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奇葩政策

元朝奇葩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2 更新时间:2024/1/27 10:30:15

只要一说起“元朝”或是“蒙古大军”,相信很多人的历史记忆就是,屠城、残暴、血腥等等。当然了这些印象也不假,东征西讨的蒙古大军先后灭掉40多个国家,征服700多个民族,而且很多民族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标本。但是打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元朝统一之后,管理宽松的程度可以说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1、元朝的疆域

有人肯定说,元朝把人分为三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铁器管控都很很严格,怎么宽松了?这不对,任何宽松与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我们所说的宽松不是阶级环境,而是社会生活,朱元璋话是有道理的“元以宽仁而失天下。”

首先,在对思想和文化禁锢上,元朝就没有和历朝历代一样大搞文字狱。文字狱这玩意,历代统治者奉若至宝,当做统一思想维护皇权底线。《左传》记载鲁襄公25年(公元前548年),齐相崔杼杀史官事件,就已开始文字狱。

秦焚书坑儒,宋乌台诗案,明苏州知府魏观《上梁文》案和方孝孺案等,一些人甚至不知道错在哪,脑袋就搬家了。清代后,文字狱更是到了疯狂地步,仅顺康雍乾四朝有记载文字狱就达170起,如康熙5年黄培“反诗案”;顺治4年和尚“私藏逆书案”;顺治二年黄毓琪“反诗案”,科场“大不敬案”等。

说错一句话试试,哪怕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都可能送命,甚至诛九族,清风不识字?怎么从关外到了中原?雍正年间进士徐峻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立即处死,罪名:暗恋明朝,影射大清。

所以我们常说哪个朝代有多好,那么好为什么不让你说话?语言是门艺术,谁能掌握多好,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可能会被诛九族朝代好吗?河南举人科考中把“皇叔父多尔衮”错写成“王叔父多尔衮”全家被杀,主考官下狱。

2、元代开明的文化氛围

元朝不搞这些,著名“茅山诗锅”当事人梁栋写了几句诗: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辛。

纳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

和梁栋平时就有摩擦的茅山道人徐道杞上报官府,告梁栋“诽谤朝廷,思宋情切”。审判结果:文人吟咏性情,不可诽谤,就算是谤仙,我堂堂天朝有什么不能容忍?瞧瞧人家这肚量,江山是几个文人骂一骂就能骂垮的吗?

其余如关汉卿窦娥冤》,张养浩《潼关怀古》等元曲里都有对朝堂大尺度讽刺,甚至鼓励反抗内容,在满清会五马分尸。元朝懒得理你,人家该吃羊排吃羊排,该煮牛腩煮牛腩,铁马弯刀,攻无不克的蒙古大军还怕几个唧唧歪歪文人不成。

元朝宽容并不是某一点,而是军事,政治,经济,民生方方面面。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各色人种混居,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一下子能改过来吗?是蒙古统治者粗线条治国理念。《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元朝:管理宽松,海贸繁荣,文化硕果累累。

元朝刑法在封建社会也是民主典范:不允许押犯人游街,不允许晚上提审(除重犯),使用刑具殴打犯人必须所有官员签字,具体原因黑纸白字。其他王朝中央集权头等大事,元朝干脆把皇权下放行省,允许高度自治,结果各级官僚贪污腐败,对百姓层层盘剥,搞得民怨沸腾。

3、元朝管理宽松主要原因

3.1、武力自信。元朝靠马鞭征服半个世界,对文化认可远不如对弯刀的笃信。蒙古统治者从心里蔑视汉人,只相信武力是一切拥有者,这种自大心理影响整个元帝国和蒙古文化至今。中古时期的蒙古人确实牛,根本不怕汉人,不像满清靠汉奸统一了天下,当然会时时刻刻防止汉人崛起,想尽办法消灭汉人先进文化。

3.2、游牧民族文化缺失后遗症。元朝中层管理者色目人为最多,色目人是政治地位上仅次于蒙人的二等人,与金字塔尖蒙古人一样,基本没文化,也不想接触汉文化。很多人吏治根本不识字,公文都不会签字,只是按手印。

《辍耕录》上:“蒙古及色目为官者,多不能执笔画押,三指为印”。历史典故里,成吉思汗有次在击败汉人部队后,发现统帅逃跑竟也怀揣大印,百思不得其解,命都保不住了,要这东西干嘛?统帅回答:“出纳钱谷,任用人才,以此为信”。成吉思汗才知道给自己也刻一个。

