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十大冷知识

三国十大冷知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11 6:25:09

三国演义相信有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这是根据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所改编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里面有着非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小说归小说,注定有很多内容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冷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蒋干盗书”是演义杜撰的。历史上的蒋干是一位名士,以才辩著称。曹操听闻周瑜年少有才,便派蒋干去游说周瑜。一番交谈后,蒋干知道周瑜心志坚定,不是言辞所能离间的,回去后就告诉曹操别想了。

2、陈宫没那么忠心。演义中陈宫脱离曹操后,便一直死心塌地地追随吕布,临死都不愿降曹。实际上陈宫曾密谋叛变吕布,投靠袁术。怎么回事呢?当时吕布手下将领郝萌叛变,被曹性斩杀,同时曹性告知吕布“陈宫是同谋”。看看陈宫的反应: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碍于陈宫地位高,吕布才不予追究。

3、救曹操的不是陈宫。据三国志记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在路过中牟县时,曹操被怀疑是逃犯抓了起来。幸好有人认识曹操,想方设法为他开脱,曹操这才免于一难。至于此人姓名,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演义中将这段戏强加给了陈宫。

4、魏延反骨的说法不存在,他也没有造反。演义中魏延杀了主公韩玄,并向刘备投诚,被诸葛亮认为“脑后反骨”,后来在诸葛亮死后造反被马岱斩杀。而实际上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他是直接带着部队投靠刘备的。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其实也没有谋反之意,只是和杨仪争权引发内讧,被定罪谋反。

5、韩玄其实没死。演义中韩玄被魏延所杀,历史上他其实活得好好的,在赤壁之战后投降刘备,仍担任长沙太守。而且根据史料,他和魏延没什么交集。

6、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据三国志记载: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平息黄巾之乱后,东汉朝廷觉得自己又行了。为了继续卖官鬻爵,他们下派督邮,打算裁撤那些有军功没背景的官吏(比如刘备)。得到风声后刘备马上求见督邮,遭到无情拒绝,最后心头火起,将督邮绑起来打了一顿。

7、刘禅并没被诸葛亮架空。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刘禅曾处死车骑将军刘琰,车骑将军是多大的官,地位仅次于大将军。而这样的人,刘禅未经诸葛亮同意,就能下令处死。可见,说刘禅被诸葛亮架空没有权力,是立不住脚的。

8、单刀赴会的不只是关羽,还有鲁肃。三国志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当时孙刘两方因荆州的归属引发军事冲突,为达成和解,鲁肃主动邀请关羽,并提议“单刀赴会”。可见,真正的鲁肃有胆有识,远不是演义中那个好好先生。

9、蔡阳是刘备杀的。演义中关羽脱离曹操,在古城与张飞相会后,却遭到张飞怀疑。为表本心,他斩杀了曹军将领蔡阳。实际上,蔡阳死于刘备之手。据三国志记载: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10、姜维的密信。刘禅投降后,姜维仍不忘光复汉室。他便假意投降,实则撺掇钟会谋反,想要找机会复兴蜀汉。他还给刘禅写了一封密信,《华阳国志》记载: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寥寥数字,却道尽了一位臣子的忠心,与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遑多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怎么理解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高晓松以前觉得这个人不像写歌的,现在看又不像搞什么历史的,反正就是他搞什么就不像什么,哈哈,非常的有意思的,最近很多人想起了高晓松说的这个明朝是一个三无的朝代,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怎么理解高晓松的这句话,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下。高晓松肯定是瞎说,他的神论有“郑成功是倭寇&r

  • 太平天国当年为何不直接全军北伐灭满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853年,太平军攻占了天京(南京),在此处建立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在太平天国建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推翻清王朝,于是派林凤翔与李开芳率2万余太平军进行北伐。北伐军势如劈竹,一路打到了河北省,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北伐宣布失败。就太平军的那么一支偏师就能轻轻松松的打到北京附近,为何一开始太平军就不

  • 南明有几个皇帝,南明几位皇帝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南明有几位皇帝,还有这个南明几位皇帝的结局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因为南明这个时间点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解析和分析下了,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看看吧,看看南明的皇帝是个什么情况吧。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北京

  • 为何说张郃被杀是诸葛亮中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张郃的死因,一直有种说法,称是司马懿故意让张郃继续追击诸葛亮,从而掉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而诸葛亮能够杀死张郃,其实是司马懿计划中的一部分。听起来像是一个计中计,如果司马懿真的想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当然,这只是我们作为后人,在看到这段历史做出的假设。其中的真相如何,恐怕我们

  • 宋朝为什么不养马,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冷兵器时期,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非常明显,古代的中原王朝对阵北方的游牧族群,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揍的状态,反攻的难度相当大。而这种亏,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可谓是吃的最多的。不论是针对契丹人、女真人,甚至是党项人,都是极其吃力的。比起辽朝与金朝,宋朝的骑兵数量实在太少,主要以步兵为主,也并非宋朝不想发展骑

  • 宋太祖登基后怎么处置周世宗幼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通常情况下,改朝换代,新王朝的诞生,很多半就是意味着旧王朝皇族的灭亡。然而,当群臣都在劝说宋太祖赵匡胤准备处决柴荣幼子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挺身而出制止了赵匡胤的行为,这个人就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公元959年四月,周世宗柴荣起兵北伐辽

  • 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很多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都有多少位呢?这些皇帝又分别叫什么呢?具体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学习看看。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执掌汉室大权十多年的外戚王莽觉得篡汉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这一年授意党羽渲染

  • 秦国连出六代明君,和商鞅变法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正式崛起,是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商鞅变法并不是一套完美的规则,但在提升秦国国力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多数的百姓并不喜欢其中的一些规定。那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秦国能够连出六代明君,是不是和商鞅变法有关呢?我们只能说,有一定关联,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秦国能“奋六世之余烈&r

  • 公孙瓒为何攻打袁绍,两人是如何结怨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实力的诸侯开始割据一方,当时全国大小战事不断,而任何一起战役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公孙瓒是当时的群雄之一,他和袁绍之间展开的界桥之战,是诸侯为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而袁绍获得了此次胜利。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公孙瓒和袁绍之间到底有何恩怨,其实这跟公孙瓒的堂弟有关,那下面就准

  • 张辽追杀曹操刘备孙权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卫国的军队。若是国家的军队很弱小,那么即便是再昌盛的国家学会有被他国取代的那么一天。而在军队当中,将领则对整支军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将领的重要性,但是再大战开展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