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殊多士邪什么意思,诸葛亮一句话道明蜀汉灭亡真相

魏殊多士邪什么意思,诸葛亮一句话道明蜀汉灭亡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45 更新时间:2023/12/7 10:33:17

有很多人不理解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在他们眼里,诸葛亮是整个三国时期最为出众的人才之一,就算没有刘关张,诸葛亮也能完成刘备留下的遗愿。不过这只是理想上的美好想法,就现实来说,蜀国当时的国力难以和魏国相抗衡,或许诸葛亮早就明白这一点,他曾说“魏殊多士邪”,这句话就道出了两国之间差距的真相。那魏殊多士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1、计划北伐

诸葛亮是蜀汉顶梁柱一般的人物,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存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就会走向分崩离析。当时刘备率领蜀汉精锐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遭到了大败,蜀汉精锐尽丧,损失了大量的人才,使得国内出现了许多的反对之声。当时刘备仍然在世,然而蜀汉边疆已经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叛乱,究其原因就是蜀汉内部人心不稳,大家本来就不服刘备这个外来势力,现在刘备遭到大败,损兵折将,很多人想趁此起兵,彻底击溃刘备。

形势逐渐走向恶化,外有东吴大兵压境,内有叛乱不断,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备又突然去世了,使得蜀汉政权更加不稳,颇有大厦将倾之势。关键时刻,诸葛亮站了出来,成功稳住了蜀汉内部,之后又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打造出了一支强兵,使得局势稍微得到改善。之后他又率军平定了西南部边疆,使得那边的资源得以源源不断输送到蜀汉,增加蜀汉的国力。短短数年,蜀汉的局势焕然一新,颇有中兴之势,于是诸葛亮又开了北伐大计,准备讨伐魏国,统一中原。

2、诸葛亮看透实情

事实上,单从诸葛亮对蜀汉的治理情况来看,他是非常厉害的,就连敌对势力的人,也对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大加赞赏。而除了擅长治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非常强,他屡次率军北伐,曾一度压着曹魏打,使得魏国大军不敢接战,只能龟缩于城池中,可以说,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诸葛亮的超凡军事能力了。司马懿多么厉害的人,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面对诸葛亮,他仍然不敢出战,就算是被诸葛亮用女人衣服羞辱,他也只能坚守营地。

有人会说了,既然诸葛亮这么厉害,为啥没能彻底击败魏军,一统中原呢?实际上,这是因为魏蜀两国国力不对等、人才不对等,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蜀汉的最终灭亡!而对于这个原因,诸葛亮其实也是看得比较明白的,在他北伐时期,曾对此发出了无限感慨。

《魏略》: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当时诸葛亮兵出陇右,听闻徐庶在魏国的官职并不高,十分疑惑。因为当初在荆州时期,徐庶和诸葛亮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互相之间都了解对方的才华,刘备之所以会去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其实就是因为徐庶在背后推荐。可以说,徐庶是诸葛亮在刘备处的介绍人,他们互相之间了解比较深。在诸葛亮看来,徐庶这个人的才能是非常高的,所以当他听闻徐庶在魏国的官职不高时,非常奇怪,而后发出了这么一句感叹:“魏殊多士邪!”

3、魏殊多士邪的含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话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说,魏国的人才难道这么多吗?连徐庶这等人才都只能做一个不高的官职?诸葛亮发出的如下感叹,实际上正是魏蜀两国的真实情况!魏蜀吴三国虽然号称三国鼎立,国土面积差距不大,然而实际上魏国的人口是远远超过蜀汉的,人才更是多于蜀汉。尤其是当夷陵之战,蜀汉人才大量损失后,在人才方面蜀汉是远远不能和魏国相比的,这也是为何诸葛亮虽然每次出兵都占据优势,但总是无法彻底击败魏国的原因。

诸葛亮知道魏国人才众多,发出如下感叹,那为何他还要执意北伐,耗损国力呢?实际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魏蜀两国国力、人才差距本来就比较大,如果双方都各自发展,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蜀汉注定不是魏国的对手,不在一个量级上,这样下去的话,蜀汉很可能更快灭亡。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北伐魏国,拉住魏国不让魏国和平发展,这样至少魏蜀两国的差距没有被快速拉大,至少能让蜀汉多活几年!

