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赊刀人为何消失了?预言是什么?

赊刀人为何消失了?预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00 更新时间:2024/3/12 18:17:07

1.赊刀人是什么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游走着一个个头戴斗笠的赊刀人。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只听见他们操一口南方口音,古铜色的脸庞充满自信,不苟言笑的表情更给他们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更让人感到神秘的,是他们卖刀的方式。

他们在推销菜刀的时候,不像其它生意人一样,边走便吆喝,而是在村中的大队部或者学校门口停下脚步,时间也选择在人们上工前或者收工后。这些卖刀人开始并不着急推销自己的刀子;而是站在那里说段山东快板:闲言碎语不多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或者在一首接一首唱红歌。等人围拢过来了,就开始慢条斯理地推销菜刀和剪刀。

他们首先不遗力地演示菜刀如削铁如泥,剪刀如何得心应手;然后喋喋不休地细数着着菜刀和剪刀更多优点。不外乎刀子用的钢淬火时候如何讲究,锻造的时候如何用心,打磨的时候如何用技巧。只把那些憨厚淳朴的村里听得两眼发直,似乎卖刀人手里拿的不是菜刀,而是英雄手里的干将莫邪。

总而言之就是告诉人门,他手里的菜刀和剪刀跟店里卖的不一样,不一样的不仅是卖刀人手里的菜刀剪子,还有他们的销售方式。卖刀人言之凿凿地告诉村民,他们的刀子千锤百炼,可以百年不坏,永不生锈,永不卷刃。

2.赊刀人卖刀

通常最后会郑重告诉大家:“为了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我这刀子不卖只赊,什么时候来收钱呢?第一,等什么时候,土地承包了。第二,等什么时候家家户户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我再回来收钱。”

村民一听,全愣在那了。要知道那时候整天批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割资本主义尾巴,说白了就是批判土地承包的,刘少奇都批倒批臭了,土地还会再承包吗?还有,那时候农村人住的大都是低矮的房子,有的人住的还是茅草房,能住上大瓦房的人寥寥无几。电话更是像大熊猫一样稀罕。至于说家家都能户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更是痴人说梦,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如此说来,这菜刀、剪刀不是白捡吗?想到这里,大家都跃跃欲试,于是村民就开门见山地问刀子多少钱一把。卖刀人说了,我这刀三十块钱一把。人群中有人喊“你宰人吧?太贵了。”卖刀人解释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也知道供销社的菜刀两块钱一把。可是那刀子能用多久大家也心里有数。何况我这是赊刀子。

这时候有人问了,你这刀子卖不卖呀?卖刀人说,原则上不卖只赊,真不想赊的话,一把刀子10块钱,等于白送了,够我吃饭、住店就成。不一会的工夫,卖刀人带来的刀子、剪子已经所剩无几。

尽管大家觉得赊刀子就像白捡,但还是有一半的人是回家拿钱买的。因为那时候整天讲阶级斗争,让大家提高警惕防止坏人,赊刀子一定要给人家留下自己的住址和姓名,这让好多人心里不踏实。

赊账虽然说等于白捡,但淳朴的村民觉得这样心里不踏实,所以好多人还是拿钱来买了。后来,改革开放,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农村不仅真的实行了土地承包,还实现了电灯、电话。这时候,村里人想起赊刀人的时候都赞叹不已,说他们是孔明下凡、料事如神。也有人说这些卖刀人是小平同志专门派来安慰大家的,给大家带来一线希望。

3.赊刀人的真实身份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有钱了,卖刀人真的来了,一把菜刀对腰包鼓起来的人三十块钱已经不算什么。

这样说来,这赊刀人真像个传说,神秘兮兮,好像他们真能预见未来。但仔细分析不难知道,其实那只是卖刀人的一种营销方式。

他们首先把赊刀子的价格故意定的非常高,然后故意把要账的条件设定的高不可攀。再抓住村民一部分人胆小怕事不敢不愿赊账的心理,把菜刀和剪子卖出去。

因为他们进货渠道直接,每把刀子进价也就5钱,供销社的菜刀价格是垄断价格,已经是暴利了。他们卖10块钱一把利润惊人。哪怕是赊出20把,现金卖出了10把,30把刀子的成本也就15元,而卖出十把收入85元,这样还是净赚了85元。

这种营销方法虽然经典,但还是有点缺德。在乡下卖小鸭子的的商贩也是这种模式的营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过去农村人买鸭子不是养大了杀吃的,而是要让鸭子产蛋卖钱的。所以大家都想买母鸭子,可是小鸭看不出公母,大家都担心买到公鸭子。毕竟大家喂鸭子的粮食有限,买到公鸭对农民来说就赔大了。

