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3/16 19:57:00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正史中,关于北宋的灭亡有很多说法,其中就有关于王安石的评价,而且还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呢?而且王安石作为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推出“王安石变法”。本质上的目的是想改变北宋当时的局面,但是实质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王安石变法让国家越来越乱。

亡宋大奸臣蔡京在初入士途,就得王安石斜眼相待,王安石为拉拢蔡京,不惜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蔡京的弟弟蔡卞。

王安石变法,弄得民不聊生,控制神宗身边的人,不让神宗知道实情。

终于有个正直的太监站出来,请人画了幅《千里饿剽图》藏于袖中,冒着生命危险,趁皇帝身边无人,才呈给神宗看。神宗大恸而哭。方知变法如此劳命伤财。王安石阴谋暴露,才被罢免

后人很多人认为此次变法的评定褒多贬少,其实谬也。变法后期,王安石明知变法已让天下大乱,他没有勇于承认,甚至控制神宗不知实情,置天下百姓生计而不顾,他是君子,还是乱国臣子,不容分辨。

王安石变法从根本是让北宋因乱而走向灭亡。

王安石被罢免后,司马光当政。这个人有人给他伪造了一个高大形象,编出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因为北宋的工艺造不出那么大的缸。而事实司马光并不是一个好人。

司马光上台后,对王安石的变法,无论对错,不根据实情出发,一概否决,猛力纠正。却遭到群臣反对。司马光一怒之下,强令天下五日之内,费除一项王安石的变法,全面推行他制定的新法。在古时通信、交通不便的情况,这个政令荒淡不津,居然后人却认为他是个治世能人,呵呵。。。。。

在这样在古时是个荒唐,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天下所有州府都几乎没有人完成。有个当官的居然神奇完成了,居心何在????

这个人竟然是王安石变法他那边的人,他就是蔡京。蔡京之前,深得王安石重用,这么快就倒戈,变成司马光的阵营分子,这里面除了蔡京的人品不正,却也能看出下台后的王安石精心布局的影子。。。

司马光看到蔡京完成他荒唐的命令后,更是以此为榜样,肆无忌惮地乱纠乱改,凡反对者,执行不力者,更是运用权力打击这类。让被王安石搅乱的北宋王朝更加混乱不堪。

蔡京为个人私利,做出种种不顾百姓死活的事要取愉司马光。司马光不辨忠奸,大力提携蔡京。最终造就了历史上有名大奸臣。直接造成了北宋的灭亡。

亡国臣子蔡京大家都公认了,但在他之前的王安石,司马光乱国之臣,对北宋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直接导政北宋灭亡的蔡京奸人,竟是他们二人同力赏识,提携起来。王、司二人更是在亡国之臣上又加上一笔。

蔡京这个人如此之坏人,却偏偏得到王安石,司马光的青睐,是年青时的蔡京隐藏得好,王、司二人看走眼了??非也,非也。

王安石变法时,天下有识之士都看到王安石这一闹,天下必乱。上有神宗不听反对之言,下有王安石对反对者打击报复,天下有识有胆之能人,无人再敢公开反对,包括司马光。

在这样天下禁苦寒蝉的形势下,却有个人为了国家命运前程站出来,公开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次上书神宗。当时天下文宗欧阳修因此事,评价此人忠君忠民,当为天下先,非欧阳修,司马光等人所能比肩,此人便是苏轼

苏轼在王安石乱政乱国中,如中流砥柱般反对,却遭王安石暗算,差点在王安石等辈谗言中被砍头。

在司马光这个不懂行政的老书生,胡做非为,重用奸人蔡京等徒中,苏轼又一次于天下人士站出反对,遭至被贬海外。

蔡京年轻曾担任过扬州知府,他为取悦皇帝,令扬州农民费田专种牡丹。造成扬州农民无田种粮,大量饥民产生,王安石,司马光同朝为官不知道??当然知道,但他们大力提携蔡京,他们不是为了国家命运,而是为了私利!千年后回头一看,他们三人原是一丘之貉。

