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探狄仁杰官职一览表

神探狄仁杰官职一览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21 7:51:01

在唐朝建立初期,对中央官制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化,主要是由三省、六部、九寺和五监组成,小编这里主要说说三省。唐代三省名称恢复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确立三省分权制度,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形成三省相互制约的格局。

1、三省

1.1、中书省

1.1.1、沿革:中书省隋代称内史省,唐高宗龙朔二年,改成西台,高宗咸亨初年,又称中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改成凤阁,神龙初复旧。唐玄宗开元元年,改称紫薇省,开元五年,恢复中书省。

1.1.2、职员:中书省长官,唐初沿隋制称内史令。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成中书令。光宅二年,改成内史,所以我们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能听到“内史”这个词,狄仁杰就是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省的副长官称为中书侍郎,其名称亦随着中书省名称的改变而改变。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制度上都设二人,中书令理论上是正二品,中书侍郎理论上是正三品。在中书令与中书侍郎之下,又设六名中书舍人,为正五品。主要负责“掌侍进奏,参议奏章”,帮助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决策。遇到大事,中书舍人以“商量状”提出意见,供裁决参考。另外,有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缺六人,右拾遗六人,掌侍从、顾问。通事舍人十六人,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

1.2 、门下省

1.2.1、沿革: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称东台,咸亨初年复旧。武则天临朝,改成鸾台,神龙初年复旧。唐玄宗开元元年,改称黄门省,开元五年,恢复门下省。

1.2.2、职员:门下省长官,隋末称侍内,唐朝建立,改称纳言。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成侍中。侍中就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门下省的次官是门下侍郎,但门下侍郎的官称也随着门下省名称的变化而多次变化。制度理论上,门下省侍中设二人,正二品;门下侍郎设二人,正三品。侍郎之下,有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左补缺六人,从七品上。右拾遗六人,从八品上。

1.3、尚书省

1.3.1、沿革:先后改称中台、文昌台、都台,武则天神龙初年,又改称尚书省。

1.3.2、职员: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理论上,尚书省设尚书令一人,正二品,职“掌典领百官”。然而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于唐初曾任此职,此后,“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遂成虚职。唐代宗时期,李适因收复东都有功,获授尚书令之职。德宗时期,郭子仪因功受拜尚书令之职,辞而不拜外,唐代基本不授尚书令之职。尚书省的次官是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贞观时,房玄龄杜如晦就分任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六部,此处暂不赘言。

2、政事堂

政事堂是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三省长官常于门下省议政,即以议政之所谓政事堂。政事堂制度,是为了解决三省分权后的权力协调问题而出现的,特别是为了协调中书与门下的关系而需要的。

政事堂会议组成人员主要有三省长官、副长官以及钦命人员。钦命人员由皇帝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作为与会资格。“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者的含义相同,意思都是获授此衔者,可以同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一样“同知政事”。因为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实际上皆为三品,故以“中书门下三品”代指中书令与侍中。

太宗时,杜如晦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或曰“参知政事”之类,都是宰相。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不能天天上班,便“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就起源于此。后来李勣(徐懋公)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同中书令、侍中,“同三品”就起源于此。

唐代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政事堂会议属于宰相办公会议,与会人员都可被视为宰相。会议设有“执行主席”,由与会人员轮流担任,称之为“执笔”,执笔负责整理会议意见,但无决断之权。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迁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中后期,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清代的宰相“中堂”就来源于政事堂。

因而,狄仁杰的内史之职其实就是中书省的长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在武则天时期就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敲门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死的很惨,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狄仁杰,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提起他第一印象就会是断案大师。当然了,狄仁杰也赔得起这个称号。据说狄仁杰平均每天断案41起,而且从未出过冤假错案。不过在狄仁杰的政治生涯晚年,他更多的是作为宰相,在武则天的权利中枢帮助决策军国大事,由于他雄才大略,机智过人,特别受到武则天的欣赏,数次请辞回家养老武则天

