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澶渊之盟是耻辱吗?

澶渊之盟是耻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4/2/18 12:17:22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澶渊之盟,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澶渊之盟怎么看怎么觉得宋朝是耻辱的,但是很多人也都说了,并不是宋朝的耻辱,所以争议很大,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分析看看,或许有你要的答案了。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一直是宋朝的心病。为了抹去这块心病,宋初,两国为此爆发了两次惨烈的幽燕之战。第一次大战,宋太宗大腿中了一箭,据说坐着驴车逃回大本营,后来还死于箭伤。第二次大战,宋军三路兵溃,名将杨业亦因此而死。

到了宋真宗,赶上萧太后大举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赶到澶州前线督战,在形势利好的情况下,却签订了“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国交钱进贡平息了两国战火。

从此,后世不少学者一提宋史,无不以“澶渊之盟”为耻,但随着近年学者们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

究竟哪种观点更恰当,我们先看正反方所持观点的理由,再做简要分析。

1、正方观点:澶渊之盟很屈辱

认为澶渊之盟很屈辱的学者,大都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就连宋真宗也这么认为。宋真宗在位26年,人也不坏,但也没有太好。

在后人的印象中,他基本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澶渊之盟,另一件就是“封禅泰山”,而这两件事却是有因果关系的。

澶渊之盟对于国家外交尊严来说,这算得上是一个辱国条约。它是宋真宗在有利军事形势下的屈辱求和,不仅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而且还要给钱给物。而对于辽国却是在不利的情况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以外的东西。

之后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也效仿了大辽,从宋真宗处也得了不少“赏赐”,直到南宋,又继续向金国纳贡。可以说,“澶渊之盟”开了宋朝对外政策的一个模式,即花钱消灾,而这个模式带有很大的负面性。在外交立场上一味地采取屈从的态度,从长远利益来看,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澶渊之盟”签订后,本来宋真宗很庆幸能够“花钱消灾”,以及佩服自己亲征的勇气,为此他十分感谢力主他亲征并助他签约的寇准,但真宗对寇准的信任很快招来了妥协派的羡慕嫉妒恨。

王钦若是一个奸佞小人,尤其擅长揣测圣意,也因此备受真宗的赏识。出于对寇准的嫉恨,他对宋真宗说:“澶渊之盟这样的城下之盟,春秋时期的小国都感到耻辱,陛下以万乘之主而为城下之盟,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澶渊之役就是赌博,陛下当时是寇准的孤注,他是用您的性命来做最后一搏!”

此言一出,真宗如五雷轰顶,颜面尽扫,对寇准的敬意和赏识逐渐降温,最终罢黜了寇准相位,而王钦若却因此被起用。宋真宗很担心辽国会再次入侵,由此威胁到自己的江山,很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再者他也认为“澶渊之盟”使他的皇帝威信大打折扣,也心有不甘。

于是,为了洗刷城下之盟的耻辱,在王钦若的诱导下,宋真宗决定通过封蝉泰山来从神道上确立自己的皇帝威信。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封禅泰山绵延了几千年,虽包含了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但更多的是一场政治秀。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等先后封禅过泰山,宋真宗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去泰山封禅的皇帝了。

他本想用大典来炫耀国威,以此挽回政治上的颜面,不想从此却将宋朝的政治带上了歧途。宋真宗此次封禅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今天泰山旅游业的“支持”,泰山的岱庙和碧霞祠两个建筑群,均由宋真宗创建。耗时17天的封禅泰山,花费了八百万贯钱,之后又为安放天书修建了极度奢华的昭应宫。

后人对于“封禅泰山”最为诟病的是,宋真宗君臣大兴祥瑞,粉饰太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埋下了祸根。

而所谓的封禅大戏,不过是一出皇帝的新装,而更为可怕的是,群臣和百姓明知那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却无人指出其面目。这样的政治与现实环境,这样的集体沉沦和麻木,正是大宋王朝一步步走向“靖康之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

