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北伐时面临财政危机,他是怎么解决的?

汉武帝北伐时面临财政危机,他是怎么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4/1/23 22:55:33

汉武帝创立了一代盛世,可他的盛世基础,全是靠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打下的。当时刘邦建立汉朝时,国家政权并不稳定,后来吕后掌权,采取“无为而治”恢复了部分经济。可吕后去世,诸吕之乱又让国家受损。

直到汉文帝即位,才开始省吃俭用,不仅降低自己的饮食标准,还下令以后自己的陵墓,不许使用任何金银铜锡来装饰。到了汉景帝时期,也传承了文帝时期的节俭风气,就连各诸侯国,都开始效仿节俭作风。

到汉景帝后期,汉朝的经济已经得到恢复,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经济已经达到盛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所以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朝经济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为接下来汉武帝建立盛世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接手的汉朝,已经是很富裕的状态,所以他放弃了休养生息,打算继续收服边境部落。

可是打仗是很耗资金的事情,汉武帝北伐之时,盛世汉朝面临财政危机。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得知,汉武帝北伐之时,每六十四石粮食,只有一石可以送到前线,而整个战争牵扯的人数多达50万人,包括后勤什么的,可想而知,真正需要的粮食达到多少。

不光是粮食,每次战争过后,牺牲的战马、士兵也不计其数,如此大数量的消耗,对国家实在不利,百姓为了在背后支持汉武帝,都不得不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既然这样,汉武帝为何还要执意北伐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汉武帝之前,汉朝是如何维护与匈奴的关系的。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与匈奴一直采取的是和亲政策,刘邦提倡以和亲止战,而从那时起,汉朝就陆续有公主前往匈奴和亲,汉高祖时期一位、汉惠帝时期一位、汉文帝时期四位、汉景帝三位,就连汉武帝时期,都还有一位公主嫁给冒顿单于。

前前后后十位公主去和亲,按理来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已经缓和,完全没必要针锋相对。其实这样也挺好的,毕竟用一场婚姻,就能防止更多士兵伤亡,况且公主和亲,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历史上有不少公主和亲,结果都与丈夫十分恩爱。

那为何汉武帝不接着采取和亲政策,继续维护边境和平呢?这一切还和匈奴的所作所为有关,这么多年来,虽然双方仍保留着和亲的政策,可战争却没有停止过。

公元前199年,匈奴数次侵略北方边境;前192年,匈奴冒顿单于修书,提出无理要求,想要迎娶吕后,当时的吕雉已经是皇太后了,这一请求实属荒唐;前181年,匈奴入侵狄道,掠夺两千余人。后来匈奴更是接连入侵上郡、燕国、雁门等地,可以说匈奴一方,完全没将“和亲止战”放在心上。

战争所需要的粮草、装备、兵力,对于汉朝来说,都需要经过精心准备,而这些匈奴都不需要,他们只知道,只要单于一声令下,这些东西都可以从中原抢来。所以汉武帝讨伐匈奴,只是决定不再受对方侮辱,要掌控主导权而已,这也是即使财政面临危机,百姓仍然愿意支持他的原因。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绝对的和平是几乎不可能的,不管是资源、财富还是统治者的野心,都不允许他们休战。所以汉武帝才会一心想要北伐,因为即使这时候消耗了国力,但只要战事结束,就可以通过休养生息,使经济复苏。

可如果坐以待毙,令匈奴继续强大,将来更不利的将是汉朝。到了那时候,就算汉朝拥有再多的财力,最终都会被匈奴洗劫一空,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汉武帝的决策是正确的,也是伟大的。正因如此,汉武帝才会被后世称赞,名留青史。

汉武帝决心讨伐匈奴后,陆续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将才,更是多次派兵去和匈奴作战,其中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尤为著名。

匈奴能够侵扰边境多年,实力也不容小觑。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李广等人迎击匈奴,没想到却中了单于的计策,导致30万大军无功而返。这次战役之后,汉武帝便开始重用卫青,也是从这时开始,汉军屡次大捷。

公元前127年,卫青率3万轻骑迎战,结果收服河套地区;前124年,卫青率军击退匈奴,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率800轻骑,突击匈奴营地,取得大捷;前121年,霍去病接连与匈奴大战,皆取得全胜,后来汉朝在河西设立四郡,从此打开西域道路。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讨伐匈奴,最后将匈奴单于赶到漠北去了。漠北之战直接决定了,多年来汉军与匈奴对战的结果,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在汉武帝的英明领导下,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多年奋战下,终于使汉朝更加统一,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盛世。

