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准噶尔为何不西迁

准噶尔为何不西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1/27 13:06:04

准噶尔不西迁而选择跟清朝死磕,针对这个问题主要要分为两部分说明。对于准噶尔来说,清朝确实是最主要的对手,与清朝的恩怨长达70年之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准噶尔的对手只有清朝。在准噶尔的内部以绰罗斯部为首的四卫拉特尽管没有完全西迁,但是也在积极的西方扩展着实力,长期与哈萨克部进行交战,其时间长度要渊源超过与清朝的战争。

首先来说说准噶尔汗国为何要清廷死磕?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准噶尔汗国的战略目标和清朝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那么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短期目标:在西域崛起,吞并漠北喀尔喀三部和漠南蒙古诸部,使蒙古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与清朝构成竞争。而长期目标则很简单,时机成熟后,则要恢复大元帝国的荣耀,至于元朝版图长什么样,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而当时漠北蒙古向清朝臣服了,漠南蒙古更是在清朝治下,长城以内是清朝的政治、经济核心,准噶尔汗国这战略摆明了和清朝过不去啊!这么一看,死磕在所难免。

事实上准噶尔汗国接连的三位雄主,噶尔丹、策妄拉布坦、噶尔丹策零都在认真执行这目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噶尔丹,在西部做强做大之后,就率军东进,迅速打垮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直插漠南蒙古。在这一时期准噶尔军的军事装备和战斗力、纪律性可是远远超出漠北和漠南两部的,在乌尔会河之战中,火器匮乏的漠北和漠南两部很显然被准噶尔部的火枪兵压制溃退,可以说如果排除清廷这个因素,谁会否认噶尔丹不会在那时候统一蒙古草原。

而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也是有机会就想东出,尤其是噶尔丹策零在雍正九年和通泊之战中,大败清军就顺势东出,幸好在额尔德尼昭会战后被打了回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准噶尔汗国这三位雄杰实在比较倒霉,清朝那边也出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强人把准噶尔汗国牢牢锁死在漠西,让他们连短期目标都没有完成,最后被清廷反杀,真是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至于西线,准噶尔汗国和同样作为游牧部落的哈萨克族长时间争斗不休,早在巴图尔珲台吉时代,准噶尔部就开始为了争夺草场和中亚的商业城市对哈萨克动手了,只是当时的战争规模比较有限罢了。

《草原帝国·第十五章》:巴图尔洪台吉对游牧地在西起突厥斯坦城,东至伊犁河之间的大帐吉尔吉斯—哈萨克人发动了几次胜利的远征。

而据《秦边纪略》记载,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噶尔丹统一四卫拉特,吞并南疆后,第一个打的就是哈萨克部落,“东方既臣服,乃西击回回”,据《咱雅班第达传》记载,在1681年噶尔丹对哈萨克用兵,其此次出击哈萨克,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被哈萨克控制的的中亚商业重镇赛里木,但这一次出击很不顺利,此时的哈萨克正由头克汗统领三玉兹,头克汗让哈萨克人诈降使噶尔丹入城,待夜晚哈萨克援军至,里应外合,击败了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噶尔丹几乎孤身一人,狼狈逃窜。

1683年,噶尔丹再次对哈萨克用兵,并获得初步胜利,俘获两位“苏勒坦”(从策妄阿拉布坦给清廷的书信来看显然是头克汗的两个儿子)并获得初步胜利。在1684年夏天,准噶尔的部队攻破赛里木城,并将七河流域和锡尔河中上游地区纳入统治。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噶尔丹对清作战失利,被自己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和清廷联合绞杀,死于漠北。哈萨克头克汗趁准噶尔汗国内乱重新夺取了赛里木、塔什干等地的控制权,继续与准噶尔汗国死磕,在这个时期由于准噶尔汗国实力下降,策妄阿拉布坦急须“固本养元”,倒是很希望与哈萨克拥有短暂的和平,甚至想把被噶尔丹俘获的头克汗的两个儿子送回去,奈何梁子至今结下,双方的矛盾根本化不开,只能打下去。

哈萨克人在头克汗的率领下团结一致,和准噶尔的对抗有声有色,还获得了几次胜利,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但是在头克汗死后,哈萨克部族陷入分裂。策妄阿拉布坦抓住机会,又重新夺下了赛里木、塔什干等城,并在1723年几乎征服了大玉兹和中玉兹。

《准噶尔汗国史》:1723年,策妄阿喇布坦聚集大量兵力重重打击了大玉兹和中玉兹各领地,征服了其中的大部分,使之变成了自己的进贡者。

在噶尔丹策零时期,并未放弃对哈萨克部落的打击,尤其是在额尔德尼昭会战后,噶尔丹策零认识到在清廷的干预下,拿下漠北草原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在东部与清廷开始讲和划界,而在西面全力暴击哈萨克,这一时期分裂的哈萨克是很悲惨的,不少哈萨克部族被迫放弃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直到准噶尔汗国被清廷消灭,哈萨克人才摆脱这段悲惨的命运。

