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符的由来是怎样的?

虎符的由来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4/1/25 1:47:04

古代将领想要调兵遣将也是需要凭证的,这个凭证最重要的一点肯定是不能被轻易复制,不然就失去了意义。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虎符,虎符一般是由青铜或者黄金制作而成,然后一分为二,一半在君王手上,一半交给将领,只有同时拿到完整的虎符才有资格调兵谴将。不过并不是任何情况下调兵都需要虎符,将领调动自己的部队就不用虎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虎符的用处和来历,一起了解下吧。

虎符的由来

据传,虎符是由商朝末年,西周初期的姜尚姜子牙所发明,作为君主授予兵权,调动军队的凭证。由于老虎凶猛,所以,就将调兵凭证的样子做成了老虎的样子。

虎符通常分为两半,内有榫卯,相互契合,甚至还有跨越两半的文字,用来防止伪造。虎符的右边一半留在君主手中,左边一半则交给掌管军队的长官。君主需要调动军队时,就派人持右半边虎符,前往军队驻扎处,与军队长官的左半边虎符相“符合”。通常情况下,只要虎符相合,军事长官就可以服从调兵人的差遣。

而且,虎符是一地一符,不同地方军队长官的虎符,内部榫卯各不相同,互相之间无法“符合”。也即是说,一个虎符,只能调动一地的军队。

出土的虎符

到目前为止,虎符的出土实物,仅有数枚。凡是使用过的虎符之上,皆有铭文,注明虎符的用途。其中,较早的一枚,是在西安郊区杜城村西出土的虎符,据考证是秦惠文王的兵符,被称为“秦错金杜虎符”。

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上有嵌金铭文共40个字:“兵甲之符,右才(同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即烽火)之事,虽母(同毋)会符,行殴(同也)。”

铭文的意思就是,兵符,右部在君主手中,左部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是要调兵,50人以上的,必须有君主一半的兵符符合,才可以。如果遇到烽火等紧急军情,则不受限制。而在秦律中,的确有相关的调兵规定,除了战争时期以外,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相应的兵符。

实际上呢,这只是表面上看似完美的一种君主控制军队的方法而已,漏洞很多。虎符是君主用来调兵的凭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大臣,私自调动军队。对于不直接掌管军队的大臣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持有左边虎符的军事长官而言,一点效果都没有。

如果真有需要,持有左边虎符的军事长官,可以依据左部虎符的榫卯和文字,轻松的伪造出右半边虎符,假借君主的旨意调动军队。而实际上呢,这些军事长官,调动自己掌管的军队,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虎符。持左边虎符的军事长官,要调动自己的军队,只要一级一级的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就行了。

我们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

秦始皇扶苏蒙恬之间的兵符

秦朝大将蒙恬,遵从秦始皇的命令,在长城驻军防御匈奴。蒙恬应该握有一枚虎符的左半边,秦始皇握有虎符的右半边。蒙恬在长城驻防区内的军事行动,根本就不需要每次都请示秦始皇,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否则,很容易贻误战机。蒙恬调动自己麾下的军队,根本不需要秦始皇的右半边虎符。只是,大的军事行动,蒙恬会派信史汇报给秦始皇。

那什么时候会用到虎符呢?秦始皇如果突然要将蒙恬的一部分军队调防到其他地方去,那么秦始皇就要派使者,持右边虎符前往宣旨。诏书上写明军队调动方向,然后勘验虎符。一切符合了,蒙恬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否则,蒙恬就可以认为使者是来骗取他的军队,不予理睬。

秦始皇死后,赵高就伪诏让扶苏“以兵属蒙恬”,然后回咸阳奔丧,后又赐扶苏自尽。蒙恬当时就劝扶苏:“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等确认清楚了,再自杀不迟。蒙恬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就是因为手握三十万大军,这些军队会听从扶苏和蒙恬的命令。但是,根本不会听从持右部虎符的使者的命令,因为勘验虎符的工作是要由扶苏和蒙恬来做的。军队的直接指挥官,才是调动军队的关键,不是任何人拿着虎符就可以调动军队的。

右虎符只是给掌管军队的将领,发命令的凭据而已,基层士兵才不会管虎符不虎符。至于领兵的将领听不听,自己决定。这一点,在另外一个故事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魏王、信陵君和晋鄙之间的兵符

众所周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其中的符就是虎符。

秦国攻打赵国,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平原君向魏信陵君求救。魏王令老将晋鄙率10万大军援赵,但是魏王又担心得罪强大的秦国,下令晋鄙驻军观望。魏王下令给晋鄙时,就需要派使者持右部虎符前往,宣完命令,使者再带着右虎符返回。

右虎符在勘验过后,根本就不用交给带兵将领保管,还是要收回的,这也说明后续调兵根本就不需要合在一起的虎符,就给主帅看一下就行了。但是虎符返回也要时间,所以后来变成了其他形式,比如皇帝金牌,召岳飞回师的就是连续十二道加急金牌。

信陵君为了假传魏王的命令,让晋鄙进攻秦军,就偷出了虎符。可是,晋鄙怀疑信陵君带来的命令是伪造的:“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能够做10万大军统帅的将领,哪里是那么好骗的,一看信陵君单车而来,就不像是魏王派来的。