要不是汉武帝的深谋远虑,以及慧眼识英,匈奴一时间恐怕无法歼灭,甚至可能此消彼长。要不是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领兵将才,汉武帝的雄心壮志也难以实现。只不过汉武帝晚年时期的行为,确实为他减了很多分,不过总的来说,汉武帝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难得的盛世明君。

标签: 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名将张弘范,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崖山海战灭亡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张弘范,忽必烈,历史解密

    至元六年(1269年),宋元正在进行襄阳的争夺战。元军围困襄阳的军队大部分是平叛后改编了的李璮旧部,以勇狠骄悍难加管束著称。元政府正发愁难以物色到一个既有能耐。又得军心的将领来统帅这支队伍。恰巧有人提到张弘范的名字,忽必烈立刻想到这正是他所要选择的人!马上就任命他担任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攻宋战役

  • 揭秘:高拱是怎么被张居正赶下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拱,明朝,张居正,历史解密

    明穆宗病危时还曾握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而高拱却在仅仅做了七天的托孤大臣后,就被幕后的张居正联合贵妃和太妃等人下旨贬为庶人,反转之迅速,令人好奇。所以张居正到底为什么能把自己的上司赶下台呢?穆宗在在世时,张居正是在徐阶这个明朝牛人的关照下进了内阁,但是当时是作为高拱的副手存在的。张居正此人

  • 古代的时候养长头发是不分男女 他们一般都是什么时候洗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秦朝,历史解密

    在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会注意自己出门前的打扮,就算不会化妆,出去之前总要先洗一个头,除非就是放假在家懒在床上的时候才不会想起来要去洗头。因为洗头其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女生更加会使这样子觉得,平时长发飘飘的还蛮漂亮的,但是一到洗头的时候巴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光头。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养长头发是不分

  • 董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奉,三国医学家,历史解密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 她是民国时期曾风靡歌坛的绝代佳人,生下孩子却没人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璇,民国,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位绝代佳人,曾风靡影坛和歌坛,她就是有着“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周璇出身贫寒,婚姻也十分的不幸,她的一生都是一个谜,就是这么一位美丽的女子,生下的孩子却无人要,她在临终前高喊:是你的骨肉,验血!黎锦晖可以算是周璇的伯乐,周璇这个名字也是与黎锦晖给她起的,之后周璇进入了黎锦晖的明月社,

  • 为什么说墨家看似正义,实际上却不乏邪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大司马按:没有墨家对秦国基层社会的整合,法家就无法施展其弱民之术,故而墨家实是法家的帮凶。一向标举兼爱、非攻的墨家为何和沦为这样的角色?其实何炳棣早已有专著论述。本文从思想角度探讨墨家暗中埋的坑,有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墨家。墨子稍晚于孔子,到孟子时代,墨学的影响力极大,孟子说当时的情况是:“杨朱、墨翟

  • 他是民国有名术士,曾算出袁世凯大限将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庚白,民国,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人,让我们所熟悉的林徽因,梁思成等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事实上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个叫做林庚白的人,林庚白也是当时比较小有名气的诗人和政治人,可是让人们给他赋予最出名的标签则是一个术士!他是民国出色文人,也懂得算卦,迎娶

  • 做皇子不容易,做武则天的皇子更是难上加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最初为了能从昭仪升为贵妃,她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还成功嫁祸给王皇后。后来,又为了扫除障碍顺利登上皇位,她又不惜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手,把儿子贬谪,幽禁在皇宫不得翻身。身为一名母亲,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不顾一切对儿子女儿下此狠手,可谓是前无

  • 谭意哥是什么人?宋代谭意哥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谭意哥,历史解密

    谭意哥,小字英奴,宋代人。流落长沙为妓,后嫁汝州张正字。谭意哥幼失双亲,及长工诗文,堕为官妓。哥者,实歌也,即谭意歌。刘斧《青琐高议 》别集卷二。原题无“传”字,是后来加上的。谭意歌是封建社会一位典型的有文化知识,才貌双全而又深重恩义的女性。比之于柳如是,李师师者有过之无不及。谭意哥虽然身隶青楼,但

  • 历史上唯一的三姓皇后,最后因争宠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猛女,东汉,历史解密

    邓猛女,单听着名字的字音就很霸气,然而这却是一个娇弱女子的名字。邓猛女是东汉的开国功臣邓禹的玄孙女,邓禹是个能人,排在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只是传到邓猛女的父亲邓香这辈儿,邓家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显赫。邓猛女的母亲叫宣,嫁给邓香后生下一个女儿就是邓猛女。但由于邓香早逝,因此后来宣又改嫁给了大将军梁冀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