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辣椒为何会在中国受欢迎?

辣椒为何会在中国受欢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2/1 6:02:51

如果一位特别爱吃辣椒的人一年半载的时间吃不到一点辣椒味会是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一位极度厌恶辣椒的人偏偏又生活在了爱吃辣椒的城市中,每天被辣椒所包围,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小编曾经在“麻辣”的城市待过。在这样的城市里,麻辣是一种“防不胜防”的侵袭。连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肉包子和烧饼,往往都会藏着让人“惊喜”的味道。

辣椒这种调味品,让人们爱憎鲜明,不知不觉便分成了两个阵营。喜欢吃辣的人,对辣椒视如珍宝,如果哪天的饭里少了辣椒,就会觉得饭菜没有滋味,甚至将其斥为“病号饭”。而害怕辣椒的人,只是无意间吃了一口辣,都有可能涕泪横流,从嘴唇到喉咙,都像是被火烧过一般。无论喝下多少凉水,都没法消退这种感觉。

有一个厌恶辣椒的网红,就留下了这样的话,“只有干体力活的人才吃辣,养尊处优的人绝不吃辣!”

虽然有人如此厌恶辣椒,但麻辣小龙虾和重庆小面这类“辣食”,都已经在我们身边铺散开来。此时的辣椒,似乎成为了新时代的流行元素,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然而,辣椒与中国人的亲密接触史,不过才区区数百年而已。如果我们穿越到汉唐时期,向长安的店家点一碗面,还要加一勺油辣子,恐怕对方会用看白痴的眼神瞪着你,然后反问你:辣子是个什么球东西?

想来也是奇怪,辣椒在进入中国数百年后,居然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而辣味零食的地位,也是极为丰盛,让很多人大呼过瘾。与此同时,在欧美占据霸主地位的含糖零食,居然在中国折戟沉沙,只能屈居辣椒之下。

而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曹雨,便在《中国食辣史》这本书中,为我们回溯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说句私心的话,书名改为《中国辣椒传播史》,其实更为恰当。

这本书虽然只有区区一百多页,但它的内容却颇为详实。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者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相应的论证过程,还附带了翔实的引用文献。当我们看完这本书,便能洞悉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及它席卷全国的最终原因。

(一)从美洲到中国

大航海时代全靠风浪,冒险家们一浪接一浪。当哥伦布的船队浪到美洲时,他并未注意到这种又红又尖的小果实。但哥伦布的船医,却对辣椒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于是,他将辣椒带回了欧洲,这是辣椒的第一次跨海远行。

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是当时的重要航海港口,连邻国西班牙的船只,也经常来到这里购买补给,然后驶向下一个港口。在里斯本,辣椒作为一种贸易物品,自然被传播到了葡萄牙人的手中。他们带着这种货物出海贸易,并一路将其带到了南亚。从此,辣椒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总算又前进了一步。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大明王朝时期。在这个时候,徐阶刚刚斗倒严嵩不久,海瑞在大明官场上崭露头角,嘉靖皇帝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并味自己的儿子隆庆皇帝,丢下了一个财政亏空的烂摊子。为了给大明王朝好好续一续命,隆庆皇帝决定开关贸易,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立刻变成了活跃的贸易集散地。

隆庆开关之后,辣椒很快便流入了中国内地。率先接触辣椒的地方,便是宁波、广州等活跃的贸易港口。但令人遗憾的是,初入中国的辣椒,并未第一时间进入厨房,而是变成了观赏植物,做起了“颜值担当”。

根据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辣椒更是登上了《广群芳谱》这本书。单单看书名,我们就可以猜测出主流文化对辣椒“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态度了。

如果在一大排的芍药、牡丹和月季中,种上那么几株辣椒,想想也是挺来感的。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绽放在我面前,我却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吃掉你。

(二)兴于贵州,旺于巴蜀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暴殄天物。贵州的本地居民,为《中国食辣史》翻开了勇敢的第一页,成为了第一批敢吃辣椒的人。

根据清代蒋深《思州府志》的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段是中国人食用辣椒的最早记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贵州人最先吃了辣椒?为什么辣椒先到了广州和宁波,但是这些地方的居民,却只愿意把辣椒当花看?

