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和韩信有什么过节吗

张良和韩信有什么过节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35 更新时间:2024/1/26 7:36:09

张良和韩信同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但是两人最后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张良被封为留侯,得了善终,但韩信虽被封王,最后却惨死宫中。两人的结局相差甚远,很多人也对韩信遭遇杀害的时候表示很疑惑,张良和韩信两人关系好不好,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过节?为什么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张良和韩信有过节吗

张良和韩信的关系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好,张良作为一个谋士,他是很欣赏韩信的能力,但同时他也了解韩信的性格,所以张良曾经也劝过韩信,让他收敛一些,学会功成身退。奈何韩信根本就没有听从张良的意见,以至于最后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张良还有韩信,萧何,他们三个人被称为是汉初三杰,其中萧何和韩信还是老乡的关系,而韩信之所以能有后来的发展,也与萧何这个老乡有一定的关系。张良是一个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张良和韩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而最后韩信被害,张良又为韩信做过什么。

张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近乎神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张良都非常的有能力,而且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意识感的人,再看韩信,韩信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正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被称为是战神,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韩信的性格比较张扬,而张良也曾劝过韩信,要收敛一些,最好是提前功成身退,脱离朝廷。

对于张良的劝阻,韩信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觉得以自己对刘邦的贡献,还有和刘邦的交情上来看,刘邦是不会对自己下手的,再加上韩信在军队里的威望,所以韩信觉得刘邦不会对付自己,可是他想错了,正是因为他在军队里的威望高,这才威胁到了刘邦对于军事的管控,再加上韩信居功自傲,所以自然就让刘邦对韩信反感。

是君王要韩信死,再加上吕后的心思比较歹毒,这个时候张良就算是有心也救不了韩信,因为要杀韩信的是君王,更何况张良曾经提醒过韩信,只不过韩信根本就没有危机意识感,所以才导致了这样悲惨结局。

2、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

张良的个人志愿和自我定位决定了他行事的选择,他没有任何救韩信的理由。

第一阶段:起义前。个人志愿:复仇。

张良家世代都是韩国的相,而韩国在秦始皇统一的战略中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消灭。复仇的火焰在年轻的张良心中燃烧,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散尽家财,在博浪沙赌博似的希望一椎击杀始皇帝的原因。

在这个时候,大约击杀仇人是他最大的心愿。除此之外,天下经已一统,复兴韩国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许他根本没有抱此希望。也或许,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第二阶段:起义之初。个人志愿:复国,成为韩相。

等到陈胜吴广振臂一呼,项羽、刘邦等豪杰应声而起,六国旧地纷纷响应起义,张良也终于看到了复兴韩国的可能。

所以张良向项梁提议:找到韩国的公子成,立他为韩王,这样可以为秦国四面树敌。项梁同意了。张良终于和祖父、父亲一样,成为国相,协助公子成收复韩国故地,可以说完成了毕生最大的心愿。

第三阶段:楚汉相争。个人志愿: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很快,韩王成被项羽杀死。虽然刘邦派张良带出来的小弟韩王信重新夺回韩国,立为新的韩王。但聪明的张良从战争的形势看出,复兴韩国再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天下已经不可能再成为群雄并立的天下了,迟早会被项羽和刘邦中的一方统一。而这对立的双方,一方对他、对韩都有恩,一方则杀死韩王,算是有新仇,显然,他最好的选择是帮助刘邦击败项羽。

所以这时,郦食其劝说刘邦多立六国后人为王,为项羽四面树敌时。同样的计策,以前张良也为项梁出过,这时却站出来坚决反对。这是因为目的和形势完全不同了,过去他是要复兴韩国,现在却要助刘邦一统天下,虽然多立王可以多树敌,但同时也会分了刘邦自己的权势。

唯一的例外是,韩信想要做齐王,张良却劝刘邦同意了,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如张良所说:韩信已经据有齐地,握有重兵,凭你现在的实力,韩信如果自称王,你禁止得了吗,不如做这个顺水人情,以免生变。

从这里看出,韩信虽然称臣于刘邦,却其实始终是作为一个隐患,一个对立面而存在的。这也为将来他被诛杀埋下了伏笔。而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却是俱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张良和韩信之间,非但没有特别的交情,反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立的。

第四阶段:天下一统。个人志愿:卸任保身。

刘邦即皇帝位,西入长安后。张良就称病,借口修道,几乎诸事不理。这时他已经五十岁左右,而毕生的志愿几乎都已实现。聪明的他选择卸任保身,如他自己所言:愿弃人间事!除了给吕后出了一计保全太子以外,他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斗争。

这么聪明的他,也自然知道天子要剿灭异姓王来巩固刘氏子孙的地位是大势所趋,又怎会为了一个没有特殊交情的韩信,把自己置身漩涡呢。

3、韩信真的死得冤吗

公元前203年,韩信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魏、赵、燕、齐等国故地。志得意满的韩信给刘邦写了一封信,希望刘邦能让他做代理齐王。当时的刘邦正被围困在荥阳,看到韩信的这封信后,气不打一处来:“我困在荥阳这个鸟地方,日夜盼望着你能来帮我,你倒好,居然想自立为王!”

