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野史和正史有什么区别

野史和正史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2/9 19:32:49

喜欢了解历史的朋友,一定是野史和正史都会观看。不过相比正史,野史往往会给读者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虽然就精彩程度而言,野史中的故事会更加吸引人一些,但的确存在不少杜撰的成分。但也不是说,野史的内容就全部不可信,历史上在某些情况下,史官只能以野史的形式将其记录,这也是无奈之举。那今天就借此机会,给各位讲讲野史和正史之间的关系,其中还隐藏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野史并不野

对于我们来说,野史往往等于是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但是实际上史家眼中的野史则是一些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自从孔子修“春秋”以来,野史就是古代正史的重要来源,史失求诸野。如果一旦正史记载出现不足,自然需要“野史”来补足,所以野史从来都不是和正史对立的,正好相反,野史是正史的重要来源,甚至可以比正史更加“正史”。

比如清代修四库全书的馆臣曾经评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为南渡以来野史之最详者,言宋事者当必于是有征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虽然是一部名义上的野史,却是那个时代可信度最高的史书,所以实际上野史的概念最关键并不在于其可信度,而是在于其是否出自“官方”亦或是“大儒”的手笔。

而且野史往往存在一些说正史不能说的话的作用,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末清初等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录。由于清代对于南明的历史讳莫如深,所以修撰南明历史的那些史家往往就不得不以“野史”的形式来展现,比如著名的《罪惟录》也就是《明书》的蓝本,干脆就直接砌进墙里面,因为这些内容确实对清廷来说刺激极大,直到民国时期这本奇书才从墙里面被翻出来。

其实对于野史的野,往往也体现出古代学者们的一定偏见,但是正史的正,却也不是那么正的。

正史未必正

对于正史来说,其界定最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就是要“官修”也就是有官方的修史许可。

比如著名的《资治通鉴》虽然未能入选二十四史,但是司马光是在官方的力量之下完成的修史,所以也是正史系列,而比较特殊的是《汉书》,其修撰虽然是出自私人,按照当时的法律是不允许的,但是由于班固的强大影响力,这本书仍旧进入了《正史》系列,算是强行转正。

第二条就是要“正本清源”。

史书想要被列正史,其体例一定要有史书的体例,不是纪传体的标准就是编年体的标准。总而言之要写的有官方史书的样子,同时一般正史都是团队写作,不会出自一人之手,这样就保证了权威性,且追求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往往以几个字来论褒贬。对于帝王有一定的袒护,所以往往被很多人认为是“胜利者的历史”。

但是实际上,正史的内容往往并不能说完全客观,甚至很多地方经常出现颠倒黑白的部分。比如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记述杨玉环安禄山的时候就来了一首所谓“杨玉环洗儿”:

“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

对于这个说法,清代的《历代御批通鉴辑鉴》里曾明确地指出:通鉴(事)考此皆出《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诸稗史,恐非实录,今不取。

资治通鉴作为正史,为了体现对杨玉环的批判和偏见,错误的采纳野史中的不可信记载,强行认为杨玉环和安禄山有染,连清代人都看不下去了,可见所谓的“正史”也有不正的一面。

正史的修撰往往都是要采纳三个主要来源。

第一就是官方的记录。

比如《宋史》《元史》等都是以宋实录,元实录为蓝本修撰的。但是往往这些史书修成之后,实录就不见踪影。比较极端的《旧唐书》干脆直接照抄《唐实录》导致里面偶尔还会出现当时史官的名字。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保存当时的记录,毕竟实录都是当时朝代修撰的本朝记录非常详尽,但是缺乏客观的史料来源,所以往往实录里面的错误也一并采纳。

第二个来源就是野史和其它“正史”。

比如当年修撰《新唐书》之时,宋廷广泛的征求了各地的唐朝史料,其中不乏《唐国史补》等野史,所以实际上《新唐书》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诡异记载,往往都是来自野史的内容。其集大成者就是所谓的“武则天毒杀李弘”。

第三个来源就是参与修撰者自己收集的内容以及见解。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史记》,司马迁父子作为修撰者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作为自己的论据,也成为了《史记》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史记》中有所谓的《刺客列传》,这些史料大部分都是司马迁自己收集的。三皇五帝的部分也是司马迁从传说中剪辑筛选的。

其实对于正史的修撰来说,有了史料和修史者以及修史许可还是不够的,如果想成为“正史”,还需要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有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认可。