苏轼继蔡京后接任扬州知府,一上任立免蔡京的乱政,让老百姓恢复种田,稳定民生。

苏轼为什么能识蔡京之奸,因他们于国于民是对立之人。尚若苏轼当政,焉有王安石,司马光,蔡京乱政亡国之事。

千载悠悠,谁是兴国之砥柱,谁是亡国之奸臣,明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色目人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元朝时期的这个色目人非常的感兴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元朝把人分四个等级,而这个色目人就是第二等级的,仅次于这个蒙古人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色目人到底是什么人呢?元朝时期的色目人到底是什么名族的呢?下面对于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1、元朝色目人是什么人

  • 颜良真实实力如何,或许不输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颜良还没和关羽正面交上手,就被一刀斩于马下。颜良死的很突然,不过在这个故事里,基本没什么人关心颜良,大家都觉得是关羽武艺高超,颜良连做出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不过从描述来看,颜良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而关羽一人直奔敌人军中,颜良怎么会一点准备都没有呢?这一点是说不通的,如果两人有直接交手的

  • 春秋时期黑龙江属于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长期以来,我国黑龙江的“东北大地”都因为其独特的地域位置和鲜明的民风和民俗而被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所喜爱。话说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大地一直都是发展腹地和疆域核心。那么当时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在春秋长时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是什么国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黑龙江位于我国地

  • 西平公主历史原型是谁,她是哪位皇帝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已经有很多观众发现了,《御赐小仵作》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唐朝唐宣宗时期。当时已经是唐朝后期,盛唐已不复存在,但剧中依然能看到比较繁华的一面。剧中角色西平公主,感觉她身上隐藏了不少的秘密,其实西平公主并不是当朝皇帝的女儿。那有观众问西平公主是否有原型人物存在?其实是有的。关于《御赐小仵作》的人物关系

  • 元朝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元朝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比较感兴趣,其实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因为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回答了,其实如果真的了解的话,也还是比较简单的,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就简单的一起详细的来说说吧,期待大家加入。1、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2、元朝的疆域非常的广阔,元朝疆域

  • 元朝军事力量为什那么强?其核心原因就是善骑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分析为什么元朝的这个军事力量这么强大的,其实大家仔细的分析也还是能知道一些的,一个东西强大,无非就是各个地方都比较领先,而且元朝军事力量强大的核心原因就是善骑射,也就是骑兵和射箭技术厉害。那么具体又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

  • 清朝少数民族留辫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剃发令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很多人都在想,清朝时期的那些少数民族有没有留辫子呢?事实上,清朝时期不仅仅满族人和汉族人留辫子,少数民族也是有一部分留辫子的。剃发令主要是针对汉人的,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着不同的制度。那么小编就从蒙、新疆和西藏出发,分别讲讲。1、蒙古清朝在蒙古人的聚居区(从东

  • 如果没有西方入侵,清朝的命运将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由于清朝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不与外界交流。如果没有赶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列强侵华,结果最大可能就是维持现状。封建社会有着天然的稳定性,遇事情向前找惯例,越古老越好,不希望受外部干扰,甚至排斥变革创新,如果不与外部交流,一切都会老样子传承下去,没有任何改变。解放后,中国的一些偏远山区,还有一些

  • 五子良将谁的兵权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五子良将地位最高、军权最大是口碑最差,存在感最低的于禁。这里讲的是在水淹七军之前,水淹七军之后于禁都别俘虏了,乐进也死了,都少了2个人,就没有啥可比性了。因为三国时期,将领的所属的部队是由上级分配的,因此无法从军队多少来对比,但我们可以从侧面几个方面来看看,为什么讲于禁军权最大。从官位来看,于禁是左

  • 宋朝制造了那么多钱币为何没有通货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大宋近300年的历史,兴于铜,却死于一张纸。在整个北宋时期,可以说是历代以来铸币量最大的一个王朝,至今还有成吨成吨的宋朝货币出土,可见这数量是有多庞大,在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那么有人就会想了,宋朝时期铸造了那么多的铜币,为何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呢?反倒是通货紧缩了,这是为何呢?这就跟北宋发行的纸币—交纸