听闻徐庶在曹营的遭遇,诸葛亮说了5个字“魏殊多士邪”,也正是这5个字道出了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蜀汉之所以灭亡,其实就是因为人才不足,国力不如魏国。对比一下魏蜀两国后期的名将,蜀汉也就只有姜维还叫得出名字,可魏国就多了,这其实就是因为蜀汉的人口少,人才队伍跟不上,国力弱,后期和魏国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阿巴亥被逼死时三个儿子为啥不出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被强制殉葬这件事对于后金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女真族素来都有着妻子同丈夫殉葬的习俗,但不过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必须非常受丈夫的宠爱;其次就是膝下没有年幼的儿子的。就这连个条件来看,阿巴亥显然不满足条件。可是最终她还是被逼着殉葬了,而且她的三个儿子也是无动于衷。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 阿巴亥为什么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1626年,后金的朝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动乱,原因是第一大汗,被视为清朝奠基者的多尔衮在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和立下下一位诸君的情况下病逝了。由于女真族没有嫡长子继承的传统,于是清朝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各个皇子就开始为了大汗之位开始相争。大家都熟悉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所引发的“九子夺嫡”

  • 历史上尉迟恭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尉迟恭曾发誓鞭在人在,鞭毁人亡,后来鞭子断为十八截,尉迟恭选择撞柱而死。不过历史上的尉迟恭并没有自杀,这是演义虚构出来的情节。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作为功臣也是得到了对应的奖励,但他此后却居功自傲,不懂分寸,李世民多次提醒尉迟恭他才幡然醒悟,最后选择告老还乡。整体来说,尉迟恭结局还算不错,并没

  • 八王之乱关系图,八王之乱的影响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可以说是影响颇大,最关键的是这一次动乱发生之后西晋就直接导致灭亡,而且经济上面也是造成了非常打的损失。那么关于这一次八王之乱因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皇族之战,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八王之乱关系图八王之乱”因权臣杨骏和晋惠帝司马衷

  • 清朝宦官为什么没有那么厉害,清朝有宦官专权现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宦官,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宦官其实在朝堂之上都会干预政治决策,这种现象在很多朝代都有出现。也就是说之前的皇帝是给了宦官一些权利,所以才导致如此,但是在明朝时期为什么就没有宦官专权现象呢?明朝的宦官为什么没有那么厉害!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宦官为什么没有那么厉害纵观我国

  • 诸葛亮北伐是谁在拖后腿,姜维最后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北伐是诸葛亮做出的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他知道蜀汉能否翻身就在此一举,如果北伐毫无成效,那刘备的遗愿恐怕是难以实现了。不过曹魏原本就比蜀军强大,诸葛亮不会选择和敌人正面交锋,尽量智取。只是面对如此强敌,却还有人在背后拖后腿,导致北伐战役几乎是无功而返。诸葛亮也是有心无力,最终病死五丈原,蜀

  • 李显为什么杀神龙政变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整个唐朝历史中,唐中宗李显算不上一位出众的皇帝。李显缺少身为帝王的魄力和远见,能够顺利复辟还要感谢手下忠心的臣子。当时宫中关于武三思和韦后之间暧昧的消息已经传开,但李显并不当一回事。张柬之等人担心武则天事件重演,提醒李显尽早除掉武三思,结果韦皇后反倒诬陷张柬之等人,李显根本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他轻信

  • 杨玉环的前夫是谁,他的结局是什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杨玉环的丈夫是唐玄宗,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其实还有个前夫!那么她的前夫是谁呢?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来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夫妻,可是后来却被唐玄宗给册封为杨贵妃!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杨玉环的前夫是谁杨贵妃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

  • 平定安史之乱为什么用了八年,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唐军内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也使得大唐开始逐渐走衰,此后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盛况过。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安史之乱竟然持续了八年之久,这场动乱原本早早就可以平息,为什么会拖了这么多年呢?并不是因为叛军太强,主要问题还是因唐军不够团结,加上皇帝疑心太重,这才导致大唐迟迟不能回复到一个平稳状态。期间

  • 宋钦宗是被迫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史籍中并没有明说宋钦宗继位是否出于逼迫,但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宋徽宗突然禅位,让自己的儿子来接班,无疑是想逃避责任,其中包含一定的逼迫意味。而宋钦宗在政治上和他父亲一样,没有远见,再加上性格优柔寡断,最后无力阻止靖康之变的发生。宋钦宗的一生也是比较惨,大部分的人都渴望皇位,宋钦宗是不想称帝硬被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