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张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12 更新时间:2023/12/9 1:07:55

张敞画眉这个成语是指夫妻二人关系很好,其中的典故自然是和西汉官员张敞有关。张敞作为京兆尹没有一点官架,他和她的夫人关系之分要好。因为张敞妻子眉角从小有伤,所以张敞每天起早为夫人画眉,然后再去做自己的事。此后这件事传到了汉宣帝的耳中,汉宣帝也询问过张敞此事,张敞确认为给妻子画眉是最有趣的事情。其实张敞这个人还是挺过挖掘意义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他吧。

(一)直言进谏,开仕途佳境

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张敞从政是从做基层工作(乡官)开始的,由于为官清廉、能力超群,不久就被提拔到宫廷当了太仆丞。这个职位是管理皇帝车马的副手。

虽然是“弼马温”这样一个角色,但张敞还是负责任地干好这项工作。

汉昭帝死后没有太子,由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甫一登基,就大肆起用自己的旧人,引起朝廷担忧。张敞为汉朝社稷计,率先上书进谏,直陈刘贺之过。

十几天后,辅政的大将军霍光就借口把刘贺废掉,另立了汉宣帝。张敞这一大胆“亮剑”,充分显示了超人的见识和过人的勇气,随即被提拔为豫州刺史。

后来他又多次上书言事,宣帝看他谏言多切中时弊,就擢他为太中大夫,让他接近权力中枢。张敞的直脾气虽然深得宣帝信赖,但却得罪了秉政的大将军霍光,被贬到外地主持节减军兴用度之事,后又调任函谷关都尉。

汉宣帝担心被废的昌邑王刘贺行为不轨,就特令张敞为山阳太守(刘贺废后居住地),暗中监视刘贺。张敞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刘贺被废后沉迷酒色,昏愚痴狂,无心思也无能力起事,便据实报告宣帝,使宣帝从此放下了这一心头之患。

从这一任命可以看出,汉宣帝已经把张敞作为自己的心腹,纳入朝廷培养视线,他的仕途正在逐步进入正轨。

(二)善治盗贼,显执政能力

张敞在山阳郡当太守,把辖区内治理的得井井有条,秩序斐然。然而,邻近的渤海郡、胶东国,却是盗贼四起,百姓不安。张敞就向皇帝上书,要求调到渤海郡或者胶东国,维护那里的秩序。

汉宣帝看他这么勤勉肯干,自然高兴,一纸调令就派他当了胶东国相。

张敞到胶东后,立即着手缉盗。他捕盗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对出名的强盗头目,明码标价进行悬赏。对捕盗有功的官吏,破格提拔。他还鼓励强盗们自相残杀,对提着强盗首级进献的,不仅原罪减免,还给予奖励。通过这项措施,张敞先后提拔了几十人,胶东国一带的盗贼基本肃清,百姓恢复了安宁的生活。

而此时,京兆地区却盗贼横行。由于京城住的既有皇室贵戚和官僚,又有豪强富户以及地痞流氓。当这个皇城根儿下的地方官,不仅要会处理各种关系以求自保,还得会办案治住各种恶势力。

汉宣帝看到张敞治理胶东有政绩,就把他把他征调进京,当这个最难当的京兆尹。张敞到任,先召见长安城的名士,查询强盗头目的踪迹。然后又把这些头目召到府里,责备他们不守法纪,要求他们戴罪立功。

为了不引起混乱,张敞采取了分化瓦解强盗集团的方法,先任命几个强盗头目为小吏,再由他们自行协商解决内部问题。

这些头目看到官府不再追究他们责任,还给他们官做,自然愿意归队朝廷。于是,他们就和张敞分工合作,一起捉捕那些有案底的蟊贼。这几个头目设计邀请自己的弟兄们喝酒,趁酒醉在他们身上做了记号,然后由张敞的捕快在各个巷口按记号抓人。

这样,一天就抓了几百名强盗。张敞经过严格审问,都依律判刑,狠狠地打击了这些偷盗势力。很快,长安一带的偷盗案件就稀少了。百姓们不用再担心自己家里被盗了。

在张敞之前的几位京兆尹,都由于没有治理好京城的治安,先后被下狱免职。而张敞上任没多久,京城秩序就大为改观,朝廷内外都很满意。汉宣帝很高兴,嘉奖了张敞。从此,张敞越来越受到汉宣帝重视,以后朝廷每有大议,张敞总能博古论今,拿出合于实际的办法,使朝中公卿非常佩服。

