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为什么秦始皇没有处置她?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为什么秦始皇没有处置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7 更新时间:2024/2/9 19:26:29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我们都已经非常了解了。不过这其实只是一个后世的传说,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后是秦始皇在人们的心中的形象是非常残暴的,所以也不乏有人会把这个传说当作是真实的历史。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孟姜女在哭倒了长城之后,这个故事基本上也就结束了,如果是真的,为什么秦始皇没有对孟姜女做出惩罚呢?

1.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一代代地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个神话传说在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最初记载的是杞梁的妻子(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痛失丈夫时仍能以礼处事。直到西汉末年,刘向在《列女传》中给这个故事添了几笔,于是故事中有了哭崩长城的情节。

后来又经过隋唐时期的加工,把崩长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就有了现代版本的《孟姜女哭长城》。

传说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抓去修建长城,孟姜女独守空房整整一年,依旧没有盼来丈夫的身影。于是她连夜赶制冬衣,打包行装,辞别高堂,独自一人踏上了寻夫之路。她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一个小村庄遇到了和丈夫一起修长城的民工,但她等来的只是丈夫已经累死的噩耗。

她一时间难以接受,猛然嚎啕大哭,眼泪哗啦啦直掉,只哭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这时长城突然“嘣”地一声倒塌了,露出了许多白骨。孟姜女在一堆白骨中辨认出了自己丈夫的尸骨,于是守在丈夫尸骨旁边,哭得死去活来。

话说此时秦始皇正巡查长城修建进度,碰巧听说了有一女子哭倒城墙,瞬间火冒三丈,带着人马往这边赶。可是最终秦始皇却没有严惩孟姜女,这又是为何?原来,一切的缘由都逃不过“见色起意”四字。

2.传说故事秦始皇是如何对待孟姜女的

当秦始皇气势汹汹打算亲自来处置孟姜女之时,猛然发现孟姜女年轻貌美,于是打算霸占孟姜女。可是秦始皇刚刚害死了人家新婚燕尔的丈夫,又想强娶人家,哪里来的这等好事?孟姜女自然不同意,宁死不从。于是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便要秦始皇答应自己三件事,若答应了就嫁给他。秦始皇答应了。

这三件事便是:其一,为丈夫修坟立墓;其二,为自己丈夫披麻戴孝;其三,陪着孟姜女逛三日大海。秦始皇在美色当前,头脑一热便答应了。前两件事做完之后,孟姜女带着秦始皇去游海,结果只听“扑通”一声,孟姜女跳海了,又见大海突然掀起狂风巨浪,直逼秦始皇,最终秦始皇只能狼狈逃脱。

此时才知道,孟姜女是为了给自己丈夫和那些枉死的冤魂报仇呢!而那日海里的巨浪是海里的龙和龙女同情孟姜女,见她寻死便将她接到龙宫中,并令手下掀起狂风巨浪,以此惩罚秦始皇。这孟姜女,也不是凡人,她是在一个生长在孟家和姜家的巨瓜中发现的女娃娃,因此名叫“孟姜女”。

与丈夫的相遇也是源于她搭救了被官兵追赶的范喜良,因此喜结良缘。孟姜女聪明伶俐,范喜良面目俊秀,父母一合计,俩人便喜结良缘。只是这热乎日子才过了三天,范喜良还是被官兵追去修建长城了。喜事变白事,令人哀叹不已。

秦始皇因自己一己私利害了世间多少人家的好儿郎,却也因为自己沉迷美色,在百官面前为一介小民披麻戴孝被人耻笑,甚至于差点失去性命。

这个故事尚且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比如孟姜女一介神女能哭倒长城却对秦始皇一个凡人无能为力,而秦始皇能为了美人答应她为范喜良披麻戴孝这样无理的要求。

在这个传说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历代百姓对秦始皇这个人物的认知和情感,显然大家对于让秦始皇“吃瘪”的事情都是非常喜闻乐见的。这其中是否夹杂着历朝历代的平民百姓对自己当朝君主的怨气,就不得而知了。

