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战争的规则是讲礼仪?这是什么意思?

古代战争的规则是讲礼仪?这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20 更新时间:2024/3/11 13:34:15

其实在我们大家的印象里面,自古以来的战争都是兵戎相框,血流成河,但是战争还能跟礼仪挂钩?战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讲礼仪吗?听着确实别扭,咱们不急,慢慢往下说。谁都知道,战争是一种各方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暴力斗争行为。这往往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剧烈行为,既然都涉及到了生死存亡,战争的手段就会没有任限制。

所以说,战争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不惜一切手段达到战争的目的

现在要讲“但是”了,很久以前的战争可不是长这个样子的。以前打仗,那也是要讲道德礼仪廉耻的。就好比两人打架,双方光明正大,不能搞偷袭,不能耍计谋,更不能叫帮手,只能两人老老实实地拳拳肉搏,就看两人谁的拳头更硬或者更能挨揍。

讲到这里,就有人不服了,打架可以这样,还能落一个光明磊落。两国之间的战争也能这样?战争不都要讲计谋吗?不讲计谋,那也叫打仗?那不是战争,那是傻!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尤其是战国以前的时代,两国开战,的的确确就得这样,基本上都是要讲究战争礼仪的。

那个时期的周朝,很重礼制。

因为国家礼制的发展,往往要服务于统治。

这种礼制道德系统,不仅仅是政治官僚礼制,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周礼》虽不是成书于西周,却保存有大量西周史料,其中就有“六典”的说法,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

礼制的普及,便划定了秩序。有了秩序,国家才不会乱。

即使到了战乱频繁的春秋时期,周朝礼制的影响仍在。

春秋时期,当兵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权利。那个时候的国家居民主要分为两种,“国人”和“野人”。国人是指城邑及其附近的人,野人是指远离城邑的人。通俗点讲,国人是指居于上层地位的征服者,野人是指居于下层地位的被征服者。

那个时候,如果是穷得叮当响的野人,连当兵的出路都没有,国人才能当兵参战。军队的主体是贵族精英!

越是强者,越讲究规则的运行。既然是贵族,那么战争,也得讲道理,遵守一套“战争礼”才正

所以,两国一旦选择开打,就跟约会似的。首先,两国军队得约好时间,定好地点。然后,两国军队得准时抵达战争地点,可不能迟到甚至放别人鸽子,那是要遭受道德谴责的。最后,两军等完全摆好阵势后,才开始干架。

两国战争,搞得跟体育比赛似的,都是有规则的,双方都不能犯规。那个时候的战争礼仪,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要打仗,你得师出有名。就算你是一国之君,也不能一高兴就去打仗啊,那别人就会说你们国家太乱来了,全是野蛮人,引来唾骂无数。这个时候,你总得要找个借口,有些国家为发动一场战争,往往要憋好几年,才能找到一个勉强过得去的出兵理由。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围攻楚国,深层的原因是为了压制北上的楚国,竖立齐国的霸权。但这种理由公开说出来就很尴尬,齐桓公找的第一个借口是:你楚国好多年都没周朝室进贡苞茅(就是一种茅草而已)了啊……

第二,战场上,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人,就是不能把人往死里打。

第三,战场上不能抓捕头发发白的老年兵,要尊老。

第四,一方军队的阵列没有排好,敌军一方就不能展开进攻,一定要等两方军队完全排好阵列后,才能开战。

等等。

双方军队完全不能搞偷袭、用计、耍诈,连死人都要尽量避免,这哪里是要死要活的战争,这简直就是两群绅士间的竞技比赛现场。

这样的战争,战争的礼仪过程,其重要性压过了战争的目的。

公元前638年,襄公企图称霸中原,率领诸侯联军与楚军决战于泓水。宋军在泓水北岸提前列好阵势备战,楚军还在渡河。如果是在现代,宋军肯定要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宋襄公偏不,他没有听从手下将领突袭的建议,怎么能犯规作弊呢?必须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泓水列好阵势后再开战。

