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彦超和赵匡胤什么关系

王彦超和赵匡胤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1/17 10:31:17

“莫欺少年穷”,正式“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十贯钱”故事。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是未来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人生无比灰暗的一年。这位时年二十岁的“开封官二代”,正赶上“后晋”变了“后汉”,亲历了开封的战火浩劫,身为高官的老爹赵弘殷也失了势。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眼看要揭不开锅。刚结婚没几年的赵匡胤,也就毅然结束了“啃老”生活,一跺脚外出闯荡,誓言要凭自己一身武艺,打拼出一番天地来。

可理想很丰满,乱世太骨感。离家后的赵匡胤,闯了好些个地方,无一例外都闯得头破血流。身上的盘缠曾被强盗抢了个精光,流落到长安时,身上就剩了两块冷干粮。后来连干粮都没有了,甚至还跑到寺庙的菜地里偷莴苣吃。比起野史里那“千里送京娘”的英雄风采来,真是怎一个灰头土脸了得。

也正是在尝尽了太多世事辛酸后,没脾气的赵匡胤也想着走捷径——靠父亲从前的“老关系”谋个前程。怀着这坚定信念,他又从北方一路跋涉,来到复州(湖北仙桃)投奔父亲的“老同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满以为能在这位“邻家大叔”麾下有个一官半职。没想到这位“王叔叔”却十分冷淡,只是塞过来十贯铜钱,就把这“赵大侄子”打发走人。

如此一幕,也正如学者顾宏义的评价:“大概王彦超不会料到,当时自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对待的落魄汉(赵匡胤),在十数年后会成为能主宰自己生死的天下第一人。”

而放在一些“鸡汤文”里,这位王彦超“大叔”也遭到过不少嘲笑,俨然成了有眼无珠的势利眼。但事实上,这人,没那么简单。

虽然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老同事”,但王彦超的战场生涯,显然传奇的多。十二岁的时候,他就作为后唐将领征战沙场。后晋年间石敬瑭给契丹做“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时,他就是后晋“外交官”桑维翰的随从,等于亲身参与了“交接”。后汉至后周年间,特别是“打发走”赵匡胤后,他又踏上了抗击辽国的战场,多次跟随柴荣痛击契丹精锐,闹哄哄的五代十国时代里,公认的一代良将。

而比起战场上的大杀四方来,这位良将更有个出名的品质:厚道。

比如早年跟随后唐名将李继岌作战时,正赶上后唐朝廷政变,昔日位高权重的李继岌,分分钟成了不如鸡的落毛凤凰。李继岌身边的心腹们纷纷叛变跑路,却唯独王彦超不离不弃,一直忠心耿耿跟在李继岌身边,直到李继岌身亡。放在叛变反水甚至“黄袍加身”成习惯的五代十国年间,这厚道,着实异类。

带兵风格也是异类,别的“名将”多喜欢纵兵奸淫掳掠,他却治军严格,“所至民安之”。别人打仗不择手段,宁可尸山血海也要打赢。他却常在战事激烈时叫停,只要能减少伤亡,能劝降敌军就去劝降。这样一个厚道且有原则好军人,怎么偏偏对“大侄子”赵匡胤势利眼?

首先一个原因,就得看看赵匡胤当时的境况。别看这是王彦超的“故人之子”,可就算是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也只是王彦超多年未见的老同事,此时隔着千山万水,突然冒出个“大侄子”跑来求工作,而且这“大侄子”一路颠沛流离,浑身衣衫褴褛,满眼一幅穷困潦倒的模样,还拍胸脯说自己是一代英才,这人,能信?

更何况,此时正是中国古代史上乱到糟心的“五代十国”乱世。北方的五个王朝,总计国祚就才53年,平均每十年就要改朝换代。“五代”里的十五位“九五之尊”,七个是靠篡位政变上台,其中五人的“篡位”,更是以骨肉相残为方式。那个年月里,“部下反大将”甚至“大将反皇帝”,全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放在王彦超这样的“防御使”身上,日常收个部下,真要瞪圆眼睛。突然冒出来的赵匡胤,怎么能信?

换句话说,放在那个时代,除了像后来赵匡胤的“老上级”郭威(后周太祖)那样,有着犀利眼光的英雄外,当时那个落魄模样的赵匡胤,走哪都很难有人收。王彦超看不上赵匡胤?真是很正常。

而另一个原因是,“王彦超给赵匡胤十贯钱”这事儿,看上去很势利眼,但放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五代十国战乱,一个出名的后果,就是严重的“钱荒”。铜钱早已是“久绝铸造”,大量的贵金属被有钱人“藏储私事”。民间老百姓用的,多是铅钱之类的“恶钱”。一枚铜钱在后汉年间,往往能抵百枚铅钱。如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遇上一个多年不见的“落魄故人之子”,王彦超“出手”就给了赵匡胤十贯钱,那真是一笔不小的钱。

比比赵匡胤接下来的遭遇,就知道王彦超做得怎样。被王彦超“打发”走后,赵匡胤又投奔了父亲的好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论关系,董宗本比王彦超亲的多,也就收留了赵匡胤,可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却对赵匡胤无比忌恨,逮着由头就各种挤兑,终于气的赵匡胤拂袖而去。相比之下,关系没那么“亲”的王彦超,做得已是很不错了。

在青年赵匡胤这一段尝尽世态炎凉的悲催人生里,王彦超做的,已是非常厚道。

所以,对于赵匡胤来说,这一段磨难,他真没当事儿。别说是“塞钱”的王彦超,就算是羞辱过他的董遵诲,后来在皇宫里与他再见,吓得当场就在他面前“伏地请死”。赵匡胤却是哈哈一笑,摆摆手这事儿就过去了。

