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1/21 2:40:01

说起灞桥,相信西安的朋友们肯定不会陌生了,这是位于西安市城东的一座古桥,这座古桥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说灞桥昨早是修建于春秋时期,是当时观众地区的交通要道,负责连接西安东部各个主要交通道路。灞桥的遗址是1994年被当地人所发现的,桥墩有400米长,2004年的一场大水有冲出来了10做桥墩,在这以后就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或许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灞桥的历史,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及一些灞桥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送别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诗歌体裁,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抒发了对朋友最美好的祝福,而李白的"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则道尽了友人相离的不舍与心中凄凉的感情。灞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最钟意的抒情之地,每逢春天,灞桥上杨柳依依,柳絮随风飘飞,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而且长安人送客东行时大多都会在灞桥分离。友人离去,身边是如雪花般的柳絮,最容易触景生情,让人潸然泪下,因此便有“灞桥折柳”的典故。不过,灞桥却不仅仅有灞桥折柳,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灞桥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灞桥始建于春秋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秦穆公在称霸西戎后,将滋水改名为霸水,并在河上建造一座木桥,因此称作“霸桥”,以彰显自己的霸业,不过不知为何,后世的地理学家在“霸”字前面加上一个三点水,因此“霸水”成为“灞水”,而“霸桥”也成了“灞桥”。料想当时的秦穆公该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气宇轩昂,不过在他手中诞生的灞桥却有着类似于南方婉约的气质,它如同一位江南子女一样,静静地伫立在长安城。

当战国结束时,新的霸主已经诞生,且只有一位,他就是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在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翦从灞上率军东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霸上。”灞桥见证着强大的秦军从此处出发,进行统一六国的大业。

同样是灞桥,当它再次看到浩浩荡荡的军队从城外开拔进来时,天下的主人却已经更换数位。先是秦始皇暴毙,公子扶苏被害死,秦二世登基,然后天下起义军蜂起,刘邦最先攻进咸阳,却“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来势汹汹,率领数十万大军驻扎在霸上附近的新丰鸿门,而著名的历史事件鸿门宴就发生在此地。刘邦听从张良建议,赴鸿门宴,最终死里逃生,并在此后一转攻势,打败了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成为天下共主,开创汉朝。

汉高祖刘邦从一位微末的亭长一路走来,最终建立了汉朝,成为开国皇帝。不过刘邦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吕雉和她的外戚势力把控朝中,掀起汉朝第一次外戚乱政。吕后在位时,朝中无一人敢与诸吕争锋,直到前180年,吕后去世,忍辱负重多年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人联合朝中大臣,将诸吕势力铲除,并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之一,他性格敦厚,待人宽厚,年轻时就被封为代王。在诸吕乱政被平定之后,由于朝中无主,汉惠帝也没有子嗣,因此便被迎立为皇帝。汉文帝在登基之后开始励精图治,澄清吏治,并对律法进行完善。在汉文帝的治理下,汉朝国力迅速恢复并强大起来,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是一位朴素的皇帝,他生前生活非常节俭,死后也杜绝奢侈,在汉文帝的要求下,他的陵墓简单而朴素,《史记》记载:“帝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就其水名以为陵号。”霸陵本是汉文帝的无字碑,而现在西安最著名的地名之一白鹿原原本叫做“霸陵原”,此名正是因汉文帝的陵墓而得。

灞桥的命运与汉朝可谓休戚与共,当王莽篡汉后,西汉的时代终结了,而灞桥也遭遇浩劫。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遭受火灾,大桥全部被烧毁,王莽下令重修,并改名为长存桥。王莽希望自己的新朝能够长存,但他在位不过十五年,王莽改制便宣告失败,而新朝也走向终结。

此后隋朝重建了灞桥,并将它改建为石桥。唐朝时,灞桥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长安的交通要道,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和交通运输的需要,唐朝扩大了灞桥的规模,形成南灞桥和北灞桥。而在唐朝,长安人在送朋友离开时,总会在灞桥分离,因此形成“灞桥折柳”、“灞桥风雪”、“灞桥伤别”等一系列灞桥文化,“灞”字成为唐朝的时尚文字和时尚文化的代名词。比如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在《送李庶子致仕还洛》中“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道尽了灞桥的伤感之美,李商隐的“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此后霸陵也一直是西北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不过在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之后,古代灞桥还是被历史的风霜所掩埋,直到1994年时,当地人在灞河上取沙,意外发现许多庞大的桥洞和石雕,这才让灞桥遗址重现天日。