旁边的张良和陈平急得直踩刘邦的脚,对他耳语道:“现在汉军不利,你能阻止韩信称王吗?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他称王,稳住他,不然恐怕会激起变乱。”刘邦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醒悟过来,马上改口:“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国,就应该做正式的王,何必做假王呢?”于是派张良带着印信正式册封韩信为齐王。

我们不妨揣摩下刘邦的内心:想当初,我是那么信任你,从一个小兵直接提拔为大将军,然后将自己的士兵分派给你,建功立业后居然要自立?这样的人太特么靠不住了!不杀你,是因为暂时还杀不了你。这好比现在的一家公司,老板提拔了一名员工为部门经理,并提供资源让他去开展业务。结果,业绩是出来了,但人家大言不惭的表示要自立分号,老板岂有不生气的?

接下来的一件事更让刘邦恼火。公元前202年,刘邦趁项羽不备,约定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合兵进攻楚国。谁料,到了固陵后,刘邦发现只有自己的直属军队到了,韩信和彭越居然按兵不动,因此导致大败。人心真他妈叵测啊!刘邦差点气得吐血,但摊上这么两位大爷,他能怎么办呢?又是张良出谋划策,给韩信和彭越预先划定了封地,两位大爷这才出兵协同作战。

一般来说,都是等战争结束之后,才给功臣划分封地。现在倒好,仗还没开打,韩信就公开的拥兵自重,不给封地就不干活儿,简直是逼着刘邦杀他。那么,此时的韩信有没有单干的想法呢?还真没有。在此之前,他手下的谋士蒯越就曾劝说他据齐地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却又不忍心背叛刘邦。

所以说,韩信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始终没有明确自己的定位。如果你想成就霸业,那就早做准备,暗中积攒力量;如果你甘于人下,就应该夹着尾巴做人,不要老是挑战刘邦的底线。现在可好,韩信一方面幻想刘邦不会亏待自己,另一方面又自恃才华,要挟刘邦给自己加官晋爵。玩这种高难度的走钢丝,基本上都会摔得粉身碎骨。

其实,刘邦并不想杀他,只要能拔去他的虎牙即可。当韩信第一次被谋反时,刘邦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如果韩信能从此低调点,长保富贵并非不可能。然而,韩信又开始短路了,居然跟陈豨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搞在一起。可惜,论打仗韩信是把好手,但说到搞宫廷政变他简直就是小白,妄图发动囚徒为自己卖命,保密功夫又没做到家,结果被吕后先下手为强,夷灭三族。有条件自立的时候,他选择臣服;没资本谋反的时候,他选择背叛。韩信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死路,说他咎由自取不为过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贾南风和八王之乱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贾南风是晋朝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司马炎去世后,由他的嫡次子司马衷继位,但司马衷无法亲政,刚开始是太傅杨骏辅政。后来贾南风觊觎大权,于是将杨骏一家谋害,自己独揽朝政。贾南风为人凶残、暴戾,其嫉妒之心非常强烈,正因如此晋朝才会走向混乱之中,导致爆发八王之乱等一系列的黑暗

  • 李显后面是什么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显后面的皇帝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李显后面的皇帝到底是谁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值得一研究,大家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这些皇帝们之间到底有一些什么的样的故事吧,感兴趣的你也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下吧!1、李显后面是什么皇帝李像后面的皇帝是谁要分两次说。李显在684年在位的时候,后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怎么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26年6月初四,李世民再长安城太极宫北门发起了玄武门兵变,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杀死,最终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在2个月之后禅让皇位。那么,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待两人家属的呢?1、太子李建成:儿子皆被杀死,女性得以存活1.1、太子妃郑观音善终。出身于荥阳郑氏的郑

  • 李景隆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臧克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把这句话放在李景隆的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事情了。李景隆可以说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但枕头里面确实杂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李景

  • 关羽一家是怎么死的,为何张飞一家活下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在表上来看,两人都是性子直爽的武将,不会耍什么心机,但其实截然不同。真实的关羽和大家印象中的关二爷差不多,义字当头,义薄云天,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汉大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乃至于生命张飞则粗中有细,看似鲁莽,实际上挺会打算。而这,也是蜀汉灭亡后,张飞

  • 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李显和这个李旦,总是有人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说,哈哈,苦命的鸳鸯啊。最近很多人问的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具体的情况吧,感兴趣的也一定别错过了呀,一起来看看答案是什么吧!1、李显和李旦谁先登基李显是要早于这个李旦先登基

  • 民国黄金十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真的很繁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所谓的民国时期黄金十年,相信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这十年也可以被称之为南京十年。这十年的建设是指1927年到1937年期间建都于南京,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国民党建立起了稳定的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国家相对稳定。边境问题较少(除了1931年东北被日侵占)。那么这个时候

  • 刘封为什么被刘备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201年,刘备逃到荆州投靠了刘表,之后从一处寇姓的家中收养了一位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刘封。刘封成长的很迅速,不过在公元220年接到刘备令其自裁的命令后或许才明白,如果不是刘备的养子,自己也许能得到一个善终。1、战功赫赫 曹操大为头疼不得不说,刘备不愧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英雄豪杰,在他的悉心教导和

  • 完璧归赵后续复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完璧归赵》的故事,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故事当中蔺相如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人折服。尽管是敌强我弱,最终还是为国家争取到了利益。不过,为何老师从来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其实,不是老师不想说,而是不敢,因为赵国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争一时之快,终究会招

  • 鬼才谋事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三国乱世之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能臣良将,在这些人中,吕布当属于武力值最强者,智商最高的通常认为是诸葛亮。不过在所谓的卧龙凤雏之外还有一人堪称是鬼才,其智商、才谋丝毫不亚于诸葛亮,此人便是曹魏阵营当中的“鬼谋士”贾诩。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凉州区)人。他是曹操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