蒙古人不搞这些文绉绉东西,看见不爽直接砍了,你让这种意识形态的管理者搞文字狱,他宁愿不要这个江山。

再看看蒙古人自己写的《蒙古秘史》和汉人各种史记,马上比出真假了。《蒙古秘史》不避讳任何东西:兄弟们为一点利益互相残杀;成吉思汗先祖“朵奔蔑尔干”,一块肉换了个奴隶,死后,奴隶又和主人妻子生下成吉思汗先祖等“丑事”蒙古人觉得根本没什么。只要不造反,骂骂朝廷,写点反诗,谁有时间管你?骂完了给他们种点粮食,把税交上就行。

3.3、元朝没有管理农耕文明经验,他和契丹女真西夏不同,这些民族有农耕文明管理经验和完善的官僚体系及政治制度,在管理汉人方面会因地制宜“以汉治汉”,所以很多时候自己先被同化。譬如满清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汉通,且善于学习。

4、元朝六位皇帝

蒙古人不是,蒙古人是纯游牧民族,一直按草原模式管理国家,也不愿学,即便建立了世界最大国家,各项制度还都沿袭曾经散管模式,蒙古式“无为而治”。因此,与其说元朝管理宽松,不如说不会管理。

征服了很多地方后,一般统治者会想办法恢复占领区经济和社会秩序,蒙古人不但不管这些,甚至会把很多良田变成牧场,破坏性做法绝无仅有。农耕时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其他征服者想尽办法也会迁走败方人口,人口越多越兴旺。蒙古大军除工匠女人外,能杀死通通杀死,不要人口,只掠夺财富。伯颜征服南宋后,曾提出杀光江南张、王、刘、李最多的四大姓,理由人口少好管理。

元朝之所以管理宽松,具有多方面原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和民族性格方面,但如果就文化方面来讲,宽松程度绝无仅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对立期间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当时那个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的乱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却没有一个外族入侵。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什么时期都又外族想要入侵,所以很多时候帝王都是非常头疼的。可是三国时期,在这样一个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外族实力太

  • 君王后是谁,她为齐国换来40余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君王后是一位经历颇具传奇的人物。齐湣王被杀后,法章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改名换姓到太史敫家里当佣人。后来太史敫的女儿看上了法章,两人就这样相爱。后来法章被立为齐王,他立刻到太史敫家中接他女儿回齐国成婚,并立为王后,史称君王后。君王后也很有头脑,齐襄王去世后,她教育齐王建,此后为齐国换来了40

  • 李世民批评汉武帝信奉长生,为何他晚年还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还批评过汉武帝太注重追求长生。结果李世民晚年却是重蹈覆辙,他对从古印度到来的方士厚礼相待,目的就是为了请他们炼可以长生的丹药。当然,长生这种事情放在古代根本就不可信,李世民

  • 岳飞与秦桧真正的历史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桧和岳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秦桧把岳飞给害死了,把岳飞也冤枉死了,而且当时宋仁宗赵构也是推手,我名族英雄岳飞被莫须有罪名安在身上惨死,真的是太可悲了,那么就有人要问了,那这个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岳飞与秦桧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嘛?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岳飞与秦桧南宋小朝廷时

  • 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赵云,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毕竟在三国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人,而且实力是很厉害的。关于长坂坡之战,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在《三国演义》里面可是经典的战役,而且赵云在里面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在那场战役中,赵云直接七进七出是真的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是假的。

  •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什么之间的盟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很多人知道,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历史事件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非常的有意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的分析揭秘看看,这个历史上真实的澶渊之盟到底是怎么样的,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1、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什么之间的盟约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不同人眼里,对于孝庄太后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例如皇太极将孝庄视为贤惠聪颖的贤内助,而顺治皇帝则认为孝庄不讲亲情。客观来说,孝庄太后一生功大于过,她维护了皇室的团结,还辅佐了两代君主,更重要的是,孝庄太后并没有垂帘听政,始终把自己摆在幕后,这点十分难得。皇太极虽然对孝庄评价不错,但孝庄在当时并不是很得

  • 杨玉环在马嵬驿遭遇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被迫出逃。等他们到达马嵬驿时,陈玄礼等人要求处死杨国忠还有杨玉环,结果杨国忠死于乱刀之下,而杨玉环下落不明。当时各个将领认为杨玉环红颜祸国,叛乱皆因她而起,便一定要拿她稳定军心。实际上这个说法十分可笑,难道唐朝走向衰败全因一个女人?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杨玉环当下无力辩

  • 匈奴在汉朝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会产生误区,这样我们级无法做到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作为封建帝王,汉武帝对于自己的领土和疆域是非常上心的,最主要的就是建立民族的自信心,这是首要问题。匈

  • 晏殊的两个女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晏殊的女婿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都想知道这个晏殊的两个女婿是谁,其实问题也就这么一回事了,下面的这篇文章给大家来解析解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一定别错过了!1、晏殊的两个女婿是谁分别是:富弼和杨察。很多人以为只有一个女婿,其实并不是的,是有两个的。2、晏殊是如何对待两个女婿的殊对于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