3.孟姜女故事的真实性

一说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长城修建于秦朝以后,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既然当时当地并无长城,哭长城之事自然是子虚乌有。

一说认为,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

有人指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战国时,齐都盛行哭调,杞梁(后演化为喜良)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素材。西汉时,盛行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杞梁妻的悲苦便造成了城崩山裂的感应。至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添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丰满起来的。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水浒传十大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有不少朋友们都看过了,其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梁山上的108好汉所展开的,深受很多读者的喜爱。但其实,水浒传中有着狠多让人感到不理解的地方。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10个出现在水浒传中的未解之谜。1.没看过水浒或看的不仔细的人都以为林冲:俊逸文雅.但看的仔细的多半认为:林冲豹

  • 扈三娘被方腊煮了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很多这个什么扈三娘被方腊煮了吃的言论,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言论的啊,小编也看过一些扈三娘相关的电视剧小说啊,都没有见到有证据说这个扈三娘被方腊煮了吃啊?所以这个很多人说的这个扈三娘被方腊煮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背后的原因一找就知道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扈三娘被方腊煮了吃了这个

  • 梁山最不服宋江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了,在这里面不服松江的人有3个,一个对其失望,一个将其看清,一个对其生恨。松江在梁山中的威望是公认的,在晁盖还活着的时候,虽说宋江坐着第二把交椅,但是却掌握的是一把手的权利。晁盖死后,宋江顺利当上了梁山的首领,众多兄弟唯他马首是瞻。但梁山兄弟也有派别,梁山后不服宋江的,就至

  • 扈三娘被方腊煮着吃的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扈三娘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在《水浒传》里面也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一位人物了,非常的著名,但是结局并不好,也还是惨死,但是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有一些人说这个扈三娘竟然被方腊煮着吃,而且还有图片证明,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就在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首先给大家确定一下这个扈三娘被方腊

  • 九州天空城2雪景空身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2016年播出的《九州天空城》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时隔4年《九州天空城2》终于要来了。其实第一部设计的双结局,就已经为续作埋下伏笔,这次主线剧情将放在风天逸和易茯苓的女儿风如澈身上,她认识了秘术师雪景空,两人渐渐产生感情,但此后各种危险的事情接踵而来,也让他们的感情饱受考验。那这次我们准备讲讲雪景

  • 西晋蒸人乳是真的?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西晋的,传言这个西晋的人啊真的有意思,不能说有意思,要说残忍,残忍到什么地步呢?竟然有蒸人乳这个事情发生,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有发生吗?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有些人总是极

  • 为什么历史上造反的都是农民,经商的却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农民起义。农民其最大的特点自然就是由农民引导的起义,但是除了农民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会造反呢?在古代处于最底层的社会群体,其实也并不是农民。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所以说商人的地位才是最低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基本上没有看到有经商的人会进行造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古代

  • 戴宗的神行甲马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神行太保戴宗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啦,他是《水浒传》108好汉中的一位。而戴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可以日行800里。而书中对于戴宗的神行也是有过描述的,他并不是单单靠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他还有一个道具名为甲马。正是依靠着甲马戴宗获得了神行太保的称号。那么这个甲马到底是什么呢?《水浒传》里面对于甲马的描述

  • 如今哪些地方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拜火教的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以及还要比这个更加古老的古波斯文化当中都有记载着一个相同的故事,那就是费里顿国王有着3位儿子,大儿子图尔、二儿子萨勒姆和小儿子雅利安,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图兰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统辖西部,是罗马人的祖先;

  • 如何区分满人和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所以满族人自然就会有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然而他人对于皇族的态度也是悲悯了许多。在封建社会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统治者就是王道,若想生活得开就必须适用王者的规则。比如市井小贩开门做生意,如何区别一个顾客是满人还是汉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讨好或者逢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