其实我在刚才,已经给这个问题写下了答案。当地人吃辣椒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吃不起盐。

对于有钱的官员来说,通常不用为吃什么而发愁。但对于最底层的农民来说,那就不一定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是当地产什么吃什么,什么便宜吃什么。

如果副食匮乏,或许会造成营养不良,但如果主食不够了,说不定人就会饿死。所以,古代的贫苦人,通常会优先保证主粮的充裕。而用来佐餐的副食,则是能对付就对付,有什么算什么。拥有咸、辣、酸味的“重口味”副食,便成为了穷人的恩物。

在宁波,广州这种沿海之地,人们根本不用担心咸味副食的来源。就算是贫苦的家庭,也常有虾酱、咸鱼之类的副食。在靠海的地区,大家的饭桌上都不缺盐,能有几个人会追着辣椒不放呢?

可像贵州这样的地区,不仅远离海洋,而且道路艰难,运输起来颇为不便。当贵州成为一个缺乏盐分的省份后,人们便开始用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来替代盐。而“重口味”的辣椒,无疑打败了诸多对手,成为了最终的替代品。

在中国人吃辣椒的历史上,贵州人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而此时此刻,好戏才刚刚开始。

因为张献忠那个老小子造反,在四川一代肆虐了很久,所以昔日的天府之国,几乎变成了一片人烟稀少的废墟。为了重新开发这片肥沃的土地,所以康熙颁布了《招民填川诏》,而且政策十分优惠。如果有百姓主动迁居四川,前六个年头根本不用交税。而鼓励百姓去四川开垦的官员,也能得到额外的嘉奖。

于是,四面八方的居民抵达了四川。与此同时,辣椒也被带到了这片地方。当辣椒与本地原有的花椒接触后,一场风云际会就此开始。从此,麻辣鲜香的川菜渐渐成型,并很快席卷了蜀中大地。

当时人们从未想过,在数百年之后,这种刺激的味道会横扫天下,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痴狂。

(三)麻辣的旅行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网站叫做知乎,据说这个网站上很多用户,都过着“年薪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生活。但讽刺的是,在这个网站上最火爆的几个问题,通常都是这样的:

一元钱能在淘宝上买到什么样的宝贝?

如何装修50平米以下的房子?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真正有钱有闲的人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其实仍然穷得很。对于他们来说,廉价而美味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食。

早期的川菜,便广受漕运从业者的喜爱。这些人的工作强度很大,所以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补充营养,但他们又没那么有钱,只能选择下水、边角碎料的肉类做菜。这些东西的味道并不太好,所以他们用大量辣椒来遮盖其味道,从而衍生出了毛血旺、红油火锅等吃法。顺着漕运遍布的江河,辣椒很快便传播到了各处,成为了广受追捧的调味品。

时至如今,仍有很多人对这种“重口味”的调味料情有独钟。于是,麻辣小龙虾、绝味鸭脖、重庆小面等食物应运而生。这些食品,昭示着人们口味的转变,也意味着辣椒与我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些就是廉价麻辣的极致吗?当然不是,我们别忘了,有一种人间美味的名字,叫做辣条。

辣条多半用大豆制成,兼有浓郁的咸味和辣味。虽然价格便宜,但其销量极为可观,堪称“薄利多销”的典范。而辣条界的“扛把子”卫龙辣条,其市值更是高达500亿,让人瞠目结舌。

正所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辣条其物,堪称是“下里巴人”的极致了。

唯有这些“下里巴人”的食物,才能得到普通人的追捧。

(四)辣味人生与时代颠覆

廉价意味着能在下层大范围流行。但另一方面,在封建官僚和帝王的眼里,辣椒不过是山野小吃,根本不值一提。想要登上大雅之堂,自然势比登天。

当变革来临时,一切都将被颠覆,从社会阶层到大众的口味,其实都是如此。

当封建王朝灭绝后,新崛起的平民阶层,当然不会放过打破旧秩序的机会。他们要将自己的生活习惯推广开来,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标准。于是,中规中矩的官府菜渐渐式微,辣椒却成为了突然崛起的黑马。它的号召力一路飙升,最终得到了今天的地位。