后来,张敞还先后做过冀州刺史、太原太守。在每个任上,他都奇招频出,整肃地方治安,受到百姓拥护。

(三)不拘小节,仕途进步受阻

不过,张敞工作时间兢兢业业,下班之后却很随意。往往穿着便衣,摇着扇子,就到长安街上溜达去了。

更让那些坐稳了官椅的“假道学”们看不惯的是,张敞还有“癖好”,就是为老婆画眉。

张敞老婆幼时受过伤,眉角留下疤痕,为了给老婆遮丑,他每天都要给老婆画眉遮住疤痕后才上朝。张敞画眉的技艺娴熟,眉式繁复,一时间被传为夫妻佳话。这样一个有情有意的新好男人,却被朝中那些“假道学”们视为异端。

他们给汉宣帝打小报告说,张敞身为朝廷高官,却痴迷于为老婆画眉,举止轻浮,有损官员形象。汉宣帝过问此事时,张敞坦然应对,夫妻闺房之内,还有比画眉更私的事,这又算什么事呢?宣帝想想也就作罢了。

张敞做事也有欠考量的时候。

一次,张敞的属下有个叫絮舜的,听说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即将被免职了,就不肯再为他效力。张敞听说后,就找个借口将絮舜下狱定了死罪,在临刑前还写了个条子问絮舜“五日京兆怎么样?”。

宣帝派使者巡行天下,检举冤狱时,絮舜的家人拉着絮舜的尸体、拿着张敞的手条,状告张敞滥杀无辜。宣帝问明原委后,就以张敞同杨恽有株连为由,将他削职为民,算是保全了张敞的性命。

张敞这件事,尽管显示了他办事不掬常态,但也说明他做事有些耍性子,容易头脑发热,办事不考虑后果。

从整个事件的处理来看,张敞也有挟自己的功劳,向皇帝宣泄不满的味道。他觉得自己到处给皇帝充当“灭火队长”,却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一待十几年,没往上升迁。一个小小絮舜,就敢拿他使性子,不执行他的命令。他就要出口恶气,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看看他在汉宣帝心目中的地位。

但这种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从宣帝对他的处理看,确实对他欣赏有加、保护备至,但也让宣帝从此对他有了看法,不再重用他,甚至外放到太原。

(四)张敞给我们的警示

作为官场上的一员,张敞做事,有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味道,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就行,从不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外人说他为妻画眉有失官仪,他便觉得别人过问自己的家事,就有侵犯自己隐私权的嫌疑,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有“窥阴癖”。

絮舜不把张敞当回事,张敞就不把你的性命当回事。反正为官一日,就有权力可用。这些算不上小节的小节,却往往显示着一个人为官的沉稳和智慧。

有时,往往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节,会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的借口,成了影响个人成长的“致使伤”。他每到一地都能“拎住牛鼻子”,整饬治下的社会秩序,看起来平平常常却举重若轻,证明他确实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般的能力;他做事不按常规,却总能有理有据,见解独到,证明他也是个思维缜密之人。

这样的人,不仅是个干事的将才,某种程度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然而,官场本来就是个不清利的地方,有些人就是要不断放大张敞生活作风上的事,硬说他是“材轻之器”,不堪重任,来阻挡他继续上升的道路。想来也是可悲,官员们总是循规蹈矩惯了,一个个成天讲究什么官威、官仪、官德之类,硬生生地把工作习惯带到生活中来,让人觉得总是那么神秘、威严,甚至僵硬,无形中就拉远了与普通群众的距离。就连有时在自己的妻儿面前,也要端个架子,腆着一副没表情的脸,不仅显得没有人情味,更别说懂什么生活情趣了!

