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一句话导致后世子孙被劝禅让,其实刘彻早已看穿帝王称霸的规律

汉武帝一句话导致后世子孙被劝禅让,其实刘彻早已看穿帝王称霸的规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3/7 3:06:40

要说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被认可度最高的皇帝,那汉武帝刘彻绝对算一个。汉武帝身为帝王,但他早已看穿称霸的规律。“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这句话便出自汉武帝之口,虽然他说的有道理,但这也给他的后辈子孙带来麻烦,一旦汉室出现危机,变会有人拿出汉武帝的这句话来规劝,让皇帝主动禅位。当然,这句话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当权者对于权力的不舍,可能会导致百姓的悲剧。

一、刘彻“雄才”开后世

中国封建社会的若干制度、措施,都始创于汉武帝时期,如尊儒术、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等等。另外,中国的疆域版图基本奠定刘彻统治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开通于刘彻统治时期。

当为征服匈奴而导致多年的穷兵黩武,使得汉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显现危机时,刘彻于公元前八十九年痛下“罪己诏”,并立即把国政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年届六十八岁的刘彻,依然果敢有为、胆魄惊人。

因此,班固在《汉书 武帝本纪》中评价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

可是,他的一次酒后谈话,却让后人的议论、猜测不休,导致他的子孙的统治处在不合法、不认同的状态之中。

二、刘彻“醉酒”留谶言

《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在一次宴会上,对朝臣们说:“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众臣听了,都赶紧拍马奉承,大汉王朝是承受天命的,将永世长存,万岁您怎么能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

听了众臣的恭维之话后,汉武帝又借着酒劲说道:“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

汉武帝刘彻的意是说,汉朝可能会有六、七之难,按理会有人临危受命,那么宗室的子孙中谁能够担此重任呢?六七四十二位皇帝后,能统领汉朝者,应该是一位能力非凡、德高望重的大人物。

显然,他本意认为,汉朝即使遇到问题,也一定会有雄强的刘氏子孙挽狂澜于即倒的。

但是,他又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哪一家哪一姓能永远称王称霸于天下。

于是,他的这些话在当时就被人当成了谶言。当时是“谶纬学”盛行,一遇到乱世,就更有人去想象着极力发挥。

三、子孙都被劝“禅让”

话传话,一般是越传越离谱。西汉末年的“禅让"说一直影响着汉王朝的统治。

尤其是从刘彻话中择出的“代汉者,当涂高也。”一句,更是令某些人肆意解读,想入非非。

袁术曾就因为自己的字号是“公路”(他以为就是“涂高”),而自立为“命中天子”,结局惨不忍睹。

自汉昭帝刘弗陵开始,就不断有人在民间传言:刘氏的江山不会太长久了,汉家天子已经到了该退位的时候了。

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弘对汉昭帝说,汉室气数将尽,汉家皇帝应该及时寻求贤能之人,把皇位让给他。汉宣帝刘询的太中大夫盖宽饶,也曾建议刘询禅让。

汉成帝刘骜的时候,大司农谷永曾对“沉湎酒色”的皇帝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意思也是要他让位。

就连汉朝的宗室,曾供职于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朝的刘向,也散布不利于汉王朝统治的言论:“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汉书·刘向传》)

到了汉哀帝刘欣时,为了避免“禅让”的悲剧,他自导自演了“再受命”的闹剧,改名为“陈胜刘太平皇帝”。他向上天祈祷,希望天帝再将天命授予汉朝。

后来,他发现这样做更不好,就立即收回了成命。事实证明,上天并没有关顾他,就凭他的“断袖情深”?

那么,汉哀帝的天下依然是越来越乱,其统治依然是越来越糟。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若只是一味地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若只是一味地诿过于人,怎能挽救江河日下的王朝统治!

得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根打哪儿烂的,然后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赶紧修正自己;是别人的问题,赶紧采取合理措施。

可那些帝王们能这样做吗?甭说才德不足的,就是哪些有修为的也不见得能做到。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秦皇汉武”,有多少“唐宗宋祖”?有几个“文景之治”、“康乾盛世”?就是这些个所谓的明君、盛世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何况其他?

