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各国不斩来使是谁规定的?假如斩了来使会如何?

古代各国不斩来使是谁规定的?假如斩了来使会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4/1/16 19:21:21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意思是双方交战不能伤害传递信息的人。因为古代没有无线通讯系统,所以只能派使者亲自传达消息,为了保证使者的安全,这条规定便成了历代战争的基本规则,任何时候都需要遵守。可能有人会问,假如斩了对方的使者又会怎样呢?如果真是这样,就等于宣告此役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血拼到底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这样做。但在历史上的确有人斩过使者,那最后是如何收场的呢?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其本身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但即使交战双方杀红了眼,也都不会轻易破坏这条规矩。

那么“不斩来使”这一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违背周天子的诏命频繁交战的事比比皆是,孟子就曾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时期的战争并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战前首要的一条就是得下战书。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交战双方需要通过战书来约定战争的时间以及选定一块开阔的交战地,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充当“快递员”的角色。

这个“快递员”的正式称呼叫“行人”,“行人”这一官职延续自西周,分“大行人”和“小行人”,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四方各国。《左传》明确记载到:“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这就是两国交兵中“使者”的由来。春秋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礼和天子为幌子,所以,对于前来沟通交战地事宜的使者,是不存在敌意的,更不会随意斩杀,反而会以礼相待。

但是到了战国以后,所谓的“礼”“义”早已被抛诸脑后,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除了杀降,屠城伤害平民这种事也屡屡发生。

那么这个时候“不斩来使”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古代的信息传播不发达,使者是传递战争双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加上使者本身的地位不高,不存在威胁性,所以斩杀来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中断一条信息来源。比如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是通过蜀汉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推测到其命不长久。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使者本身已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是双方将帅利用的“工具”,通过“不斩来使”来释放一种信号,或借以瓦解对方斗志,其效果有时候远比战场搏杀来的大。

比如东汉末年东吴袭取荆州之战,关羽得知后方失守的同时不断派出使者前去与吕蒙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了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甚至还允许使者带回报平安的家信。结果关羽的士卒听闻家人所受待遇超过从前,再也无心恋战,数万精锐溃散,导致了关羽的败亡。可以说,在两国来使问题上,关羽吃了吕蒙的暗亏,教训可谓惨痛。

当然,上面提到的都是“不斩来使”的情况,那如果斩了又如何呢?

其实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激怒对方,导致敌军死战。不过这并非绝对,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斩杀来使”有时候反而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东汉的建威大将军耿恭就尝试了一次。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北匈奴围攻疏勒城,守将耿恭弹尽粮绝,匈奴派使者劝降,结果耿恭不仅斩杀了来使,而且还公开在城头吃起了“烧烤”。

耿恭有违常理斩杀匈奴来使,虽然激怒了匈奴单于,引来了更多敌军,但却也让守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耿恭通过“斩使”断绝了守军投降的可能,所以,匈奴在增兵的情况下,却依然无法攻破只有数十名守军的疏勒城,让耿恭创造了“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战史奇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埃塞俄比亚,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埃塞俄比亚是目前世界上做贫穷的国家之一,不过埃塞俄比亚虽然很穷,但是这个国家也是拥有着3000多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曾经也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埃塞俄比亚的前世今生吧。历史上的埃塞

  • 溥仪的谥号为何得不到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皇帝,时候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谥号、庙号,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对他的总体评价,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和谥号,而只有极少数的皇帝没有,或者说没有多少人知道是什么,比如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是退位皇帝,然而他死的时候却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那个时候早已经没了这种庙号谥号的制度,溥仪也不再是皇帝,那

  • 匈奴古墓中为何有大量矮人的遗骸?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1900年的时候,俄国的考古队在乌达河流域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匈奴墓葬群。由于匈奴属于游牧民族,所以匈奴的文化程度是远远低于农耕民族的,相对工艺制品以及古董文物就会非常的少,所以一直以来,匈奴人的古墓在史学家眼中的价值不算很高。考虑到技术以及收获等因素,俄国考古队并未对这批墓葬群进行大规模开发。多年之

  • 关陇集团是谁提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提出新的学说,研究西魏、北周、隋、唐政权的主要特征,提出“关陇贵族”集团的概念,并将其命名为“关陇集团”,对这个活跃在古代帝制史的贵族集团进行深刻地阐述。"集团",一个现代人并不陌生的词汇。当今的各行各业,都存

  • 爱因斯坦为什么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石头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任何时候,对于人类来说,战争都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的确可以因为战争而研发出新的军事装备,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这却是他们的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而我们知道,打仗用的武器其实也是一直都在进步的,然而爱因斯坦却曾经说,第四次世界大战,各国会用石头打仗,这很明显是回到了原始社会时期,为什么要这样说?

  • 前苏联最美女间谍是谁?常年潜伏在爱因斯坦身边窃取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美国之后,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着核武器的国家。在这个期间,苏联的美女特工玛加丽塔.科涅库娃可谓是功不可没,为了能够成功拿到核武器的核心技术,玛加丽塔在美国苦心经营了将近20年,而且她本人还与原子弹理论的缔造者爱因斯坦有过一段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至于这位美丽的苏联女特工如何拿到原子弹技术,可以

  • 孙悟空、哪吒都火了,那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两部动画,让我们对国漫重新拾起了信心,也让孙悟空跟哪吒这两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里不禁要问了,孙悟空、哪吒都火了,那下一个该轮到谁了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彩蛋中出现了姜子牙,所以有人推测哪吒的续集可能是要讲述《封神榜》的故事

  • 天帝少昊为何被称为百鸟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少昊是黄帝长子,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是远古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东夷族首领。少昊有一个称号叫“百鸟之王”,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少昊非常崇拜鸟,而且已经到了一种极度痴迷的地步。他几乎是以鸟来治国,当时他的所有氏族部落都以鸟命名,而且凤文化也是在少昊的部落中诞

  • 内力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侠的世界里面,“内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定,在武林高手当中,一般来说,修炼的时间越长,内力也会越深厚,而内力也是可以传承的,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内力,那么这个人就会平白多出很多年的功力。虽然说听得多了,也就不是很陌生,但是,你真的知道这个内力是什么东西吗?它又是如何才能够修炼

  • 中国最恐怖的5大死亡禁地是哪个5个?个个堪比百慕大三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探索以死亡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不过从人类诞生以来,一方面惧怕死亡,一方面却又从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随着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远古的神秘之地如今已经被人类多政府。但是即便如此,地球上还是有着许多神秘的角落,其中有很多种神秘现象用现在的科学还无法解释,一波波的谈随着也是有去无回,而这些位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