对董遵诲都如此,对王彦超更如此。一次与王彦超喝酒,喝高了的赵匡胤,也问王彦超那时“何不纳我”。王彦超忙回答说“勺水岂能止神龙耶!”赵匡胤又是哈哈一笑,第二天又“遣中使慰谕”。经历过那个苦难年代的他明白,王彦超能做到那样,真是不容易了。

所以相比之下,赵匡胤对那个乱世印象最深的,与其说是自己受的窝囊气,不如说是他在那一番颠沛流离里,亲眼见证的民间苦难。正是这深刻的苦难记忆,支撑了他在位十七年的坚定信念:力排众议废除了五代时期的大量苛捐杂税,十多年如一日鼓励垦荒,“优待文官”的他,更以酷烈手段,严惩五代时期流毒般的贪暴害民现象。甚至软硬兼施,铲除了唐代以来“藩镇作乱”的土壤。每一个举措,都来自当年的刻骨铭心。

而在这样的变革时代里,当年“厚道”的良将王彦超,也是“厚道”依旧。从“杯酒释兵权”起,他就主动“配合”宋太祖,交出了手中兵权,也因此继续安享高官厚禄。宋太宗年间时,他更主动“知止”,辞掉一切闲职。致仕回家后,晚年更是低调善终。如此作为,也正如北宋学者曾巩的评价:“时以为彦超居富贵能知止足。”

比起好些人津津乐道的,乱世里“识人”的眼光来,“势利眼”王彦超的一辈子更证明:眼光可以有差距,但真正的格局,是做一个有原则有良心,识大体顾大局的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胤礽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康熙与赫舍里氏,虽说两人是政治婚姻,但是两人从小就认识了,而且关系和感情还特备的好,赫舍里氏算是康熙的发妻了。她们俩生了一个儿子胤礽,而这一位太子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被公开册封的皇太子,本来凭借着皇帝的喜欢和出身可以当上皇帝的人,但是却因为处世荒诞不羁,最终难逃被废圈禁的命运。康

  • 耿精忠为什么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靖南王耿精忠,估计很多朋友们会比较陌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耿精忠仅仅只是被最为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吴三桂的同伙而被提及的。清朝初年,他们二人,再加上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共同组成了“三藩”,也就是三位割据南方的汉族藩王。吴

  • 胡善祥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443年,胡善祥在皇城长安宫中去世,时年42岁。这消息传到了皇太后孙氏之处的时候,同样也年过四十的孙太后早已没有了当年和胡善祥争夺后宫主位时的心气和锋芒,内心甚至对这个被自己夺走皇后之位、孤独寂寞走完后半生的老对手有一丝丝怜悯和愧疚之情。为了弥补当年宣宗皇帝和自己对胡善祥的不公和过失,孙太后以

  • 冯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冯玉祥的十三太保,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听说过。这十三太保其实是指西北军冯玉祥实力集团13个非常重要的军事人物,在冯玉祥鼎盛时期,兵力可高达40万。1924年底,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北京政变"后,段祺瑞委任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从此,人们称冯玉祥的部队为"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中有所谓"十三太保

  • 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慈,相信大家也不会很陌生,出生于南宋宋孝宗淳熙13年,也就是公元1186年。宋慈的鼻祖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期的宰相宋璟,父亲宋巩曾经担任过嘉州节度推官,也就是一名掌管刑狱方面的官员。在宋慈很小的时候,就深受父亲宋巩的影响,开始对刑狱方面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与我们熟知的狄仁杰、包拯等人相比,宋慈才

  • 乾隆皇帝后宫为什么有那么多汉朝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康熙就明文规定定下来的制度,宫内不允许有汉朝的女子。但是乾隆皇帝时期,后宫却有很多汉族的宫女和嫔妃!这真的是实实在在的打康熙皇帝的脸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乾隆皇帝为什么让宫里有这么多汉朝女子?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乾隆后宫为什么这么多汉族女子清朝规定皇帝的后

  • 秦二世为什么要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二世胡亥有比秦始皇更加残暴的一面,他继位后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除掉,行为异常冷血。根据史记记载,秦二世是在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登基为帝,原本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是扶苏,但因为遗诏被改胡亥才有称帝的机会。秦二世自然担心自己的秘密哪天遭到泄露,那皇位便会受到威胁,所以便选择了一个残忍无比的方式保全地位。实

  •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那一场战役,确实是非常的经典啊。毕竟秦国当时确实是最强的一个。但是非常离谱的是,这个秦朝既然统一了六国,可是为什么没过多久就直接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有名的朝代很多,秦朝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王朝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留下了许多

  • 隋文帝怎么死的,杨广杀父弑兄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是一位好皇帝,可惜他没选对继承人,最终隋朝是亡在了杨广手上。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隋文帝的死因,只知隋文帝走的很突然,有说法称是杨广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不过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稍微了解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隋炀帝杨广的形象十分不堪,他身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正面说辞,而且不仅是杀父,还干过弑

  • 李莲英墓为什么只有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莲英是一位附有争议的人物,有人称清朝半壁江山都毁在了李莲英手上。不过这样的说法似乎抬高了李莲英的能力,他只是慈禧的宠臣,真正手握大权的还是慈禧。李莲英能够得到慈禧的信任是他的能力,而且慈禧身边的人对他都有一定好感,从这方面来看李莲英也不算是一个彻底的恶人。比较令人好奇的是,李莲英死后他的坟墓里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