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列举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列举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4/1/16 2:28:01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文化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估计也都知道这个唐朝的外交什么的非常的繁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有没有,其实也还是有的,小编下面给大家列举几个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事例其实真的挺多的,但是比较知名的有三个,分别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法、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

1、鉴真东渡日本传法

鉴真和尚是扬州江阴县人,生于公元688年,俗姓淳于。他的父亲学过禅,受过戒,是个信男。在家庭影响下,他14岁就在扬州大明寺当小和尚,开始学习佛法。他拜高僧道岸、弘景为师,学习佛教知识和律宗经典。20岁时到长安、洛阳观光,增广了见闻。回到扬州以后,鉴真三十年如一日,讲经说法,宣传教义,教授戒律,成为誉满江淮、道德高尚的大和尚。这个时期,日本完成了大化革新,屡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公元742年,日本和尚荣壑、普照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鉴真毅然应允下来。

从公元742年开始,鉴真四次东渡,都因船只触礁,官府阻止等原因未能成功。公元748年,年已60的鉴真和尚带着随行的65人,从扬州出发,第五次东渡日本。他们乘船沿运河南下,从杭州湾出海。在东海遇到大风,船只在惊焘骇浪中漂泊,半个月后被刮到了海南岛的南端。途中断绝了谈水,只好接雨水飲用。靠岸后,鉴真一行辗转于今广东、广西等地,讲经传法,准备再次东渡。但不幸鉴真双目失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才回到扬州。

公元753年,鉴真乘坐日本第十次遣唐使的船只,第六次东渡,在今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县川边郡的秋目登陆。第二年,鉴真一行到了日本首都奈良,受到天皇隆重的礼遇。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院,主持受戒仪式。公元759年,在鉴真的努力下,在奈良创建了唐招提寺,传布律宗,使律宗成为日本六大宗教派别之一。此外,鉴真和他随行的弟子还将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和医学等技艺和知识传到日本。

2、玄奘西行取经

玄奘,出生于隋末,姓陈名祎,洛州(洛阳)缑氏县陈河村人。那时正是隋炀帝统治时期,炀帝虽暴虐成性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当时整个国家信佛成风,而小小年纪的陈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开始笃信佛教。十岁时他就跟随哥哥在洛阳净土寺研习过《维摩经》和《法华经》等佛教经书。

陈炜正式入佛门是十三岁那年。当时要想成为正式的僧人是需要朝廷派官员主持剃度、经面试后才被认可,由国家发给度牒。成为正式僧人后,既免交国税也免徭役,所以,当和尚也需经激烈竞争才行。因国家规定的名额有限,更何况以陈祎十三岁年纪还未达到参加面试的资格。看似无机会的陈祎因一心向佛,为自己了赢得机遇。此次主持剃度的官员叫郑善果,他刚一出现在试场大门口,陈祎就迎了上去,看见一眉清目秀的孩子向自己迎来,郑善果已知其来意,即随口问了几个问题,没想到陈纬对答如流。郑善果因此破格录取了陈袆,还给他取了法名“玄奘”。正式成为洛阳净土寺僧人后的陈祎如饥似渴地研读佛学,加上他天资聪颖、悟性奇高,不久就开坛讲座了。后来,玄奘离开净土寺,到过荆州、扬州等地,最终落脚长安。

对于唐初以前的汉文佛经,由于众人理解不同,许多高僧的解释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此事一直困扰着玄奘。这时期玄奘正好偶遇一来自印度的高僧,这位印度和尚向玄奘介绍了印度那烂陀寺佛学研究情况,使得玄奘萌生了前往印度取经的想法。

当年的朝廷是不允许官民不经批准私自出境的,就如同今人出境需护照一样。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孤身一人绕过关卡出关,用现在的话说是偷渡出境,并不像《西游记》所描写是受唐太宗派遣。与他一起出行的是一匹老马,还是瓜州一佛学弟子所赠。

走到瓜州的玄奘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只有每个堡的周围才有水源,且都有兵士把守,此时凉州官员巳发现他的偷渡行为,正发公文通缉他。他到达第一堡时,白天躲在沙沟里,待天黑靠近水源时还是被兵士发现了,所幸这里守堡校尉王祥是位佛教徒,他不仅为玄奘准备了给养,还亲自送他走出十几里,同时指明一条直通第四堡的小路,并写信给在第四堡任校尉的同族兄弟,让他关照玄奘。第四堡的校尉也盛情接待了玄奘,告诉他下一站必须绕过凶残的第五堡守军,到野马泉取水。离开第四堡后,玄奘不幸迷路,又打翻了水袋,多亏有老马的帮助,经五天四夜他终于被老马驮到了野马泉。

走出困境的玄奘经伊吾(哈密),到了高昌(吐鲁番东)。高昌王麹文泰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恳请玄奘留在高昌,玄奘执意要去天竺,并答应回来后为高昌国讲经三年,麹文泰见无法挽留,只好送玄奘继续西行,还派二十五人、三十匹马护送,并给沿途二十四国国王写信,要求他们照顾。此后,玄奘较顺利地到达了天竺。

