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是如何防止木质建筑不起火的?

古人是如何防止木质建筑不起火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1/17 7:22:17

我们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建筑大多数都是木头材质的,但是木质的建筑就会存在一个安全隐患,那就是不放火。一旦失火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为了防范火灾,古代人在这方面可没少花心思。历代先贤们不仅还想出了许多防范火灾的方法,还出版了应对火灾的法律献。

荀悦·《申鉴·杂言》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荀悦在这里提到的,就是当时的人们应对火险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火是古人照明和热量的重要来源,也是古代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由于古代的建筑物多为木质结构,极易过火,因此古人对于火灾的防范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一,源起殷商

古人关于处置火灾的法令可以追溯到距今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

《殷法》中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不能把没有燃尽的灰烬随意弃置在道路上,若是有人违反了就要被砍掉手。

现代科学理论已经证明,燃烧物如果未经充分燃烧,就会有复燃的可能。殷商时代的古人,在制定这条法规时早已考虑到这类隐患,因此有了这项防范于未然的规定。

无独有偶,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于火灾的法令也是十分严格。

秦国法律规定:“弃灰于道脸刺字”,就是如果把燃烧后的灰烬扔在道路上,便会受到在脸上刺记号并且涂黑的处罚。

仅仅是道路遗灰就要上刑,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防火的重视程度了。

除了法令规定,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注意防火。据《周礼·天官》记载,每年的春秋两季,负责用火安全的官员都要摇木铎来提醒大家防火。

这种人工提醒防火的方式十分好用,以至于后来民间的打更人经常念叨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以此来提醒百姓安全用火。

春秋战国时代,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火攻成为了战场上的常用手段,这时候,防止火势蔓延或许就有着扭转战局的意义了。

墨子就是防火方面的专家,他发现如果在建筑物上面加一个不可燃烧的保护层,就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过火,从而防止火势蔓延。

于是,墨子发明了在城门上涂湿润泥土防火,以及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极大的推动了防火技术的发展。

二,宋代发展

时光的脚步来去匆匆,防火的方法传承千年,转眼已是宋代。

南宋时期,有个叫衰甫的人幼年时家中曾发生了几次大火,火灾过后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或许是火灾的童年阴影给衰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衰甫去歇县做知府时,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防范火灾。

为此,衰甫专门成立了专职防火的“防员”和救火的“潜火军卒”,还给他们配备了灭火工具,这便是消防队最初的雏形。

不过,衰甫个人的力量对于消防事业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

公元1201年,临安城御史台吏杨浩家发生了一场大火,由于临安并没有专职灭火的消防队,导致这场大火接连烧了四天,一口气烧了御史台、军器监、储物库等等官舍。

官舍烧毁固然可惜,但民间的损失却更为严重。据史料记载,受此影响,临安受灾居民达五万家,共十八万多人,死而可知者五十九人。

火势控制住以后,宋宁宗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于是寻找防火减灾的方法成了摆在宋宁宗君臣面前的头道大事。

公元1208年,一个对付火灾的好方法终于问世了。

临安知事赵与惫在这一年创建了第一支政府组织的消防队,其中防隅军兵二十队、潜火军兵七队,总人数达五万三千一百一十六人,专职负责消防救火。

虽然这支消防队的实力在当时数一数二,但主要侧重于服务士族和官员阶层。民间百姓则索性自发成立了“水铺”、“义社”等民间消防队。

三,清代金龙

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古人消防和防火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清代时期,紫禁城为防火灾,专门准备了三百口大缸装水,取名“太平缸”,作为火灾发生时的救急水源。

不过,虽然清代防火依然十分严格,但偶尔也有火灾发生。

公元1791年,乾清宫大火,搞得十分爱面子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下罪己诏,气急败坏地说这场大火“皆朕之过”。

晚清时,灭火工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小型的消防灭火车“水龙”,这种灭火工具刚开始只有木头制作的“水龙”,俗称“土龙”。后来清朝又陆续出现了“铁龙”和“金龙”。

