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犹太战争中的耶路撒冷围攻战是怎样的?

第一次犹太战争中的耶路撒冷围攻战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93 更新时间:2024/1/16 18:16:44

2017年12月6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犹太人都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浪漫承认了耶路撒是以色列的首都。这则消息一公布便引起了国际上的一片哗然。毕竟这个拥有了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犹太人是首次被承认拥有自己古老首都与圣地的主权,这个消息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丝毫不亚于古代的重建圣地与后来的以色列建国。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快速翻阅历史的书,解答这一困惑吧。

耶路撒冷与犹太人的关系,还要从公元前1000年说起。当时一位叫做大卫的人,统一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并从耶布斯人手里夺取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之后大卫决定把存放摩西与上帝立下十诫石板的约柜接到耶路撒冷存放。约柜是古代犹太人的圣物。它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耶路撒冷成为了犹太人心中的圣地。

大卫死后,犹太人的位一路传承希西家头上。希西家是一位虔诚的犹太王,他对于上帝的敬重导致犹太人不肯继续给亚述帝国进贡。这让亚述国王西拿基立十分恼火,便率军进攻犹太人。

公元前701年,亚述人用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工兵部队,拿下了除耶路撒冷外所有的犹太城市。获得巨大胜利的西拿基立还有埃及人需要对付,于是他亲自率军前去对抗埃及人,让他的将军去围困耶路撒冷。结果他先在埃及被迫撤军,又在攻打耶路撒冷时损失惨重,耶路撒冷终得保全。

在亚述人之后,巴比伦人埃及人接过了大棒,而且做的更进一步。起先投靠巴比伦而反对埃及的犹太人,在美吉多战役惨败后,倒了埃及。

公元前597年,为了惩罚犹太国王约亚敬投靠埃及,著名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亲自率军攻打耶路撒冷。兵败后的约亚敬,惨遭杀害。随后巴比伦王先立约亚敬的儿子又立他的兄弟西底家为犹太人的国王。

西底家做了8年国王后,不甘臣服于巴比伦,就与巴比伦的敌人埃及人结盟,希望埃及人的胜利能给自己带来解脱。结果巴比伦获得胜利,遭到背叛的尼布甲尼撒非愤怒,派兵围困了耶路撒冷。他环绕犹太人的都城建造了大量的工事、塔楼和攻城机械。在18个月的围攻后,犹太人再也支持不住,巴比伦军趁夜突袭攻陷耶路撒冷。

夺取耶路撒冷以后尼布甲尼撒认为犹太人不可信,便命令下属洗劫宫殿焚烧城市,迁移居民到巴比伦。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由此得名。

幸好在59年后,波斯帝国的开创者居鲁士征服巴比伦。犹太人被波斯帝国允许,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与圣殿。公元前515年,圣殿重建完毕,耶路撒冷再次回归犹太人的怀抱。

罗马帝国的降临

重建后的耶路撒冷安然的存续,见证波斯帝国的覆灭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由于主动投降,这座城市躲过了攻城实力卓著的马其顿军队袭扰。

在亚历山大死后的继业者混战中,犹太人逐步加强自身实力,建立了著名的马卡比王朝。这个王朝最终与曾经的宗主国--希腊人建立的塞琉古帝国开战。结果,在犹太大军惨败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四世进入耶路撒冷,并以在犹太圣殿内祭祀宙斯的方式,狠狠的羞辱了犹太人。

此后的马卡比王朝一直不断反抗,却还是败在了安条克七世的手里。犹太人领袖约翰,被迫带着犹太军队,加入了希腊人东征帕提亚帝国的战争。随着战争失败,大批犹太士兵,客死异乡。但他们好歹是利用塞琉古帝国不断内乱衰退的机会,保持着独立。

直到公元前63年,这样的局面被新来的罗马人打破了。在结束了米特拉达梯战争以后,著名的罗马统帅庞培介入了犹太统治者亚里斯多布和兄弟希尔克努的内战。由于亚里斯多布无视庞培的警告,罗马军便轻松攻破了耶路撒冷。这是耶路撒冷在重建452年后,第一次被强行攻破。这不但使得犹太人成为了罗马的附庸,也宣告了耶路撒冷和犹太人苦难的再度开始。

成为罗马附庸的犹太人,并没有结束耶路撒冷的悲剧历史。卡莱战役惨败后罗马,在东方的权势面临极大的危机。乘势席卷叙利亚的帕提亚人,支持亚里斯多布的儿子安提古反抗亲罗马的希律王的统治。希律和兄弟同安提古在耶路撒冷展开巷战,安提古战败被困。为摆脱败局,他使了一个计谋,诱使希律的兄弟同意由帕提亚王子当调停人,结果导致耶路撒冷归了帕提亚人扶持的安提古。

但帕提亚人很快就被罗马统帅提狄乌斯的军队赶走。罗马人的回归,使希律王得以利用罗马军再次围攻耶路撒冷。在5个月的围困和一次偷袭得手后,耶路撒冷以及犹太王国被希律所统治。