2、反方观点:澶渊之盟很成功

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的学者,大都是以经济角度为出发点的。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此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先后长达25年的交战史,有利于双方边境大片地区的生产发展、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从此,宋朝彻底把辽人拉入了大宋的货币圈。

宋钱与辽币,两者之间的的区别是:宋钱是用来在市场流通的,是财货保值增值的风向标,也是购买力的信誉凭证,其地位相当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而辽币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其意义接近于“纪念币”的发行。

契丹族最初以游牧渔猎经济为主,创建大辽进入中原地区后,才开始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也就是说辽国的市场经济远不能和当时的北宋相比,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而北宋的商品经济已很发达。

在商品经济时代,谁的货币有影响力和扩散力,谁就拥有商品交易的解释权和货币操纵权。

我们先看大辽对宋输出的商品主要是马牛羊骆驼等原始的畜产品,尤其是马匹,宋朝不仅不加以限制,而且鼓励高价购买。辽国的军事优势基本依赖于骑兵部队,宋朝大力购买马匹,在加强自己的同时,也等于在削弱对方。后来,辽国发现其中的玄机,就不敢再卖马给北宋了,并且下令,谁出口马匹,就杀谁全家。

《宋史》中记载:“北珠出女真,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于此。”,这说的是辽国因北珠而引来了灭国之灾。北珠是辽国大力向宋朝兜售的一种高利润产品,这种宝珠历来在王室贵族当中备受欢迎。物以稀为贵,获取北珠是女真人的拿手绝活,辽人为了得到此珠,便不停地虐待女真人,结果招来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引来灭国之祸。

此外,辽国也向北宋出口一些粮食和布匹,但买主是宋国边境的驻军。换言之,这些商品为北宋边防军节省了大批转运费,最根本的是,成交使用的是宋钱,而且定价权也在宋人。

反观北宋卖给大辽的货物是些什么呢?丝绸、粮食、茶叶、药品、书籍、瓷器、手工艺品等等,这些商品中有些已经是辽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关键这些商品也是用宋钱结算的。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宋辽之间的交易结算均以宋钱为主,而据考古方面的发现,燕京虽然是辽国重要的铸钱之地,但辽代在幽燕地区所使用的铜钱,大部分是北宋的钱,在出土的墓葬中和多处窖藏的铜钱,都对这一说法予以证实。从而说明,辽国自铸的钱币在其境内流通的货币中,所占比例很小。

这样一来,北宋在双方的自由贸易体系中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北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折合总共也就是几十万两银子,而这几十万两银子对于北宋而言,很轻松就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又赚回来了。并开展自由贸易。这第二条对于宋朝而言,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完成。

由此可以说,尽管攻势咄咄逼人的大辽国在“澶渊之盟”中获取了表面的利益,每年接受北宋的纳贡,但实际上,由于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辽国已被纳入了北宋的“货币框架”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宋反倒成为真正的赢家。

北宋用几十万两银子换取的是119年的和平共处,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笔钱给的很值得,从而认为“澶渊之盟”,从经济角度看,它是成功的。

3、总结陈词

这两种观点因何而生,恐怕还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根溯源。古人对宋朝的印象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主要代表人物为宋代的改革派,比如王安石

王安石为何持这种观点,因为改革派只有把现状描述成和改革目标相反的方向,才能制造出相应的舆论,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也就是舆论战。

另一种认为宋朝弱而不贫,理学家们认为,宋朝需要改善的是道德,因为宋朝并不缺钱,主要缺德。

以上两种观点结合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即自然循环,就会找到宋朝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在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朝,前期都会有一个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过休养生息之后经济复苏,那么相对,必然在政治上会进入一个扩张时期,直至后期随着统治者的慢慢腐败,这个王朝自然也就走向衰落。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它的经济发达,但是它在政治上一直没有迎来一个较强的扩张时期。由此可以总结,宋朝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就是军事或者说对外关系上的孱弱。从而说明一个问题,尽管澶渊之盟换来了百年和平和经济上的繁荣,但是也让北宋的军事实力彻底陷入一滩烂泥中,导致北宋军队基本不会打杖了,也就是说,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并不匹配,所谓的“和平”也就有了潜在的危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金代是什么朝代,金朝灭亡时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金代,大家肯定都比较陌生吧,毕竟在历史上这个朝代确实是不怎么受关注,不过,这个朝代时由女真族建立的。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而且国号也定为“金”。那么这个朝代时怎么样的呢?灭亡时有多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金代是什么朝代金代是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