变革与巅峰不分国界。早在欧洲时期,土豆一度是欧洲最为廉价、而且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食物。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并没有那么漫长复杂的历史,所以美国人绝无歧视土豆的想法,并将其接纳到了国内。借助消费主义的东风,美国人将土豆加工为薯条、薯片等食物,并将其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反而输入到欧洲一带,从而让土豆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哪怕有太平洋相隔,但食物地位的变迁史,居然达到了高度的相似。

辣椒的背后有着历史,历史的背后则隐藏着文化。当辣椒在传入中国后,便渐渐适应了中国人的口味,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这种调味料的背后,映照出了时代的变革,更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黄门郎”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中举出人头地。闯过这一关的人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官员,并且就此摆脱了泥腿子的身份。当然,就算是进入到了官僚集团中,他们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官运亨通,从此青云直上,一生名利双收;有些人则蹉跎不前,一生沉沦下僚;更有很多官员,因各种原因而身陷囹圄,昔日十年寒窗的辛

  • 长安城在古代有多繁华?唐朝长安的“坊”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的,整个城区面积达到了84平方公里,是明朝时期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一时期的君士但丁堡大了7倍。人口的峰值超过了180万,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古代的长安城吧。在长安城中间有一条朱雀大街,笔直的

  • 蜀道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多重要?为何难于上青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道,顾名思义就是指来往蜀地的道路。在我国,蜀道的历史非常悠久,昨早可以住宿到3000多年前,比古罗马的条条大道都还要历史悠久。狭义上的蜀道,主要是指“秦蜀古道”和“陇蜀古道”。那么蜀道对于古人有多重要呢?为何又会难以上青天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唐朝时期是如何管理外来学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个制度是给外国男性留学生配三名中国女大学生。这个行为让很多我国人感到愤怒,职责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跪舔外国人。同时近期网上非常火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口碑非常的不错,考究的服化道,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盛世大唐,天下长安的气象。把这两个放

  • 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最后归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关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刘备手下著名的武将,五虎上将之一,有着“武圣”的美誉,其天生神力,屋里超群,绝对是威震天下的猛将。而关羽的神勇无敌还与他手中的两样宝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样宝贝便是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那么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归谁了呢?先来

  • 唐太宗最宠爱的小女儿病逝,墓穴中出现无头壁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李世明,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去评价这位皇帝的?在很多人看来,唐太宗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李世民一生当中宠爱的女人又很多,而他最宠爱的就是自己的小女儿新城公主了。因为唐太宗当年最宠爱的长孙皇后很早以前就病逝了,所以便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位小女儿。新城公主长大后,李世民为了给她找一个好人家,也是费

  • 战国时期两个被邯郸女子改变国运的国家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风起云涌,战乱不断的表面下却暗示着社会制度即将发生大的变革。旧的贵族制度下的奴隶制度即将土崩瓦解,以血缘关系为统治依托的秩序也渐渐适应不了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准确的描述了。此时,周朝的统治者周天子,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统治社会的“礼&rdqu

  • 秦始皇生前留下诏书给扶苏,为何还是未能执掌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0年到221年这个期间,秦皇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先后灭掉了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大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首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当年的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远胜于三皇五帝,认为再用“王”这个称号,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功绩,因此便用三皇中的皇与五帝中的帝合并在一起自

  • 我国目前唯一与武则天有关系的文物是什么?一农民挖出的铜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登机、临朝听政的女皇帝,但是她所留下来的文物却是非常的稀少,而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的处境过于的尴尬。因为后来李唐卷土重来的时候自然是要将她的曾经抹去。另外再加上一些技术上的限制,武则天的陵墓始终是无法进行正是发掘,而这又为史学家研究一代女皇武则天增加

  • 顺治帝与董小宛有着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帝福临是我国清朝时期入关以后的首位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就登机继承大统,在母亲孝庄太后的精心抚养下,长大亲政之后在政治上颇有成就。然而这位少年天子去世的时候仅仅只有24岁,着实让人惋惜。然而在民间的传闻当中,其实顺治帝并没有死亡,而是因为爱妃董小宛之死看破了红尘,于是到了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难道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