素有暴君之名的希律,在晚年特别疯狂。这使得犹太人对他的家族非常不满,结果在希律的儿子亚基老继位时引发了暴乱。亚基老虽然拼死镇压,但此次骚乱引起了宗主国罗马的注意。亚基老便亲自前往罗马接受仲裁,犹太人趁着这次仲裁的机会请求由罗马总督统治。

最终,克劳狄皇帝同意了犹太人的请求,耶路撒冷和部分犹太人的土地被罗马划为行省。虽然罗马人的介入促使耶路撒冷保持了70年之久的和平,却因为一些罗马总督不谨慎的甚至是邪恶的行为而埋下了隐患。

犹太战争

公元66年,此前埋下的隐患都在这一年彻底爆发。时任罗马总督弗罗洛,收取犹太人的贿赂却不办事。他不但不阻止犹太人同其他族裔的矛盾,反而百般向犹太人挑衅,甚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抢劫屠杀事件。愤怒的犹太人于是发动武装反叛,攻占耶路撒冷和各处要塞。

叛变让叙利亚总督塞斯丢只能采取军事镇压的手段解决问题。当年10月,塞斯丢进军耶路撒冷。迫于罗马军团的武力优势,叛军放弃了城市转进到圣殿。塞斯丢在错失了利用内奸的机会后,选择了强攻。经过5天的强攻,胜利的天秤已向罗马人倾斜。但此时塞斯丢却放弃了围攻,向城外撤退。罗马军队在路上遭到轻装的犹太人不断骚扰,损失了5700多人以及一面鹰旗,狼狈的撤出了耶路撒冷。

塞斯丢的失败鼓舞了叛军,他们征集了多达10万人的部队准备与罗马人死战到底。犹太暴乱一发不可收拾的消息传到了尼禄耳朵里,他委派维斯帕先为叙利亚总督,给了他叙利亚的第5马其顿军团、第10弗雷腾西斯军团以及埃及亚历山大的第15波利纳里斯军团镇压起义者。除了军团以外,东方行省的辅助军和各附庸国派遣的援军也系数加入,总数达6万之多。

罗马军队在维斯帕先的指挥下,迅速击溃了各处的犹太叛军,仅仅剩下耶路撒冷还在负隅顽抗。当战争即将结束时,犹太人获得了极佳的好运,罗马爆发了内战了。

维斯帕先只能暂时放下耶路撒,去专心处理内战事务,这就给了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叛军喘息的机会。然而他们并没有好好把握,城内的叛军分裂成为了多个党派互相攻击。每次械斗都带来了大量的屠杀和抢劫,想要逃跑或者求和的人纷纷被处死,城市陷入分裂和恐慌之中而未能有效备战。

圣殿的末日

公元69年,犹太人的好运结束了。维斯帕先赢得了内战,第二年就派其子提图斯率领着4个整编军团、2个军团分遣队和至少28个大队的辅助军,进攻耶路撒冷。共计4万以上的罗马军队,抵达了耶路撒冷城下。

罗马人的突然到来,促使城内互相攻击的3个派别再次团结起来。他们不断出城偷袭正在修筑工事的罗马人。罗马人两次因为没有防备而落得下风,但都在提图斯的英勇指挥下重整军力将敌人击退。失败的犹太人无法正面抵抗罗马军团的攻势,就退回城内固守。

另一面,已经野战取胜的罗马人也碰到了钉子。耶路撒冷位于高地之上,除了北面三面都是深谷,又有3道城墙防线保护。这些城墙上有着多达164个高达18米的塔楼,提供火力平台。城墙形成凸和凹的形状,使得罗马人每每要进攻城墙都要遭受三面火力夹击。驻守的犹太人还常常出城偷袭。这些困难让罗马人的攻势,屡屡受挫。

虽说如此,罗马人仍然依靠强大的纪律击退了守军一波波的偷袭。他们开始用威力巨大的弩炮和覆盖铁皮的塔楼压制守军,最后利用攻城锤坚持不懈的撞击撞塌了第一道城墙。8天以后,罗马军队又攻克了第二道城墙。

此时,挡在提图斯眼前的只有最后一道保护圣殿的城墙了。于是他立刻安排士兵建成4个大型土坡以及大量攻城机械准备强行突破。但犹太守军在土坡下挖掘隧道弄塌了土坡,又发动突袭烧毁了罗马人辛苦建造的攻城机械。暂时无法强攻的提图斯只能尝试围困。他的决断是正确的,由于此前耶路撒冷内派系互相攻击,大量的粮仓遭到烧毁,导致此刻城内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如果罗马人进一步封锁,将会不战自胜。

下定主意后提图斯下令士兵修筑长达8公里,有13个堡垒保护的围墙工事。这个工事仅用3天便修建完毕,速度之快让犹太守军都来不及突围偷袭。封锁线的火速建成加剧了饥荒,削弱了耶路撒冷的防御力量。罗马人趁机攻克圣殿北部的安东尼塔楼,以此为基地攻击圣殿。