灞桥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同时在桥腹中还发现大量古代的瓷器和文物,对研究古代桥梁史和历史帮助巨大,其价值无法估量。为了保护灞桥遗址,它在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当中。

若是在春天来到西安,灞桥遗址是一处极好的景点,踏在拥有上千年历史的遗址上,天上是如雪花般飘落的柳絮,这番景色,一定美得不可方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蛮夷戎狄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蛮夷戎狄是古人对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在春秋时期,各个文化经济发达的诸侯国会自称华夏,而把周边一些比较落后的小国、后者部落称为蛮夷戎狄。实际上这几个民族之间有着常年混居的历史,各族人之间的差别也没那么大,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都成了中华民族。还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所以不同方位居住

  • 神仙出门会骑什么坐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神话传说当中,神仙们出门都是腾云驾雾的,有些神仙还有自己的专属坐骑,神仙出门可以说是大显神通。不过现在备受推崇的龙,其实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看看《西游记》里面被欺负惨的龙王就知道了,龙也有可能成为神仙的坐骑。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出门才有资格骑龙呢?古代神话故事中神仙都有哪些坐骑?《大话西游》里

  • 为什么河南省很多县市都有“阳“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省,如今全省一共有17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1791个乡镇,全省人口超过10906万人。了解河南省县市名称的朋友,恐怕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河南很多县市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阳”字,例如洛阳市、安阳市、濮阳市、南阳市、信阳市,还有很多县名也是如此,这到

  • 易中天为什么说明朝皇帝都是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易中天大家都知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一般来说平常很少有人观看的历史节目,却能在他的带领之下让很多人熟知,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关于易中天的一些言论,很多人还是不解,而且很难与他是相同意见,比如说到明朝皇帝,在易中天看来那就是一群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为什么他要这样说?明朝皇帝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 历史上的摸金校尉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盗墓题材的小说的人,一定都对“摸金校尉”这个词不感到陌生吧,的确,这是小说当中的一种盗墓贼的“门派”,所以很多人也就好奇,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曾经存在摸金校尉?的确,历史上确实有这类人,但是虽然看小说里面觉得似乎很风光,盗墓出来了转手卖掉都能有一个好价

  • 皇帝龙椅金灿灿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皇宫之中,除了皇帝的玉玺之外还有一样东西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荣耀,这件物品就是皇帝坐下的龙椅了。自古以来,我国的皇帝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天上真龙的天子,所以皇帝上朝时所做的椅子就被称之为龙椅。龙椅的外观十分的豪华,上面雕刻着数条真龙,除了皇帝以外其他人是不可以轻易去坐的,否则就会被视为谋反。我

  • 古代蒙古骑兵的伙食是怎样的?他们都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时期的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来说,蒙古骑兵的军粮与农耕民族的军粮是截然不同的。农耕民族的军粮基本上就是以粮食为主了,发起一次远征的话需要准备充足的军粮以及安排补给线,并且还要保管好粮食。到了一个位置之后就安营扎寨,必须要有可以埋锅做饭的位置。过程复杂,但是只有这样才有打胜仗的可能。蒙古帝国的远

  • 妲己也是美人,为什么没有入选四大美女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美女”的名声人尽皆知,虽然说其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貂蝉是虚构的,但是在人们多年的传颂当中,已经不在意她是不是真实存在了。不过,除了她们,其实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美人的,比如在《封神演义》里面的妲己,而且她也是确有其人,只不过不像小说里面所写的那样。那为什么妲

  • 函谷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何会成为古代战略要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霸西戎这个是人人都知道的故事,但是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实在是不得已的举动了。要知道,秦穆公的抱负是争霸中原,而不是跟一群落后的野蛮人打交道,所以说不能东进才成就了秦穆公的霸业。而阻止秦穆公以及秦穆公之后15代秦君东出的拦路虎就是晋国所控制的函谷关。自咸阳顺渭水东行,会到达今天的潼关(曹操修筑)而

  • 在中国的古画当中,为何将武将的肚子都画得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古代人是一个怎样的长相,我们目前只能通过一些古画来构建出他们的相貌,毕竟在那个年代也不存在相机,所以他们最真实的样貌我们是无从得知的。不过在古代关于武将的画像中都普片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武将的肚子普片都很大,这就让人有点想不通了。挺着这么大个啤酒肚怎么能够上阵杀敌呢?随着生活水平日益变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