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为何要远征高句丽?两国有何恩怨?

隋唐为何要远征高句丽?两国有何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1/27 3:20:02

隋炀帝曾在2年间三征高句丽,而且三次隋炀帝全是亲自出征,可见对其重视程度。不过隋炀帝第一次东征,因为战略失误最后惨被而归;第二次又因为杨玄感叛变从而退兵;第三次同样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效。到了唐朝,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对高句丽发动远征,最后成功灭掉高句丽、百济。为什么隋唐都要不遗余力消灭高句丽呢?两国之间到底是有怎样的恩怨?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自高句丽诞生之日起,中原王朝就不断的大规模进攻高句丽。隋朝隋文帝开始,包括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位皇帝先后率大军攻伐高句丽。那么,隋唐时期为何要不遗余力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满洲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从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持续时间长达705年。而中原集中一统的封建王朝,一般到200多年就算不错了,可以说高句丽的历史悠久,国基稳固。

从历史上,朝鲜早期是没把渤海国视为其国历史,但高句丽一直是被视为其国历史,并命名为朝鲜的三国时期。中国早期的讲世界史,讲朝鲜史时候也会讲这个朝鲜的三国时期。但近代,因为担心韩国对满洲地区提出主权要求,又开始把高句丽说是与朝鲜没有血缘关系,并把高句丽说成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

如果从中原王朝把周围都看做藩属国,那所谓藩属国都可以说是地方政权。但这些地方政权不仅根本不听中原王朝的,而且还经常来骚扰中原王朝。

要问隋唐为什么拼了老命也要打高句丽?而且隋朝就是因为拼了命地打,结果给自己拼死的。这唐朝还不长记性,接着还要打?

这高句丽,虽主要建国在满洲地区,但跟其他在此起家的北方民族不同,基本没有大举进入中原,最多只是军事骚扰中原王朝的边境。既然现在说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怎么还分出边境了?也许应该是内部边境吗?通过几次和中原王朝正面冲突,也说明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不够强大,还达不到其他北方民族那样强盛。

中原王朝在隋唐之前,就跟高句丽交手几次。最早先说曹魏的时候,以前中原王朝在辽东地区有一些据点,而且出现过一段时间公孙氏军阀政权,高句丽协助曹魏把公孙氏政权消灭。其后曹魏忙于与南方交战,这边也就没什么兵力。于是高句丽来侵占了曹魏在辽东土地。等曹魏结束南方战争后,腾出手,就派大军来剿灭高句丽。具体一打,就知道还是很难打的,打了很多苦战,甚至魏国的大将王欣也死于高句丽之手。但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还是弱于魏国,最后魏国攻下高句丽都城。

但以前我写的文章就分析过,中原王朝不具备长期占领满洲蒙古的条件,军需根不上,也无法长期驻军及派人员治理,更大原因在清朝人口暴涨之前,也没有中原人愿意移民那里。所以魏国最后撤军。另外就是慕容鲜卑也多次与高句丽交手,也曾攻下高句丽首都。

如果把魏国和慕容鲜卑都算在中原王朝范围,这就是隋唐之前就打过高句丽。

魏国和慕容鲜卑以及隋唐这四个政权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统治者都有鲜卑血统。但曹操那时,满族没入关,还没大气候。我认为曹操可能是鲜卑人后裔,虽鲜卑后来才打进中原,但那时候已经有一定实力,其中一些人可能迁移到中原居住,迁移来的鲜卑人可能就包括曹操祖先。最后因为鲜卑人很大一部分融入满族,故才认为曹操可能是满族人。慕容鲜卑就不用说了,那是百分百如假包换的鲜卑。

隋唐两朝皇室的母系是来自鲜卑,也是没有争论的。有争论的只是他们父系是否是来自鲜卑,现在研究李世民祖上有鲜卑姓氏大野氏。而且其祖先经历基本是和鲜卑人经历一致的。现在考证文章很多,而且网上很容易找到。有兴趣可以查看。

打过高句丽的四个朝代有一共性就是皇室的鲜卑血统,所以他们对满洲地区土地有感情,这或许是他们打高句丽一大原因。

而其他原因,基本就是表面的,也可以说双方直接冲突原因,那就是一边高句丽要想继续扩大领土,经常骚扰中原王朝边疆地区。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中原王朝当时是比较稳定时期,有中央财力来支持打。但经过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付出很大代价,隋朝就是因对高句丽战争,不仅军事上大败,死伤甚众,还闹得国内财力紧张,引起农民起义。李世民对高句丽战争基本也是如此,没得一点便宜,而且死伤很多。

