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谦必死的理由是什么,明英宗不仅是为“夺门”正名

于谦必死的理由是什么,明英宗不仅是为“夺门”正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2/18 7:23:56

夺门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为了给“夺门”正名,明英宗必须牺牲于谦,哪怕他知道于谦是忠于明朝的忠臣。于谦死的很冤,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一切都无法避免。实际上,明英宗杀于谦,除了替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起到一个杀一儆百的效果。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于谦必死的原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

1、于谦必须牺牲

在“土木堡之变”后不久,为了扼杀瓦剌以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作为筹码讹诈明王朝的企图,于谦等人以“神一般地操作”、硬是说通了明英宗的生母孙太后,把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时为郕王的朱祁钰推上了皇位,即后来的景泰帝。这个时候,远在漠北的明英宗则被“遥尊”为了太上皇。换言之,等明英宗从漠北回到北京时,他的身份已经不是皇帝了……

更重要的是,回到北京的明英宗已经无力回天、不得不承认了景泰帝当皇帝的既成事实,只能继续当他的太上皇。如此一来,景泰帝的皇位便完全“合法化”了。因为明英宗这位“前皇帝”已经“默认”了,景泰帝自然是“合法”的,不是吗?为了隔绝明英宗与外界的联系,景泰帝将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安置”在了南宫之中,其实就是软禁!大门全部灌铅、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物资传递只能通过一个固定的“窗口”,这与坐牢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就在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期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武、文、宦勾结,直接撞开了南宫的大门,把被软禁了八年的明英宗放了出来。三人随即又以明英宗的名义召集在京文武并当众宣布:“太上皇复位了!”史称“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发生之后,彼时名义上的太上皇朱祁镇又重新成为了皇帝,可自古以来就没有太上皇重新当皇帝的先例!明英宗的这场复辟缺乏法理依据。毕竟,在景泰元年回到北京时,明英宗的行为已经默认了景泰帝当皇帝的既成事实,岂能出尔反尔?想要给“夺门之变”找到“合法”的依据,只能将景泰帝定为非法、是篡位,明英宗是被逼当的太上皇!

既然景泰帝是非法的、是篡位,那么一手将景泰帝推上皇位的于谦自然是“谋逆”!别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对于谦一直抱有很大的成见,即便他对于谦没有任何反感,为了给“夺门之变”正名,他也必须牺牲于谦,否则他这个皇帝便成了非法!自古以来,皇帝没有什么道德卑劣与否,只有需要不需要。如果政治需要,忠臣也是可以牺牲的……这就是帝王权术。很不幸,于谦便是明英宗必须牺牲的那个人,不管他是否忠心于明王朝、也不管他是否真的是景泰帝的“死党”,哪怕他对明英宗依然是一片赤胆忠心,他也必须死!

2、杀一儆百

明英宗朱祁镇要诛杀于谦,恐怕也不仅仅是政治需要。毕竟,于谦在皇帝被俘的情况下,首先做的不是营救被俘的皇帝,而是拥立了一位新皇帝。虽然于谦本人或许完全是出于公心,但这种行为一旦被认定为“合法”,后患无穷!试想,将来哪位有野心的大臣趁着皇帝外出寻衅,制造一个皇帝被俘的假象并以此为由再拥立一位新皇帝,明王朝岂不是要祸起萧墙、内乱不止?所以,明英宗必须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他必须认定于谦的行为是非法的,这同样是政治需要。无论于谦的出发点是好是坏,做的这件事本身的确是对明王朝皇位正常传承极度不利的,他必须负这个责任!明英宗以“谋逆”的罪名诛杀了于谦,等于是明着昭告天下,没有皇帝的首肯、拥立另外一位皇帝就是非法、就是谋逆,没有情有可原之说,也不管你出发点如何!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继而又被软禁在南宫中近八年,曾经的帝王威仪荡然无存。复辟之后的明英宗急需立威,而诛杀于谦这样的人恰恰可以起到巨大的立威作用!反正已经有那么多理由必须要诛杀于谦了,明英宗也就“一客不烦二主”、没必要再选择其他人动手了,人尽其用嘛!更何况,当初用景泰帝取代明英宗的两大“主谋”中,一个是于谦,一个是明英宗的亲妈孙太后,明英宗总不能拿自己的亲妈“祭旗”吧?可不只能是于谦了。至于说孙太后到底是不是明英宗的生母,这个只是野史杂说中的争议,在正史中明英宗就是孙太后生的。

