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迁都是为了传位给儿子吗

赵匡胤迁都是为了传位给儿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4/3/30 4:23:43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死的十分蹊跷,有关他的死因在民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很多都指赵光义,因为赵匡胤死后他是最受益的人。赵光义到底是不是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赵匡胤曾提出迁都的计划,但并没能顺利执行,有人解读太祖此举是为了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恐怕真正的答案我们已经难以知晓了,也只能通过推测进行判断。

1、商议迁都

宋朝在开封定都以后,由于开封周围没有什么山川之险,因此需要大量的禁军来保护。这就使得整个京城,需要非常多的安保力量。而这些安保力量,将会消耗太多的物资。宋朝本身国力并不雄厚,如果京城消耗了太多的物资,那么将会造成国家贫弱不堪。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赵匡胤提出要把京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提议。毕竟洛阳周围有山川之险,迁到洛阳以后,可以凭借山川之险来拱卫京师,从而减少安保力量,减少物资消耗。

但是,以赵光义为代表的臣武将,大都反对这样做。赵光义甚至对赵匡胤提出“在德不在险”这样的论调,认为一个君,一个国家,能不能确保天下太平,能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主要在于君王的德行,而不是京城的防卫。

赵匡胤辩不过赵光义,所以最终他就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不过,等到赵光义等人退朝以后,赵匡胤却对身边的人感叹说,如果不迁都,百余年后,国家的财力就会消耗殆尽了。

赵匡胤的担忧不幸成了现实。到宋神宗的时候,就是因为国家财力消耗太大,因此宋神宗进行了熙宁变法。到宋徽宗的时候,金国南下,灭掉了无险可守的北宋。

2、赵光义为何反对

一般认为,赵光义因害怕自己的实力受到削弱,所以反对迁都。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错,当时赵匡胤确实已经在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最早的时候,赵匡胤一直把赵光义当成他的接班人。

赵匡胤认为,五代时期,之所以不断出现朝代更迭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立年长的人为继承人。所以,他才在一开始就培养赵光义。不过,随着他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他又觉得,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如果一直住在开封,是不太容易实现这个愿望的。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一开始培养的是赵光义,所以他给予了赵光义很大的权力。赵光义在大臣中的排位,一直是排在第一位。同时,赵光义又是开封府尹。在整个五代时期,只要是开封府尹,都是皇位的天然继承人。

所以,如果一直在开封,就肯定只能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离开开封,把开封城作为陪都,然后让赵光义继续在开封当开封府尹,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就解除了赵光义的权力。

不过,这种说法却又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再说了,如果赵匡胤真的想要改换他心目中的继承人,那么他就应该给予他儿子们极高的地位,至少应该把他的儿子们封为王。除了封王以外,最好还要让他的儿子担任洛阳的留守。一旦他的儿子担任了洛阳的留守,在迁都到洛阳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封他的儿子为洛阳尹了。

3、赵匡胤的顾虑

赵匡胤只要这样做,也就是一种释放信号的表现,可以让大臣们看出,赵匡胤想立他儿子为太子了。这样一来,必然会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如果这时候再谈论迁都,大臣们明白赵匡胤的心思,就不会反对。

但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猜测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打草惊蛇。因为如果这样做,固然能引起大臣的注意,大臣们也会反过来支持赵匡胤,但是必然会引起赵光义的极大警觉。如果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那么就可能造成动乱。所以赵匡胤想的是先把都城迁到洛阳以后,再对他的儿子进行分封,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动乱了。

事实上,赵匡胤的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迁都议论发生后不久,就爆发了“烛影斧声”的事件,赵匡胤因此暴毙而亡。如果“烛影斧声”,真的是赵光义杀掉赵匡胤的话,那么,肯定是赵光义已经看到了危险。为了避免事情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才先下手为强,杀掉他的哥哥,干脆自己直接上位当了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荀彧死的冤吗,空盒表明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荀彧死的不冤,因为从他决定辅佐曹操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想到过这样的结局。实际上,当初荀彧选择投奔曹操,是希望曹操能够复兴汉室,但曹操却反客为主,等他看清曹操时,已无力阻止他了。荀彧是一位真性情之人,如果他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他便可以一直得到曹操的重用,但荀彧明显不是那种会违背自

  • 刘濞发动叛乱,为何短短三个月就被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濞带领七国发动叛乱,声势浩荡,他们的兵力也不少,结果汉军仅用三个月就击败七国,而七王皆死。事后看来感觉刘濞一方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不过这件事对于汉景帝来说,的确是一场重大危机,如果他败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七国之乱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平息,可以说周亚夫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可能战事会拖延下去。下

  • 嫫母发明镜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嫫母,这是相传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说她是镜子的发明者。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排列的花,嫫母算是中国四大丑女之首了。嫫母是黄帝的小老婆,据说是奇丑无比,丑的让人难以直视,但是就是这个古今闻名的丑女竟然发明了镜子。今天就随着小编一起来聊一聊嫫母。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那时,黄帝宫里人经

  • 盘古的后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开天辟地的盘古,相信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大家多少都有停过。那么大家直到盘古的后代是谁吗?作为中国上古历史,神话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谁又会是他后代呢?神话相传,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

  • 24凌烟阁功臣排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凌烟阁功臣其实小编有听说过,但是仔细的研究看看发现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前后竟然有24位之多,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24烟阁功臣排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了,还有这个秦叔宝竟然排最后一名,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24凌烟阁功臣排名情况长孙

  • 清朝内阁制度是什么,内阁大学士是负责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清朝的内阁制度,经历的时间还是非常长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内阁制度里面充满了各种权利之争。那么这个清朝内阁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呢?内阁大学士又是做什么的呢?放到现在的话相当于什么职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内阁制度是什么清朝内阁制度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内阁制度。清朝

  • 李世民抢了李建成女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若是一个男人想要控制住一个女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女人变为自己的女人。虽说这个方法有点绝对,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而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就是利用此道的高手了,因此在宣武门之变之后,虽说杀了自己的兄弟和子嗣,但是却将他们的女人变成了自己的女人。而李世民之所以要这么做,最主要的还是处于

  • 李建成有哪些军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李世民了,他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为唐朝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贞观之治也是在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的功绩了,在他成为皇帝之前也是有着很多军功的,与他实力竞争最为激烈的就要属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了。只不过,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死于李世民之手,所以要对比李建成与李世民哪个更优秀,那我们就只能拿玄武门之变之前的两人军事成就来说事儿了。有些人会认为,要不是因为李建成被杀了,也许政治能力要比李世民更高呢。其实只能说,也许吧。不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可不是随便来的。要说李建成若是当皇帝要比贞观之治还要厉害,那只能

  • 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太子李建成,可以说真的是非常的可怜了。自己辛辛苦苦把弟弟拉扯大了,结果哪会想到弟弟忘恩负义,反水把自己给做掉了。其实这也难怪,李建成的综合实力完全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也没有李世民心狠手辣,也是输的心服口服了。李世民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明君,号称是天可汗。那么这位明君又是怎么对待李建成,他哥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