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长城为什么要用鹤顶红?

建长城为什么要用鹤顶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2/9 19:55:37

鹤顶红,长城,这两个名字,在很多人看来那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长城是我国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对于中国来说非重要,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而鹤顶红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剧毒的毒药,各种影视剧里面都有出现,用鹤顶红的毒害死了不少人。不过对于鹤顶红的印象,其实大部分都是从电视剧里面来的,究竟它是不是毒药?如果是的话,你知道古人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其实还用到了很多鹤顶红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修建长城的时候,岂不是有大量的毒药了吗,为什么要用到鹤顶红来修长城,鹤顶红在建筑方面难道是有什么很好的作用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鹤顶红究竟是什么

鹤顶红就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呈红色,又叫红矾、红信石,有剧毒,“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丹毒”。大臣们也都置“鹤顶红”于朝珠中,以便急难时服以自尽。在武侠小说中,武林中人常用这种剧毒之物来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领。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丹顶鹤体态高雅,舞姿优美,鸣声如笛,富有音韵,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对它的矫美形态,无不交口称赞。因此而得名。

2.修长城为什么要用鹤顶红

事实上,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修建长城的原料之一,搭好砖,用茅草掺糯米浆密封后泼上鹤顶红有防虫噬的功效。

长城的建筑方法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两千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接着司马迁又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明代砖制品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虽然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3.鹤顶红和丹顶鹤有什么关系

“丹顶”无毒

在古代人朴素的世界观中,艳丽的东西都不太安全,而丹顶鹤头上那一抹鲜红,很可能成为了人们恐惧的根源。而据现代研究者试验,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位并无毒性。

丹顶鹤的幼鸟是没有“丹顶”的,只有达到性成熟后,“丹顶”才会出现,因此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素作用于生殖腺,促其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对于季节来说,春季时发情时红色区域较大,而且色彩鲜艳;冬季则较小。对于情绪来说,轻松时红色区域较大,色泽鲜艳;恐惧时则较小。对于身体状况来说,健康时红色区域较大;生病时则缩小,而且色彩明显暗淡,其表面还略显白色。当丹顶鹤死亡后,其“丹顶”就会渐渐褪去红色。

“鹤顶红”:红砒

武侠小说中的鹤顶红一般是指红砒,又名红信石,即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所以鹤顶红其实就是砒霜。砒石又有白砒和红砒之分,如果红砒提炼不纯,就会呈红色,似丹顶,故被命名为鹤顶红,也算是避讳说法。

有人曾经做过试验,在小动物的食物中加入了丹顶鹤的“丹顶”的细屑。小动物们吃了以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这至少说明了“丹顶”并没有剧毒。那么,古人所说的“丹毒”或“鹤顶红”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其实这些东西就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呈红色,又叫红矾,有剧毒,“鹤顶红”不过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毛骨悚然的实验,其中那些极其丧心病狂的实验也有不少,只要突破了人的道德底线,真的是什么样的实验都做的出来。就比如说拉瓦尔第实验、僵尸狗实验、纳粹人体实验、731的活体解剖等等。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孤儿怨实验以及艾伯特实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孤儿怨

  • 汉灵帝皇后宋氏为什么被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皇后是汉灵帝第一位皇后,但她身为皇后却不得宠,后宫很多嫔妃也是看准这点,想要将宋皇后拉下台。汉灵帝对宋皇后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所以在各方编造的谎言下,误信宋皇后偷偷下蛊,最后是将宋皇后废黜,并且打入冷宫。而且不仅如此,宋皇后的家人也遭受牵连,最后被缉拿入狱赐死。一家好人就这样被冤死,是在令人感到

  • 白鹿精要1111个小儿的心,真的是给国王治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面,比丘国的这段剧情,应该还有不少人都记得吧,寿星的坐骑白鹿精下凡为妖,与白面狐狸联手骗了比丘国的国王,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做药引,来治国王的病。好在唐僧一行人及时到来,解救了这些孩子,也让国王知道了它们两个妖怪的真面目。只不过,白鹿精要这么多小孩的心,真的是给国王治病用的吗?类似

  •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的兵器是什么?为何孙悟空打不过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这三个妖怪,应该很多人都还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几个妖怪是难得的几个很难缠的妖怪,最后还是玉帝出动了二十八宿中的四个人,再联合孙悟空,才终于把这几个妖怪制服。而他们之所以难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兵器,和他们的名字一样,一个能释放冰块,一个释放热气,一个释放风沙灰尘,

  • 嬴政年轻时手里并无实权,他是如何杀掉权臣吕不韦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宫当中,各种明争暗斗可以说是波涛汹涌,堪称是血雨腥风,而这种争斗是存在于皇子之间、君臣之间、皇帝与后宫之间的。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可以说是皇宫争斗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了,尤其是在杀掉吕不韦这件事情上,后世的皇帝没有几个能做到的。当时的嬴政还很年轻,手中也没有什么实权,而当时掌握大权的

  • 清朝与金国同族,为何乾隆皇帝奉南宋为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统治者并不是汉族而是满族,照这种想法来看,如果清朝要奉一个正统的王朝,首选必定不会是一个汉族王朝。再加上满清和金国都是女真族,因此入股满清将金国奉为正统,也是很说得过去的事情。但是真实的历史却并不是如此,乾隆皇帝竟然将南宋王朝奉为正统,这的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是什么意思?鬼谷子为什么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庞涓虽然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庞涓和孙膑之间的争斗,可以说是伴随他们两人一生的,最终庞涓还是输给了孙膑,自己也是命丧黄泉,而在当年庞涓跟随鬼谷子学习,离开的时候鬼谷子曾经给了庞涓一句八字箴言,这句话就是“遇羊而荣,遇马而瘁”。这句话

  • 苏妲己墓在哪里?历史上真实的她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时候人们一提到苏妲己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祸国殃民”这个词了,而这种形象也基本上是来源于《封神演义》当中的苏妲己的样子,将她写成了一个妖媚惑主的狐狸精,颠覆了商朝的江山,让商朝走上了灭绝之路,是典型的“红颜祸水”一类的人物了。不过我们应该也知道,

  • 中国象棋已被印度申遗6次,为何每次都被驳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象棋我们都知道,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棋类益智游戏,只不过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却并没有准确的年份,只不过象棋棋盘上面有楚河汉界,所以猜测有可能是在汉朝之后诞生的,但是也有可能早就诞生,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这个东西,后来经过楚汉之争以后,后人加入了楚河汉界,也未可知。然而这样一项诞生于中国的传统棋类游戏,却一

  • 浑天仪的浑天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古人对宇宙以及天体的认知,总的来说正如蔡邕《天文志》所言,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盖天说、宣夜说以及浑天说。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着重讲一下这“浑天说”这一天体学说。从汉代开始,是最为史官所用的。尤其是“司天监”结合著名的“浑天仪&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