再后来,工部局从宝顺洋行买了一辆蒸汽救火车,消防工具至此总算跨入了机械时代。

古人防火工具的日益精进,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古人和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那一只只水龙,一口口太平缸,都是消防发展史的最好见证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各朝的皇宫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也是时间最长的都城。不过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各个朝代在长安修建的皇后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呢?相信这也是很多朋友的一个疑问,汉朝、唐朝的都城都在西安,如果说汉朝实在距离太久远,但如果能我们目睹一回唐朝时期修建的皇宫那也是很幸福的。特别是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导致网上又

  • 雷峰塔最初的样子是怎样的?塔下出土的残片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杭州西湖南安夕照寺的山上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这座建筑便是雷峰塔。只要是去杭州西湖旅游一番的朋友们都会知道这座塔,它的雄伟壮观令人称奇。不过如今我们看到的雷峰塔是后来信件的,原始最初的雷峰塔早已经是一片废墟了。那么原雷峰塔究竟长什么样子?一件文物的出土,破解了雷峰塔最初面貌之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二战期间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到底是指什么?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活跃的罪魁祸首就是德国与日本了,而这两个国家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领土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就是这两个看上去有些弱鸡的国家却有着相当大的魄力。日本之所以发起二战,是因为其当时的首相近卫文麿所发表的“近卫声明”,这一声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日本扩

  • 历史上最具有毁灭性的十大火山是哪十个,差点导致地球物种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火山爆发,是一种极其危险却又是非常壮观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所爆发出来的能力可以毁灭一座城市、高山,甚至是导致一个物种的彻底灭绝。火山爆发是地球上最具有爆发性的力量,能够喷射出多种物质,以下是世界十大最具毁灭性的火山爆发,中国西南部曾在2亿6千万年前发生过火山爆发,导致物种灭绝。10.中国:长白山天池火

  • 坦博拉火山爆发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回顾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历史发展轨迹往往都会以气候的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种观点被总结为“地理决定论”或是“环境决定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斯·亨廷顿所提出的,他认为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当时全球气候趋向于干冷,罗马帝国境内的大

  • 维京人的武器是怎样的?他们是靠着什么武器吊打欧洲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维京人,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不会陌生了,我么也可以称之为北欧海盗。维京人从公元8实际一直到11世纪,一直在对欧洲的沿海以及不列颠岛进行侵扰,造成了整个欧洲长达300多年的黑暗时期。维京人的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到北极的广阔疆域,在欧洲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维京时期”,维京人首次对

  • 克里特岛上的迷宫是怎样的?是王宫还是寝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人类历史上最神秘的文明,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了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关于这个文明的出现与消失的重重传输都让人神往。而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克里特岛的迷宫知道现在也还是个未解之谜。那么克里特岛的迷宫是怎样的呢?他到底是王宫还是寝陵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克里特岛的迷宫是一座古代王宫,然

  • 为什么破解珍珑棋局的不是段誉而是虚竹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珍珑棋局,在《天龙八部》里面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难以破解的棋局了,按照一般的小说电视剧的套路,这种难解的东西,最终都是要交到主角手上的,主角破解之后,自然就能够凸显出主角光环,并且因此得到一些意外的秘籍或者惊喜。但是在《天龙八部》里面,最终破解珍珑棋局的竟然是虚竹而不是段誉,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天龙八

  • 陈玄风跟梅超风结为夫妻,为什么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陈玄风和梅超风这对夫妻,是金庸武侠当中不多见的一对“恶人”夫妻,其实说他们是恶人也并不准确,他们原本都是黄药师的弟子,但是两情相悦,却不想被黄药师发现,于是偷偷溜走了,他们离开之后一起闯荡江湖,结为夫妻,但是后来却始终并没有孩子,这是为何?他们既然已经结为夫妻,为何不生孩子呢

  • 赵氏孤儿是谁?揭秘赵氏孤儿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氏孤儿其实小编也是在电影上知道这个孤儿的,但是小编只是听说过啊,没看过啊,所以也并不知道这个赵氏孤儿的孤儿到底是指的谁,不知道大家也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有的话,下面这篇文章将非常的适合你,更多的不说了呀,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问题吧!赵氏孤儿其实就是指的:“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