在景泰年间,于谦与后来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徐有贞等人一直存在芥蒂。在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不久,石亨和徐有贞便上书要求明英宗法办于谦!一边是拥戴自己复辟的功臣、一边是把自己拉下皇位的于谦,换作您是明英宗,您作何选择?在地位局面稳固之时,明英宗还需要石亨、徐有贞这些人,是不能贸然得罪他们的。为了安抚这些人,明英宗也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诛杀于谦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对于谦抱有极大的成见。在他看来,于谦把景泰帝朱祁钰推上皇位就是“谋逆”!更何况,在后来的易储事件中,于谦又再度保持了沉默,此举在明英宗看来,就是于谦彻底倒向了景泰帝,他就是景泰帝的“死党”,不是吗?所以,从内心而言,明英宗本就是想要于谦命的。任其他理由再多,皇帝铁了心要谁的命,罪名不过就是一个理由罢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国为何不算周朝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宋国在周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这跟宋国开国国君的身份有关。当时周公封纣王的兄弟微子启为宋国开国国君,并在商丘建国。因为微子启并不是周天子这一脉的人,所以宋国与周是宾客的关系,这也是宋国最为特殊的地方。历史上,宋国本有机会称霸,但最后是功亏一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宋国在文

  • 悬崖之上历史背景事件,王子阳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的剧情虽然是虚构,但大背景是真的,王子阳这个人物是真的,日军在背荫河犯下的罪状也是真的。王子阳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是整个行动目标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人。可能很多网友并不了解这段历史,那下面是给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还有关于王子阳的信息。1、悬崖之上背景事件《悬崖之上》改编自真

  • 假如岳飞北伐成功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岳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于他的故事和事迹我们也听过不少,看过不少了。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岳飞北伐成功了会怎么样呢?若是成功了,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蒙古还是会统一统草原,宋朝还是会亡于蒙古,其实最终的归宿还是会一样。那么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1、改变的力量格局岳飞北

  • 朱元璋在位31年为何出现洪武三十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开过皇帝朱元璋,他可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从一个平民最后变成开过皇帝,这一生可是经历了很多。但是让人非常疑惑的是,朱元璋明明在位只有31年,为什么会出现洪武三十五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朱元璋在位31年为何出现洪武三十五年关于为何朱元璋在位明明是31年却出现洪武35年,原因只有

  • 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生之子刘贞,曾被汉武帝册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刘备就出于涿县这一支刘氏皇族血脉,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姓刘,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意思是说: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

  • 满人是依靠什么建立起大一统清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在满人入关之后,开始吸取汉人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然后完全使用满人来掌握军政大权和实权,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稳固统治。清王朝于1644年入关后正式建立,亡于1912年,历时268年。清代的统治者,特别是主宰全国的皇帝,出自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满族曾长期在关外的东北地区过着渔猎生活,后受汉民族文

  • 曹节真心不想曹丕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曹节是曹操女儿,后被曹操嫁给汉献帝,立为皇后。曹操这样做的目的大家都清楚,表面是拉近曹家与皇帝之间的距离,实则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汉献帝。曹节应该也知道父亲的想法,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汉室迟早会被取代,那曹节为何还反对曹丕称帝呢?曹节得知曹丕准备篡位,气的将玉玺摔在地上,可见她的确非常生气。曹节内心究竟是

  • 刘锦棠是如何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锦棠,同时地地道道的湘军世家出身的,其父亲刘厚荣本山就是资历深厚的老湘军。只可惜在岳州亡于太平军之手。刘锦棠是带着为父报仇的心愿,才在15岁加入了湘军。当时他投靠的是自己的叔叔刘松山的部队。刘松山是湘军名将,刘锦棠跟着他一路转战江西、安徽和陕西,立下不少战功,被提拔为道员。可是在1870年,叔

  • 明宪宗为何要恢复朱祁钰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见深的父亲是朱祁镇,而朱祁镇的经历可以说是千年来唯独此家了。在自己父亲的“恩惠”下,朱见深的童年是饱受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宦官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率大军亲征,时运不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廷陷入一片混乱。当时,朱见深年仅三岁,大

  • 北宋统一全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宋有的人说其实别看总有人说是“弱宋”,但是北宋真的弱吗,话说不是有人统计北宋对外的战争胜率高达%75,所以这样看北宋也不弱的,还有的人也都在问,这个北宋好像并没有统一全国,那么北宋又被称为是大一统的王朝对不对呢?这些问题也都值得讨论,下面我们都来继续的分析揭秘看看。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