根据一些专家研究推测,连李世民都可能受伤,才不得不草草收兵。最后到唐高宗的时候之所以能灭高句丽,完全是因为高句丽的内乱。但结局对中原王朝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中原王朝没能控制原高句丽地区,最后还是撤出。真正的收益者是朝鲜半岛上的新罗,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上的土地大多被新罗所占。

一:就是高句丽不安分老是想要搞事情。从隋朝政权建立开始高句丽就一直与大隋作对是想尽办法的扰乱人家边境。当初杨广代替北周建立隋朝时,高句丽就一直支持北周残余势力对抗隋,还联合突厥,契丹掺入中原内战之中搞得大隋很是恼火。后来隋的政权逐渐稳固,高句丽见势头不对又假意向隋称臣,但是它同时又向中原的另一个政权陈交税纳贡连表面功夫都不做足。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隋和陈之间的关系自然水深火热,又怎能容许高句丽这样两头摇摆。何况在隋和南陈对峙的过程中,高句丽一边向隋称臣一边又联合突厥、契丹和南陈想方设法地攻击隋。后来隋统一中原后仍然不断挑起战事。杨坚在征讨高句丽檄文里说的是:这高句丽既然向我大隋称臣,背地里又联合突厥、契丹不断地让我边境实在不枉为人臣如今我朝出兵讨伐也是为了长远打算不能放着不管啊,如今是必定要把它拿下来保这天下太平。可见隋对不安分的高句丽也是十分忌惮,怕它控制了突厥契丹等势力任由它发展,以后一定是个大患。

其实后来唐取代隋其中也多多少少有高句丽的推波助澜,到了唐的政权建立后,政事金济空前繁荣。朝鲜三国各有各的打算,其中新罗投称大唐这也算是大唐的一部分了,而这时高句丽和百济又一起打新罗,这摆明就是向大唐挑衅试问哪个当权能忍受这种行为。而且在这期间还对唐太宗李世明的警告置若罔闻,这简直就是在作死的边缘不断地试探啊,而且一边试探还一边讨巧卖乖。

二:就是高句丽确实有实力。它与突厥契丹等游牧政权经济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稳定的农业发展,制度也相对完善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相对的国库也就更加充足。游牧政权会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而若有稳定的农业发展就不同了,大兴农业国有剩余,长此以往国库充盈对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若它真的心甘情愿的臣服也就罢了,可是它偏是不安生。

若是放任不管,任其壮大到时再一统朝鲜对中原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或许能够颠覆中原朝政也未可知呀,这种例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宋不就是被金取代的吗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何况它的政权稳定,军队战斗力充足。在与朝鲜三国三足鼎立相互牵制的时期都有余力去与隋唐对抗,恐怕隋唐也早就将它视为异己了哪能容忍它日益壮大啊。

三:就是领土问题,这个问题放在今天也是一个让人重视的问题。这其实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大国尊严的问题,同样的高句丽也是这个问题。辽东一带早就被视为中原领土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分封地,也让它们自己发展但前提是一定得承认自己是中原的一部分还得老老实实的。而高句丽却不但没有臣服之心也没有安安分分夹着尾巴,反而明目张胆的与隋唐对抗扰其边境。这显然是一次又一次地摸了老虎的屁股。再者说,从古至今但凡是有关领土问题,一向的态度就是寸土必争。历史东征西讨的事件也不少,更何况是早就被纳入版图的地域呢。我自己的地方当然是要拿回来的,而且是我想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拿。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江南是中原最富饶的地方,盛产粮食被誉为是天下的粮仓。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君王是不重视江南的,而高句丽长期以来对江南虎视眈眈。这种关乎天下民生大计的事情,怎么能放任不管呢?一但江南受到高句丽的扰乱那天下必定打乱,到那时全国的百姓吃饭都是个问题,到时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肯定会导致朝政不稳,要是到那时在发兵去打高句丽,那一定是必输无疑!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无论百姓还是朝中大臣都是人心惶惶,那还有那份士气去战场厮杀?况且真的到了那时军队又没有足够粮草供给就再奈何不了高句丽。虽说高句丽没有太大的动作,但是自己的在意的宝贝哪能任由他人虎视眈眈,更何况这个人是帝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娲让三妖去迷惑纣王,为什么最后却杀了她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妲己等轩辕坟三妖去商朝,来到纣王身边迷惑他,倾覆商朝的江山,就是女娲的授意,这才有了后人眼中红颜祸水的苏妲己。面对女娲的命令,三妖也不敢不从,或许她们一开始也认为,事成之后女娲不会赖账吧,但是没想到女娲真的就赖账了,不承认她们,最后三妖被处死也不管不顾,究竟女娲为什么要这样?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诞

