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各地为什么没有发生动乱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各地为什么没有发生动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10 6:43:54

土木堡之变让明朝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当时明军主力损失惨重,明英宗被迫困在土木堡。因为水源被瓦刺掐断,从而陷入被动,导致明军最终惨败,明英宗还成了敌方的俘虏。这下明朝没了皇帝,这件事非同小可,历史上发生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导致这个朝代直接灭亡,或者各地动乱不段。不过明朝却比较平稳的度过了这次危机,国内也没有发生动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多亏了有于谦在。

1、拥立朱祁钰

于谦当时极力促成了一件事,就是拥立朱祁钰君,让他上位当皇帝。因为有了皇帝,也使得朝廷有了一个坚强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以朱祁钰为首的核心。

朱祁钰是明朝皇室的人,并且是朱祁镇的亲弟弟,他来主政朝廷,全国各地都没有话说。

反过来,假设于谦不立朱祁钰为皇帝,而是把朱见深捧起来当皇帝。表面看来,朱见深是最应该当皇帝的,因为他是太子,而且是朱祁镇的亲儿子。但事实上,这样一来,于谦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一种嫌疑。就像三国初年,大家都在抢天子一样。因为天子很弱,又年幼,所以诸侯们才能够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如果天子年长,而且不弱,那么,大臣们就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了。

由此可见,当于谦把朱祁钰捧起来以后,各地的藩王们就算想造反,他们也找不到理由,不可能做出“清君侧”之类的举动了。

2、以保卫国家为口号

在瓦剌攻入北京的时候,于谦所做的宣传也是非常恰当的,那就是卫国保家。

“卫国保家”的意思,就是只有卫国,才能够保家。在中原人看来,北方的少数民族是异族。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就是来抢夺中原人的家园。更何况,元朝曾经南下统治过中国,后来被中原汉人打到了北方。现在他们返回来,肯定就是来复仇的。所以,当时的明朝人心中都是有畏惧的,害怕蒙古人重新回来后,会找自己报仇。

尤其是藩王们,他们更担心这一点。毕竟一旦蒙古人把北京攻下来,他们首先要屠杀的,就是皇族。这样一来,皇族就处在生死攸关的局面。

可以说,于谦的这个宣传,踩中了皇室的痛点。于谦让他们知道,北京保卫战有多重要,一旦失败,覆巢之下,绝对不会有完好的人。所以他们绝对不能添乱。

所以,尽管藩王们手中有兵权,他们也不好说三道四,更没有造反的理由了。

3、没有让藩王进京勤王

于谦当时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就是要把蒙古人打回去。

于谦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底气的。毕竟北京城守卫的军队,数量并不少。另一方面,瓦剌军队南下的时候,并没有准备粮草辎重。他们的进攻并不能够长久。还有一点,当时的瓦剌的大汗脱脱不花与也先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使得脱脱不花巴不得明朝把也先打死。他甚至可能在背后对也先递刀。

总之,瓦剌国内并不稳定。他们是不可能打持久战的。于谦基于这样的半段,认为北京保卫战一定能胜利。

因为有信心,有策略,有明确的估判,所以他并没有冒冒失失就命令各地的藩王们进京勤王。

事实上,如果命令藩王们进京勤王,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这些藩王们就会拥兵作乱。那样一来,明军不但打不败瓦剌军,而且还会迅速陷入动乱之中。这就相当于晋朝初年“八王之乱”的情况。八王之乱之所以爆发,就是藩王进京勤王,结果藩王们在干预朝廷的同时,招致其他藩王的不满。如此循环往复,冤冤相报,最后才打成了一锅粥。最终给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机会,晋朝就那样玩完了。

总之,虽然瓦剌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北京城危在旦夕,但是由于于谦的一系列做法,都是非常恰当的,因此瓦剌并没有得逞,天下也没有大乱。可以说,是于谦用自己高超的智慧,瓦解了这一场危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盘庚迁殷是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的都城在商汤灭了夏之前就有迁都过8次,在灭了夏朝之后又连续迁都了5次。殷商从建立一直到灭亡,经理的大约500年的时间,如此频繁的迁徙都城实属耐人寻味啊。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商朝从建国到灭亡,

  • 伊尹的五味调和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商朝初年的宰相,同时也是厨师和巫医,商汤称其位“元圣”,后世烹饪界称其位“厨圣”,中医药界称其位“汤液圣”。“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rdqu

  • 伊尹放太甲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伊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是商朝初年商汤的贤相,是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为灭掉夏朝复兴殷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史书异记,以及后世对明君贤臣遇合的推崇,使得伊尹的故事不断向神奇化和圣贤化方向发展,遮蔽了历史的真相。1、《史记殷本纪》《孟子万章上》与《竹书纪年》孰是孰非?《史记》载:&

  • 伊尹汤液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数千年来,在我国的民间流传着非常多的食品或是食品类的药品。就比如说在烹饪的时候加入生姜作为佐料,不仅能去腥,让味道更加鲜美,同时还有驱寒的功效。当人的身体比较燥热的时候就会去食用一些滋阴降火的食品,就比如说莲子、母鸭等等。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 梦溪笔谈如何记载范仲淹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梦溪笔谈》是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撰写的一部集合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历史的综合性作品。这部书将当时各个学科的成就做了一个总结,还对典制礼仪的演变、北宋腐朽的体系等内容做出说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那这次准备通过《梦溪笔谈》,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故事。范仲淹似乎是被套上了一个“

  • 关羽九尺到底多高,古代一尺有多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按照现代的计量单位,一尺是有33.3厘米,关羽身高九尺,也就是有299.7厘米,接近3米的高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古代一尺应该和现在一尺的长度不一样,所以这就给确定关羽身高增加了难度。其实就生活条件来说,汉朝肯定不如我们现代,当时人们的平均身高应该也没有现代人高。关羽并不是贵族后裔,又生于动荡的东汉末年

  •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大宋宫词这部剧已经开播了,虽说评分很感人,但是不得不说又让很多朋友们开始关注刘娥这个人了。在早期的宋朝剧当中,刘娥的形象往往是狭隘妒忌,甚至残害忠良,完全不像这次大宋宫词中的善良大度,博爱民生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章献明肃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后呢?咱们今天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1、刘娥的第一段婚姻

  • 蜀汉灭亡后为何东吴还能撑17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龚自珍有一句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一拘不格降人才”,这句诗句反应了人才的重要性。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格局,不同的格局就会造就出不同的英雄。而我国的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鼎立,其中曹魏最为强大,后来蜀汉灭亡了,但东吴还支撑了17年,全因为有一

  • 清朝买官卖官是真的吗,最高能买到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历史,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了,在清朝的封建思想,以及一些腐败的程度确实是非常严重的,竟然出现买官卖官的情况,这对于国家俩说简直是侮辱啊! 那么对于买官卖官这个情况来看,最高的话能买到什么样的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买官卖官是真的吗说起买官卖官,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 刘备死了之后诸葛亮为何一直打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的历史,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过去的,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就是他们的一盏明灯,不过确实也通过诸葛亮赢下了很多场战役,但是刘备死了之后,诸葛亮为何接连打败仗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说“乱世出枭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枭雄备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