所以,准噶尔部很明显的不断向西部扩,并与哈萨克爆发了剧烈的冲突,历经了四代人才把哈萨克人压下去,然而根本就无法彻底征服哈萨克部落。至于哈萨克的更西面就要俄国人正在以修建棱堡的方式推进,这个对手显然比清政府更难缠,准噶尔如果继续西进,恐怕下场也不会太好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禅后人全被灭族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在蜀汉灭亡后的底48年,刘禅的后代就夺走了司马家族的江山,建立起了一个“汉赵”政权。其名字叫做刘渊,自称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刘渊还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与列祖列宗牌位一起供奉在太庙之中。其实这个刘渊是个匈奴人,为了表明自己想要光复汉室,以及稳定

  • 汉灵帝刘宏有多昏庸,在位期间曾制造多起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末年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父亲。刘宏能当上皇帝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他继位时只有10岁,当时朝中是由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主持朝政,只是他们后来铲除宦官的计划失败,使得宦官成为朝中主要力量。刘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难以挑起重担,此后成了一位昏君。刘宏在位期间,制造出了多起冤案,后人对他基本

  • 民国时期白云观火烧老道是真实案件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时期的这个“白云观火烧老道”案件,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案件那可是当时非常重大的一个案件。案件的内容据说是白云观的道士把道观的主持安世霖和监管白全一泼上煤油活活烧死了。对此也是引起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案件再民国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确实是一个

  • 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有比正一品更大的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我们经常会听到纪晓岚自称“纪某堂堂一品大员”,与合身是平起平坐的。那么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吗,纪晓岚真能和和珅平起平坐吗?那么在这里,小编就要来跟大家讲一讲清朝时期的官品等级制度了。中国古代官品等级按照从低到高的

  • 嘉庆帝继位前,乾隆皇帝为什么让他对永琏行叩拜之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永琏是乾隆皇帝次子,他的名字是雍正皇帝取得,指承宗器之意。在永琏出生后的第六年,乾隆皇帝将他秘密立为太子。因为此前皇帝都是庶子,所以乾隆想开个好头,让嫡长子继位,这样也能避免夺嫡之争。可惜永琏不幸夭折,年仅九岁。这件事对乾隆打击很大,他十分偏爱永琏,在建陵时也是给永琏特别的待遇。后来,嘉庆被立为太子

  • 杜重威是怎么从武卒提升为蕃镇大员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杜重威,可能很多朋友还比较陌生,这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重臣,是个典型的夫贫妇贵的主,依靠着妻子是后晋皇帝石敬瑭的妹妹而身价暴增,跃居高位。后晋的灭亡除了天灾的原因和景延广的不自量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中的重兵所托非人,而这个非人就是杜重威。杜重威能够获得这一切,最应该感谢石敬

  • 秦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统一六国的最大改革家无疑是当时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了,因为商鞅使得秦国的制度变得非常合理,使得秦国不断走向强大。在统一六国期间贡献最大的外交官就哟属于远交近攻的范雎以及运用连横的张仪。若是说统一六国最大贡献的将领是谁,那就要属白起和王翦了。但实际上成就这些战将获胜基础的是,名气远没有他们大,但是作

  • 如果刘禅不出城投降蜀国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邓艾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刘禅作为蜀国的皇帝,最终还是选择开城门投降了,对于他的这个举措其实是有过之而不及的,毕竟那个时候的刘禅已经无力再守了。那么话说回来,如果刘禅当时没有开城门投降,那么蜀国还会灭亡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蜀国灭忙是迟早的事情,刘蝉不出城投降

  • 永嘉公主为什么丢尽了皇室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永嘉公主是李渊第六女,一直很得父亲的宠爱。那永嘉公主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位丈夫是将军窦奉节,第二位丈夫是贺兰僧伽。可能大部分朋友对永嘉公主的生平比较陌生,那说她丢进皇室的脸,也是因为永嘉公主在第一次婚姻中出轨了,而且对象还是自己的外甥,这让窦奉节大为震惊。后来永嘉公主惭愧离婚,但她风流的性情并没有因

  • 关羽和颜良正面交锋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斩颜良的故事十分出名,根据演义中的描述,可以说关羽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颜良首级。这样一个结果,也导致很多人觉得颜良很弱,难道袁绍手下大将就这水平吗?其实这是有误解的。关羽斩颜良明显不是一个正常过程,颜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死了,仿佛曹军都是摆设一般。如果关羽和颜良正面交战,谁会是最后的胜出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