,无法控制内心的情绪,跪倒在了昔日的“战友”面前开始哭泣。见到此情景的周围游客,无不感动落泪的。这位老兵的名字叫做阿纳托利·弗拉基米罗维奇

  • 1俄里等于多少米?有多远?德军却走了一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940年6月12日,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向德国投降了。德国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法国击败了,此时的德国如日中天,仿佛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了。1941年的6月份,德国用同样的方式闪击了苏联,当时的苏联远不如英法强大,德国人甚至叫嚣到不需要俘虏,不接受任何投降。然而就在苏德边境一个叫做布列斯特的

  • 金灵圣母的徒弟是谁?为何地位比观音菩萨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榜中的众多神仙当中,金灵圣母算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了,他在通天教主的弟子中排名在了第二位,功力和修为是非常之高的。金灵圣母与慈航、普贤、文殊三个人大战的时候都能处于不败之地。若不是有人趁其不注意偷袭她的话,她修成圣人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但令人惋惜的是,有一句这样说道,仍然拥有世俗之心,带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