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打仗冲锋的时候如何保证后面人不会射到前面的队友?

历史上打仗冲锋的时候如何保证后面人不会射到前面的队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4/2/20 4:03:06

我们经可以看到一些反应历史战争的电影当中使用人海战术进行打仗,成千万的士兵一窝蜂的网上冲锋,边冲还边开枪。那么像这样的疯狂冲锋如保证后面的人不会打到前面的队友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编只想说:完全是想多了。因为在真实的战争中,从来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

千军万冲锋的情况有,但基本发生在敌军被歼灭所剩无几或者逃跑时,进攻方才会发起冲锋。即便如此,冲锋通常也是以3-5个人或一个班为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会留出几十、几百米甚至更远距离,不会所有人拥在一起,被当活靶。所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后面人会打到前面战友的情况。

而且,这个问题算是伪命题,因为自从马克沁机枪出现后,战争就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人海战术”了。

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抗美援朝,志愿军是用人海战术取胜的。久以来,人海战术似乎成了我军的一种象征,归咎起来是受影视剧影响深,电影电视要考虑到视觉刺激,因此打仗都是人挤在一起冲锋,实际上这种“人海战术”在实战中很难会看到。

何谓人海战术?电视剧电影是这样拍的:指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战士不要命的往枪口上冲,嘴里还大声喊叫,成士兵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以身体消耗敌人的子弹,最终冲垮敌人防线。

但是真实战争中,只有敌人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冲锋场面,敌我力量悬殊不大时,绝不会用这样的所谓“人海战术”去冲锋的。战争年代,能成为指挥官的,还不至于这么傻,所以那些天天把志愿军“人海战术”挂在嘴边的,不是傻就是别有用心。无论是抗战、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我军从来没有用过“人海战术”打过仗,不仅我军,任何一国也不会这么打仗。

那真实战场,军队是怎么打仗的呢?比如进攻方有300人,防守方有50人,防守方会根据具体地形来布置兵力。比如把50人(5个班),正面阵地布置2个班,左翼布置1个班,右翼布置1个班,留1个班做后备支援。300人对50人,进攻方是防守方的6倍,难道那300人会用“人海战术”一窝蜂地防守方正面阵地冲锋吗?恐怕傻子才会这么打。

实战中,进攻方可能会这么打:300人(约30个班),用4个班进攻正面阵地,2个班进攻左翼,2个班进攻右翼,再2个班从左翼的左翼迂回包抄,2个班从右翼的右翼迂回包抄,下8个班做后备支援。这样一来,进攻方就把防守方围在一个扇形阵地内,如果防守方担心被围死,就会调集剩余兵力赶往自己的左右翼支援。那么进攻方此时就有2种可能,一种再调集兵力把对方包围起来,另一种把剩余兵力全部调往正面进攻,让防守方疲于应付。这仅仅是几百人的小规模战斗,如果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战役,那调兵遣将就更复杂了,考虑的因素也更多。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往往战线拉了几百里长,有时一战打几年的原因,如果按照“人海战术”,把所以兵力放在一起打,冲锋互射,别说几万人,就是给你几十万人一天也能被打

我们看某某战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以为就是几十万人聚在有限的地方一起互殴,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实战中,这几十万人会被分解成一个军、一个军、一个师、一个团营连排,直到最终分解为一个班,面上看是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实际上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无数个以班为单位的小战斗,甚至更小到仅有2-3个人。所以大战役几百,上千公里战线就是这么拉长的。

比如咱们都知道的淮海战役(又称蚌会战),整个战场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起山东枣庄,南至安徽淮河两岸,方圆几百公里都在打。双方总兵力共有150余万,那分解到每个市、每个县、每个镇、还有一些战略要地,实际上每场战斗人就很少了,战争就根本不是什么“人海战术”了。

如果大家找一些抗战或者抗美援朝战争,甚至对越反击战、两山轮战的图片、视频资料看下,你就会发现基本上战斗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区别是各个班互之间距离有多远,有的可能几十米,几百米,有的可能几公里,几十公里。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人海战术冲锋时,怎么保证后面人不会打到前面人?本身也就是伪命题了,因为自全面热兵器时代以来,就没有所谓的千军万马一起冲锋的“人海战术”了,即便有冲锋,那也是敌人被消灭殆尽,或是追击敌人时才发生的。如果这样,就更不用害怕打到前面战友了,因为后面人只会跟着冲,根本不会开枪射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男女授受不亲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更加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男女授受不亲”是一句古话,意义是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其中写道:“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也就说明根据当时礼教的规定,男性和女性之间是不能随意接触、交谈的,不然就是不礼。其实“男女