  • 爱新觉罗载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载沣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似乎有关他的事迹很少被提起。载沣早期经历十分顺利,25岁便任摄政王,在位三年等于是清朝最后的掌权者。但在皇族中,对于载沣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为主,认为他碌碌无为,毫无才能,根本就不配当摄政王。不过当时清朝气数已尽,换谁来都不可能挽救清政府,或许载沣才是早就看透一些,

  • 朱元璋为何宠溺马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1368年,朱元璋已经为自己扫平了所有的障碍,随即便定都南京称帝了。转年的元宵之夜,朱元璋与民同乐,也带着马皇后马秀英跑到市井去看灯去了。两人边赏花灯,边逛店铺,兴致盎然。走着走着,朱元璋被一个店铺中墙上的挂画吸引了,他驻足在画前。画上有一匹神气十足的大马,马上骑着一个手里抱着个大南瓜的女人。整体看

  • 宋朝的社会背景的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宋朝的社会背景你说还是比较好理解,但是如果真在要大家仔细的说说的话,那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下面小编给大家来简单的介绍,概括下这个宋朝的社会背景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分析学习学习。北宋诞生于五代十国乱世末期,南宋则诞生于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后宋金战争中,南北

  • 朱由校为什么喜欢做木工,其实和他童年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皇帝,他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朱由校的一个爱好。朱由校身为皇帝,对处理国事基本没什么兴趣,皇帝不好好履行自己的责任,那倒霉的只有百姓,朱由校在位期间,明朝可以说是陷于重重危机当中。那朱由校到底有何爱好让他如此痴迷呢?答案就是木工活。可能很多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堂堂一国

  • 东周为何分为春秋战国呢,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相信大家多少都能说出个一二了,这只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战国通常成为了春秋的延续,或是将春秋战国看成为同一个时代。事实上这是极大误解的,春秋与战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中间还差着几十年的世间。而且春秋和战国中间还有一个名为“春秋战国之际

  • 五虎上将死亡时间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蜀汉五虎上将各个声名显赫,在国内都属于无人不晓的人物。其实最早的《三国志》里,还没有五虎上将这样的说法,是在后来的演义中,才提出了五虎的概念,此后这五位将领的名声也就此打响。不少网友好奇五虎上将去世的时间,那这次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其实在演义里的顺序,并非是正史上的

  • 宋朝老百姓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其实怎么说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值得研究的,因为很多人也都知道宋朝很弱,但是宋朝的经济却非常强大,所以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宋朝的老百姓生活应该会很好,但是真相到底怎么样呢?其实或许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宋朝百姓的生活还有一点地狱的味道,不得不说是真的难受了

  • 韩信的贵人是谁,除了萧何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能被刘邦重用的确有萧何一份功劳,但真正发现韩信,并把他推荐给刘邦的其实另有其人。对于韩信来说,他还有一个贵人就是夏侯婴。当年如果不是夏侯婴,那韩信早就成刽子手的刀下魂了。夏侯婴看人还挺准的,他发现韩信与常人不同,便将他救下,然后介绍给萧何。正是因为有夏侯婴,韩信才能和萧

  • 大宋宫词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当年的真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李宸妃的儿子给了刘娥这件事是千真万确。在《大宋宫词》中,编剧给我们提供了其中一种可能性,宋真宗和刘娥无子,但他认定只有刘娥能够为后,于是便计划把李宸妃的孩子偷偷换给刘娥,这件事刘娥也知情。所以宋真宗才是真正的策划者,虽然刘娥觉得自己愧对李宸妃,但她也没别的办法,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