由于我国有“后朝修前朝史”的传统,所以《宋史》《元史》等史书的修撰都具有强烈的确定正统的意味。所以帝王们往往亲自过目史书的内容,并且有不少还会在后面写上自己的批注,比如李世民就曾经在《晋书》的司马懿等人的传记后面写上批注。可以说帝王们直接决定了正史的写作目的,也正是由于此,正史被称为“win者的历史”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文:三清妙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承认徐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日本人是不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个日本人话说是秦朝的徐福后代了,也就是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了,这个说法在国内反正还是比较有很多人都在说的,那么在这个日本,日本人承认不承认这个徐福呢?日本人承认不承认这个徐福是他们的祖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日本这边其实也有承认

  • 白骨精为什么不和唐僧成亲?为何一心只想吃唐僧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剧情当中,有不少妖怪想吃唐僧肉,却也有不少想和唐僧成亲,然而这两种妖怪当中却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比如白骨精,作为一个女妖精,却从来没想过和唐僧成亲,一心只想要吃唐僧肉,甚至可以说所有妖怪里面,也只有白骨精是真的“兢兢业业”在做自己的事业的,而且自己又没有什么背景

  • 后周太祖郭威明明有外甥,为什么传位给了义子柴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皇帝,不管是不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他们在传位的时候,首选自然就是自己的儿子,如果没有儿子,也会选择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的后人,比如侄子、外甥之类的,然而历史上却总是有一些特例,比如后周太祖柴荣,他明明有自己的外甥,但是在传位的时候却还是选择了传给自己的义子柴荣,柴荣和自己并没有

  • 克苏鲁神话伊斯之伟大种族,穿越时间的全知种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种族巨大的图书馆中保存着浩瀚书卷和绘画。在这些书籍和图画当中,详细记载着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所经历的所有历史,并且描述了曾经在地球上出现或是即将要出现的物种。不仅如此,书中还完完整整的地记录了所有物种的语言、艺术、成就以及心理特征。——《超越时光之影》食尸鬼(Ghoul)食尸鬼长得有些像人但并不

  • 林冲只是个小官吗?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捧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里面,一说到林冲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名号,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的厉害,而且书中的林冲一身武艺,也的确是很厉害的人物,即便是沦为阶下囚的时候,却也还是有令人震撼的武力值。然而,也有人知道,其实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听上去很厉害,但其实从官职上面来说,只能是个

  • 克苏鲁神话来自犹格斯的真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地上发现了一个非常苍白的东西,严格来说是生物,这要比闪烁的石灰石还要苍白的生物,在我们小心接近之后,都发出乐不约而同的惊叹,因为这个东西比我们两个所见过的任何奇怪的生物都要怪异。这是一只大型的类人猿,它的头发比雪还要白,是被动力长久以来的黑暗所漂白的。但同时也是不可思议的细,一直垂到肩膀。身体

  • 克苏鲁神话空鬼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新发掘的样本当中,竟然有与原始传说中的某些神奇生活存在这某种神秘的共通之处,而这就暗示着南极洲以外也可能存在这远古生命体。怕博迪和戴尔翻阅过《死灵之书》,也看了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基于该文本所创作的犹如噩梦般的画…我也一度痴迷于威尔玛斯所谈及的史前传说中的存在——如克苏鲁邪神教团,等等。——《疯

  • 克苏鲁神话黑山羊幼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旧日的支配者并不是血肉之躯,但是它们却是有形的。之前的“星星构成”这个说法就是最好的证据,当星星们处在正确的位置时,它们是可以穿越天空,游走在不同时空的。当位置不对了,那么它们就会沉睡不醒。它们躺在伟大拉莱耶的石头宫殿里,受邪神克苏鲁魔咒的保护,旧日支配者走入敏感的先民梦

  • 关羽和张飞死时都是将星坠落,为何赵云死时仅仅是风吹折了大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里面的情节还是都比较熟悉的了,尤其是书中的那些人物,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欢他们的,对他们的讨论也很多。在刘备的身边有一些大将,其中自然还是以关张赵三个人最为有名。不过书中在写到他们死的时候,出现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关羽张飞死的时候,都是“将星坠落&rdquo

  • 克苏鲁神话揭秘时间诞生之初的扭曲神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各种强大能力以及顽强的生物之间,或许有一种残存的东西,一种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东西,对其的意识早在人类文明被开化之前就已经逐渐淡化了。这种意识表现为:人类通过源远流长的诗歌和传说捕捉关于这些残存物简短而模糊的记忆,并称呼其为神、怪物或各种各样的神奇生物…阿撒托斯(Azath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