离开长安三年后,他终于到达了天竺。中国古时又称天竺为身毒,“印度”这个词是后来玄奘翻译的结果。初到天竺的玄奘拜那烂陀寺的住持戒贤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和各种佛经。这期间,他撰写出旨在归纳大乘佛教义理的著作《会宗论》。不久,悟性极高的玄奘在天竺声名鹊起,当时的天竺正由众多互不统属的封建小国家所统治,笃信佛教的摩揭陀国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为玄奘开了个讲学大会,邀请天竺十八国国王和三千多高僧参加,这反映出玄奘在当时印度佛教界如此大的影响力。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和唐太宗的召见。唐太宗向玄奘提出还俗辅政的要求遭婉拒,又提出玄奘留在长安的要求,玄奘由此打消了准备去嵩山少林寺的想法,留居长安弘福寺译经,其中译出的《瑜伽师地论》由唐太宗亲自作序,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时玄奘移居大慈恩寺,在此他译出天下闻名的《大般若经》。玄奘还以他西行的所见所闻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

玄奘的一生,是传播佛教的一生。他在回国的时间里,主持翻译了经论共七十五部,不仅成为中国古代佛教的重要文化宝藏,而且因为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失传,其中汉文译本就成了研究古印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此外,玄奘还创立了唐代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此派又被称为法相宗、瑜伽宗、慈恩宗。该宗依据《成唯识论》,宣扬“万法唯识”观而得名,可惜该宗派过于深奥烦琐又不合潮流,仅传三代而终。

3、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蒙古女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元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国号为“元”。元朝并不是一个历史很久远的王朝,还不到100年。到了元朝后期,政权已经是日渐腐朽,最终导致各地开始起兵造反,由朱元璋彻底将元朝推翻,建立的新的大明王朝,就这样元朝彻底成为了历史。

  • 元朝的国号全称是什么?由来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元朝的这个国号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不知道元朝国号的由来,还有元朝国号的全称是什么,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解析,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学习分析吧。1、元朝的国号全称是什么元朝的国号全称是“大元朝”。2、元朝国号的由来元

  • 元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不知道大家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小编这边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个朝代非常的厉害,曾经打下半个地球,这是这么厉害的朝代,大家最后也都知道了,那就是灭亡的非常快,前后不过100年,那么为什么曾经的铁骑会灭亡如此之快呢?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元

  • 民国三大女流氓是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的三大女流氓,那可真的是人尽皆知啊,作为一个女性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让人羞耻啊。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关于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呢?为什么是女流氓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民国三大女流氓是哪三个人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沈佩贞、林桂生、佘

  • 李承乾真的喜欢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李承乾真的喜欢过伶人吗?《骊歌行》这部剧的背景是以唐朝贞观年间为原型,其中很多角色都能找到对应的原型人物。虽然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但熟悉他的朋友并不多,所以对他宠幸伶人这件事一直是半信半疑。实际上,李承乾的确和一名乐童有过很亲密的关系,这点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只是更加详细的内容便不知道了。从描

  • 冀州刺史王芬废灵帝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大臣王芬经历坎坷,在汉桓帝时期的党锢之祸中,王芬遭到流放。到了汉灵帝时期,因陈蕃、窦武被宦官杀害,王芬第二次被卷入到党锢之祸中,王芬再度被迫出逃。此后汉灵帝重新重用忠臣,王芬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在职期间,平定了冀州的叛乱,使当地民生逐渐恢复。不过在王芬眼里,汉灵帝始终不是一位明君,他对宦官依然宠信

  • 马钧发明的是什么机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马钧这个人,他是三国时期非常出众的发明家。说到三国的发明家,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诸葛亮,当然了,诸葛亮也确实发明了一些东西。但是相比马钧,马钧更具有高超的制造技巧,丰富的想象力。那么马钧到底发明了什么,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1、改进织绫机在当时的织绫机结构复杂、笨重,操作

  • 秦朝子婴如何杀死赵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杀胡亥和子婴杀赵高,再次向我们应证了一个道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赵高能政变杀了皇帝胡亥,是因为他对胡亥太了解,以及做了充分的准备;赵高被秦王子婴反杀,是因为他太轻视子婴,同时子婴事前做好了准备。那么秦子婴是怎么杀掉赵高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赵高一直是胡亥的

  • 刘邦为何能得到百姓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用不完的钱财,但他却能在一个看重背景的年代,成为被千万人拥戴的领袖,这究竟是为何呢?刘邦身边的兄弟愿意支持他,这点无可厚非,毕竟刘邦发达了,他们也能跟着升迁。但普通百姓也愿意追随刘邦,其中原因令人好奇。后世对于刘邦的评价,不像刘备那样靠“仁慈”二字,

  • 杨门女将有哪些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杨家将可以说是北宋时期最为知名的一个军事世家,正史中杨家可谓是满门忠烈,多少的杨家二郎是在保卫为国的路上,杨继业和杨延玉等杨家将都死了抗击辽国的战争中。而演义更是为悲壮,七郎八虎更是只有三人存活,其余皆死于辽人之手,而随后杨家无子,杨家人更是有女子领兵出征,这就是现在更广为流传的“杨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