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的后代为什么会被万历帝抄家杀戮

张居正的后代为什么会被万历帝抄家杀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39 更新时间:2024/1/17 14:06:55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张居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张居正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他的后代结局却不好,很多人也都知道,张居正的后代都是被抄家杀戮来的,而且还是被万历帝杀害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并称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他生前朝纲独断,权倾天下,力行改革之能事,为大明殚精竭虑,"一条鞭法"的实施将国库积银提高至400万两,国家储粮积攒至十年消耗。后人皆赞道:"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败落的大明又现复苏之像。然而个人主导之改革仍然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所谓"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古之改革,促动的是各个阶级的利益,事关士大夫权柄,豪强权贵势必报复,商鞅变革,导致车裂而死;王安石变法,遭遇守旧之臣的攻击,罢官废法。他张居正就算是在官场之上再怎么圆滑,也躲不过死后清算,呜呼哀哉?为何古之变法改革,都这么难呢?国家富强不好么?百姓富足不好么?国库充盈不好么?回答是肯定的,任何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自己能成为盛世之君,除非你像杨广一样,不想活了。国家兴盛固然好,然改革触碰了勋贵的利益那就是不好了,这是封建制度下固有的毛病,只要你还是封建制度之下的王朝变革,那注定会带来不可抗拒的命运。要想明白万历皇帝为什么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杀戮,就让我们回到张居正的视野之中。以一旁观者身份来见证这一时刻。

一、取代高拱,跻身内阁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少年得志,十六岁即中举。明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隆庆元年,授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后为吏部尚书。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春,长期沉迷酒色的隆庆帝中风,紧接着驾崩。尔后年仅十岁的幼帝朱翊钧即位,此时内阁首辅为高拱,次辅为张居正,高仪。高拱与张居正一样,都是大明能臣,但却为人傲慢,早己得罪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张居正清楚的看到冯保与高拱的矛盾,也看到了冯保身后的太后靠山,他想要做首辅,那么势必要搞好与冯保的关系,来联合搞掉高拱。张居正在严嵩时代都是个圆滑而周到的主,徐阶,高拱时代又是面々俱到之辈。这左右逢源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高拱想要搅权,甚至连内庭之事都想插手。因而被冯保和张居正联手黑掉了。最终,张居正成功排挤掉高拱。成为大明首辅。

二、整顿吏治,推行改革

张居正以铁碗政策,在两京十八大衙门中强行推行"京察",对四品以上官员实行考核,凡昏官与庸官,一律淘汰。至此,张居正开始了他伟大的改革构想。"京察"这一项粉碎了官僚集团,对于新首辅的幻想,却也为他日后悲剧,埋下伏笔。接着,对学政进行改革,对驿递制度进行改革,煞住官员中饱私囊之风。但张之改革,尤以经济为重,实行赋税改革,实施一条鞭法,取消农村土豪乡绅赋税减免特权,达到无论官民税皆不可免的目的。使自嘉靖以来,财政赤字的局面得以缓解。

三、诏毁书院,弃家报国

张居正当权后,他的政治举张和措施却遭到一些知识分子的反对,而这些人喜欢以文士自诩。好以书院为场所,乱评时政,乱讲政治。各种言论,动摇社会根基。而这些文士就是东林前身。我们知道,明之所以亡,很大原因跟这个党争,跟这个言官乱评乱议时政有莫大关系。自己没实际能力,好口头上乱评他人,搅乱政局,张居正为禁止反对讲学者,以万历帝之名义下诏,禁毁天下书院。这实际上不过是张居正统一思想,推行改革而打击改革反对派的措施。张之决心,在于弃家忘躯,以殉国家。

四、关于帝清算张之真实原因

上述张之生平已然陈述,他为国事夜以继日的操劳,于1582年6月20日,病逝。神宗赠上柱国,谥"文忠"。然,转眼不过十月,帝开棺剹其尸,下令查抄其家,削尽其官秩,以罪状示天下。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削职,有弃市。终其真实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少年阴影,惧之越深,恨之越切。隆庆逝世,万历新立,不过一十岁孩童,正是天真烂漫时节,玩兴很浓的年岁,而居正以师居之,以师之严,父之严待之,小皇帝必然产生阴影。加之李太后,全力支持张居正管教小皇帝,小皇帝言失,行失,就必然受到责罚,心中自小都有恨意。叛逆青春期,小皇帝有之,众人亦有之。

第二,当权之时,亦是神宗失权失位之时。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对立面。张居正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年幼的神宗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第三,推行改革,得罪权贵,墙倒众人推也。改革虽然充盈国库,但得罪权贵,得罪胥吏。当权之时,人皆敢怒而不敢言,一旦身死,所有被得罪之人均群起而攻之。被人秋后算账,那是必然。张居正死后,七名言官弹劾他,紧接着,居正所得罪过的官吏纷纷上书,要求神宗给予惩罚。夺其祖业,逼死其子,其子媳妇亦落得个跳井而死的下场。