所以,张敞就讨厌这些看不出阴晴的嘴脸、看不惯这个按部就班的官场,他唯一不好经营的就是按照那些“假道学”们的程式,每天经营什么厚黑学、什么为官之道、什么治政方略。

他爱表现,那是在家里,他爱自由,那是在闲时,他把自己的公私时间截然区分开来,活得自然,活得情调。

这在那些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官究”们眼里,就显得有些另类、有些碍眼。

张敞才不管你怎么看他,他收拾絮舜,也是想给这些成天蒙着脸自欺欺人的家伙们看看,他不是为了当官就不敢做事,对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他一样会睚眦必报。

他并没有把官位看得像那些削尖脑袋的同僚们一样,敢作敢当。

但他这一着确实玩的有些过火,弄不好就会丢了性命。但他是张敞,活得自然率性,由不得自己受委屈的真男人。

【作者简介】乔永胜,1973年6月生,太原市作协会员。地方大学毕业后,参军奉献十余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致力于用现代综合知识解读历史人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有为在流亡的16年时间里是如何度过的?大吃大喝,逍遥快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结局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国惨败。这场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中国进行了30年左右的洋务运动也正式失败了。随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了戊戌变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日维新。但是由于国内顽固派实力强大,最后在顽固派的打击下,除了康有为,其他人都成为了阶下囚。原来在戊戌政变发生之前

  • 高衙内欺负林冲的妻子,为什么林冲不敢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林冲一直都是《水浒传》里面一个让人印象很深刻的人物形象,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看中,起了轻浮之心,林冲因此得罪了高太尉,被高太尉刺配。不过在原著当中,林冲得知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内欺负的时候,心中自然是很愤怒的,但是他即便是怒气冲冲,却始终没敢对高衙内下手,他为什么一直不敢把高衙内打回去呢?林冲到底是窝囊还

  • 秦始皇是不是自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关于秦始皇确切的死因,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个谜。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死于疾病,有人认为秦始皇死于非命,那秦始皇究竟是不是自然死亡呢?秦始皇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一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多数时间都要批阅文书到深夜,时间一长身体肯定会染疾。不过秦始皇晚年生活已经无法自理,而赵高、李斯等人也萌生了反叛之意,他们

  •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非常厉害的一群人,而现代意义上的状元,其实远远不如古代科举制度下产生的状元,毕竟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的状元是非常难考的,从科举制度诞生一直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总共也就几百位状元,而且在这些状元当中,还有一个年纪最小的状元,宋朝时期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孩子竟然获得了

  • 古代的守陵是什么?到底是守护什么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能听到一个词“守陵人”,守陵人当然就是守护一些陵墓的人,这种人在古代一般都是身份很高的人才能够有的,比如守皇陵的,那就是给皇家守陵。不过,守陵人虽然存在过,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陵墓为什么要守着,又该如何守着,守陵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守陵人要守护

  • 吕布被杀后他的女儿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吕布,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军阀。吕布为人勇武,闻名天下,在名间有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当中都有明确说到吕布有一个女儿,对于这个女儿的身世也是很多人所关注了。很多人都想知道,吕布被处死后,他女儿的结局

  • 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制酒的历史已有上千年的时间,据说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酒曲复式发酵法,从而可以大量制造出黄酒。直到宋朝时期,人们又发明了蒸馏法,使得酒的纯度更高,白酒也逐渐开始盛行。其实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酒都有着独特的感情,而中国的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那对于古代酒类的发展史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这次就为大

  • 为何北齐会被北周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为高欢和宇文泰两位权臣所掌权,这两位都是为了富强自己的国家而进行了各种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北齐和北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两国建立之后,北齐的国力一直都凌驾于北周之上,尽管不是一边倒,但北齐总比北周强一点,这跟北齐继承了北魏的大部分,还有北齐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密不可

  • 古代的治安是如何保障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些古装电视剧看到一些侠客在出门的时候背后总是背着一把长剑,潇洒无比,好不风格。但是在事实上,如果就这么走在大街上,那么肯定会马上被官府的人给抓起来,而这几跟古人如何保障治安就有关系了。谢假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古人是如何保障自己安全的吧。如果你是一位会功夫的人,那么你只需要带上防身用

  • 发明卫生纸之前,古人都是如何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很多穿越题材的小说或是电视剧总是很风靡,出现了很多想要穿越到古代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幻想着穿越到古代,然后赶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走向人生巅峰。但是古代与现代的差距表现的往往是在很多细节上面。就比如说现在人入厕是干净又先进,与古代相比的话,很多人恐怕无法接受。因为没有马桶这玩意,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