因此说,有些说法的出现并不能真正昭示什么。如果出现了,或者及时化作对自我的鞭策、鼓励;或者及时找到自我修正的途径,那才是正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预测2020年中国灾难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的网友发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这个网上啊有很多关于这个2020年的预言问题,但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些预言不可信,但是又好奇,非常的想看,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想看这个2020年的预言是什么?到底是谁说的?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提醒:听信谣言,传播谣言,害人害己。预测2020年中国灾难准吗?其实一

  • 1991年射杀最大蝗虫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研究这个蝗灾的问题,其实也真的是挺复杂的,也非常的可怕,而且历史上一直受这个蝗灾的影响,只是到了近几年要好一些了,所以这个蝗虫还是挺恐怖的,最近看到有人说这个在1991年啊,有射杀这个最大的蝗虫一事,而且射杀这个最大的蝗虫的那个男人最后还死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19

  • 蝗灾后蝗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的人都发现了哈,这个东非的蝗灾已经十分的严峻了,如果在6月份前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这个蝗虫的数量会再次增加了,到那个时候就更加控制不住了,所以所以,东非的朋友加油啊,最近也有人问了,蝗灾其实每次都还是会被解决的,那么最后这个蝗灾后的蝗虫都去什么地方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蝗灾

  • 中国最近一次蝗灾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蝗灾其实是真的太恐怖了,大家想象一下,这个漫山遍野的蝗虫,拿手在空中随便一抓就能抓几只,大家说恐怖不恐怖,所以关于这个蝗灾的知识大家也想知道一些,比如说这个中国的最近的一次蝗灾在什么时候呢?当时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中国的近现代一直有蝗灾的发生,从1971~199

  • 古代有女性锦衣卫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锦衣卫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常神秘的,给人的感觉也是实力超级狠,做事雷厉风行的,武功更加不用说了,厉害,所以感觉这样的工作放在古代那当然只有男性来做了,所以很多人问了啊,这个锦衣卫有没有女性来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锦衣卫了!古代是没有女性锦衣卫的,但是&ld

  • 西游记孙悟空不是刀枪不入吗,为什么被抓后还被穿了琵琶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看到,古代抓了犯人之后,会有一个刑罚叫做穿琵琶骨,听起来是非常疼的,剧中展现的自然也是一种酷刑,让人痛不欲生的。不过在《西游记》里面也出现过这种刑罚,就是在玉帝抓住了孙悟空之后,将他穿了琵琶骨,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当时的孙悟空已经是刀枪不入的状态了,为什么这样还是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起名那么奇怪?那些姓是失传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发现了,在秦朝建立之后的历朝历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他们的名字都是比较简单的姓加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会有字,但是大名的格式还是很一致的,但是在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取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奇怪,比如夫差、庆忌、叔梁纥等等,这些称呼听起来总是让人感觉很奇特,难道是有很多姓后

  • 非洲巨型肉食蝗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这个非洲的巨型蝗虫也还是挺受人关注的,因为最近的蝗灾也十分的严重,所以关注度挺高的,所以有人问了,这个非洲的巨型肉食蝗虫是存在的吗?如果存在有没有图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蝗虫不存在肉食不肉食,蝗虫是杂食性动物,也就是什么都吃系列的,吃肉也正常,吃草也正常,下面给大家分

  • 蝗灾是如何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又在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这个蝗灾最后都是怎么消失的,小编想了想,蝗灾把一个地方的东西吃完了,去了下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蝗灾就消失了呀,但是小编这样的想法只是浅显的,那么蝗灾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吧!这就要说到新中国以后的治蝗工作。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一

  • 中国怎么治理蝗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中国治理蝗灾很给力,中国历史上其实也常年受到这个蝗灾的侵害的,但是最近大家也看到了,中国的蝗灾已经很多年没发生了,那么这个中国是怎么治理蝗灾的呢?中国的治理蝗灾的历史是什么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办法1:人工扑打法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