卖鸭子的看透了大家这个心理,就在卖鸭的方式上玩花招。他们往往说自己的鸭子全都是母鸭,没有一个公鸭。会用脑子的都能听出这分明是鬼话,鸭蛋怎么能区分公母呢?但买鸭子的说了,如果你们担心不是母鸭,我可以赊账,如果有一只公鸭,我分不要。

结果大家在赊账的时候发现,赊账和现金买鸭子价格相差太大。给现钱的话,一只鸭子2块,赊账的话,要五块钱。好多人就在心里盘算,人家敢赊账就说明这里头没有公鸭,既然没有公鸭为什么要赊账呢,几个月后卖鸭人就会来收账,赊账的话,一只鸭子要多掏一倍多的价格。20只就多掏了60块钱,等于多掏两个月的工资呢,于是好多人选择了现金买鸭子。

结果呢,不用说你也猜到了,那里头一定有不少公鸭,“男女比例”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那是自然规律;现金买鸭子的人掏了冤枉钱,买鸭子赊账的人倒是占了便宜。

总之,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真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太滑,人心更复杂呀。

文章结尾纯属逗乐,不要上纲上线,对号入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最宠爱的梅妃,为什么史书中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如果想到唐玄宗,就一定会联想到杨贵妃,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说她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很多人也一定都赞同吧。然而却有人认为,其实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并非是杨贵妃,而是梅妃。梅妃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有很多,但是这些故事也只是民间流传,在史书上却并没有记载梅妃这个

  • 国家为什么隐瞒高邮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在这个神秘的世界当中,总是有那么些科学难以解释的东西,促使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和追寻。自古以来,世界各地都有流传着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也有很多人称自己有看到过龙。而龙是一中超自然的生物,在古代的文化当中,尤其是在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历史记载中也极力渲染龙的神力之

  • 二战最漂亮的战列舰是什么战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二战中叱咤风云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总共建造了4艘,是截止目前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可达33节最高,同时也是最晚退役的战列舰,直到1992年才正式退役。而且4艘衣阿华同型的战列舰至今仍然保存着,是截止目前美军排水量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战列舰。这四艘战列舰分别是:依阿华号、新

  • 四大汗国哪个最后灭亡以及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四大汗国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反正小编觉得也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毕竟在历史上也是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在厉害的帝国也有消亡的一天,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四大汗国灭亡的时间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而且灭亡的顺序又是怎么样的?谁最先灭亡,谁最后灭亡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元朝四大汗国

  • 三英战吕布为何不能杀了他?到底谁才是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情节当中的三英战吕布,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段情节了,刘关张对阵吕布,一段精彩的打戏过后,吕布被他们三个人追着上了虎牢关,看起来是刘关张三个人赢得了胜利,可是这样的胜利,毕竟还是让人有些想不太明白。好歹也是三个人打一个人,最后吕布虽然看起来像是落败了,实际上他还留有一条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

  • 杨过断臂比不断臂更厉害,神雕助杨过突破极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杨过虽然被郭芙砍断一只手臂,但此后得到神雕相助,武功反而突飞猛进,甚至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最后实力足以跻身天下四绝之一。那假如杨过没有断臂,他的武功又会如何呢?其实杨过在断臂之前,武功已经不低了,甚至可以跟金轮法王过上几招,在年轻一辈里已经算是姣姣者。不过这样的杨过体会不到绝境的滋味,所以很难把自己的

  • 蒙古八大部落名字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蒙古族的八大部落分别是那八大部落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知道不知道,小编又孤陋寡闻了是真的不知道了,不知道不要紧的下面跟谁小编一起来研究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那么这个蒙古八大部落名字叫什么呢?蒙古八大部落分布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看看吧!1、匈奴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兴起于漠南黄河河套及阴山(今

  • 蒙古西征有多残暴?看看怎么对待女俘虏的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蒙古当时西征的时候有多么的残暴这个话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研究研究的,大家也知道,蒙古能打那么远,肯定是有实力的。这其中就有一个说法是这个蒙古西政非常的残暴,而且极度的残暴,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残暴到底有多么的残暴呢?其实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俘虏的就知道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

  • 用战国七雄比照现代的七个国家,中国像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我们都知道,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七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战国的历史一直都是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一段历史,这段故事可以说是很让人神往了。而有些人也会将战国七雄拿出来,和现如今的局势作对比,将古代的这七个国家分别比作是现代的七个国家,那么按照现如今的局势来比照的话,战国七雄分别对应的是哪七个国家

  • 给女子起名有哪些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读古籍的时候,会发现不少古代女子只有姓没有名,哪怕已经到了皇后这种级别,也只记载了她们的姓氏。实际上这跟古时候男女地位的差异有关,女性起名时往往会简化,名都很简单,或者没有。有的出嫁后,会直接跟丈夫姓,然后根据家里的排名来起名。我们可以根据各种不同时期的民俗发展轨迹,找寻一些古人给女子起名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