信陵君不得已,“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才夺了10万大军,并大破秦军,救了赵国。

再次证明,听不听调兵命令,带兵的直接长官有自己的决定权。信陵君也就是杀了晋鄙,再加上自己在魏国的威望,其他的将领一看,我们不想死,就当这个虎符是国君发来的吧,也就从了信陵君。

虎符失效的事情,在汉朝的七国之乱,以及唐朝的安史之乱,赵匡胤的陈桥驿兵变中,都有发生。没有右部虎符就不能调兵了?如果真是那样子,七国就乱不起来,安禄山也起不了兵,赵匡胤也做不了皇帝了。特别是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避居蜀川,唐肃宗掌国。玄宗用原来的虎符给将领们下达命令,已经不管用了,愿意追随肃宗的将领都说玄宗的虎符是假的。

所以说,只认虎符不认人,或者是拿着虎符就可以调兵的说法,并不完全成立,更多的还是看对军队的实际控制能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阐教和截教同根同源,为什么结局完全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阐教和截教,都是小说《封神演义》当中的两个不同的教派,虽然发展的不同,但是却是同根同源,它们的起源都是来自三清,只是后来弟子们出现了分歧,一边帮助西周的是阐教,另一边帮助商朝的是截教。但是为什么他们最后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截教打不过阐教,也挽救不了商朝,最后即便都封神了,教派却是覆没了。但凡战争

  • 路易十四一生中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投石党运动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法国历史上那些请打的君主都有哪些,我想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会是拿破仑、查理曼大帝、太阳王路易十四等等了。不过今天主要聊一聊路易十四。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官的官僚提醒已经是得到了大大的完善,国王是可以通过地方总督来控制全国各地的。在欧洲大陆上,路易十四的扩行为可谓是令人闻风丧胆。这促使

  • 在盘古开天地之前,世界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我国古代的各种神话传说当中,这个世界的起源,就是盘古开天地,因为有了盘古开天辟地,有了天和地,才有了后来的女娲造人,有了人才有了后世的一切,所以,盘古开天地被认为是神话中世界的起源。不过,有了盘古之后才有了一切,那么在盘古之前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在盘古开天地之前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中国有着悠久

  • 韦小宝的历史原型是谁?连姓氏也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鹿鼎记》相信很多朋友们都看过了,很多人都对韦小宝这个人物产生了很浓烈的兴趣,有崇拜、有羡慕、有说他是混混的、花心大萝卜什么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韦小宝这个人物可以说被金庸刻画的非常成功。大家都知道,金庸写小说都会根据一定的历史背景和自身情感,还有社会现象来写,并不是随便瞎写,否则,也不会那么吸引人

  • 古代蒙汗药究竟是什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在各种古典白话小说中,会经常看到一种名叫“蒙汗药”的迷药。蒙汗药无色无味,正好可以放入水中或者酒中,喝了便会被迷倒,感觉麻醉效果是立竿见影。那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蒙汗药吗?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杜撰出来的物品,如果古代真有这么厉害的麻药,那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可能会更大,而不是单

  • 古代一斤为什么是16两?古人为何要这样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常用半斤八两来说两方势均力敌,都是差不多的,那是因为古代的一斤就是16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和现在的换算单位不同。不过,将一个大的单位设定成一个整十的小单位,这样算起来其实是更方便的,可是为什么古代要把16两作为一斤,这样算起来不是挺不方便吗?古人设置这样的规定有什么意义?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秦

  • 孙悟空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孙悟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我们熟知的《西游记》当中上天入地的石猴,是吴承恩手笔下的神话人物,在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的。但是事实上,孙悟空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那么这个历史原型是谁呢?而这就要从千年前说起了。从一些史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孙悟空的原型是一位白衣秀士,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孙

  • 卫青的儿子都不是平阳公主所生的吗?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卫青,大家的第一念头估计就是他姐姐卫子夫是当朝的皇后,外甥刘据是当朝的太子,夫人则是平阳公主,自身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身份极为之高。不过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没有发迹之前,地位却是十分低贱的。卫青与姐姐卫子夫自幼就在平阳公主家相依为命,虽说都为奴,但是运气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公元前139年,汉武帝

  •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蒙古女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之际,新朝的统治者往往会将前朝所有留下的遗孀或是有关系的人都定罪,不是诛杀就是流放,反正每一个好下场。元朝灭亡的时候,一说到那些蒙古女人的下场,估计很多人都会以为朱元璋会将她们全部诛杀或是流放。但是朱元璋并不是这样做的,伟大的皇帝不是随随便便就这么叫出来的,是由他的道理的。那么

  • 李延年为了将妹妹送给汉武帝,写了一首什么诗自卖自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位数不多的有作为皇帝,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可谓是蒸蒸日上,最终使得他在历史上赢得了非常不错的名声。当然了作为一代帝王,他的风流韵事也是一直以来人们喜欢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金屋藏娇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据说当年汉武帝还是儿童的时候,他的姑母开玩笑的说道:“要不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