  • 狄仁杰和张柬之谁权大,两人差距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705年元月22日,张柬之宰相等5为重臣率领着禁卫军冲进了武则天的内宫迎仙宫,将女皇的两位男宠张易和张昌宗兄弟二人杀死,随即逼迫女皇退位。第二天,太子李显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终于光复,张柬之等五人也因此成为了迎中宗即位的大功臣。李唐的

  • 孙权和吕蒙是什么关系,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读书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和吕蒙之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孙权是吴国的皇帝,然而吕蒙是吴国的人,也就是孙权的手下。可是两个人之间可是非常亲近,而且孙权还和吕蒙有过劝学的经历。那么孙权是怎么劝说吕蒙学习读书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孙权和吕蒙是什么关系孙权为君主,鲁肃与吕蒙为臣下,两人私下是朋友关系,鲁为

  • 光绪真实容貌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光绪皇帝原本有机会改变自己乃至整个清朝的命运,但他在和慈禧的博弈中还是败下阵来,甚至最后被人下毒毒死,其中嫌疑最大的人就是慈禧。光绪皇帝的一生,堪称一个不幸的悲剧。很多网友都很好奇光绪皇帝的真实容貌,不过比较奇怪的是,慈禧有不少相片留了下来,但光绪帝的照片却很难寻找,在民间有着众多说法,那光绪帝究竟

  • 宋朝官服上的白色项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关于宋朝的历史,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但是关于宋朝的一些文化,就并不熟悉了,比如说这个宋朝官服,其实每个朝代的官服都有各自的特点,那么宋朝官服上的那个白色项圈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宋朝官服上的白色项圈是什么宋朝的历史剧,都有官场的描述,在戏中可以发现,官员所

  • 曹操身边文武双全的人有谁,这五位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爱才天下皆知,他身边无论是谋士还是将领,都是最顶尖的存在,但真正能做到文武双全的人并不多,细细数来可能也只有这五位。当然,这里对文武二字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并不是打过仗就叫有武。曹操手下最出名的将领中,能有如此成就者也是屈指可数。那下面就来揭晓这五位的身份,如果你有不用意见或者看法,欢迎留言进行讨

  • 武则天选男宠条件有多苛刻,不仅要有颜还要有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登基称帝时已经67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老人。不过以武则天的地位来说,她的身体状况肯定比大多数人都要好,除了正常的公务之事,武则天也没放下娱乐活动,她还是会为自己招揽一些男宠,而且选择的条件十分严苛。符合武则天的审美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才华,这才能真正抓住武则天的心。那下面就和大家聊

  • 建福宫烧掉了多少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修建建福宫用来放置他收藏的珍奇文物,后来嘉庆皇帝将这些宝物全部封存起来,建福宫也就成了一座宝库。宫中不少太监都打起了建福宫的注意,时不时就会盗取一些宝物变卖,溥仪心中也是知道这些的。有一天他下令准备清点建福宫里的所有物品,结果建福宫发生了一场诡异的大火,有无数珍宝被毁,溥仪也因此大

  • 朱元璋为什么不让蓝玉辅佐朱允炆,而是要将整个武人集团除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深的朱元璋重用。蓝玉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所以当时常遇春也是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他因此得到重视。再加上常遇春是朱标的岳父,所以蓝玉十分维护朱标,甚至还因此和朱棣交恶。其实朱元璋早早就为朱标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辅佐他的武人集团,但随着朱标突然病逝,朱元璋开始大肆清除这些集团中的人物

  • 刘备一生错用三人是哪三人?又是怎么错用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备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人觉得他是失败的,毕竟最后也没能把三国统一了,最后蜀国也还是被魏国吞并了,所以也还是非常可惜的,话说最近有人说了,刘备一生错用了三人,如果这三人没用错的话,那是不是以后成功的几率更大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刘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