五、身后浮云

国难方思良臣,后金崛起之后,连连大败明军,国无贤相,军无良将。皇帝才思慕其前朝良相来。因为对付后金,没有钱亦没有人。居正改革之时,国库充盈,可到最后被天朝挥霍殆尽。后来,崇祯帝曾道,思陵之季,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救时之相一也。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个曾孙叫张同敞,1648年在抗清的时候,被定南王孔有德抓获,最后被斩首,头落地之后,身子却还能往前走几步,把孔有德吓得再也不敢监斩反清义士了。嗟呼!天地之道自有公义。居正之心,神人共鉴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郃武力值怎么样,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郃,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张郃曾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交过手,可惜战绩很扎心。不知道大家觉得张郃的武力值如何,但也是河北“四庭柱”,是堪比颜良、文丑的猛将了,而且位列与曹魏的五子良将之列,是能与徐晃、张辽齐名的智将。官渡之战,曹操亲口夸赞张

  • 高梁河之战宋军兵力占优,为什么会败给辽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高梁河之战,宋军兵力高达十一二万,是辽军的两倍之多,为何最后会惨败于辽军之手呢?这场战役还是由宋太宗亲自挂帅出征,宋军应士气高涨,但在和辽军交手的关键节点,却乱作一团,各条战线成溃败之势。这场战役结束了北宋的统一计划,而且在今后的军事行动上,再也难以占据优势。1、骄傲轻敌979二月,宋太宗率领大军北

  • 被李自成劫持的东宫二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3月19日夜,在曹化淳的带领下,李自成的大军顺利攻下紫禁城。崇祯帝自知大势已去,亲手逼死了自己的妻子周皇后,砍死女儿昭仁公主以及嫔妃数人,斩断心爱女儿长平公主一只手之后心如死灰。最后和亲随太监王承恩一起走出了紫禁城后来到煤山寿皇亭上吊自尽了。崇祯皇帝死后两日,李自成大军进驻北京,在得知崇祯

  • 嘉庆杀和珅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皇帝还有朝中大臣都知道和珅是个贪官,但乾隆帝并没有管他。等嘉庆继位后,和珅的好日子就走到头了。能看出来嘉庆早就想除掉和珅,所以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他治罪赐死。有人问嘉庆是否后悔杀了和珅,因为和珅死后朝中风气并没有好转,贪腐反而更加严重。不过客观来说,嘉庆帝应该不会感到后悔,为了整肃纲纪只是一方面

  • 沈荩的死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沈荩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晚清时期的一名记者,但是在当时针对反清也是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和贡献。但是最后却被满清政府给杖杀了。沈荩死了之后对于清朝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吧!1、沈荩的死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沈荩惨死狱中的消息传出后,激起国内舆论的普遍愤慨,数百名记

  • 傅柔究竟爱谁多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骊歌行》剧情发展到现在,很多观众对傅柔的人设有了一些争议。能看出傅柔非常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和盛楚慕之间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而傅柔性格是属于比较犹豫的那种,一时让人不知道她究竟爱谁更多一些。可能相比起来,盛楚慕的人设更能让人接受,虽然他早期是一名纨绔子弟,但现在已经愈发成熟,和以前简直判

  •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其实也还是比较多的,既然叫经济和文化,那就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了,所以就从经济和文化出发了,所以唐朝经济文化繁荣的表现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具体细致来分析看下。1、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1.1、农业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开元年间发明曲辕犁,

  •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从巅峰到被杀害,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李自成入京后,他败给了多尔衮还有吴三桂的合军,最后无奈退出京城,转而在陕西等地抗击清军。此后李自成一路南下,从西安转至内乡,再到襄阳、汉阳,最后是在通城被杀。当时李自成手上也有不少兵力,他为何要放弃关中这片重地呢?实际上,李自成已经不太可能在陕西继续立足,摆

  • 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方面?不仅有农业、手工业、商业、还有文化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方面,其实很多人会从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出发来说,但是其实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多的其它的方面了,具体又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说下了,一定别错过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不仅仅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来表现,还能从疆域面积,军事能力,人口,文化,外交

  • 刘邦为什么不杀夏侯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夏侯婴在刘邦集团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是很高,和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人相比,夏侯婴往往会被人忽略。其实夏侯婴也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而且夏侯婴做了两件改变西汉命运的事情,一是救下韩信,并将他推荐给萧何;二是夏侯婴曾救下刘盈还有鲁元公主。有人好奇刘邦为何没有除掉夏侯婴,或许就跟他做过的这些事有关。而且,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