  • 欧阳锋为什么要让杨过认他为义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神雕侠侣》当中,杨过曾经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就是《射雕英雄传》当中一个大人物,西毒欧阳锋,而欧阳锋一直坚持要让杨过认自己做义父,教他武功,杨过也的确这样做了,这多少就有点认贼作父的感觉了,因为杨过的父亲杨康,当年就是死在了欧阳锋的手上。但是欧阳锋为什么要让杨过认自己做义父呢?首先杨过是杨康和穆念慈

  • 为什么杨逍从没找过纪晓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杨逍与纪晓芙,可以肯定的是,纪晓芙一定是对杨逍一直没有变心的,不然她的女儿也不会叫杨不悔,但是杨逍就说不准了。杨逍对于纪晓芙一开始自然也是有喜欢的,但是后期却似乎并不像纪晓芙那样坚贞不渝,尤其是在纪晓芙离开之后,杨逍从来都没有去找过她,更是让人怀疑杨逍会不会根本就从来没有喜欢过纪晓芙。《倚天屠龙记》

  • 从三品和正四品谁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官职品级,文勋十级,武勋十二阶。从品级看来,从三品肯定是要大于正四品的,不过当时却有人把从三到正四称为升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工作内容不同,才有了这样的说法,有时候官职高反而还没一些低官职的自由,在各方面的限制也更多一些。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明朝官职体系有哪些特别之处,看看正四品

  • 为何有的日本兵刺刀上挂着旗子,有的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一些抗日神剧中看到,导演为了丑话日本兵,把日本兵拍的愚蠢、弱智,往往出现一个中国老百姓就能将一个日军连队就这么团灭了。然而很明显,这并不属实,若是真的有这能力,那中国还会有14年的抗日战争吗?在这里小编只想说,麻烦尊重下抗日老兵以及历史,不要将胡编乱造的东西充当历史了。真实的日本鬼子远比我

  • 历史上的“春子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乞丐都是那种衣衫褴褛的形象,蓬头垢面的,浑身脏乱不堪,还拿着个破碗沿街乞讨或是磕头掏钱的人。然而事实上呢?这只是人们所看到的最表面现象。其实乞丐历来就不简单,从世界上第一个乞丐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围绕着乞丐的故事可谓层出不穷,其中恶人多于好人,恶丐多于义丐。为何如此?很简单,房无一

  •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切·格瓦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们经常可以在衣服的团或是水杯图案、涂鸦等等都能看到切·格瓦拉的头像。切·格瓦拉在世界上获得了无数神圣的光环,被很多青年人所膜拜和景仰。渴望像格瓦拉一样摩托行天下,渴望尽量填充一丝理想主义,渴望自己的灵魂像白纸一样,然后寻找生命的方向。这个是切·格瓦拉最著名的肖

  • 铁扇公主为什么有芭蕉扇和太上老君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铁扇公主拥有一把芭蕉扇,也只有这芭蕉扇才能够扇灭火焰山的火,唐僧师徒才能够继续前行。但是铁扇公主因为自己孩子红孩儿的事情,对孙悟空产生了误解,以为是他害了自己孩子,最后误会解开,才终于把扇子给了孙悟空。只是,这芭蕉扇又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铁扇公主会有一把芭蕉扇?这扇子和太上老君有什么关系呢?铁扇公主

  • 古人都是怎么打耳洞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爱美的人,会在耳朵上打耳洞,用于佩戴耳饰,现在打耳洞有专门的器具,操作也很简单,只不过不能保证一定不痛,毕竟从身体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损伤。不过古代也一样有很多耳饰,那古人也一定可以打耳洞,那他们又是怎么打的呢?古人打耳洞用的是什么,耳洞这种东西又是从何而来有什么发展历史吗?对于古代的耳洞,我还

  • 魏征只是一个凡人臣子,为什么能杀掉泾河龙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当中有些情节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并不太能理解,泾河龙王因为擅自篡改玉帝的旨意,下雨的时候时间、雨量都不对,被袁守诚发现,泾河龙王求袁守诚给他一个救命的办法,可是最终李世民还是没能护住他,他还是被魏征杀掉了。不过,魏征只不过是一个凡人臣子,为什么有能力杀掉一个龙王呢?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