等到楚军完全渡过泓水,慢悠悠地列好阵势后,双方终于开战。本是占得先机的宋军落得一场大败,宋襄公重伤退走,将中原霸权拱手相让。

这场战事影响深远,不仅仅是中原霸权的争夺后果,宋襄公老老实实遵守战争礼仪的行为,开始遭到其他人的嘲笑。

因为随着春秋后期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参战的“国人”不够用了。于是乎,“野人”开始进入战场,军队的主力不再是贵族精英了。

战争,不再是所谓的贵族战争了,“野人”成了战场上的主力。

战场上的主流风格也发生了变化:讲道理?打赢了你,我就是道理!

尤其是到了战国时代,兵家思想崛起,礼崩乐坏,大家彻底不玩“战争礼”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里面的晁盖是怎么死的,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每次跟朋友聊到历史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宋朝历史,同样聊到宋朝历史就不得不料到水浒。托塔天王晁盖在《水浒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晁盖是在梁山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死的,但是晁盖真的是被史文恭射杀的吗?晁盖的死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水浒传》中写了他是被史文恭用毒箭射死的。除此而外还有其他

  • 明朝内阁首辅是什么职位?明朝内阁首辅是丞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明朝建立之初的时候,是有丞相这一职位的,并且明代有很多人担任过丞相一职。但是由于“胡惟庸案件”发生之后,朱元璋就直接废除可丞相这个职位。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他可谓是“夙兴夜寐”。但是自己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在组训中又亲自废除了这个制度

  • 苏美尔人真的是外星人创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除了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所形成的两河流域沿岸水草茂盛之外,长期以来这里就被人们认定为是一片荒凉的贫瘠之地。然而就在这连绵不断的沙丘荒漠之中,有着很多高低起伏的土丘,也正式通过了这些土丘的考古研究,一个个高度发达的苏美尔城市被陆续发现。经过西方200多年的考古研

  • 苏美尔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个流域一带,如今伊拉克与科威特所在的地方,曾经这里6000多年前诞生了这个世界上最远古的文明,创造这一文明的正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一个伟大民族,因为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的开端,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比中华文明还要早上1000多年。不过细看他们所创造的文明以及人种,简直和中华文

  •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武打部电影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它就是《少林寺》。这个电影的故事主要是取材于真是的少林寺的历史故事。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在随着历史的脚步也一步步向前的挪动着,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少林寺为啥叫少林寺。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

  • 欧洲大航海时代水手为什么有坏血病,郑和的船队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如果是出海航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准备充足的物资,那么想要保持健康就会很难,因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如果无法保证,人自身就会出现很多病症,这一点在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船员们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他们经常会患上坏血病。但是同样是出海,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出现这种情况呢?郑和的船队

  • 司马光,苏轼,王安石三人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朝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朝代,这里中国经济达到了高度的发达,但是也有着“靖康耻犹未雪”的屈辱;这个时代她孕育出了与唐诗比肩的宋词,千有理百诗酒百篇,后又有东坡大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如此经济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虽然饱受争议,但是孕育出的自然也不说凡夫俗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在

  • 为何乾隆帝对福康安百般恩宠?他是与其究竟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的一个封建社会朝代。清朝的皇家制度也十分的严格,提起清代的“异性王”,大家基本上都会一脸茫然。清朝皇室秉着“异姓不可封王”的政策,除了之前入关之初册封“三藩”以示拉拢之外,只要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无论立

  • 赞襄政务八大臣是都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第九个皇帝咸丰的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他在烟波致爽殿寝宫找见了他临终前最后寄托希望的八个人,这八个人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咸丰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

  • 《李卫当官》是真的吗?他跟历史上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年前一部由那时候还是演员的徐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在各大卫视热播。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年间,江南大水。李卫家中遭灾,他的母亲在与灾民哄抢粮食的时候,被官府捉拿。在即将行刑之时,李卫将钦差宝剑拿走,假扮钦差救出母亲,顺便破了贪污大案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刚开始播放,就创造了高收视率,后来还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