  • 哪吒为什么是三太子?李靖不是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太子这个称呼,在古代一般指的都是皇帝定下来的继承人,不过在神话故事中,似乎就使用的没有那么严格了,比如龙王太子不止一个,只要是龙王的儿子就是太子。但是为什么哪吒也被叫做三太子,哪吒的父亲李靖又不是皇帝也,为何哪吒也被称为太子?神话故事中为什么会与历史的出入那么大?太子是皇权下的产物,被皇帝钦定下一任

  • 德国国会纵火案的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3年2月27日晚上10点左右,德国国会大厦发生火灾,这就是著名的德国国会纵火案。战争狂人希特勒在当时借着这个机会将责任栽赃给了德国共产党,并且控制了国会,实现了独裁统治,这也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那么德国国会纵火案的幕后凶手到底是谁呢?希特勒为何要栽赃迫害德国共产党呢?历史背景

  • 雷迪菜菜族人长什么样?雷迪菜菜族生活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雷迪菜菜族这个名族的人,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被这个名族的人的奇特生活方式给吸引住了,那就是他们只喝血不吃肉,而且他们喝血不是把动物给杀死,而是喝一点让伤口长好,然后再继续喝这样的,好吧可真够厉害的呀,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名族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呢?他们具体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

  • 阿朱为什么要故意牺牲自己?其实她害了自己也害了乔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阿朱是《天龙八部》女主之一,也是乔峰一生最爱的人。阿朱性格古灵精怪,聪明伶俐,不像乔峰那样死板。阿朱和乔峰第一次相遇,是因为丐帮内部发生事端,后来阿朱被西夏武士缉拿,乔峰及时出手相救,也让两人有了更多了解。此后阿朱易容成少林弟子,到藏经阁偷易筋经结果被玄慈大师用大力金刚掌所伤。乔峰为了救阿朱更是不惜

  • 木牛流马的结构原理靠什么行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木牛流马这种东西,相传是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出来的一种,外表类似马,但却是木头制成的,可以像真马一样驼运粮食的工具,这种发明可以说省去了很多真马的使用,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但是这种东西至今没有人能够彻底研究透彻,到底木牛流马靠的是什么来运作,它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能量

  • 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密谋毒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23年的夏季,马其顿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突然患病逝世。这位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空间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率领着马其顿与希腊联军发动了对波斯的远征,历经了10年的时间征服了东方广阔的土地的亚历山大大帝就这么突然逝世了。对于他的死,几千年来一直中说纷纭,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公元前3

  • 水浒传武松的师父是谁?武艺是跟谁学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武艺高强,这是《水浒传》当中对他的基本设定,他能够打死一只大老虎,而且还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也算是为当地除害。西门庆联合潘金莲杀死自己兄长,武松一个也没放过,后来上了梁山。而很多人也很好奇,武松的一身武艺究竟是跟谁学的,他的师父到底是什么人?武松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北宋末年有一武术大师,名叫周侗

  • 车迟国国王到底做了什么事导致车迟国三年不降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能够列为四大名著自认是有它的原因的,而作者也肯定不会是随便想到个猴子出来干点事就完了的。不得不说,西游记是一本好书,有的人说它是杨佛抑道,因为西游记的目的就是到灵山取佛家经,不然也不会费劲周折的要往中原渗透。吴老先生话费那么大的精力,总得要告诉读者点什么,认真看西游记,其实

  • 孙悟空为何不直接告诉乌鸡国太子他父亲被杀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就吹出一口仙气有,然后一声“变”就成为了一个红金漆的匣子,吧白玉圭放在内盛着,道:“师傅您将此物捧在手心,到了天晓时分,穿上锦襕袈裟去正殿坐着念经,等我去看看他那城池。端的是个妖怪,我就打杀他,也在此间立个功绩。假若不是,且休撞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