由于守军的顽强抵抗,罗马人一直未能攻克圣殿。直到公元70年8月30日,一名罗马士兵在驱散出击的犹太士兵后,将火把扔进了圣殿。这个偶然因素引起的大火,才为罗马人打开了局面。圣殿的失火让犹太守军忙于救火而疏于防御,罗马士兵便冲入圣殿大肆屠杀。不但如此,他们还不顾长官和提图斯的制止,变本加厉的纵火和抢劫。犹太人和耶路撒冷的瑰宝——圣殿被无情的焚毁了,只留下了现在被称为哭墙的残垣断壁以纪念圣城曾经的苦难。

得胜后的罗马军随即占据全城,并将外围城墙焚毁。提图斯和他的军队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和七枝烛台等圣物后,回到罗马举行凯旋式。后来成为罗马皇帝的他,还建造了凯旋门纪念这次对犹太人的镇压。罗马人的胜利庆祝与犹太人的悲惨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诉说着圣城耶路撒冷的悲剧。

公元70年的毁灭并不是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终点。他们在200年里,不断利用罗马军队调动的间隙,发动毁坏程度不一的暴动。一直到公元136年,由于犹太人的多次叛乱,罗马军队再度攻克耶路撒冷。

此时的皇帝哈德良已是忍无可忍,下令所有的犹太人不得进入犹太行省和耶路撒冷。至此,犹太人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圣城、首都和他们的国家。在扩散到世界各地后,流浪了近两千年之久。

苦难的犹太人,直到1948年才得以重建自己的国家,2017年才得到耶路撒冷是自己首都的官方认可。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宣告,无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会与他的义父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成吉思汗,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成吉思汗在少年的时候就遭受了磨难,后来是在逆境之中崛起的,最终成为了统一蒙古各部,创造了强盛的蒙古国。在成吉思汗崛起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成吉思汗的义父,克烈部首领脱斡里勒汗。王汗是成吉思汗的父亲

  • 张无忌是明教第几任教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张无忌作为《倚天屠龙记》的男主角,身份也是非同寻常,父亲张翠山是武当派,母亲殷素素是天鹰教,认识周芷若是峨眉派,赵敏是蒙古人,还有其他各种人,可以说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他也成为明教第三十四任教主。那么在书中是否还提到过明教的其他教主?前面的那么多任教主都是谁,张无忌之后的教主又是谁,书里都有吗?根据《

  • 张无忌有九阳神功护体,为什么还会被周芷若所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九阳神功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顶级内功,张无忌阴差阳错成为九阳神功的继承者。根据最早期的设定,九阳神功原本是一门至刚至阳的武功,但在新修版里九阳神功变成了一门刚柔并济的内功。实际上学会九阳神功就等于打开了任督二脉,能将你体内的所有潜力都发挥出来。张无忌学成以后,速度变得奇快,而且力大无穷,更bug的是

  • 北京王府井为何要叫“王府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在古代主要是以封建社会为主体社会形势,遗留到现今的古迹非常非常的多,世道如今已经成为了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前去观赏。而我国历史文化古城北京,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涉及到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有7处。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北京的王府井吧。北京的景点众多,一些街

  • 为什么说良渚遗址能证明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小我们就学习,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年纪增长,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也会受到一些外界的质疑,很多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大,认为中国其实根本就没有五千年,甚至夏朝也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一切,在良渚遗址中都得到了反驳,因为良渚遗址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的确有五千年,再加上良渚遗址成功申遗,更是世界对于我

  • 古代罪犯的妻子和儿女去了哪里?她们的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行为,而战争的产生是由发起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集团的利益发起的行为,像这样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但是在这其中,战争的主体对半是男人。在古代,上战场的多半都是正值青壮年的男性,然而这也使得军队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该如何解决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呢?为了能够解决

  • 古代刑罚为什么盛行打屁股,而不选择背部或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不少朋友小时候都有被自己父母教训过的经验,一般爸妈动手都会选择拿屁股“开刀”。实际上打屁股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惩罚手段了,很多朝代使用杖刑都是把火力集中在臀部。不过为什么会选择臀部这个部位,而不是背部或者其它位置呢?主要是有两点原因,一是屁股上的脂肪比较多,就算打的比较严

  • 张学良为何要除掉杨宇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民国时期,杨宇霆是张作霖手下最为器重的大奖之一,在张作霖还活着的时候,张作霖十分信任杨宇霆,在奉系军阀中的势力非常大。但是在张作霖死后没过多久,张学良就把杨宇霆给杀了。关于张学良为何要杀杨宇霆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有着这么几个原因特别的重要。杨宇霆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当时还是清朝时期,他自小

  • 朱标在当太子的时候多次与朱元璋发生分歧,为何不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一旦哪位皇子被立为太子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就是未来的合法继承人。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只要皇帝驾崩了,皇位就非太子莫属了,谁也无权反对。然而即便是当上了太子也不能保证是高枕无忧的。若是皇帝不开心了,或是后来觉得太子能力有限,又或是太子的势力威胁到了黄帝,那么皇帝分分钟就能把太子给废

  • 历史上湖广是怎么分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湖广全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是元朝设立的一级行政区,包含今天的部分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以及广东地区,实际上要比如今的湖南、湖北省都大得多。不过到了清朝,湖广被分成了今天的湖南和湖北,究竟湖广为什么会被分家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湖广太大了,而且人口太多。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湖广的历史,看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